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STEM教育并不是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四门学科的简单结合,而更强调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融合和跨学科结合。在信息技术学科中融入STEM教育,有利于学科之间的知识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自然界的发展规律,运用技术手段科学地改造世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知识思维体系和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STEM教育;知识融合;信息技术学科
引言
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在我国高中教育中不可或缺,其主要目标就是为了培养和提高我们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在促进他们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其他社会经济学基本技术知识的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计算思维、数学概念,帮助他们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中融入STEM教育符合我国教育事业进步要求和新课改教育理念,有利于丰富信息技术学科的课程资源,为信息技术学科的进步取得长足发展。
一、什么是STEM教育
美国实际上就是“STEM教育”这一概念的最早起源国。美国1986年发表的《本科的科学、数学和工程教育》报告首次明确地提出了SEM教育的一个纲领性的建议。美国在1996年发布的《塑造未来——对美国大学理工教育的新期望》一份报告中就已经提出了SMET教育的这个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2001年STEM教育逐渐取代SMET教育,使其成为一种主流的称呼。2015年,美国公布《STEM教育法》,从而形成了一个系统的STEM教育制度。随着时代的发展,2001年STEM教育逐步取代SMET教育成为主流称呼。2015年,美国颁布《STEM教育法》形成系统的STEM教育体系。[1]
STEM教育概念在美国提出并得到充分发展,后随着知识全球化的步伐逐步传入国内,在国内逐步被大众所熟知,取得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后来,STEM教育成为跨学科的代名词,强调跨学科的知识融合和信息技术基本技能的掌握,关注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STEM教育在信息技术学科中的意义
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已成为课堂的主体。受到传统的信息技术学科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更倾向于填鸭式的教学,一味追求技术操作层面的内容,缺乏学科之间的知识与融合。在此背景下,教师更加关注的是课堂教学知识的完成度,从而缺乏了培养学生思维层次的提升以及跨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并不能够形成学生实践中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信息技术学科中融入STEM教育,在培养学生跨学科知识思维的同时,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而引发思考,提升切实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自己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并且可以将多种学科的知识和成果目的联系在一起,培养自己的综合思维能力和系统的知识体系,激发对于信息技术学科的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在上课和学习的过程中较为容易得到成就感和系统体系的知识和技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这种教育方式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学生需要运用自身的思考和所掌握的知识技能来激发创新能力,通过多种方式完成作品。与此同时,不仅要求学生要学会基本知识和技术操作,学会软件的基本操作,而且也要对原理背后的内容进行深度思考,举一反三,不断开拓自己的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因此在信息技术学科中融入STEM教育,百利而无一害,更容易让信息技术学科素养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取得长足进步。
三、信息技术学科中融入STEM教育的过程
在新课改教育理念的背景下,在目前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如果盲目追求增加新学科会造成学校教育推进难度加大,难以落实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因此相比之下,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育中融入STEM教育成为了众多学校的首选。[2]
(一)融入STEM教育,提升课程目标维度
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知识和技能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目标中的重要方面;在STEM教育素养目标中,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实践应用是其着重强调的重要方面。我们可以寻找这两种教学目标之间的相同性,寻找融入切入点,将STEM教育更好的融入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过程中,提升课程目标维度,使课程目标更具有可行性操作性。
(二)采用多样化学习方式,重构课程组织形式
在我国大部分传统信息技术专业学科的教学活动中,老师们倾向于采用填鸭式教学,课堂上主要由老师讲解。然而在我国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之下,学生逐步地成为了课堂的参与者和主人,教师们更多的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技能的牵线者。采用跨领域和多层次的学习模式主要在于根据跨学科知识之间的多样性和多层次,利用各学科知识特点而采取学习模式。[3]比如采取项目化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之中对问题进行研究,循序渐进解决问题,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充分的表达,并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并完成作品成果,不仅使得学生将知识融合、化为己用,而且也通过互助合作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会团结互助,同时也使得学生的知识转化为了问题解决能力,符合新课改教育理念。
(三)开展多种评价方式,丰富评价手段
在传统教育理念背景之下,信息技术学科通常采取试卷检测等方式来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对知识的具体运用,通过上机操作来检验学生的信息技术掌握水平。STEM教育注重采取多样化评价方式对整个教育教学活动过程进行客观评价。在信息技术学科中融入STEM教育,可以借鉴引用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出发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系统而综合的评价,而并不局限于一个方面和一个阶段,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教育目标,设立合理的评价制度,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评价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们之间进行作品互评,自我检测平时作品的完成情况,最终由教师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
四、结语
总之,教师应当与时俱进,紧跟新课改教育理念的潮流,不断的迎合我国中小学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不仅要重视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理解融会贯通,更要关注学生,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培养,使得学生可以教所学到的知识理论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转化为现实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信息技术学科中融入STEM教育,既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并将其学到的种种知识内容,融会贯通于日后的生活和言行之中,与此同时也可以促进信息技术学科的長足发展。
参考文献:
[1]沈素芳.STEM教育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天津教育,2021(18):68-69。
[2]陶轶敏.蓄·探·修:提升STEM教师的专业行动力[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21(05):10-13。
[3]林伟贞,李小红.以STEM教育孵化创新人才[J].教育家,2021(20):70。
关键词:STEM教育;知识融合;信息技术学科
引言
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在我国高中教育中不可或缺,其主要目标就是为了培养和提高我们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在促进他们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其他社会经济学基本技术知识的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计算思维、数学概念,帮助他们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中融入STEM教育符合我国教育事业进步要求和新课改教育理念,有利于丰富信息技术学科的课程资源,为信息技术学科的进步取得长足发展。
一、什么是STEM教育
美国实际上就是“STEM教育”这一概念的最早起源国。美国1986年发表的《本科的科学、数学和工程教育》报告首次明确地提出了SEM教育的一个纲领性的建议。美国在1996年发布的《塑造未来——对美国大学理工教育的新期望》一份报告中就已经提出了SMET教育的这个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2001年STEM教育逐渐取代SMET教育,使其成为一种主流的称呼。2015年,美国公布《STEM教育法》,从而形成了一个系统的STEM教育制度。随着时代的发展,2001年STEM教育逐步取代SMET教育成为主流称呼。2015年,美国颁布《STEM教育法》形成系统的STEM教育体系。[1]
STEM教育概念在美国提出并得到充分发展,后随着知识全球化的步伐逐步传入国内,在国内逐步被大众所熟知,取得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后来,STEM教育成为跨学科的代名词,强调跨学科的知识融合和信息技术基本技能的掌握,关注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STEM教育在信息技术学科中的意义
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已成为课堂的主体。受到传统的信息技术学科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更倾向于填鸭式的教学,一味追求技术操作层面的内容,缺乏学科之间的知识与融合。在此背景下,教师更加关注的是课堂教学知识的完成度,从而缺乏了培养学生思维层次的提升以及跨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并不能够形成学生实践中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信息技术学科中融入STEM教育,在培养学生跨学科知识思维的同时,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而引发思考,提升切实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自己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并且可以将多种学科的知识和成果目的联系在一起,培养自己的综合思维能力和系统的知识体系,激发对于信息技术学科的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在上课和学习的过程中较为容易得到成就感和系统体系的知识和技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这种教育方式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学生需要运用自身的思考和所掌握的知识技能来激发创新能力,通过多种方式完成作品。与此同时,不仅要求学生要学会基本知识和技术操作,学会软件的基本操作,而且也要对原理背后的内容进行深度思考,举一反三,不断开拓自己的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因此在信息技术学科中融入STEM教育,百利而无一害,更容易让信息技术学科素养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取得长足进步。
三、信息技术学科中融入STEM教育的过程
在新课改教育理念的背景下,在目前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如果盲目追求增加新学科会造成学校教育推进难度加大,难以落实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因此相比之下,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育中融入STEM教育成为了众多学校的首选。[2]
(一)融入STEM教育,提升课程目标维度
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知识和技能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目标中的重要方面;在STEM教育素养目标中,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实践应用是其着重强调的重要方面。我们可以寻找这两种教学目标之间的相同性,寻找融入切入点,将STEM教育更好的融入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过程中,提升课程目标维度,使课程目标更具有可行性操作性。
(二)采用多样化学习方式,重构课程组织形式
在我国大部分传统信息技术专业学科的教学活动中,老师们倾向于采用填鸭式教学,课堂上主要由老师讲解。然而在我国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之下,学生逐步地成为了课堂的参与者和主人,教师们更多的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技能的牵线者。采用跨领域和多层次的学习模式主要在于根据跨学科知识之间的多样性和多层次,利用各学科知识特点而采取学习模式。[3]比如采取项目化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之中对问题进行研究,循序渐进解决问题,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充分的表达,并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并完成作品成果,不仅使得学生将知识融合、化为己用,而且也通过互助合作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会团结互助,同时也使得学生的知识转化为了问题解决能力,符合新课改教育理念。
(三)开展多种评价方式,丰富评价手段
在传统教育理念背景之下,信息技术学科通常采取试卷检测等方式来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对知识的具体运用,通过上机操作来检验学生的信息技术掌握水平。STEM教育注重采取多样化评价方式对整个教育教学活动过程进行客观评价。在信息技术学科中融入STEM教育,可以借鉴引用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出发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系统而综合的评价,而并不局限于一个方面和一个阶段,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教育目标,设立合理的评价制度,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评价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们之间进行作品互评,自我检测平时作品的完成情况,最终由教师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
四、结语
总之,教师应当与时俱进,紧跟新课改教育理念的潮流,不断的迎合我国中小学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不仅要重视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理解融会贯通,更要关注学生,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培养,使得学生可以教所学到的知识理论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转化为现实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信息技术学科中融入STEM教育,既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并将其学到的种种知识内容,融会贯通于日后的生活和言行之中,与此同时也可以促进信息技术学科的長足发展。
参考文献:
[1]沈素芳.STEM教育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天津教育,2021(18):68-69。
[2]陶轶敏.蓄·探·修:提升STEM教师的专业行动力[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21(05):10-13。
[3]林伟贞,李小红.以STEM教育孵化创新人才[J].教育家,2021(2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