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推进党管人才科学化,需要准确把握新时期新阶段人才和人才工作特点,通过构建党管人才指标体系、创新体制和机制等路径,重点解决好党管人才实践中突出存在的“管什么”、“怎么管”、“靠谁管”和“谁推动”的问题。
[关键词]党管人才;人才和人才工作特点;科学化进程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9)03-0040-02
贯彻十七大精神,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人才智力支撑。迫切需要全面准确地把握新时期新阶段人才和人才工作特点,紧密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探索创新党管人才的适合路径,深入推进党管人才科学化进程。
一、准确把握人才分布范围的宽泛性特点,及时构建党管人才的指标体系
不断采取措施,优化人才环境,完善机制和体制,是近年来党管人才取得明显成效的有益经验。但从人才工作整体来讲,仅仅明确环境、机制和体制这三项基本指标,还是不够的。我们知道,党管人才的工作对象是人才,而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不同地方或同一地方的不同时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是不尽相同的。与人才队伍建设重点相适应,优化人才环境、完善人才机制和体制的重点也是不断变化的。如,A地的工作重点是党政人才队伍,而B地的工作重点可能是专业技术队伍。而相应的优化环境、完善机制体制的工作措施也是不同的。由于人才队伍建设重点的动态性,这项指标可用变量X表示,构建以环境、机制和体制三项基本指标和人才队伍建设重点的变量指标为主要内容的党管人才指标体系(即“3+X”指标体系),既涵盖了人才工作的全部内容,又体现了整体人才工作的关键环节,既符合人才成长、聚集和使用的内在规律,又是落实党管人才“四管”的具体要求,更是深入推进党管人才科学化的必然选择。
二、准确把握人才的市场属性,创新党管人才的理念和方式方法
1、创新工作理念。一是树立抓人才就是抓科学发展的理念。人才是教育和科技的载体,是高级的劳动力要素。当前,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人才工作新理念,树立抓人才就是抓科学发展、抓科学发展离不开抓人才的理念。坚持围绕科学发展抓人才,抓好人才促科学发展。做到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围绕科学发展来确立,政策措施根据科学发展来制定,工作成效依据科学发展来检验。二是树立党聚人才的理念。党管人才,“管”的重心是“聚人才、创条件”。党管人才,实质就是党聚人才,党爱人才,党兴人才。树立党聚人才的理念,要求在人才管理方式上,由刚性的、支配性管理向柔性的、服务性管理转变,重点提供包括政策支持、精神激励和环境保障在内的综合服务。三是树立以人才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才为本是人才工作的核心。在人才工作的全过程应体现人才是目的、主体和衡量尺度的思想。四是依法管理的理念。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加快推进人才工作的法制化建设,实行人才工作依法管理,增强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2、创新方式方法。一是加强宏观调控。遵循人才工作规律,针对全局性和倾向性问题,搞好统筹规划,明确人才评价标准,研究制定重要政策,发挥规划、标准的导向作用以及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根据人才的市场属性,为确保党管人才原则落到实处,党委应将管人才、管事与管资金紧密结合起来,对当前党政各部门的人才工作专项资金进行整合,并通盘考虑调控资金的使用,以实施人才项目的形式保证宏观政策的调控和导向作用。二是实施分类指导。针对各类人才的不同特点和成长规律实施分类指导,总结推广人才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指导促进区域整体人才工作水平的提高。三是培育完善机制。针对人才市场发育程度低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培育人才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培养、流动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人才市场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根据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特点,建立完善人才评价、使用、激励等机制。四是强化服务保障。适应以人才为本的要求,加强服务平台建设,直接联系和服务一批对本地本单位有较大影响的高层次人才,同时建立完善人才奖励和人才保障制度,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五是推行依法管理。针对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认真研究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和管理等方面的新情况、新变化,积极探索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做到人才工作有章可依、有法可依,有效保护各类人才及用人单位的权益。
三、准确把握人才管理主体多重性特点,健全党管人才工作体制
一是加强党委的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发挥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职能,建立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将人才工作摆上各级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努力使人才工作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把各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二是科学界定党委组织部门的职责。形成党管人才的合力,充分发挥党委组织部门的牵头抓总作用至关重要。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明确职责是前提,要按照党管人才“四管”要求,认真总结几年来组织部门在党委的领导下推进人才工作的实践,进一步明确党委组织部在人才工作中牵头抓总的主要任务和职责,不断提高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的水平。三是发挥有关职能部门的优势和能动性。要尊重职能部门的工作权限,对其职能范围内的事项,其他部门不要干预。要利用好人才工作协调小组这个平台,充分听取各有关职能部门对人才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建立健全人才工作的决策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工作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四是准确把握各级党委的工作侧重点。县以上各级地方党委处于不同的领导层次,贯彻党管人才的具体任务和工作侧重点各有不同。必须认真把握不同层次地方党委贯彻党管人才的侧重点,才能提高地方各级党委抓人才工作的有效性。
四、准确把握人才工作目标的战略性特点,建立健全党管人才的督导落实机制
一是看是否把人才工作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机结合起来。把人才工作作为检验各级党组织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标准,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贯彻科学发展观要求必须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把人才工作作为各级党委的重要任务去抓。坚持党管人才,最重要的是看各级党组织在发展的指导思想上是否符合党管人才的要求,真正在指导思想上较好解决了发展什么、为谁发展和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把人才工作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措施。二是看是否把人才工作与其他各方面工作的重大部署有机结合起来。重点看各级党委在推动工作时是否体现了人才工作与其他各方面工作部署的有机结合,做到谋划发展同时考虑人才保证,制订计划同时考虑人才需求,研究政策同时考虑人才导向,部署工作同时考虑人才措施。三是看是否把人才工作目标和实际措施有机结合起来。看能否正确处理确立人才工作全局、长远目标和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的关系。做到既注重制定战略目标,又有与中长期目标相对应的阶段性目标;既有明确目标,又有可行性较强的实际举措。特别是要看实际工作举措是否体现了人才工作的适度超前性,是否遵循人才生成周期和人才集聚规律,准确把握人才培养、供给与人才使用、需求之间的时间差,提前谋划部署人才的预测、培养和引进,及时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人才资源。
责任编辑 柳 波
[关键词]党管人才;人才和人才工作特点;科学化进程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9)03-0040-02
贯彻十七大精神,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人才智力支撑。迫切需要全面准确地把握新时期新阶段人才和人才工作特点,紧密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探索创新党管人才的适合路径,深入推进党管人才科学化进程。
一、准确把握人才分布范围的宽泛性特点,及时构建党管人才的指标体系
不断采取措施,优化人才环境,完善机制和体制,是近年来党管人才取得明显成效的有益经验。但从人才工作整体来讲,仅仅明确环境、机制和体制这三项基本指标,还是不够的。我们知道,党管人才的工作对象是人才,而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不同地方或同一地方的不同时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是不尽相同的。与人才队伍建设重点相适应,优化人才环境、完善人才机制和体制的重点也是不断变化的。如,A地的工作重点是党政人才队伍,而B地的工作重点可能是专业技术队伍。而相应的优化环境、完善机制体制的工作措施也是不同的。由于人才队伍建设重点的动态性,这项指标可用变量X表示,构建以环境、机制和体制三项基本指标和人才队伍建设重点的变量指标为主要内容的党管人才指标体系(即“3+X”指标体系),既涵盖了人才工作的全部内容,又体现了整体人才工作的关键环节,既符合人才成长、聚集和使用的内在规律,又是落实党管人才“四管”的具体要求,更是深入推进党管人才科学化的必然选择。
二、准确把握人才的市场属性,创新党管人才的理念和方式方法
1、创新工作理念。一是树立抓人才就是抓科学发展的理念。人才是教育和科技的载体,是高级的劳动力要素。当前,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人才工作新理念,树立抓人才就是抓科学发展、抓科学发展离不开抓人才的理念。坚持围绕科学发展抓人才,抓好人才促科学发展。做到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围绕科学发展来确立,政策措施根据科学发展来制定,工作成效依据科学发展来检验。二是树立党聚人才的理念。党管人才,“管”的重心是“聚人才、创条件”。党管人才,实质就是党聚人才,党爱人才,党兴人才。树立党聚人才的理念,要求在人才管理方式上,由刚性的、支配性管理向柔性的、服务性管理转变,重点提供包括政策支持、精神激励和环境保障在内的综合服务。三是树立以人才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才为本是人才工作的核心。在人才工作的全过程应体现人才是目的、主体和衡量尺度的思想。四是依法管理的理念。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加快推进人才工作的法制化建设,实行人才工作依法管理,增强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2、创新方式方法。一是加强宏观调控。遵循人才工作规律,针对全局性和倾向性问题,搞好统筹规划,明确人才评价标准,研究制定重要政策,发挥规划、标准的导向作用以及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根据人才的市场属性,为确保党管人才原则落到实处,党委应将管人才、管事与管资金紧密结合起来,对当前党政各部门的人才工作专项资金进行整合,并通盘考虑调控资金的使用,以实施人才项目的形式保证宏观政策的调控和导向作用。二是实施分类指导。针对各类人才的不同特点和成长规律实施分类指导,总结推广人才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指导促进区域整体人才工作水平的提高。三是培育完善机制。针对人才市场发育程度低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培育人才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培养、流动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人才市场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根据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特点,建立完善人才评价、使用、激励等机制。四是强化服务保障。适应以人才为本的要求,加强服务平台建设,直接联系和服务一批对本地本单位有较大影响的高层次人才,同时建立完善人才奖励和人才保障制度,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五是推行依法管理。针对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认真研究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和管理等方面的新情况、新变化,积极探索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做到人才工作有章可依、有法可依,有效保护各类人才及用人单位的权益。
三、准确把握人才管理主体多重性特点,健全党管人才工作体制
一是加强党委的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发挥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职能,建立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将人才工作摆上各级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努力使人才工作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把各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二是科学界定党委组织部门的职责。形成党管人才的合力,充分发挥党委组织部门的牵头抓总作用至关重要。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明确职责是前提,要按照党管人才“四管”要求,认真总结几年来组织部门在党委的领导下推进人才工作的实践,进一步明确党委组织部在人才工作中牵头抓总的主要任务和职责,不断提高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的水平。三是发挥有关职能部门的优势和能动性。要尊重职能部门的工作权限,对其职能范围内的事项,其他部门不要干预。要利用好人才工作协调小组这个平台,充分听取各有关职能部门对人才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建立健全人才工作的决策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工作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四是准确把握各级党委的工作侧重点。县以上各级地方党委处于不同的领导层次,贯彻党管人才的具体任务和工作侧重点各有不同。必须认真把握不同层次地方党委贯彻党管人才的侧重点,才能提高地方各级党委抓人才工作的有效性。
四、准确把握人才工作目标的战略性特点,建立健全党管人才的督导落实机制
一是看是否把人才工作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机结合起来。把人才工作作为检验各级党组织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标准,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贯彻科学发展观要求必须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把人才工作作为各级党委的重要任务去抓。坚持党管人才,最重要的是看各级党组织在发展的指导思想上是否符合党管人才的要求,真正在指导思想上较好解决了发展什么、为谁发展和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把人才工作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措施。二是看是否把人才工作与其他各方面工作的重大部署有机结合起来。重点看各级党委在推动工作时是否体现了人才工作与其他各方面工作部署的有机结合,做到谋划发展同时考虑人才保证,制订计划同时考虑人才需求,研究政策同时考虑人才导向,部署工作同时考虑人才措施。三是看是否把人才工作目标和实际措施有机结合起来。看能否正确处理确立人才工作全局、长远目标和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的关系。做到既注重制定战略目标,又有与中长期目标相对应的阶段性目标;既有明确目标,又有可行性较强的实际举措。特别是要看实际工作举措是否体现了人才工作的适度超前性,是否遵循人才生成周期和人才集聚规律,准确把握人才培养、供给与人才使用、需求之间的时间差,提前谋划部署人才的预测、培养和引进,及时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人才资源。
责任编辑 柳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