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生象外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syq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闺怨诗篇的艺术魅力主要来自闺怨意象的营造,而闺怨意象在诗词艺术构思、艺术表现、意境营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往往能画龙点睛,化抽象为具体,从而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使读者产生联想。
  人们都渴望爱情。但在封建社会,不少女性因各种原因没有爱情生活,身处闺阁之中,但孤单寂寞;也有不少妙龄女子,她们渴望得到爱情的滋润,却被锁在闺阁之中,她们的心灵是极其脆弱、敏感的,外面的景色变化都能引发她们的悲愁和怨叹。另外,由于中国文化中有家国同构和比兴的传统,诗人往往借助闺怨诗词来抒写自己怀才不遇的忧伤。唐宋时期出现了“男子作闺音”的文学现象,所以,这一时期产生了大量的闺怨诗篇。闺怨意象在艺术表现中的作用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艺术构思的作用
  精巧的艺术构思是评判一首好诗词的关键。诗人在选择素材、营造意境时,要先想好情节,而意象在情节设计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例如,人们最为熟悉的闺怨名篇——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诗人欲抑先扬,开头两句写不知愁的少妇开开心心地梳妆打扮,登上翠楼观赏春景,她在远眺之时,忽然看到远处杨柳青青,春意甚浓,心情由喜而愁,由愁而悔。为什么她的心情会发生如此强烈的变化呢?这是因为杨柳使她想起了当年鼓励夫婿外出求取功名时,折柳赠别的情景。如今,夫婿远在千里之外,而自己只能独守空闺,青春易逝,这种状态使她感到后悔。由此可见,杨柳意象在全诗的艺术构思上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没有这一意象,诗歌无法实现这突如其来的转折,不可能有如此耐人寻味的韵味。这首诗的巧妙之处就在于生动地写出了少妇心情的变化,而又没有直接说明变化的原因,只是抛出一个具有丰富意蕴的意象——杨柳,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
  一个意象如果运用得好,可以使整首诗歌顿然生色。诗人也经常受到某一意象的启发,从而构思出一些美妙的诗歌,例如,金昌绪的成名作《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这首诗的结构历来为评论家所称道。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说:“不惟语意之高妙而已,其篇法圆紧,中间增一字不得,着一意不得,起结极斩绝。然中自舒缓,无余法而有余味。”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认为:“一气蝉联而下者,以此为法。”
  这首诗能达到这么高的水平,要归功于黄莺儿这一意象的妙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黄莺的啼叫声悦耳、动听,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但为什么诗中的主人公要把它赶走呢?这令人感到疑惑,诱人深思。接着,诗人作了回答:“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原来是因为黄莺的啼叫声惊醒了思妇与远在辽西的丈夫相会的好梦。在现实中,思妇与丈夫无法相会,只好把思念之情寄托在梦中,而好梦又被黄莺吵醒,思妇十分气恼。
  整首诗不着一个“怨”字,但怨气深长。诗人抓住黄莺啼叫与思妇好梦之间的矛盾,以打黄莺为感情抒发的突破口,创作出这首千古绝唱,把一个独守深闺、不堪凄寂的思妇形象写“活”了,并突出了其孤独、烦躁的心情。
  二、化抽象为具体的作用
  唐宋时期的闺怨诗词多写风月之情,具有柔婉、含蓄的美学特征,这主要是因为巧妙地运用了意象,化抽象为具体。明代王廷相在《与郭价夫学士论诗书》中说:“言征实则寡余味也,情直致而难动物也,故示以意象,使人思而咀之,感而契之,邈哉深矣,此诗之大致也。”由此可见,诗人在进行创作时,反对“情直致”,而是通过意象营造一种魅力无穷的艺术境界。
  闺怨诗词在这方面就有比较突出的成就。例如,李珣的《菩萨蛮》:“回塘风起波文细,刺桐花里门斜闭。残日照平芜,双双飞鹧鸪。征帆何处客?相见还相隔,不语欲魂销,望中烟水遥。”
  这首词描写的主人公是一位春意萌动的少女。猛然一看,这首词的上阕描写的是景物,采用国画散点透视的技法,以仰观俯察的观照方式,先将视点投向水面,即“回塘风起波文细”,春风乍起,吹皱一塘清水,幽静的水面涟漪荡漾,这暗示着少女的内心起了情感的涟漪。接着,诗人将视点转向岸上:“刺桐花里门斜闭”,花开门闭之景象征着少女情窦初开的爱情,景语中蕴藏着情语。然后,这首词展现了多变的视角:“残日照平芜,双双飞鹧鸪”,从天上的残阳到平旷的原野,鹧鸪双飞双落,仰视与俯视不断转换,而视角的转换折射出少女心底感情的起伏。从意象的内涵来看,“残日”蕴含着时不待我,须珍惜青春年华之意,在这里引申为珍惜感情之意,而“双鹧鸪”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象征爱情和美的意象。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少女萌动的感情通过一幅春日的图景及“波文”“刺桐花”“残日”“双鹧鸪”意象委婉含蓄地表现出来,而非“情直致”。
  这首词的下阕多写情语,但并非一味写情,而是通过“征帆”“烟水遥”营造一叶白帆在浩渺烟波中远去的意境,突出少女失意的苦闷。
  为了追求这种含蓄婉转的审美效果,唐宋词人非常重视词的结尾。李之仪在《跋吴思道小词》说:“词妙见于卒章,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唐宋词人一般采用以景结尾的方法。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指出:“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
  闺怨诗词拥有大量柔婉的意象,所以在以景作结上有很多成功之作。例如,谢逸的《蝶恋花》以“一川烟草平如剪”结尾,显得含蓄婉转,意味深沉。因为春草发芽意味着冬去春来,而迷人的春色很容易引发闺妇怀远、游子思归等情感。另外,芳草丰茂,伸展无边,能引起绵绵无期的离愁别绪。谢逸以一川芳草结尾,并把这一川芳草置于烟雾朦胧之中,更显得余韵袅袅。除此以外,尹鹗的《临江仙》以“梧桐叶上,点点露珠零”结尾;秦观的《南歌子》以“又是一钩新月照黄昏”结尾,同样也有很好的艺术效果。
  三、意境营构的作用
  意象与意境只有一字之差,但它们是两个不同的诗学概念,侧重点不同。意象指个别的物象和事象,而意境指整体的場景,着眼于全篇的构思。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理论里的“伙伴”,它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诗格》中有一段关于意象的精妙论述:“诗有三格,一曰生思……二曰感思……三曰取思: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搜求于象”指意象的选择;“心入于境”指意境的营造;“神会于物”指意象的契合。《诗格》对意象和意境的关系做了初步的论述,也就是境由象来。
  刘禹锡在《董氏武陵集纪》里说得更清楚:“诗者,其文章之蕴邪?义得而言丧,故微而难能;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境生于象外”就是说意境是由意象组成的,意象是构成意境的主要元素。
  以毛文锡的《更漏子》为例进行分析:
  “春夜阑,春恨切,花外子规啼月。人不见,梦难凭,红纱一点灯。偏怨别,是芳节,庭下丁香千结。宵雾散,晓霞晖,梁间双燕飞。”
  这首词写闺中怨妇因心有所想而彻夜不眠;因思之深、爱之切,故怨亦深、恨亦切。
  全词分上下两阕。首先来看上阕,主要由“春夜”“子规啼月”“灯”等意象组合成一个孤寂的春夜之境,以哀景写哀情。
  “春夜阑”一句,春风送暖,百花盛开,花前月下,佳景良辰,本应是情人互诉衷肠的大好时光。然而对于独守空房的思妇来说,却无法与情人互诉衷肠。这样的夜晚是最难熬的,各种相思情、离别恨以及独居的孤独之情很容易被勾起。
  “花外子规啼月”,深夜里,明月高照,百花丛中子规哀鸣。鸟声本不大,但听得清楚,烘托环境的寂静。“子规”本来是思归的意象,其声凄楚,更容易勾起思妇的哀怨之情,这里用来表现思妇期盼亲人归来的感情。
  “人不见,梦难凭,红纱一点灯”,思妇独守空闺,对着一盏残灯不能入寐,梦也难成,带着凄凉之感。“孤灯”意象对思妇形象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接着再看下阕,主要由“丁香”“宵雾”“晓霞”“双燕”等意象构成一个温馨的春晓之境,以乐景写哀情。
  “庭下丁香千结”,庭院中的丁香含苞待放。诗人多用“丁香”意象来象征愁怨,例如,李璟的《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商隐的《代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更漏子》中描写丁香花含苞待放,这本是赏心悦目之“乐景”,但因为“丁香”意象的特殊内涵,表现了思妇的愁肠千结。
  “宵雾散,晓霞晖,梁间双燕飞”,夜雾已散,晓霞吐辉,燕子双栖双飞,绕梁而舞,这也是一种“乐景”,然而思妇独居,容易让人产生人不如燕的落差。五代欧阳炯的《献衷心》云:“恨不如双燕,飞舞帘栊。”毛文锡《更漏子》的结尾正是表达了此意,虽然没有明说,然而其中的怨恨之意十分明显。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以哀景写哀情,还是以乐景写哀情,都离不开意象。如果没有这些意蕴丰富的意象,就不可能营造出如此意味深长的意境,这首词也就没有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了。
  此外,这些意象通常不是孤立地使用,而是以组合的形式出现,形成一个意象群。关于意象组合的方式,前人已多次论及,本文不再详述,只列举两个例子分析意象的组合所带来的审美效应。
  韦庄的《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愁望玉关芳草路。消息断,不逢人,却敛细眉归绣户。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湿斑红泪滴,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
  这首词中,思妇倚楼望远,只见芳草萋萋,不见归人。飘零的落花引起韶华消逝的无限悲愁,使她发出深深的叹息,流下了痛苦的眼泪。这首闺怨之作结合春天,以“芳草”“落花”等意象加以烘托,显得分外动人。
  顾敻的《杨柳枝》:“秋夜香闺思寂寥,漏迢迢。鸳帏罗幌麝烟销,烛光摇。正忆玉郎游荡去,无寻处,更闻帘外雨潇潇,滴芭蕉。”
  作者在词的上阕采用“秋夜”“漏迢迢”“麝烟”“烛光”等意象,把思妇安置在阴冷凄清的环境中。下阕把思妇空守闺房的寂寞凄苦融入潇潇暮雨之中,营造一种静中有动、动而更静的意境,增强了艺术感染力,使读者产生无尽的想象。
  (韓山师范学院潮州师范分院)
其他文献
高科技的发展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人类不再是宇宙中的弱者,而是经过几亿银河年的进化,变成了新人文明。  ——题引  我从身后一把抱住他,虽然他身上的超级防御系统让我有些硌手,但是我仍然能够感受到他的温暖,以及他身上流淌着的人类血脉。  “瑞米,我们很快就到了,小机灵鬼,想家了吧!”帕克转过身,宠溺地看着我,用手轻挠我的红色小卷发,“瑞米听令,帕克命令你和他一起重回地球,不再分离!”一阵嘻嘻哈哈环绕在
期刊
山水画在魏晋南北朝时逐渐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形成了独立的画科,于唐代发展成熟。明清时期,人们对于山水画有着不一样的看法:一种是忽略对自然景色的观察,一味地去学习模仿古人的笔墨构图;另一种主張以师造化,重视对自然的深切感受,代表人物之一就是龚贤。  一、龚贤其人其画  龚贤,字半千,号镜遗。龚贤以贤为名,以半千为字,这与《旧唐书·文苑传》中关于员半千的记载有关:“员半千本名余庆,晋州临汾人,少与齐州
期刊
“大伯好!大伯母好!二伯好!二伯母好!二叔好!二婶好!小姑好……”  冷卿终于将坐在巨大圆桌边的所有面庞按照顺序叫了一遍。尽管母亲不停地在她耳边提醒,她仍觉得将十几张人脸与称谓一一对应是比做奥数题更难的事儿,更何况这十几张脸一年才见一次。她只觉得仰了快五分钟的脖子有点儿酸、酒店的大吊灯刺得她眼疼。  冷卿听到四周传来一片赞美声,皆是关乎她的——乖巧、懂事、有礼貌,市级三好学生,期末考试得了双百,“
期刊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以及新媒体的普及,中国电影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中国电影评论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媒体语境下,网络影评这一评论形式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并引发了学术界的探讨。在新媒体时代,网络影评尤其是短视频类影评,在各类影评中显示出不俗的潜力,对其的研究需要更加深入。本文对如今有关网络影评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入分析,根据网络影评的起源、发展、特点进行探讨,浅析新媒体语境下,网络影评的发展现状及
期刊
陶渊明被称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伟大诗人,他创作的文学作品时至今日仍然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诗者,持也,持人情性。”陶渊明创作的诗歌作品总是用质朴自然的语言阐释深刻的人生哲理,给人们以启示。  一、內心矛盾与苦闷  陶渊明的诗文作品有《饮酒》《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很多人初读这些作品,会认为陶渊明是一个无欲无求、潇洒超脱的“仙人”。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在阅读完陶渊
期刊
艺术表现形态随着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发展而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风格面貌,在题材的选择上同样也表现出这一特质。东北地区作为老工业基地,对我国的发展与建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由此衍生的工业文化涵盖了以工业生产为题材的艺术创作。东北工业题材的绘画是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生产生活为素材或母题的艺术创作。  一、多元化的艺术表现  新中国成立后,东北地区在自然资源上有优势,重工业所占比重较高,工业生产
期刊
纪录片是独特的艺术形式,其创作需要将真实性和艺术性相结合。解说词是纪录片中非常重要的声音要素。声音与画面构成和谐统一的整体,充分展现了纪录片的艺术魅力。纪录片的解说词不仅要与画面一致,而且要令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产生思考。解说不仅完善了视觉体验,而且是提高纪录片艺术性的重要方法。本文将纪录片解说词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纪录片解说词的创作策略。  一、纪录片解说词的内涵  (一)解说词的概念  解说词是伴随
期刊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沿着李白的诗路,一路东去,便可以到达这座宁静诗意的江南小城。按照地理位置来说,它在长江之北,曾经是重要的军事堡垒。但它的文化氛围却向江南的城市靠拢,让人感觉它是苏杭文化圈的外沿。这座偏居江北、遥望金陵的江都,因运河而兴起,曾经得到过隋炀帝的青睐,也曾占据过全国第一的经济地位,南来北往的盐商、诗人曾在此驻足、评点。  扬州应该感谢隋炀帝,他是最早为扬州下江南定义的
期刊
都市题材小说是中国20世纪30年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沈从文都市题材小说的现代价值出发,探索这位在边远小城出生、长大的作家如何以一个乡下人的身份走进城市,又用他独特的批判眼光和质疑的姿态与立场审视着都市的一切,尽情书写自己对都市的爱与恨。沈从文的都市题材小说深刻诠释了人类在都市进程中所付出的肉体代价和精神代价,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意义。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省凤凰县人,小学毕业后便跟随
期刊
诗歌是和世界的一种对话,当然这对话的态度会不时发生变化,有时是喜悦的,有时是愤怒的,就像与情人的相处一样,有甜蜜也有争吵。  张曙光的诗就是与世界进行对话,不过他的对话基本上都是愤怒、低沉、充满死亡气息的。或许张曙光正是通过诗歌来释放他内心的情感,也正如他所说,写诗是为了敞开身体,让灵魂跳出,清洗自己,自由地呼吸和歌唱。本文从英美新批评理论视角入手,从张力、含混、陌生三个方面分析张曙光的诗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