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所谓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就是把学生当作一个独特的个体,明确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具有自主探索能力和发展潜能;明确教师和家庭的作用在于为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供多种可能性,并为实现这些可能性创造必要的外部条件。因此,我们从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学习和创建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两个方面阐述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的获得,必须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实践,同时还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因此,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渠道。下面就以小学语文课中的阅读为例谈一谈怎样发挥小学生的阅读自主权。
一、创建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
环境对人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就年龄而言一般是成反比的,年龄越小受环境的影响就越深刻。因此,重视环境教育,是我们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大教育观,对学生、家庭、社会三大环境进行优化整合,给学生营造一个快乐天地,使他们在玩中与环境融合、对话,在玩中探索精彩的世界,在玩中体验成长的快乐,促进了其整体素质得到健康的发展。
学生的学习乃至整个发展都是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完成的,儿童生态学强调利用环境来陶冶人,即通过创设最适合儿童成长的教育环境,来改变儿童的不良行为,使儿童能主动的探索、学习。所以,我们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小学生好奇心重、兴趣浓、探索欲强,看到一切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就会迫切地想去了解、想学。其实他们想学、愿意学只是自主学习的第一步。但要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就要教师引导他们带着热情、积极地与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让他们去自由探索、了解环境,使他们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新的知识,这种相互作用下的学习也将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智慧发展。因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可以有效地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使他们更好的发展。如何创建良好的环境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为学生创设一个平等、宽松、自由发展的心理环境
在自主学习中,学生是主人,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学习,并不是教师在主导他们学习。因此,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应是平等的、和谐的,是相互作用的,所以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平等、自由发展的心理环境,使他们感受到他们不再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老师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是一种新型的伙伴关系:平等、和谐的关系。这样,就创设了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和谐宽松的人际关系。我们要经常和孩子们一起玩,一起笑,一起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在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操作活动、户外活动中,有意的让孩子按自己的意愿来选择并进行活动。这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及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
(2)为学生创设一个新奇、生动、优美、整洁的物质环境
陈鹤琴老先生指出:“通过儿童的思想和双手布置的环境,可使他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识。”① 学生强大的好奇心以及无所不及的兴趣是他们智慧的火花,也是促使他们学习的原动力。他们总是以主体的身份在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各种活动中发展自己。而他们学习的内容又来源于他们自身的兴趣、生活和环境。因此,教师要善于
发现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兴趣,有了对环境的兴趣,他们就会用各种感官参与其中、融入其中。
学校必须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儿童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物质环境在要求上应该具有安全、舒适、卫生、实用等特点,环境布置应做到绿化、美化、净化、儿童化和教育化。校内设备和材料应丰富多彩,能满足不同儿童的不同需要和多种需要。教室作为学生的主要生活空间,应宽敞明亮,布置上要体现立体化、平衡化和动态化,环境布置的内容要随教学内容、季节特点的变化而变化。我们要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出发,设计他们喜爱的室内环境,在环境的创设中我们注重学生的参与,师生一起商量、共同制作,使学生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当学生看到自己的意见被采纳,自己的作品用来装饰环境,他们感到信心百倍,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在与材料、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学生主动发现、创造玩法、积累经验、体验成功,促使主体性和创造性得到了不断地发展。
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使每一个角落都育人,每一面墙壁都说话,充分发挥了每一寸空间的教育价值,使教育环境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保护了孩子天性,陶冶了孩子情操,促进了孩子主动活泼地发展。
(3)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和谐、独立的家庭环境
现代基础教育提倡“家校共育”,因此,老师也应要求家长一起配合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和谐、独立的家庭环境。如果家长过于溺爱,就会阻碍他们自主学习、自由发展的脚步。我们要求家长改变过去“扶”得过多的教育方式,放手让他们自己探索、自己完成,大胆表现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让他们能有更多自主的空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其个别性和独特性应该受到尊重与珍视。我们要牢固树立“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充分尊重孩子自主学习的同时,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富有个性地得到发展。蒙台梭利曾说:“如果孩子们成长在鼓励他们自然、顺序地发展的环境中,他们会‘突破性’的进入到学习,他们将变成自我激发者、自我学习者。”
二、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
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三大环境的相互作用。在创设良好校内环境的同时,注重多元化、开放式的为学生创设学习的空间,充分挖掘利用三大环境的教育资源,让他们在各大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健康快乐地发展。
(1)走出去,融入大环境,获得大发展。大自然是孩子最喜欢读取的一部真实丰富的百科全书,因此我们从儿童发展需要出发,组织学生踏青、远足、秋游、沙滩运动会等活动,让他们走进大自然,接触大自然的万物生灵,主动观察、探索自己感兴趣的花草虫鱼、风霜雨露,探寻自然的奥秘,初步体验自然赋予人类的挑战。如:我校学生去果园活动,利用果园的天然条件,让孩子过水沟、爬山坡,走崎岖不平的山路;摘山楂、拔萝卜,吃农家饭等,给了他们一种全新的体验和挑战,全新的活动使学生兴奋不已,成功的喜悦与自豪不言而喻。活动后他们又通过讲述、绘画、游戏、展览等多种形式,充分表达与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他们在亲近大自然的活动中,兴趣盎然,快乐无限,其身体素质、探究欲望、良好个性获得天然浑成的发展。
(2)社会是学生密切接触的一个生动有趣的大课堂,“请进来、走出去”是达成校内外教育力量整合的最佳途径。我们请小学生最喜爱、敬慕的解放军叔叔做校外辅导员,请警察叔叔做交通指挥;请小朋友最爱的爸爸妈妈来校讲工作、教技能;请孩子们尊敬的社区老干部来校讲革命故事。我们又结合有关节日及一些社会时事,让孩子们走进工厂、学校、敬老院、社会福利院等场所,进行参观、演出、联谊等活动。使学生在与社会的接触中了解社会,初步理解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感受家乡的发展与变化,感受爱与被爱的幸福,激发对家乡、对祖国、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学生进入社会环境,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对于不良现象,我们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帮助孩子们学习、积累辨别是非的经验,使他们能够初步做出积极的应答。如:发现社区的草坪被人们随意践踏时,发现有的游客亂扔垃圾时,我们随时启发学生想想:“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引导他们去想去做,让他们能够初步将自己爱社会的情感,转化为爱社会的行为,并从中感受到参与社会活动被认可、被肯定、被赞扬的快乐,促进了他们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3)家庭是孩子生活中最亲密的环境,家庭的生长环境对他们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通过多种方式充分发挥家庭环境的教育作用,合力促使他们良好个性形成。如通过家访、网络联系、家长学校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在环境育人的认识上达成共识,促使家长在各自家庭条件的基础上努力为孩子创设良好的环境,让他们从小沐浴在良好的家风之中,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指导家长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他们创设一个小空间,提供丰富的玩具,让他们自由自主地活动。指导家长尊重孩子游戏的权利,主动做游戏的伙伴,指导家长尊重孩子自我发展的权力,不替代孩子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奉劝望子成龙的家长为孩子松绑,让孩子自由快乐地生活,倡导家长“把欢乐的童年还给孩子”。协助家庭之间成立"好朋友之家",支持孩子走出家庭的围墙,进行串门活动,扩大家庭环境的活动范围。使孩子们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感受到被尊重、被信任的快乐,体验与他人交往、合作与分享的乐趣。教育就是提供环境。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进展,我们将在环境中不断赋予新时代的内涵,为学生营造快乐天地,让他们徜徉在金色的阳光中,走向学校,走向社会,以健康的心态迎接各种挑战,不断造就自己,获得人生的幸福。
总之,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要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由于小学生年龄、兴趣等特点,要给他们一个适应的过程。要根据小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确定培养的目标和方法,要引导他们发展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特长,以利于达到个人发展的目标。目标的实现,不是依靠制定计划就能够实现的,要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所以,在这一过程中,要给他们一个选择的权利,要给他们营造一个能够发展的良好环境,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小学生的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1)《教与学》2000年第3期。
(2)《中国教育改造》-------陶行知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的获得,必须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实践,同时还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因此,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渠道。下面就以小学语文课中的阅读为例谈一谈怎样发挥小学生的阅读自主权。
一、创建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
环境对人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就年龄而言一般是成反比的,年龄越小受环境的影响就越深刻。因此,重视环境教育,是我们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大教育观,对学生、家庭、社会三大环境进行优化整合,给学生营造一个快乐天地,使他们在玩中与环境融合、对话,在玩中探索精彩的世界,在玩中体验成长的快乐,促进了其整体素质得到健康的发展。
学生的学习乃至整个发展都是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完成的,儿童生态学强调利用环境来陶冶人,即通过创设最适合儿童成长的教育环境,来改变儿童的不良行为,使儿童能主动的探索、学习。所以,我们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小学生好奇心重、兴趣浓、探索欲强,看到一切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就会迫切地想去了解、想学。其实他们想学、愿意学只是自主学习的第一步。但要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就要教师引导他们带着热情、积极地与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让他们去自由探索、了解环境,使他们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新的知识,这种相互作用下的学习也将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智慧发展。因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可以有效地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使他们更好的发展。如何创建良好的环境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为学生创设一个平等、宽松、自由发展的心理环境
在自主学习中,学生是主人,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学习,并不是教师在主导他们学习。因此,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应是平等的、和谐的,是相互作用的,所以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平等、自由发展的心理环境,使他们感受到他们不再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老师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是一种新型的伙伴关系:平等、和谐的关系。这样,就创设了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和谐宽松的人际关系。我们要经常和孩子们一起玩,一起笑,一起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在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操作活动、户外活动中,有意的让孩子按自己的意愿来选择并进行活动。这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及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
(2)为学生创设一个新奇、生动、优美、整洁的物质环境
陈鹤琴老先生指出:“通过儿童的思想和双手布置的环境,可使他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识。”① 学生强大的好奇心以及无所不及的兴趣是他们智慧的火花,也是促使他们学习的原动力。他们总是以主体的身份在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各种活动中发展自己。而他们学习的内容又来源于他们自身的兴趣、生活和环境。因此,教师要善于
发现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兴趣,有了对环境的兴趣,他们就会用各种感官参与其中、融入其中。
学校必须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儿童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物质环境在要求上应该具有安全、舒适、卫生、实用等特点,环境布置应做到绿化、美化、净化、儿童化和教育化。校内设备和材料应丰富多彩,能满足不同儿童的不同需要和多种需要。教室作为学生的主要生活空间,应宽敞明亮,布置上要体现立体化、平衡化和动态化,环境布置的内容要随教学内容、季节特点的变化而变化。我们要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出发,设计他们喜爱的室内环境,在环境的创设中我们注重学生的参与,师生一起商量、共同制作,使学生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当学生看到自己的意见被采纳,自己的作品用来装饰环境,他们感到信心百倍,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在与材料、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学生主动发现、创造玩法、积累经验、体验成功,促使主体性和创造性得到了不断地发展。
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使每一个角落都育人,每一面墙壁都说话,充分发挥了每一寸空间的教育价值,使教育环境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保护了孩子天性,陶冶了孩子情操,促进了孩子主动活泼地发展。
(3)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和谐、独立的家庭环境
现代基础教育提倡“家校共育”,因此,老师也应要求家长一起配合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和谐、独立的家庭环境。如果家长过于溺爱,就会阻碍他们自主学习、自由发展的脚步。我们要求家长改变过去“扶”得过多的教育方式,放手让他们自己探索、自己完成,大胆表现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让他们能有更多自主的空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其个别性和独特性应该受到尊重与珍视。我们要牢固树立“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充分尊重孩子自主学习的同时,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富有个性地得到发展。蒙台梭利曾说:“如果孩子们成长在鼓励他们自然、顺序地发展的环境中,他们会‘突破性’的进入到学习,他们将变成自我激发者、自我学习者。”
二、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
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三大环境的相互作用。在创设良好校内环境的同时,注重多元化、开放式的为学生创设学习的空间,充分挖掘利用三大环境的教育资源,让他们在各大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健康快乐地发展。
(1)走出去,融入大环境,获得大发展。大自然是孩子最喜欢读取的一部真实丰富的百科全书,因此我们从儿童发展需要出发,组织学生踏青、远足、秋游、沙滩运动会等活动,让他们走进大自然,接触大自然的万物生灵,主动观察、探索自己感兴趣的花草虫鱼、风霜雨露,探寻自然的奥秘,初步体验自然赋予人类的挑战。如:我校学生去果园活动,利用果园的天然条件,让孩子过水沟、爬山坡,走崎岖不平的山路;摘山楂、拔萝卜,吃农家饭等,给了他们一种全新的体验和挑战,全新的活动使学生兴奋不已,成功的喜悦与自豪不言而喻。活动后他们又通过讲述、绘画、游戏、展览等多种形式,充分表达与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他们在亲近大自然的活动中,兴趣盎然,快乐无限,其身体素质、探究欲望、良好个性获得天然浑成的发展。
(2)社会是学生密切接触的一个生动有趣的大课堂,“请进来、走出去”是达成校内外教育力量整合的最佳途径。我们请小学生最喜爱、敬慕的解放军叔叔做校外辅导员,请警察叔叔做交通指挥;请小朋友最爱的爸爸妈妈来校讲工作、教技能;请孩子们尊敬的社区老干部来校讲革命故事。我们又结合有关节日及一些社会时事,让孩子们走进工厂、学校、敬老院、社会福利院等场所,进行参观、演出、联谊等活动。使学生在与社会的接触中了解社会,初步理解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感受家乡的发展与变化,感受爱与被爱的幸福,激发对家乡、对祖国、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学生进入社会环境,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对于不良现象,我们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帮助孩子们学习、积累辨别是非的经验,使他们能够初步做出积极的应答。如:发现社区的草坪被人们随意践踏时,发现有的游客亂扔垃圾时,我们随时启发学生想想:“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引导他们去想去做,让他们能够初步将自己爱社会的情感,转化为爱社会的行为,并从中感受到参与社会活动被认可、被肯定、被赞扬的快乐,促进了他们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3)家庭是孩子生活中最亲密的环境,家庭的生长环境对他们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通过多种方式充分发挥家庭环境的教育作用,合力促使他们良好个性形成。如通过家访、网络联系、家长学校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在环境育人的认识上达成共识,促使家长在各自家庭条件的基础上努力为孩子创设良好的环境,让他们从小沐浴在良好的家风之中,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指导家长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他们创设一个小空间,提供丰富的玩具,让他们自由自主地活动。指导家长尊重孩子游戏的权利,主动做游戏的伙伴,指导家长尊重孩子自我发展的权力,不替代孩子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奉劝望子成龙的家长为孩子松绑,让孩子自由快乐地生活,倡导家长“把欢乐的童年还给孩子”。协助家庭之间成立"好朋友之家",支持孩子走出家庭的围墙,进行串门活动,扩大家庭环境的活动范围。使孩子们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感受到被尊重、被信任的快乐,体验与他人交往、合作与分享的乐趣。教育就是提供环境。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进展,我们将在环境中不断赋予新时代的内涵,为学生营造快乐天地,让他们徜徉在金色的阳光中,走向学校,走向社会,以健康的心态迎接各种挑战,不断造就自己,获得人生的幸福。
总之,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要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由于小学生年龄、兴趣等特点,要给他们一个适应的过程。要根据小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确定培养的目标和方法,要引导他们发展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特长,以利于达到个人发展的目标。目标的实现,不是依靠制定计划就能够实现的,要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所以,在这一过程中,要给他们一个选择的权利,要给他们营造一个能够发展的良好环境,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小学生的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1)《教与学》2000年第3期。
(2)《中国教育改造》-------陶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