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晋文学新变

来源 :丝路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3095530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西晋时期儒学式微,玄老思想兴起,传统儒教精神弱化,文学的政教功能也随之弱化。文学作品成为取悦权贵的工具,辞采华丽成为创作目标,创作的技巧和形式问题得到了重视。而西晋一朝的文学新变正是通过陆机、潘岳等人的文学创作体现出来的。
  关键词:西晋文学;政教精神;创作技巧
  西晋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现象就是以陆机、潘岳为代表的太康诗风,太康是晋武帝司马炎的第三个年号。咸宁六年(公元280年)四月,灭东吴政权,改元太康,一直到“太熙元年春正月辛酉朔,改元”①,“太康”这一年号共使用了十年,但太康文学所指的“太康”,并不只是限于这十年,而是指西晉立国后较为繁荣稳定的大约四十年时间。太康时期一直被认为是“文学中兴”的时段,钟嵘在《诗品》中说:“太康中,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勃尔复兴,踵武前王,风流未沫,亦文章之中兴也。”作为一个文学中兴的时期,西晋文学精神主要呈现以下两个特点:
  一、传统政教精神的弱化
  建安时期“三曹七子”的诗文写作仍然还是贯穿着政治追求和功名之心的,彼时的文学还是与“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2}紧密相连的。到正始时期,政治的黑暗使得人人自危,在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儒家思想已经不足以安抚人心,道家玄学和老庄思想开始占据文坛,以对更高层次的精神自由的追求来逃避现实,因此,文学的道德伦理教化作用逐渐弱化。而到了西晋时期,文人的政治道德观念愈加淡薄,传统的建功立业思想已经演变成单纯的追名逐利。
  “二十四友”这一西晋重要的士大夫现象,就是由当时的士人攀附权贵的普遍行为而产生的,也称为“金谷二十四友”、“鲁公二十四友”,这是当时传统政教精神弱化的重要表现。《晋书·贾谧传》记载:“谧好学,有才思。既为充嗣,继佐命之后,又贾后专恣.谧权过人主,至乃锁系黄门侍郎,其为威福如此。负其骄宠,奢侈逾度,室宇崇僭,器服珍丽,歌童舞女,选极一时。开阁延宾,海内辐凑,贵游豪戚及浮竞之徒,莫不礼事之。或著文章称美溢,以方贾谊。渤海石崇,欧阳建,荥阳潘岳,吴国陆机、陆云,兰陵缪征,京兆杜斌、挚虞、琅琊诸葛诠、弘农王粹、襄城杜育、南阳邹捷、齐国左思、清河崔基、沛国刘瑰、汝南和郁、周恢、安平牵秀、颍川陈眕、太原郭彰、高阳许猛、彭城刘讷、中山刘舆、刘琨,皆傅会于谧,号曰‘二十四友’,其余不得预焉。”《晋书》所记载的这一文学团体的成员有石崇、潘岳、欧阳建、陆机、陆云、缪徵、杜斌、挚虞、诸葛诠、王粹、杜育、邹捷、左思、崔基、刘瑰、和郁、周恢、牵秀、陈眕、郭彰、许猛、刘讷、刘舆、刘琨等人。这一文学团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道德人伦上的表现为人所不齿。潘岳伪造愍怀太子文、与石崇等人对广城君望尘而拜;陆机赠诗贾谧,连生前恶行昭著的贾充也称颂了一番;包括其他的成员“著文章称美谧”,这些都是抛弃了君子操守的无耻行径,与传统文学的政教精神背道而驰。
  (二)、这一团体以“贵游豪戚及浮竞之徒”为主,并且以富豪官僚石崇为首。“二十四友”攀附贾谧的目的就在于追求政治上的飞黄腾达,而他们当时的主要活动就是贵游享乐。石崇是西晋最著名富豪之一,以奢靡著称,为人任侠好交友,又能诗文,这些特质使其成为“二十四友”之首领。
  (三)、这是一个文学才能相当高的团体。当时文坛中大半著名文学家都在“二十四友”之列,其中包括潘岳、二陆、左思、挚虞、刘坤、欧阳建、石崇等,而且他们之间“金谷雅集”之类的文学活动很是频繁,文学创作也比较多,他们的今存诗几乎占全部西晋文士诗的一半。
  (四)、文风浮华躁竞、尚靡丽铺张、重技巧雕琢,主要表现在他们现存的赠答诗中。作为一个文学集团,“二十四友”之间赠答诗有很多,但缘事而发的不多,更多的是为了应和而作,或者只是为了技巧上的一较高下。潘岳有《为贾谧作赠陆机诗》十一首、《于贾谧坐讲汉书诗》、《金谷集诗》等,陆机有《答贾谧诗》十一首、《赠潘岳诗》、《讲汉书诗》等。尚靡丽铺张、重技巧雕琢也主要表现在陆机、潘岳的诗文创作上。
  西晋文士多为“二十四友”之类,沉沦于世俗功名之中,他们的功名心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毫无关系,仅仅是追求个人的荣华富贵、权势利益,这种道义道德感的缺失,是当时传统政教精神衰落的主要原因。
  不过陆机虽然身为“二十四友”之一,但他与石崇、潘岳等人的关系并不密切,而与顾彦先、冯文罴等人来往更为频繁,尤其是潘尼,其《答潘尼诗》曰:“於穆同心,如琼如琳。”可见彼此交好之程度。潘尼此人要正派得多,并不在“二十四友”之列。而且陆机受家学影响,儒家思想在脑海中根深蒂固,是非道德观受正统思想影响较多。总之,陆机对功名的追求与西晋多数士人一样强烈,但在知耻方面稍强于潘岳等人。
  二、文学创作技巧和形式问题得到重视
  西晋文士抛弃了政教精神中文学创作强调自我修养和社会责任的崇高一面,不再将“立德、立言、立功”这“三不朽”作为创作的动力和目标,自然更加重视文学创作的技巧和形式问题。此时的文学作品,单纯地是拿来交游、取悦权贵的一种工具,没有精神寄托的文学作品,文人们只能在遣词造句这种技巧和形式方面争胜。
  西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模拟风气最盛的时期之一,但这种模拟的着眼点在于模仿其形式,并在炼字遣词以及对仗等手法方面突破前人。余冠英在《汉魏六朝诗选》的前言中说道:“正始以下的作家没有不受建安诗影响的,但继承的方面却不尽相同,有人只模仿形式,效法其中的对仗、用事、炼字、敷采……”
  这种对形式问题的重视的直接表现,就是西晋时期文风的繁缛化、精巧化。潘岳和陆机的文学创作在这个问题上都比较具有代表性。《世说新语·文学》中记载孙绰评论西晋文章:“潘文烂若披锦,无处不善;陆文若排沙简金,往往见宝。”说明潘岳的特点在于雕琢,而陆机的特色在于堆砌。《晋书·夏侯湛潘岳张载传论》中也说:“机文喻海,潘藻如江。”《文心雕龙·明诗》中说:“晋世群才,稍入轻绮……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文心雕龙·时序》中评价晋代群英“结藻清英,流韵绮靡”。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说:“降及元康,潘、陆特秀,律异班、贾,体变曹、王,缛旨星稠,繁文绮合……”这种文风倾向并不是完全不可取的,形式上的华美也是诗歌创作进步的一种体现。   写作技巧的进步则主要体现在辞采的铺设以及对偶的应用上。陆机《文赋》中自述:“故作文赋,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论作文之利害所由,他日殆可谓曲尽其妙。”可见他所重视的是先士们的辞藻,认为辞采是作文好坏的关键。陆机《拟行行重行行》:“音徽日夜离,缅邈若飞沉。王鲔怀河岫,晨风思北林。”比之原诗明显辞采绮丽、对仗工整,用典也是更加的讲究。潘岳五言诗也是如此,而在对偶方面,张协甚至高于潘、陆。《诗品》中评价张协“文体华净,少病累。又巧构形似之言。雄于潘岳,靡于太冲……词采葱蒨,音韵铿锵……”写作技巧的进步在当时最突出的表现是词藻和对偶,但绝不仅限于这两个方面,以陆机为例,他的诗歌中不仅使用了通感、顶真等艺术手法,而且将对偶、铺陈排比的运用发展到了新的高度。其上承建安陈思,下启元嘉谢颜。而其语言风格上则极度追求“雅”、“艳”,将比兴手法运用得更加含蓄委婉,词语的选择上更加讲究“考辞就班”,用典频繁而精妙,“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沉辞”、“浮藻”联翩而出,音韵上则追求“既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
  从西晋总体文风的辞采清雅、色调轻绮、对仗工整、句式绵密等特点上,可以看出当时文坛对于创作技巧和形式问题的普遍重视。
  西晋时期的总体文学精神概况是当时诗人诗歌创作理念产生的时代背景,是当时诗歌创作产生的大背景,在时代背景与诗人个人身世的共同影响下,催生出了太康時期一批优秀的诗人,而这些诗人和他们的创作思想以及诗歌作品又推动了整体文学精神的发展。
  注释:
  ① 房玄龄等. 晋书·帝纪第三[M]. 北京:中华书局,1974:80.
  {2} 郭绍虞主编. 中国历代文论选[M]. 典论·论文.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61.
  参考文献:
  [1]房玄龄等. 晋书·帝纪第三[M]. 北京:中华书局,1974.
  [2]徐公持. 魏晋文学史[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3]刘勰. 文心雕龙[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4]刘义庆. 世说新语[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5]钟嵘. 诗品笺注[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6]萧统编. 文选[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冯源. 河洛文化与西晋诗风新变[D]. 浙江大学,2013.
  [4]叶枫宇. 西晋作家的人格与文风[D]. 福建师范大学,2004.
  [5]姜剑云. 太康文学研究[D]. 河北大学,2001.
  [6]隋秀玲. 从“二十四友”看西晋文化精神和文学风貌[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5).
  [7]曹旭,王澧华. 论西晋诗学[J]. 文学评论,2011,5.
其他文献
摘 要:著名学者阿尔布劳曾讲到:“现代时代行将就木,全球时代已然开始。”在全球化的高度发达的今天,艺术也被搬上了国际的大舞台,而面对全球化所带来的巨大压力,艺术也在本土与国际之间不断地调整自己。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的范畴也越来越广,表现形式也变得愈加多元,从绘画到装置,再到行为艺术等,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界限也变得更加模糊,由此对于艺术的定义也变得宽广灵活。自文革结束以后,艺术便呈现出如井喷般发展
期刊
摘 要:互联网思维模式的影响下,对高职服装设计专业和服装企业传统模式都有着十分巨大的改变,高职服装设计专业对于具备互联网思维型人才培养的模式,正在越来越被各界所重视。本文从我国服装行业和高职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着手,着重论述服装设计专业互联网思维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培养策略,希望给相关从业者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高职服装设计专业;互联网思维型;人才培养模式  通常来讲,互联网信息技术,主要
期刊
摘 要:《阳关三叠》是由唐代著名诗人音乐家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改编且谱写而成,歌曲虽短却把诗人与友人分别的不舍与担忧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歌曲中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的担忧,在这首歌曲中也体现出了惜别的伤感之情。《阳关三叠》是我国传统声乐艺术中的一首经典性的古诗词歌曲,歌曲一直流传至今。本文通过对《阳关三叠》的分析从中寻觅出古诗词艺术特征及演唱风格。  关键词:古诗词歌曲;艺术创作特征;阳关三叠  中国古
期刊
摘 要:里亚多夫是俄国作曲家、指挥家、社会活动家、教授。1855年生于彼得堡的一个音乐世家,祖父是彼得堡交响乐团指挥,父亲是著名歌剧指挥。里亚多夫早年就读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师从于里姆斯基—科萨科夫。1886年毕业后留校任作曲教授,同时担任彼得堡帝国圣教堂乐队指挥;  本文选择了里亚多夫的《八首俄罗斯民歌》中的第四首“幽默曲”作为分析对象,旨在对于将单声部民歌改编为多声部管弦乐的手法进行探索。  
期刊
摘 要:在舞台领域中,灯光艺术所占据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特别是快速发展的微电子技术,更是让舞台灯光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革新,包括追逐的照明、可控性、表现幻觉、抒发情感以及现代艺术空间领域。基于此,本研究以舞台灯光作用为切入点,探究分析了舞台灯光的发展趋势,以此来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  关键词:舞台灯光;作用;发展  舞台的发展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当时人们为了庆祝就会围在火堆旁一起跳舞,歌
期刊
摘 要:在古典舞的表演过程当中,身韵对表演的效果和艺术性影响非常之大,是决定古典舞表演成败的关键。为此,在古典舞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必须要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到古典舞的身韵审美特征,并通过教学让学生熟练掌握对身韵的准确控制,这样才能让学生对古典舞的理解和实践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与学习、了解,首先对古典舞的身韵审美特征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然后主要就如何对学生做好古典舞身
期刊
摘 要:儿童剧主要以符合儿童心理,充满儿童情趣的故事为内容,全面调动戏剧舞台的种种表现手法,通过活泼的方式表演给孩子们观看的一种戏剧形式。成功的儿童剧表演者无论所演的角色为主角或配角,戏份多或少,均可在儿童剧舞台表演里以表演的形式展现出对角色的把握,赋予其艺术生命与活力。那么儿童剧舞台表演要点有哪些,儿童剧未来展趋势是怎样的呢?这是本文重点探究内容。  关键词:儿童剧;舞台表演;发展趋势  前言 
期刊
摘 要:《下四川》这首歌是流行于甘肃陇中高原一带的一首民歌,这首歌用质朴的歌词和带有甘肃地方特色的唱腔,为我们描画出在在没有便捷的交通,只能靠步行外出的年代,甘肃陇中地带的脚夫离开家乡,曲四川的情景。本文通过对旋律,歌词等方面的分析這首歌的音乐特征,从而使之能够对歌曲有进一步的理解。  关键从:民歌;音乐;特点  一、铺面分析  (一)调式:《下四川》是一首D商六声调式,音区从d1-e2,音程有九
期刊
摘 要:流行音乐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它充斥着社会的各个角落。而我国中学音乐课堂也不例外,流行音乐无形当中已经影响到中学音乐教育。流行音乐种类繁多且良莠混杂,中学教师作为学生音乐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应积极引导学生以正确态度对待流行音乐,让学生能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音乐。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中学生偏爱流行音乐的心理基础,进一步对中学音乐课堂中的流行音乐教学的提出一些策略。  关键词:中学音乐课堂;流行音乐
期刊
摘 要:灯光在舞台艺术中占有重要的作用,既能够烘托情景氛围,还有利于营造场面效果。在舞台灯光设计过程中,要重视色彩的合理应用,保证对比鲜明,必要时通过将某种主色彩凸显出来,为观众带来强烈刺激的视觉冲击力,以此让现场情感得到渲染。本文将简述色彩在舞台灯光设计中应用的意义,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策略。  关键词:舞台灯光设计;色彩;应用  声、光、色是舞台表演艺术不可或缺的部分,主要用于创造视觉效果与表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