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小说)

来源 :大众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jie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注意起这个女人,一个很平凡的女人,在这人海茫茫的城市中,渺小得就像一粒砂子那样不为人们所注意。实际上,她已经成为我时刻牵挂着的女人了。
  她有两天没来了,是病了,还是到别的什么地方去了,或者是出了什么意外?正在我胡思乱想的时候,远远地看到她向着这边走来,跟以往一样,她径直地来到橱窗的那面镜子前,轻轻地放下肩上的蛇皮袋,很从容地站在那里,把脸尽量地凑近镜面,仔细地端详着镜中,然后用沾满灰污的手轻轻地拢一拢被风吹散的头发,又极其认真地用指甲拂掉眼角的一块黑点,然后仔细地看了看面额,从身上掏出一方块被揉烂的粉红餐巾纸,将鼻子两侧极用心地擦了擦。此时她似乎已经满意了,转身刚要背起袋子走,重又不放心地转回身对着镜子抻了抻已经脏破的衣裳,轻轻地撮起胸前沾着的一小块泥巴,小心地搓揉两下,再用中指掸了掸,这才放心地重又背起蛇皮袋。
  当她要转身离去的时候,我向她招了招手,示意她停一下。她狐疑地向店门口挪了挪。我将放在柜台底下的包装盒拿到上面来。对她说,这个你要吗?你拿去吧。她略停顿一下,然后,很惋惜地摇了摇头,在嗓子里轻轻咕噜一声,我不要。我说,送给你的,是不要钱的。这时,她双眼陡然亮了一下,现出惊喜的神色,连声说,谢谢,谢谢。在她沧桑的眼睛中闪着一束极亮的希冀的光。
  以后,我将店里的废旧包装盒、泡沫塑料收集在一起,隔三岔五地让她拿去,每一次她都感动得泪光闪闪。当她收拾好蛇皮袋后,总不会忘记站到那面镜子前很仔细地审视自己一番,然后带着她的自信和从容离去。我看着她瘦削的背影渐渐地融入茫茫的人流,眼角便噙满了泪水。
  那个夏日的午后,天气闷热得透不过气来。我正坐在椅子上准备瞌睡一会儿,远远地看到她背着沉重的蛇皮袋慢慢地走过来,眼睛依然像往常一样,希冀地向柜台里看了看。我忙站起来向她招招手,从柜台下面拿出一个废弃的大线圈,这是我从一个老式的扩音机上拆下来,专门等着送她的。
  “这个你要吗?能卖不少的钱哩。”
  她的眼里顿时放出欣喜的光芒,连声说:“要的,这上面的铜线最好卖钱哩。”她略一停顿又嗫嚅着说,“这贵钱贵物的,还是您留着卖钱吧。”
  我说:“我捡来就是留着给你的,我为这点东西,值不着跑到收废站去,再说,我也不缺这几个钱呵。”
  正当我们说话的时候,一个闪电,跟着一个炸雷,紧接着暴风雨像潮水般轰鸣着铺天盖地而来。
  她将蛇皮袋向靠近柜台拖了拖,神色黯然地说:“今儿下午又耽误了,儿子等着钱交下学期的学费哩。”
  听到这话,我又留意起眼前这位农村来的大嫂:她约四十岁左右,五官周正而且搭配得恰到好处,一对漂亮的大眼睛,昭示出她年轻时的风华,然而,滞涩的眼神和粗密的鱼尾纹又无情地流露出岁月的沧桑,乍看上去竟像五十岁的人了。
  我说:“听口音你像淮阴北乡人,怎么到这城里拾废旧来了?在家种田不是很好吗?”
  她抬起头,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那眼光充满着一种信任与讨好的神色,她说:“是呀,听老板的口音,你也像我们淮阴那边人。想不到在这儿遇上家乡人了。”她接着说:“谁不想看家守室的,不用担惊受怕。但想到我那争脸争气的儿子,也就管不了那么多了。”听得出,她说这话的时候充满着自信与自豪。
  我本想说,现在城里外流人口特别多,像你这样标致的女人,很容易遭受色狼的袭击。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改口说:“现在城市里很乱,什么样的人都有,一个人在外要多留点神。”
  我刚说完,她的眼里顿时噙满了泪水,随时都可能奔涌出来。她转过脸去望着外面瓢泼似的大雨。老半天,嘴里喃喃着:“老师说,我的儿子准能考上清华、北大哩,每次考试总是前三名,挺争气的。”
  她的话被淹没在隆隆的雷声与喧嚣的雨声中,然而,我听得却十分清楚!
  雨停了。东边的天空现出一道彩虹。
  她把我送给她的旧线圈小心仔细地装进蛇皮袋,又在线圈上面压上泡沫塑料和硬纸板,一口一个“老板”,一会儿又一口一个“大兄弟”地千恩万谢,说了不少的好话。然后背起蛇皮袋,迎着彩虹向东走去。
  又有两天没有看到那个捡废旧的女人了。橱窗前的那面镜子似乎也蒙上了灰尘,缺少了往日的光彩。她莫不是病了吗?不会的,穷人的命虽苦,但身体却硬实。会不会被坏人糟蹋了,然后想不开自杀了?更不会的,她是心里充满阳光与希望的女人,为了她的儿子,她怎么会自杀呢?
  又过去了一天,还未见她的到来。一种不祥的预兆猛地袭上我的心头。我拿过当日的《快报》翻看着,心里很想见到但又怕见到什么“一女子从大桥上跳江自杀”、“一捡废旧女子昨天横遭车祸”之类的新闻。正当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翻看头版导读标题时,一行大字标题赫然跃入眼睑:
  黑心老板见色起意诬陷捡废女盗贼
  烈性女子不堪屈辱咬下好色狼舌头
  我的心头为之一颤,头皮阵阵发麻。我慌忙翻到第六版的正文部分。
  快报讯:昨天傍晚,武陵区一废品收购站发生一起男老板被女顾客咬掉舌头一案。据知情人说,该女顾客系淮阴北乡人,名叫王彩虹,今年41岁。其丈夫三年前来本市打工,由于自身操作不慎,从脚手架上摔下来,不幸身亡。王彩虹为了培养正在上高中的儿子继续完成学业,来到本市靠捡废旧为生,长期栖身于武陵区桃源路立交桥下……
  看到这里,我的心里顿时像撒上了一把盐。
  我匆忙放下报纸,给员工交待一下,便驾车驶向桃源路派出所。
  我找到了在这当副所长的那位朋友,他对我说,这个收购站的老板,名叫石云龙,早对王彩虹垂涎三尺,多次对她猥亵、调戏,王彩虹为了生存,只好忍气吞声。但由于王彩虹防范严密,使石云龙一直未能最终得手。案发前的第三天,王彩虹到收购站去卖废旧时,其中有一电器上用的大线圈。石云龙便说这是王彩虹盗来之物,声言要报告派出所拘留她。王彩虹再三解释这是一位好心的老板送她的废旧之物,但石云龙仍然故意刁难,拒绝付款。第二天,王彩虹为了不影响儿子安心读书,到医院卖了400毫升的血,凑足了儿子下个学期的学费。由于营养不良,王彩虹抽血后身体虚弱,在住地休息了一天。昨天下午,王彩虹又到收购站去讨钱取物。石云龙谎称到他的办公室取款,王彩虹信以为真。进门后,石云龙反锁了房门,对她实施了强暴。
  朋友对我说,未见过这样烈性女人,昨晚进来一直拒绝进食,非要放她回去不可。我们再三对她说,只要把问题弄清楚了就让她回去。可是她怎么也不配合,就是不说是谁送她的线圈。
  “你来了,顺便替她担保一下,领她回去吧!”朋友如释重负似地对我说。
  我同朋友来到拘留所,看到王彩虹脸色蜡黄,满脸的疲倦,红肿的双眼,周围泛着菜青色,神色呆滞地望着窗外的阳光,完全失去了往日站在镜前的那种自信、那种美好、那种安宁的神态。
  朋友轻轻地叫了一声:“王彩虹,有人看你来了。”王彩虹好像没有听到一样,两眼仍然盯着窗外透进来的阳光。我又轻轻地叫了一声:“老乡,你看是谁来了?”这时,她才转过脸来,眼睛死死地盯着我看了一会儿,突然像在外受人欺侮的孩子一下见到家里的大人一样嚎啕起来,“大兄弟,你来了……我……我给你添麻烦了。”
  我说:“不用这样说,我们不是老乡吗?你放心吧,政府会还你公道的。”
  王彩虹犹疑地向我的朋友投过一缕不信任的目光,欲说又止地轻轻地摇了摇头,“大兄弟……”
  我的朋友说,“问题清楚了,你可以先回去了。”
  她又向朋友投过一瞥犹疑的目光,吞吞吐吐地嗫嚅了半天,“我的儿子还有一年就考大学了,还有一年,我……就回淮阴去了,石……石老板会雇人害我吗?”听了这话,我心里不由得一阵寒战。是呀,谁能保证她的安全呢?我赶忙向我的朋友瞥了一眼。朋友马上拍了拍胸脯说,“你放心,有政府哩,谅他也没有这个胆子。”
  王彩虹突然转过身来,双膝跪地,“就依仗公安局给我撑腰了,我代儿子先给政府磕个头。”
  我和朋友慌忙上前把她拉起来。我终于忍不住两颗泪珠滚落到胸前。
  ……
  她走出拘留所,两眼定定地向蓝天看了半天,然后习惯地将头发拢了拢,用五指仔细地梳理一番,又将衣服抻了抻。我依稀又看到她站在镜前的那种自信、那种美好、那种安宁的神态,眼前又亮起了那道美丽的彩虹。
其他文献
晚明首都南京的繁华,不过是大厦将倾的回光返照,明人绘《南都繁会图卷》就是描写这种繁华的。去年在《中国新闻周刊》上读到曹红蓓的《在烟花烂漫中坠落》一文,觉得她用这个标题来揭示这幅画卷所蕴涵的文化意味,不仅很到位,而且发人深思。的确,事物的败落,尤其是人的精神的败落,往往都是在表面繁华的“热闹”中发生的。目前中国的学术界(我主要指人文和社会科学)不就颇有些“在烟花烂漫中坠落”的样子吗?至少在大学文科各
期刊
古塔多半与佛寺为邻或共生。江南多佛寺,唐代杜牧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因此也多各式各样的塔,如南京灵谷寺的灵谷塔,镇江金山寺的慈寿塔等。  “塔”源于印度,名为“塔婆”或“浮图”,专门为存放佛骨而建。大多呈半圆形,译义应为坟或灵庙。这种建筑艺术于东汉末年随佛教传入中国。到中国后,经过建筑师的奇思妙想,将其改造成下宽上窄的宝塔形,成为中国式的塔。中国最古老的塔建于公元250年前后的
期刊
家乡住房的前门都朝南开。乡里人说,向南开的大门,是开向阳光、开向粮仓。家乡住房的后门又都对着日夜流淌的秦淮河。乡里人也说,依水而茅,人畜兴旺。  从山头朝村里看,一幢幢住房像一粒粒散落的珠子,在阳光和绿色的浸染下,像一块块墨色的翠玉。秦淮河好似一条银色的飘带,串连着这些散落的翠玉。走进村子,村妇们的捶衣声嬉戏声此起彼伏。虽然家家都有了洗衣机,但村妇们还是喜欢聚在一起洗衣,就像村里的老人们爱在村头的
期刊
拼凑生活    女儿翻出拼凑图案的玩具,五颜六色的拼块散落了一地。爷俩左拼右对,一头大汗,始终没有拼出一个完整的图案。望着无处安装的这些散件,有些沮丧。  妻忙完家务,一家三口围在那儿,开始新一轮的拼凑。很快,我们为这些散乱的拼块都找到它的位置,地板上出现了一幅幅精美的图案。  其实,现实生活本来就是散乱的,平淡是真。一家人在困难面前同心协力,平淡的日子也会过得幸福美满。无数个平淡的日子,恰如这散
期刊
中国自古就不缺少流氓。有了流氓,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独特的流氓文化,也就会形成一种被流氓信奉的生存方式、生存手段,甚至思维习惯和逻辑。能够上升到一种思维习惯和逻辑,已是流氓文化的至高境界了。对于一般的流氓来说,这样的境界是很难达到的,比如那些街头游手好闲的小混混,他们不可能,也没有心思去追求这种流氓的高级形态。这种高级形态只能存在于那些多少有一些知识、才能——比如能运用汉语写出“漂亮”文章的文化人
期刊
在西域,你总是能听到幽灵的絮语。   当我踏上河西走廊这片广袤的土地时,耳畔总有个声音在问我:“你为什么要到这里来?”这个声音时隐时现,微弱而苍老,似乎从混沌未开的远古飘来,从大戈壁荒凉的地心飘来。像一块辨别不清的古老化石,一块埋在流沙里的古陶碎片。   有时候,我经常想,这声音可能就来自古老的鬼魂吧?是西出阳关姗姗而来又匆匆而去的远古幽灵吧?  这片空旷而荒凉的土地,太寂寥,太厚实,太沉重了。它
期刊
公元2008,注定会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不平常的年份。  继年初发生的低温冰雪灾害之后,又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灾难不期而至——5月12日14时28分,北纬31度,东经103. 4度,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 0级地震……  这场无情的灾难,让我们失去了许多,也让我们收获了许多。两周多来,我们被一幅幅震撼人心的场景,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感动着、感慨着、感叹着。尽管抗震救灾行动还在继续,尽管对这场斗争进行全面
期刊
文如其人。一本好的人生回忆录,不仅能看到作者的成长足迹,也可以读到作者在岁月长路上的心路历程。原江苏省军区副司令员许志龙少将的回忆录《征途回响》就是这样一本书,叫人拿起来后就放不下,爱不释手。  作者许志龙同志是华东战区部队许多基层军官熟悉的人,他在毛泽东主席夸奖过的新四军劲旅——“皮旅”,从普通士兵当起,一直走到师长的位置上,后来又多年担任南昌陆军学院院长,桃李芬芳满军营。40年军旅生涯是他宝贵
期刊
最近读到袁瑞良先生的《十赋黄山》、《十问黄河》、《南通游记》三书,看到作者用辞赋这种极具中国语言特色却又是一般作者难以问津的极端文体叙当代事、写身边景、抒时代情,颇感新奇。虽然中国文学史上曾经诞生过许多脍炙人口久传不衰的辞赋名篇,但由于辞赋写作近乎苛刻的要求,加上辞赋本身的一些弱点如过于华丽、太重铺陈甚至堆砌词藻、艰涩难懂等,经唐宋两代出现的反对僵化的骈体文、提倡刚健质朴新鲜活泼文风的“古文”运动
期刊
俗话说,儿子是母亲身上的连心肉,母子分离,活树剥皮。  儿子张怀英,1928年生,江苏省泗洪县天岗湖沈行村人,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51年入朝作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十五军十六团三连三班班长,在上甘岭战役英勇牺牲,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授予特等功臣。1953年10月3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名录》,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杨根思、张怀英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