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年前村里换届,当过民办教师的老王得到了村民们的支持,当上了村主任。
前年村里修路时,县里给的资金不够,人家工程队要停工。村里底子薄没有钱,老王跟媳妇商量了好几次,最后媳妇才勉强同意把家里积攒的十万块钱掏出来借给村里,村里的水泥路总算如期修好了。
老王两口子的儿子在县城开了个小店,已经成家立业,还添了一个大胖小子。
大伙都习惯叫王主任媳妇王二嫂。风风火火的王二嫂对这个大孙子特别疼,隔三岔五就去县城看孙子。村里通往县城的客车一天就一趟,每次王二嫂都是骑着电动车去县城,一般当天就回,只有过完春节这次反常,王二嫂在县城足足待了两个月。
从儿子家回来,王二嫂笑呵呵地掏出一个小本子给了老王,自豪地说:“在儿子家待了两个月,俺把驾照考下来了!”
“什么?你自己考的?不是买的假证吧?”老王有点儿不相信。
“你别小看人!你别忘了,我十五六岁就开四轮子,四轮车的驾龄都三十年了,花两个月考个小车证,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很快王二嫂考驾驶证的事儿在村里传开。
这天,王二嫂跟正看电视的老王说:“跟你商量个事儿,你把咱家借给村上的那十万块钱要回来,咱们也买辆小轿车。”
“你买车干啥啊,养车一年老费钱了。”王主任不同意。
“买车干啥?去城里看孙子啊。骑电动车夏天晒得冒油,冬天冻得要命,雨天雪天就不能骑了。要是有了小车,啥时想孙子,啥时开车就走,管它啥天气呢。”
老王挠挠脑袋,发了愁:“可、可村里没有钱给你啊。”
大嗓门的王二嫂跟老王你一言、我一语吵了起来。后来,王二嫂又跟老王要了几次钱,可都是不欢而散。王二嫂一气之下,跑去村里找会计要钱。会计把手一摊,笑着说:“二嫂,我的眼珠子朝前,你就把我的眼珠子抠下来当钱花吧。”气得王二嫂把门一摔走了。
很快,村里的人都知道,王二嫂虽然手里有了证,但空欢喜一场,村里没有钱还她,她买不上车。
一晃到了年底,乡政府给各村拨付了村干部的工资。
这天晚上,会计来到老王家。老王有事出去了,只有王二嫂在家,会计从包里拿出了一沓钱。王二嫂高兴地接过钱,却有点儿奇怪:“怎么才五捆,欠我家十万块应该是十捆啊。”王二嫂抬起头问道。
“二嫂,村干部知道你考了驾驶证,却没钱买车去城里看孙子。我们几个村干部一合计,把今年的五万块工资留下先还你,明年用我们的工资再还剩下的那五万块,这样明年底你就能买上小车了。”会计不好意思地说着。
王二嫂愣了一会儿,默默地把这几捆钱又递了回去,会计撕扯着不要。
这时老王回来了,会计像遇到了救星,跟老王说:“村长,我们几个用工资先还嫂子五万块钱,你让嫂子一定收下啊,别耽误了看孙子!”
“你嫂子做得对!你们一个个也都指着这点儿钱过日子,她怎么能要呢。”说着,老王硬是把钱装回到兜里塞給会计,把会计推出了家门。
第二天,会计领着三个村干部来了,他们异口同声跟王二嫂说:“二嫂,我们几个都有车,你啥时想进城看孙子就吱一声,保证随叫随到!”
从那以后,不光有车的村干部,就连有车的村民,但凡出门去县城的,都要先到王二嫂那报个到,问她去不去城里看孙子。渐渐地,这似乎成了一条不成文的约定,在村里延续了下来。
前年村里修路时,县里给的资金不够,人家工程队要停工。村里底子薄没有钱,老王跟媳妇商量了好几次,最后媳妇才勉强同意把家里积攒的十万块钱掏出来借给村里,村里的水泥路总算如期修好了。
老王两口子的儿子在县城开了个小店,已经成家立业,还添了一个大胖小子。
大伙都习惯叫王主任媳妇王二嫂。风风火火的王二嫂对这个大孙子特别疼,隔三岔五就去县城看孙子。村里通往县城的客车一天就一趟,每次王二嫂都是骑着电动车去县城,一般当天就回,只有过完春节这次反常,王二嫂在县城足足待了两个月。
从儿子家回来,王二嫂笑呵呵地掏出一个小本子给了老王,自豪地说:“在儿子家待了两个月,俺把驾照考下来了!”
“什么?你自己考的?不是买的假证吧?”老王有点儿不相信。
“你别小看人!你别忘了,我十五六岁就开四轮子,四轮车的驾龄都三十年了,花两个月考个小车证,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很快王二嫂考驾驶证的事儿在村里传开。
这天,王二嫂跟正看电视的老王说:“跟你商量个事儿,你把咱家借给村上的那十万块钱要回来,咱们也买辆小轿车。”
“你买车干啥啊,养车一年老费钱了。”王主任不同意。
“买车干啥?去城里看孙子啊。骑电动车夏天晒得冒油,冬天冻得要命,雨天雪天就不能骑了。要是有了小车,啥时想孙子,啥时开车就走,管它啥天气呢。”
老王挠挠脑袋,发了愁:“可、可村里没有钱给你啊。”
大嗓门的王二嫂跟老王你一言、我一语吵了起来。后来,王二嫂又跟老王要了几次钱,可都是不欢而散。王二嫂一气之下,跑去村里找会计要钱。会计把手一摊,笑着说:“二嫂,我的眼珠子朝前,你就把我的眼珠子抠下来当钱花吧。”气得王二嫂把门一摔走了。
很快,村里的人都知道,王二嫂虽然手里有了证,但空欢喜一场,村里没有钱还她,她买不上车。
一晃到了年底,乡政府给各村拨付了村干部的工资。
这天晚上,会计来到老王家。老王有事出去了,只有王二嫂在家,会计从包里拿出了一沓钱。王二嫂高兴地接过钱,却有点儿奇怪:“怎么才五捆,欠我家十万块应该是十捆啊。”王二嫂抬起头问道。
“二嫂,村干部知道你考了驾驶证,却没钱买车去城里看孙子。我们几个村干部一合计,把今年的五万块工资留下先还你,明年用我们的工资再还剩下的那五万块,这样明年底你就能买上小车了。”会计不好意思地说着。
王二嫂愣了一会儿,默默地把这几捆钱又递了回去,会计撕扯着不要。
这时老王回来了,会计像遇到了救星,跟老王说:“村长,我们几个用工资先还嫂子五万块钱,你让嫂子一定收下啊,别耽误了看孙子!”
“你嫂子做得对!你们一个个也都指着这点儿钱过日子,她怎么能要呢。”说着,老王硬是把钱装回到兜里塞給会计,把会计推出了家门。
第二天,会计领着三个村干部来了,他们异口同声跟王二嫂说:“二嫂,我们几个都有车,你啥时想进城看孙子就吱一声,保证随叫随到!”
从那以后,不光有车的村干部,就连有车的村民,但凡出门去县城的,都要先到王二嫂那报个到,问她去不去城里看孙子。渐渐地,这似乎成了一条不成文的约定,在村里延续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