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克拉玛依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西北傍依加依尔山东麓,南依天山北麓,东濒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北部。克拉玛依系维吾尔语“黑油”的意思,得名于市区东北两公里处的黑色沥青丘——黑油山。1955年7月6日,克拉玛依正式拉开了油田勘探开发的序幕,同年10月29日,克拉玛依第一口油井完钻喷油,我国第一个大油田宣告诞生。195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克拉玛依建市,1982年升格为设区的地级市,是新疆两个地级市之一。
2006年5月,克拉玛依市文物局正式挂牌成立。2007年,克拉玛依市文物局决定紧紧抓住克拉玛依石油石化为主的工业城市特点,以工业遗产保护工作为中心,确定克拉玛依市第六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方案。并在人员缺乏、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迅速开展工作。2007年4月,
6处石油石化工业遗址(克一号井、采油二厂英雄193井、新疆第一口油井遗址、中苏石油股份公司独山子职工子弟学校旧址、独山子石油俱乐部、中苏石油股份公司旧址)被列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自此,克拉玛依市文物从无到有,成功迈出了突破性的第一步。其中5处已申报推荐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经过前期广泛普查和调研,克拉玛依在全疆率先启动了工业遗产普查及保护工作。地方文物局牵头制定了《克拉玛依市工业遗产保护实施意见》,制定完成工业遗产保护实施细则,刊发了《关于征寻工业遗产线索的公告》。2010年,根据地方实际,克拉玛依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克拉玛依一白碱滩城市一体化发展规划有机结合,对油田公司下属各单位进行了工业遗产普查,并着手编制《克拉玛依市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总体规划》。同时,深入探索,挖掘出具有克拉玛依特色的工业遗产保护区。克拉玛依机械制造总公司(机械厂)和物资供应总公司是克拉玛依油田成立最早的厂处之一,厂区工业格局基本完整,保存了大量早期建成的工业建筑物。现已被命名为首批克拉玛依市级工业遗产保护区,并加以整体保护。
2007年9月,克拉玛依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全面启动。2010年5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二阶段工作圆满结束,并通过了专家组验收。此次普查,共复查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新发现细石器遗址、小拐清代遗址、101窑洞房、独山子油田遗址及6处古墓葬等18处文物点,拍摄照片1351张,填写文物普查表格24张,绘制图纸41张,普查完成率达到了100%,并均已建立了电子和纸质双套普查文档。普查成果证实了克拉玛依地区从7000年前到近现代均有文物遗存,而且年代跨度久远。克拉玛依不再只有单一的工业遗迹,古遗址、古墓葬的发现,填补了克拉玛依的历史空白。
地方文物部门还从新发现的18处文物保护单位中筛选出克拉玛依友谊馆、老政府办公楼、油建北村清真寺、克拉玛依黑油山地窖、101窑洞房、独山子第一套蒸馏釜遗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按照自治区的标准要求对全市的文物档案进行了整理汇编,现在已完成了克一号井等6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档案。目前,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档案工作正在进行之中,并初步建成了克拉玛依市文物数据库,实现文物数字化管理。
克拉玛依市科技博物展览馆正在筹建中。在此过程中,陈展概念设计大纲不断深化、细化。为配合陈展大纲的撰写工作,地区文化局发动市文化系统所有工作人员,全部投入到积极主动、广泛宣传石油石化历史文物的征集工作中,截至目前已征集石油石化历史文物5000余件,并完成了按照文物规范要求整理、编号、入库、建档等工作。截至2011年6月,共累计整理、编写科技博物展览馆展陈资料及大项目建设相关资料汇编14本,50余万字,收集整理图片资料5000余幅。科技博物展览馆展品修复目前已准备列入议事日程,临时文物库房搭建工作已完成。
为了将科技博物展览馆建成精品工程、阳光工程,《克拉玛依市科技博物展览馆、文化馆工程财务资金管理细则》《克拉玛依市科技博物展览馆工程印章使用管理办法》《工程建设单位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了市文化局与相关单位、部门的责任和义务,严格规范了各项工作程序。
在过去的5年中,克拉玛依文物系统进一步完善了文物主体重要部位的安全防范体系,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定期全面检查和维护。自治区文物局拨付经费220万修缮独山子石油工人俱乐部,现已完成屋面防水、屋架防火涂料粉刷、室外粉刷、屋架梁校正更换、屋面珍珠岩防火层、门窗修缮、上下水、消防栓改造、暖气改造等项目。整体修缮工程将于明年完工。
为了加强文物保护法规宣传和普法工作,克拉玛依每年组织一次大规模的文物法规宣传活动,组织好文化遗产日、5·18国际博物馆日等宣传纪念活动。充分利用媒体的宣传作用,在克拉玛依市电视台、克拉玛依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对宣传活动进行报道,以达到广泛宣传、增强社会意识的目的,增强社会公众参与保护文化遗产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使热爱、珍视、保存、维护和抢救文化遗产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2006年5月,克拉玛依市文物局正式挂牌成立。2007年,克拉玛依市文物局决定紧紧抓住克拉玛依石油石化为主的工业城市特点,以工业遗产保护工作为中心,确定克拉玛依市第六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方案。并在人员缺乏、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迅速开展工作。2007年4月,
6处石油石化工业遗址(克一号井、采油二厂英雄193井、新疆第一口油井遗址、中苏石油股份公司独山子职工子弟学校旧址、独山子石油俱乐部、中苏石油股份公司旧址)被列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自此,克拉玛依市文物从无到有,成功迈出了突破性的第一步。其中5处已申报推荐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经过前期广泛普查和调研,克拉玛依在全疆率先启动了工业遗产普查及保护工作。地方文物局牵头制定了《克拉玛依市工业遗产保护实施意见》,制定完成工业遗产保护实施细则,刊发了《关于征寻工业遗产线索的公告》。2010年,根据地方实际,克拉玛依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克拉玛依一白碱滩城市一体化发展规划有机结合,对油田公司下属各单位进行了工业遗产普查,并着手编制《克拉玛依市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总体规划》。同时,深入探索,挖掘出具有克拉玛依特色的工业遗产保护区。克拉玛依机械制造总公司(机械厂)和物资供应总公司是克拉玛依油田成立最早的厂处之一,厂区工业格局基本完整,保存了大量早期建成的工业建筑物。现已被命名为首批克拉玛依市级工业遗产保护区,并加以整体保护。
2007年9月,克拉玛依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全面启动。2010年5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二阶段工作圆满结束,并通过了专家组验收。此次普查,共复查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新发现细石器遗址、小拐清代遗址、101窑洞房、独山子油田遗址及6处古墓葬等18处文物点,拍摄照片1351张,填写文物普查表格24张,绘制图纸41张,普查完成率达到了100%,并均已建立了电子和纸质双套普查文档。普查成果证实了克拉玛依地区从7000年前到近现代均有文物遗存,而且年代跨度久远。克拉玛依不再只有单一的工业遗迹,古遗址、古墓葬的发现,填补了克拉玛依的历史空白。
地方文物部门还从新发现的18处文物保护单位中筛选出克拉玛依友谊馆、老政府办公楼、油建北村清真寺、克拉玛依黑油山地窖、101窑洞房、独山子第一套蒸馏釜遗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按照自治区的标准要求对全市的文物档案进行了整理汇编,现在已完成了克一号井等6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档案。目前,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档案工作正在进行之中,并初步建成了克拉玛依市文物数据库,实现文物数字化管理。
克拉玛依市科技博物展览馆正在筹建中。在此过程中,陈展概念设计大纲不断深化、细化。为配合陈展大纲的撰写工作,地区文化局发动市文化系统所有工作人员,全部投入到积极主动、广泛宣传石油石化历史文物的征集工作中,截至目前已征集石油石化历史文物5000余件,并完成了按照文物规范要求整理、编号、入库、建档等工作。截至2011年6月,共累计整理、编写科技博物展览馆展陈资料及大项目建设相关资料汇编14本,50余万字,收集整理图片资料5000余幅。科技博物展览馆展品修复目前已准备列入议事日程,临时文物库房搭建工作已完成。
为了将科技博物展览馆建成精品工程、阳光工程,《克拉玛依市科技博物展览馆、文化馆工程财务资金管理细则》《克拉玛依市科技博物展览馆工程印章使用管理办法》《工程建设单位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了市文化局与相关单位、部门的责任和义务,严格规范了各项工作程序。
在过去的5年中,克拉玛依文物系统进一步完善了文物主体重要部位的安全防范体系,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定期全面检查和维护。自治区文物局拨付经费220万修缮独山子石油工人俱乐部,现已完成屋面防水、屋架防火涂料粉刷、室外粉刷、屋架梁校正更换、屋面珍珠岩防火层、门窗修缮、上下水、消防栓改造、暖气改造等项目。整体修缮工程将于明年完工。
为了加强文物保护法规宣传和普法工作,克拉玛依每年组织一次大规模的文物法规宣传活动,组织好文化遗产日、5·18国际博物馆日等宣传纪念活动。充分利用媒体的宣传作用,在克拉玛依市电视台、克拉玛依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对宣传活动进行报道,以达到广泛宣传、增强社会意识的目的,增强社会公众参与保护文化遗产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使热爱、珍视、保存、维护和抢救文化遗产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