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的存在之思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uwu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庄子从物我同一的观物维度出发,观照世间万物,发现“物我皆夭”,物与我皆被实用价值观所异化,丧失主体性,成为被异化的“他者”。面对这样的存在困境,他提出“无用之用”论来拯救这种异化。其内涵主要包括两个层面:就微观方面而言,其目的在于达物之天性,实现个体生命的延展,获得“天乐”;就宏观方面来说,主要在于提倡一种万物互为存在依据、互为前提的总体存在观。这一思想对我们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关键词:庄子 “无用之用” “他者” 存在
  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识码:A
  按照唯物史观的看法,历史总是不断发展的,发展就是进步。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显而易见的,从蒸汽机、内燃机到电动机,再到计算机,这些新的科技成果的实践,使人类的社会主宰地位越来越凸现,与人类同在的其它生物的生存空间逐渐缩减,以让位于人类的扩张。这种科技霸权已经引起了很多知识人的担忧,但与此同时产生的,人类内部世界的异化,更加值得重视。科技的巨大成就,使工具理性、实用理性空前膨胀,能产生实际物质价值、经济效益的就被视为有用,与之相反的东西,则被以无用的理由加以排挤、异化、毁灭。这个规则几乎实践于我们存在空间的每一个角落。可以说,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有用叠增,无用消亡的历史。这种实用理性带给我们的毁灭也是致命性的,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引起很多有识之士的惊觉。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获奖者汉内斯·阿尔文博士曾说:“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伟大哲学家庄子已经发现并探讨了这个问题,并提出了“无用之用”这一对策。在两千多年后,重温这个哲人的存在之思,对我们走出当下这种困境或许会有启发。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也是先秦诸子中较具思辨色彩、学说哲理意味较浓的思想家之一。与西方同时代的哲学家不同,他主要关注的不是人能否及如何认识世界本质的问题,而是人如何生存的问题。他的一个重大思想成果就是他所建构的的个体存在模式——“逍遥游”,这种个体生存最高境界的诗意构想,被后来的知识人广泛接受,成了中国古代士人建构个体人格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这种建构本身具有超越性、终极性,是无需终极证成的。但它的前提却是实际的,需要论证的。那就是为什么这种诗意的生存对个体具有价值意义?正是在这种追问与反思中,庄子涉及到“无用之用”这个哲学命题。
  在《庄子》一书中,明确提出“无用之用”的主要有两处,其一为《人间世》:“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其二为《外物》:“惠子谓庄子曰:‘子言无用。’庄子曰:‘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矣。夫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耳。然则厕足而垫之,致黄泉,人尚有用乎?’惠子曰:‘无用。’庄子曰:‘然则无用之为用也亦明矣。’”如果从语义学上分析,这两处“无用之用”意思大致相同,“用”都指的是功用、用处,前者偏重于实用性,后者偏重于价值论,意指日常世界里无工具性、实用性的事物的价值意义。这其实是庄子学说中具有一贯性的思想,和他整个学说密切相关,下面我们就联系他的相关论点略加解析。
  一 物我同一 ——观物的维度
  在庄子看来,不仅人、动物、植物具有同源性,而且世间万物都具备这一属性。也就是说,人与物是同一的,这与亚里士多德把人和无生命的东西及动物区别开来不同。而这一点,恰恰非常重要,它是庄子观察、理解世界的一个重要维度。我们都知道,庄子这种万物同源的思想来源于老子,《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庄子继承了老子关于“道”的理念,认为道是世界的本源,万物之母,世间万物都是从道化生出来的。故庄子指出:“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大宗师》)又借北海若之口说:“以道观之,何贵何贱,是谓反衍,无拘而志,与道大蹇。何少何多,是谓谢施,无一而行,与道参差。”(《秋水》)加之“庄周梦蝶”的故事,最后得出物我同一的结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庄子正是从这种物我同一的观点出发,来考察万事万物的存在状态,最终,他有了令人震惊的发现。
  二 物我皆夭——反思的前提
  庄子本人其实并不如后世人所想象的那么洒脱、逍遥,其实他还是致力于现世的拯救。庄子正是基于当时那种进退维谷的尴尬境遇来思考问题的。在对世间万物的观察中,庄子发现了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现实,那就是万物皆不能得其自然之性,都处在人的奴役之中,成为失却主体性的存在,也就是边缘化的处境,我们称之为“他者”境遇。因为既然万物皆由道所化生,来自于同一根源,皆为“道”之体现,无论形体大小,只要能延展其天性,就是最佳生存状态。在日常人的观念里,大鹏显然比小鸟要高贵,但在庄子看来,二者并无贵贱之别,正如郭象所解释的:“苟足于其性,则虽大鹏无以自贵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池,而荣愿有余矣。故小大虽殊,逍遥一也。”(《逍遥游》)在足性这一点上,二者毫无差别,都有相同的生存自由与权力。然而,人却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万物,使它们失却自身的本性。在《马蹄》里,庄子对马、埴和木的现实处境进行了考察,发现它们皆失却了自己的本性,成为了人的工具,因其实用价值而取消了其主体性,成为非自身的异化物。不仅如此,很多事物还因为其实用价值而丧失了个体生命延展的权利。山上的树木因为对人类有实用价值,所以被砍伐,不能保全生命,膏火、桂、漆也是如此,按照庄子的说法,不能足其本性,贻享天年,实现“寿”,就只能称为“夭”,即非正常死亡,不能得到“天乐”。所谓天乐:“与天合者,谓之天乐。”(《天道》)
  按照物我同一的观点,动植物是如此,人当然也不例外,在庄子看来,人类是世界的强者,不仅异化、奴役他人,自身也在这个过程中被异化,不知什么是“天乐”。世间之人在对富贵寿善、美服好色这些身外之物的追求之中迷失了自我,失却了本性,从而认识不到、享受不了“天乐”,沦落到与马、埴、木、膏火等同等的境遇,何其悲也!故而感叹:“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齐物论》)从庄子这种物我皆夭的悲叹中,既可以看到存在意义的某种自觉,也不难注意到对真正人性化生活的关切与呼唤。那么,该如何进行拯救呢?   三 “无用之用”——他者境遇的拯救之方
  面对万物这种不得“寿”而早“夭”的异化处境,庄子进行了多方位的思索,最终可以归结为“无用之用”。总体上说,庄子所提出的“无用之用”,含义并非是单一的,而是包括两个不同层面,这两个层面着眼点不同,但其对终极价值的肯定,即异化存在的拯救却是一致的。
  第一个层面是个体存在方面的,具体来讲,就是如何保全自身,避祸免害,实现个体生命的延展。在这个层面,庄子用的最多的是“不才之木”这一范例。在《人间世》里,他连用了两个事例来说明因为没有实用价值而保全生命的“无用之用”。一个事例是一棵被称作神社的大栎树,其高其粗实属罕见,砍伐之后可造十余艘大船,正是因为其形体过大,做成船定会沉没,做成棺材定会很快朽烂,做成器皿定会很快毁坏,做成屋门定会流脂而不合缝,做成屋柱定会被虫蛀蚀,换句话说,这就是一棵什么用处也没有的树,即一棵不能取材的树。因为没有什么用处,所以它才能有如此寿延。这株栎树之所以能“若是之寿”,正在于其“不材之木”、“无所可用”的散木之质,其因“无用”而保有“天乐”。接着,庄子又举了一个类似的事例,一棵树其枝疙里疙瘩不能做栋梁,树干虽然很粗但有裂纹不能做棺材,树叶不仅有异味而且有毒,故而,因其“不材”终其天年。两个事例讲完之后,他又从反面举例证明,说的是宋国有个叫荆氏的地方,生长的楸树、柏树、桑树质地都非常好,细一点的可以用来做木桩,稍粗一点的可以用来建房子,粗点的可以用来做棺材,所以生长在这个地方的这几种树等不到长很大就遭到刀砍斧伐,这种不能延寿的灾难都是因为它们实在是太有用了。通过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足以彰显“无用之用”的魅力。最后,庄子才举出无用之人“全生”的事例,一个叫支离疏的人长相奇特,实属罕见,他两颊贴近肚脐,肩膀高过头顶,发髻直指天空,五官朝上翻着,胯骨权当两肋。因其形体非常,十分无用,可以归属残障人之列,竟然躲过了征兵、徭役之灾,还能享受朝廷津贴,终于得养天年。正是运用“无用之用”全身远害的成功范例。
  第二个层面是哲学本体存在方面的,这个方面庄子只是简单提及,没有详细展开论述。但它的意义却十分重大,这是一种万物互相联系的价值观,是早期哲学中一种十分朴素的辩证法。《外物》:“惠子谓庄子曰:‘子言无用。’庄子曰:‘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矣。夫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耳。然则厕足而垫之,致黄泉,人尚有用乎?’惠子曰:‘无用。’庄子曰:‘然则无用之为用也亦明矣。’”这里,庄子用一个十分简单却发人深思的事实来反击惠子对他“无用之用”的非难:广博的大地,似乎只有我们双脚站立的地方在起作用,周围的土地貌似无用。但如果把周围这些貌似无用的土都挖掉,那么脚下这些有用的土也都变为无用了。这里庄子讨论的焦点不再是个体生命的问题,而是上升到本体存在方面,用一种宏观的视野来看待万事万物,认识到世间万物是互相依托而存在的,是互为前提的。如果仅仅着眼于眼前一隅,以有用无用来取舍,终将会吃“短视”的亏。
  四 “无用之用”论的当下意义
  庄子的“无用之用”论是针对当时历史境遇中的实用理性、工具主义泛滥而提出的,他的根本目的是探讨被实用理性挤压从而处于边缘化生存状态的个体存在价值问题。这种思考对于我们人类当下的持续发展也具有极大的启发性。
  首先就我们自身而言,我们必须关注人类自身的异化问题。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尽管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利益,但这种科技霸权的极度膨胀,也给人类自身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人们忙于追求眼前实用物质利益,而忽视了所谓“无关紧要、可有可无”的精神关怀,变成了追逐利益的机器,成为一个失却自身主体性的工具。所以,人文学科的价值必须被重新认定,这些看似“无用”的学科,在人类生活中实际上具有至关重大的效用,即庄子所谓的“无用之用”。
  其次,就世界生态而言,我们应该认识到世间万物的同在性。地球是一个大家园,所有的生物共同享有存在的权利。而且,这些生物之间互为生存依据,不能继续犯“短视”的错误,看不到两脚周围大地的作用,结果自食恶果。而今全球地震频发,自然灾害不断,都是人类无限扩张所造成。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应该在庄子认识的基础上,以更广阔的视野通观我们的生存空间,不因“有用”而过度拔高,也不因“无用”而赶尽杀绝,注意可持续发展性,共同营造一片和谐的生存空间。
  总之,庄子的从物我同一的观物维度出发,观照世间万物,提出“物我皆夭”这一令人震惊的问题,并多方位思索,提出“无用之用”这一对策来消解物我异化的尴尬处境。尽管他的学说的出发点是消极的,带着浓厚的逃避色彩,但他的终极目的却是积极的,达物之天性,获得“天乐”,正是人类梦寐以求的自由境界。在注重实用理性的今天,在危机重重的当前世界,重温庄子的“无用之用”论,吸收其精华,为我所用,对于我们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包兆会:《庄子生存论美学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 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
  [3] 王先谦:《庄子集解》,中华书局,1987年版。
  [4] 杨国荣:《庄子的思想世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作者简介:张晓英,女,1980—,河南洛宁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语法,工作单位:河南教育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H·G·威尔斯的科幻小说立足于上帝的视域和制高点,以无限的大宇宙为背景,将人类视作宇宙中的一个物种,对人类社会及其未来进行哲理性的思索和寓意性的表述,以文学陌生化的手法呈现“恐惧”这一“人类最古老最强烈的情感”,实现了对人性的探索,表达了对人类种族深挚的关怀和体贴。  关键词:上帝视域 人类种族 恐惧 人性 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英国科幻作家H·
期刊
摘要:《呼啸山庄》是19世纪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经典之作,作品中蕴含的现实主义因素,为读者们勾勒出一幅诡异且耳目一新的图画。可以说,现实主义的主题、象征等手法成为这部长篇小说的重要特征,而本文试图通过解读《呼啸山庄》,来探寻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主题内涵。  关键词:《呼啸山庄》 19世纪 现实主义 长篇小说 主题内涵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纵观世界文学史,我
期刊
摘要:本文从功能文体的角度来分析爱尔兰伟大作家叶芝的名诗《驶向拜占庭》所体现出来的作者欲追求永恒的艺术的坚定信念和超凡美感,从而验证诗歌的内在形式和外在形式是统一的,都是为了表达主题而服务的。  关键词:功能 文体 《驶向拜占庭》 诗歌的内在形式 诗歌的外在形式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驶向拜占庭》是被艾略特誉为“当代最伟大的诗人”的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威廉·巴特勒·叶芝创作
期刊
摘要:本文以情感为视角,分析英国浪漫主义者在情感思维下反映的现实世界,探讨英国浪漫主义情感的特色与内涵,并通过情感理性、意象来进一步解读浪漫主义诗歌的情感,建构了浪漫主义诗歌意象的整体结构,并指出了情感在当今社会的拯救意义,从而揭示出浪漫主义诗歌的本质。  关键词:诗歌意象 情感思维 英国浪漫主义者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摘要:本文以情感为视角,分析英国浪漫主义者在情感思维
期刊
摘要:《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经典作品之一,在这部喜剧当中,莎士比亚塑造了多处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感人的场景,表达了其心中对于人文主义精神的向往。本文从喜剧色彩入手分析了作品中的讽喻特质和对于社会丑恶现象、人文主义者的阴暗面的讽刺;从爱情、友情以及人物形象塑造三个方面解读了作品的浪漫主义元素,并对此进行一定的思考。  关键词:《威尼斯商人》 威廉·莎士比亚 浪漫主义 喜剧色彩  中图分类号:I106
期刊
摘要:《草叶集》是美国著名作家沃尔特·惠特曼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它的出现,开始了美国“自由体”的创作形式,是英语文学在美国的一种转折。各国学者对《草叶集》的研究大多局限于作者惠特曼的创作背景、创作风格以及《草叶集》所反映的美国社会实践、主题思想、哲学意义等方面,而对《草叶集》的文学特质的研究则非常少。因此,本文将从《草叶集》及其作者的概述出发,探讨《草叶集》创作的文学背景和主要宗旨,从而具体分析《草
期刊
摘要:《孟子》是记录孟子与其弟子言论的一部著作,它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散文的代表,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在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其散文的论辩艺术对后世影响深远。  关键词:《孟子》 论辩艺术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当语言表达进入了一种境界,这样的作品方可称之为艺术。在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孟子不愧是语言大师,《孟子》的论辩性散文也不愧是进入艺术境
期刊
摘要:陶渊明历来都受到后世诗人的景仰与接受,马祖常作为元代文坛的杰出诗人,他同样尊崇陶渊明,景仰陶渊明的人格,在诗歌创作方面也受到陶渊明的影响,创作了许多田园诗,描绘了美好的田园风光、劳动生活及与乡友的情谊。另外,马祖常还描绘了下层百姓的苦难,寄寓着诗人的愤慨。由于他特殊的民族出身及人生经历,田园已然成为他生活的家园,而不是精神的家园。  关键词:马祖常 陶渊明 田园诗  中图分类号:I206.2
期刊
摘要: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木瓜”除了由《木瓜》本诗延伸出“臣子对君主、国家忠诚的象征”“男女爱情信物的象征”“朋友之间礼轻情重的象征”等意象外,还围绕自身外形与特性而形成了新的意象。概言之,主要有二:一是成为古代文人高洁品格和坎坷境遇的象征,具有典雅的意蕴;二是成为讽人华而不实和男女关系不伦的代名词,充满世俗的气息。  关键词:木瓜 意象 雅俗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木瓜
期刊
摘要:概念整合理论提出了语言在人们心理空间中的整合,为人类认知活动提供了理论框架。中国古诗的认识是人们对众多纷繁复杂的认知活动之一,概念整合在这一认知活动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杜甫诗歌为研究对象,有悖以往研究角度,从认知的视角审视读者解析杜甫诗歌的认知机制,为中国古典诗词研究提供一个崭新的认知视角,从而窥探出杜甫与儒学的关系,并证明杜甫作品的价值取向体现了最纯正、最深厚的儒家风范,而且超越原有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