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总会有一些缝隙地带,他们的面积大小不足以承担一个居住区的建设,但是对于一个围和的建筑群落的建设还是够用的,在这些城市发展的缝隙中通过围和空间的方式使其独立于城市喧嚣的环境之中,形成一个类四合院的独立的居住空间,通过中央的绿化景观组织整个袖珍小区的环境和交往空间,给人们营造一个相对宁静和熟悉的封闭环境,这些聚居地以补丁的形式点缀在城市缝隙间,居住区内部只需要一些简单的日用品商店或者小型幼儿园等公共设施,而身处市区的地理优势使他们能够更好的利用城市原有的公共服务设施,减少居住建设的投入,当城市缝隙被这种大量的袖珍小区拼贴而成时,城市这个聚居地就由这样一个个相对封闭独立的“袖珍小区”组成,而袖珍小区内通过中国造园的传统手法,将人造自然很好的融入住所之中,一方面避免了人们为了追求优美环境而大量开发土地造成的城市蔓延,另一方面符合中国传统聚居文化的精神要求:外雄内秀 俗信祥瑞(内即遁世,外则出世的儒道平衡),同时这种半围和的小空间尺度更为亲切,也易于让人熟悉,而熟悉的环境往往是人们公共交往活动是否密切的关键。
在城市生活中,我们并不需要大片的旷野,巨型的花园,只要有那么一片独立存在于城市喧嚣之中的净土供心灵休憩就可以,这种从中国古代就开始延续的“小隐于市”的入世思想至今仍然影响着人们对理想聚居地的选择。
[关键词]菊儿胡同有机更新 袖珍小区 传统聚居模式儒道平衡
居住是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可以说是一个又一个的人类聚居单元组成的,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在不同区域,不同种族中产生了各自的地方文化和聚居模式,可是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下,全球一体化席卷而来,邻里单元,居住小区模式等聚居模式在世界上广为推广,而原有的聚居模式中所蕴含的地方文化和传统价值逐渐消失,正如倒萨迪亚斯在“人类聚居学”中所提到的那样:“对于东方国家的聚居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西方文化和科学技术大量涌入,导致了现代技术与地方传统文化的冲突,这样东方的聚居文化就有可能连同文化一起消亡的危险。”
一、中国传统居住模式与现代住宅有机结合初探——“菊儿胡同”
工业革命以后,为了应对人口激增带来的大量住宅需求,以及解决由此引发的卫生,安全的要求,邻里单位,居住小区模式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这种以西方文明为主导的居住模式对中国传统的聚居文化带来了新的冲击,中国也开始对现代住宅和传统居住模式的并存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1990年,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在当时的旧胡同危房改造中主持了菊儿胡同住宅改造工程。北京的四合院是世界建筑史的杰作,见证了古城800多年的历史演进,北京的四合院是杂乱的,除了一些达官贵人之外,大部分四合院的住户没有自来水,没有暖气,没有独立的卫生间,拥挤不堪的杂乱使他们向往着生活方便的现代单元楼房。而且典型的四合院都坐落在内城,自然是寸土寸金之地,在保护城市古老的文化风貌和城市 建设中的取舍成为一个两难的问题。
菊儿胡同建成之后,社会上的争议依然存在,不可否认,菊儿胡同延续了传统四合院的布局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四合院居住形式中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家庭或邻里和睦的伦理美,内即遁世,外则出世的儒道平衡的价值取舍),但是菊儿胡同在其尺度把握上依然存在不足:
1.四合院已经不是传统上一大家族 聚居的地方,人口增多,没有幽静,自然的感觉,作为传统家族内公共客厅的院落确因其尺度不适合现在家庭数量造成不同家庭成员内部生活作息时间的相互干扰。
2.传统住宅中对采光的需求本来就不足,改造后的菊儿胡同在加大层高的
3.基础上试图保持原有的院落空间,房屋间距尺度,造成光线不足。
二、东西方传统居住模式的主要差异
菊儿胡同的争议让我开始思考,而这其中人们似乎一直遗忘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正如沙里宁对有机更新的阐述:“城市应该象生物体一样发展,更新不但是物质更重要的是精神。”既然城市是由一个又一个的人类聚居单元组成的,那么在居住小区发展的今天,我们对传统住区模式中没能很好继续延续和保存的精神到底是什么,相对于西方的居住模式,中国传统聚居模式中又有哪些截然不同的精神实质和心理需求呢?
陶渊明文中的世外桃源代表了中国人心目中理想的聚居模式:“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居住地选址环境优美)“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居住地隐蔽,封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居住地内环境良好,秩序井然)。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在外部环境不理想时,通过组织内部环境逍遥遁世。)纵观中国各地风格迥异的民居形式,无论是北方的四合院落,还是南方的江南园林,聚居形式都是通过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布局,人们在这个围和的空间中生活,和中国传统聚居中对封闭空间的偏爱不同,西方的理想居住模式一直是开放的,开敞的,正如西方城堡总爱建立在高耸的山顶一样,直面自然,中国的城市选址或者龙穴所在总是在三面环山,一面环水的平地,封闭的空间带给国人的安全需求远比开阔地带来的自由感更令人神往,如果用○代表环境景观,用□代表人类住所,那么我希望用以下的图案直观的表达我对东西方传统居住模式的理解 :
由于东西方聚居文化的差异,人们对相同空间的不同心理解读,我们似乎应该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对于习惯于封闭交往空间的我们而言,照搬西方小区中惯常运用的手法:
开放的公共空间,大片的景观开阔地,孤立的建筑群体等是不是真的合适,而像院落式的半开敞空间是不是可以在更大尺度内得到运用,面对着日益激烈的新城开发,规模愈来愈大的居住小区,新城内日益淡薄的邻里情谊我们又能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吗?
三、城市夹缝中生长的“袖珍小区”
这段时间以来,我关注于各种不同平面布局和规模的小区的社会评价,一些在城市夹缝中生长的小型居住区引起了我的注意,在这里,我将这些小区称为袖珍小区。
唯一新城,位于长沙市解放路旁,身处繁华的城市中心,整个住宅小区不如说是一个较小的居住组团,整个平面布局(见图3)由不同的高层建筑组成一个半闭合的空间,整个小区设在台地上,通过入口的景观台阶与外部进行联系,整个小区宛若一个尺度较大的院落建筑,院落中心的水景,植物,草地,娱乐设施构成居住地内部核心景观,入口的高差处理(见图4)使小区大有小隐于市的遗世独立,在城市喧嚣之中隐匿着这样一处幽静的住所,这恰恰符合了中国传统聚居文化中内即遁世,外则出世的儒道平衡。
小区内的公共绿地相对于许多大型社区而言似乎显得过于小气,但是由于身处在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人们在建筑内部的空间环境交往中显得更加怡然自得(见图5),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身处城市夹缝中的居住小区是一个“菊儿胡同”模式的扩大化,随着建筑尺度的增大也适当增加内部景观环境或者是围和院落的尺度,但是总体上依然是一个建筑>内部环境的布局模式,当外部环境不是优美的自然景观时,中国人习惯通过围和空间将自己独立出来,同时在围和空间内部创造属于自己的人造自然,这种传统的聚居模式和住所的建造方式对于现在的城市住区规划有着特定的意义。
道萨迪亚斯通过对不同形状的社区进行评价时认为各个方向上距离社区中心的距离相等时,人们对社区的满意度最高,这就形成了一个中心扩散式的布局模式,而所谓的中心区域往往是社区景观和公共活动中心,这一经验判断对于研究中国传统的聚居模式依然有效,同时结合“袖珍小区”的案例使我意识到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新的住区模式。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总会有一些缝隙地带,他们的面积大小不足以承担一个居住区的建设,但是对于一个围和的建筑群落的建设还是够用的,在这些城市发展的缝隙中通过围和空间的方式使其独立于城市喧嚣的环境之中,形成一个类四合院的独立的居住空间,通过中央的绿化景观组织整个袖珍小区的环境和交往空间,给人们营造一个相对宁静和熟悉的封闭环境,这些聚居地以补丁的形式点缀在城市缝隙间,居住区内部只需要一些简单的日用品商店或者小型幼儿园等公共设施,而身处市区的地理优势使他们能够更好的利用城市原有的公共服务设施,减少居住建设的投入,当城市缝隙被这种大量的袖珍小区拼贴而成时,城市这个聚居地就由这样一个个相对封闭独立的“袖珍小区”组成,而袖珍小区内通过中国造园的传统手法,将人造自然很好的融入住所之中,一方面避免了人们为了追求优美环境而大量开发土地造成的城市蔓延,另一方面符合中国传统聚居文化的精神要求:外雄内秀 俗信祥瑞(内即遁世,外则出世的儒道平衡),同时这种半围和的小空间尺度更为亲切,也易于让人熟悉,而熟悉的环境往往是人们公共交往活动是否密切的关键。
四、“袖珍小区”的意义
“袖珍小区”在对我们的城市开发模式也有独特的指导意义,既然居住模式能以这种补丁的方式夹杂在城市的缝隙之中,那么对于未来的新城开发,我们不应该将其盲目的视为居住小区,社区的开发,城市开发活动序列也应该是在城市骨架(道路,经济,通讯等)已经搭建好后再在城市空白地带进行居住活动的填补,我们可以在公共设施以然完备,经济活动已然兴盛后再通过城市缝隙进行聚居地的安排,在城市生活中,我们并不需要大片的旷野,巨型的花园,只要有那么一片独立存在于城市喧嚣之中的净土供心灵休憩就可以,这种从中国古代就开始延续的“小隐于市”的入世思想至今仍然影响着人们对理想聚居地的选择。这种传统行为模式的指导使我们的社区建设可以舍弃“美国式”大而全的设计方式,转而追求我们自己独特的“小而幽”的袖珍组团小区,这种小尺度范围的设计使得我们的城市和社区建设免于沦为千城一面,而社区也更利于管理。
参考文献:
[1]【美】卡斯腾•哈里斯 著,《建筑的伦理空间》[M]华夏出版社 2003年1月
[2]王世仁著:《理性与浪漫的交织》[M]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5年5月
[3]道格拉斯•凯尔博著,《共享空间—关于邻里与区域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年3月
[4]吴良镛著:《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年10月
在城市生活中,我们并不需要大片的旷野,巨型的花园,只要有那么一片独立存在于城市喧嚣之中的净土供心灵休憩就可以,这种从中国古代就开始延续的“小隐于市”的入世思想至今仍然影响着人们对理想聚居地的选择。
[关键词]菊儿胡同有机更新 袖珍小区 传统聚居模式儒道平衡
居住是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可以说是一个又一个的人类聚居单元组成的,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在不同区域,不同种族中产生了各自的地方文化和聚居模式,可是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下,全球一体化席卷而来,邻里单元,居住小区模式等聚居模式在世界上广为推广,而原有的聚居模式中所蕴含的地方文化和传统价值逐渐消失,正如倒萨迪亚斯在“人类聚居学”中所提到的那样:“对于东方国家的聚居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西方文化和科学技术大量涌入,导致了现代技术与地方传统文化的冲突,这样东方的聚居文化就有可能连同文化一起消亡的危险。”
一、中国传统居住模式与现代住宅有机结合初探——“菊儿胡同”
工业革命以后,为了应对人口激增带来的大量住宅需求,以及解决由此引发的卫生,安全的要求,邻里单位,居住小区模式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这种以西方文明为主导的居住模式对中国传统的聚居文化带来了新的冲击,中国也开始对现代住宅和传统居住模式的并存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1990年,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在当时的旧胡同危房改造中主持了菊儿胡同住宅改造工程。北京的四合院是世界建筑史的杰作,见证了古城800多年的历史演进,北京的四合院是杂乱的,除了一些达官贵人之外,大部分四合院的住户没有自来水,没有暖气,没有独立的卫生间,拥挤不堪的杂乱使他们向往着生活方便的现代单元楼房。而且典型的四合院都坐落在内城,自然是寸土寸金之地,在保护城市古老的文化风貌和城市 建设中的取舍成为一个两难的问题。
菊儿胡同建成之后,社会上的争议依然存在,不可否认,菊儿胡同延续了传统四合院的布局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四合院居住形式中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家庭或邻里和睦的伦理美,内即遁世,外则出世的儒道平衡的价值取舍),但是菊儿胡同在其尺度把握上依然存在不足:
1.四合院已经不是传统上一大家族 聚居的地方,人口增多,没有幽静,自然的感觉,作为传统家族内公共客厅的院落确因其尺度不适合现在家庭数量造成不同家庭成员内部生活作息时间的相互干扰。
2.传统住宅中对采光的需求本来就不足,改造后的菊儿胡同在加大层高的
3.基础上试图保持原有的院落空间,房屋间距尺度,造成光线不足。
二、东西方传统居住模式的主要差异
菊儿胡同的争议让我开始思考,而这其中人们似乎一直遗忘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正如沙里宁对有机更新的阐述:“城市应该象生物体一样发展,更新不但是物质更重要的是精神。”既然城市是由一个又一个的人类聚居单元组成的,那么在居住小区发展的今天,我们对传统住区模式中没能很好继续延续和保存的精神到底是什么,相对于西方的居住模式,中国传统聚居模式中又有哪些截然不同的精神实质和心理需求呢?
陶渊明文中的世外桃源代表了中国人心目中理想的聚居模式:“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居住地选址环境优美)“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居住地隐蔽,封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居住地内环境良好,秩序井然)。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在外部环境不理想时,通过组织内部环境逍遥遁世。)纵观中国各地风格迥异的民居形式,无论是北方的四合院落,还是南方的江南园林,聚居形式都是通过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布局,人们在这个围和的空间中生活,和中国传统聚居中对封闭空间的偏爱不同,西方的理想居住模式一直是开放的,开敞的,正如西方城堡总爱建立在高耸的山顶一样,直面自然,中国的城市选址或者龙穴所在总是在三面环山,一面环水的平地,封闭的空间带给国人的安全需求远比开阔地带来的自由感更令人神往,如果用○代表环境景观,用□代表人类住所,那么我希望用以下的图案直观的表达我对东西方传统居住模式的理解 :
由于东西方聚居文化的差异,人们对相同空间的不同心理解读,我们似乎应该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对于习惯于封闭交往空间的我们而言,照搬西方小区中惯常运用的手法:
开放的公共空间,大片的景观开阔地,孤立的建筑群体等是不是真的合适,而像院落式的半开敞空间是不是可以在更大尺度内得到运用,面对着日益激烈的新城开发,规模愈来愈大的居住小区,新城内日益淡薄的邻里情谊我们又能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吗?
三、城市夹缝中生长的“袖珍小区”
这段时间以来,我关注于各种不同平面布局和规模的小区的社会评价,一些在城市夹缝中生长的小型居住区引起了我的注意,在这里,我将这些小区称为袖珍小区。
唯一新城,位于长沙市解放路旁,身处繁华的城市中心,整个住宅小区不如说是一个较小的居住组团,整个平面布局(见图3)由不同的高层建筑组成一个半闭合的空间,整个小区设在台地上,通过入口的景观台阶与外部进行联系,整个小区宛若一个尺度较大的院落建筑,院落中心的水景,植物,草地,娱乐设施构成居住地内部核心景观,入口的高差处理(见图4)使小区大有小隐于市的遗世独立,在城市喧嚣之中隐匿着这样一处幽静的住所,这恰恰符合了中国传统聚居文化中内即遁世,外则出世的儒道平衡。
小区内的公共绿地相对于许多大型社区而言似乎显得过于小气,但是由于身处在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人们在建筑内部的空间环境交往中显得更加怡然自得(见图5),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身处城市夹缝中的居住小区是一个“菊儿胡同”模式的扩大化,随着建筑尺度的增大也适当增加内部景观环境或者是围和院落的尺度,但是总体上依然是一个建筑>内部环境的布局模式,当外部环境不是优美的自然景观时,中国人习惯通过围和空间将自己独立出来,同时在围和空间内部创造属于自己的人造自然,这种传统的聚居模式和住所的建造方式对于现在的城市住区规划有着特定的意义。
道萨迪亚斯通过对不同形状的社区进行评价时认为各个方向上距离社区中心的距离相等时,人们对社区的满意度最高,这就形成了一个中心扩散式的布局模式,而所谓的中心区域往往是社区景观和公共活动中心,这一经验判断对于研究中国传统的聚居模式依然有效,同时结合“袖珍小区”的案例使我意识到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新的住区模式。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总会有一些缝隙地带,他们的面积大小不足以承担一个居住区的建设,但是对于一个围和的建筑群落的建设还是够用的,在这些城市发展的缝隙中通过围和空间的方式使其独立于城市喧嚣的环境之中,形成一个类四合院的独立的居住空间,通过中央的绿化景观组织整个袖珍小区的环境和交往空间,给人们营造一个相对宁静和熟悉的封闭环境,这些聚居地以补丁的形式点缀在城市缝隙间,居住区内部只需要一些简单的日用品商店或者小型幼儿园等公共设施,而身处市区的地理优势使他们能够更好的利用城市原有的公共服务设施,减少居住建设的投入,当城市缝隙被这种大量的袖珍小区拼贴而成时,城市这个聚居地就由这样一个个相对封闭独立的“袖珍小区”组成,而袖珍小区内通过中国造园的传统手法,将人造自然很好的融入住所之中,一方面避免了人们为了追求优美环境而大量开发土地造成的城市蔓延,另一方面符合中国传统聚居文化的精神要求:外雄内秀 俗信祥瑞(内即遁世,外则出世的儒道平衡),同时这种半围和的小空间尺度更为亲切,也易于让人熟悉,而熟悉的环境往往是人们公共交往活动是否密切的关键。
四、“袖珍小区”的意义
“袖珍小区”在对我们的城市开发模式也有独特的指导意义,既然居住模式能以这种补丁的方式夹杂在城市的缝隙之中,那么对于未来的新城开发,我们不应该将其盲目的视为居住小区,社区的开发,城市开发活动序列也应该是在城市骨架(道路,经济,通讯等)已经搭建好后再在城市空白地带进行居住活动的填补,我们可以在公共设施以然完备,经济活动已然兴盛后再通过城市缝隙进行聚居地的安排,在城市生活中,我们并不需要大片的旷野,巨型的花园,只要有那么一片独立存在于城市喧嚣之中的净土供心灵休憩就可以,这种从中国古代就开始延续的“小隐于市”的入世思想至今仍然影响着人们对理想聚居地的选择。这种传统行为模式的指导使我们的社区建设可以舍弃“美国式”大而全的设计方式,转而追求我们自己独特的“小而幽”的袖珍组团小区,这种小尺度范围的设计使得我们的城市和社区建设免于沦为千城一面,而社区也更利于管理。
参考文献:
[1]【美】卡斯腾•哈里斯 著,《建筑的伦理空间》[M]华夏出版社 2003年1月
[2]王世仁著:《理性与浪漫的交织》[M]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5年5月
[3]道格拉斯•凯尔博著,《共享空间—关于邻里与区域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年3月
[4]吴良镛著:《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