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中的母亲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Prin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我总错觉,在四个兄弟姐妹中,只有祖母最疼我,她在世时,时常当众人面前,亲着我的一面光滑的脸庞,说她只疼这一张没受伤的脸。
  父亲从来不打骂我们,常给我们带来山上的野味,比如雨天捉到一只受淋的鸽子,农场分的野猪肉等等。母亲忙着里里外外,分不出力气要来关心哪个才好,后来,有件事改变我对母亲的偏见。可能与我小时候体弱多病有关,性格有点柔弱,受一点委屈,一个人背地里偷偷地哭。
  那一天,不知是做错什么,母亲气着拿起棍子,到处追着要教训我。我害怕极了,就偷偷地跑到楼上,逃离亲人的视线,捉迷藏般和众人躲起来。躲到一个大衣柜里,后来,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天色已黑了,我才醒来,趴在楼上还没铺好木板的梁柱上,透过缝隙,往下看,下面是厨房,只见油灯下,满是亲人焦急的面孔。母亲被毒蛇咬伤了。煤油灯的旁边,除了家人,还有邻居,一大群人围着母亲,一边幫着母亲把脚里的毒用嘴吸出来,敷上草药,一边在责怪我的不孝,听了他们的议论,我才知道,母亲为了寻找我,以为我失踪了,屋前屋后,村里村外,山上山下,四处寻找,却不小心被一条毒蛇咬伤了脚,腿肿得很厉害。那个忧伤的夜晚,母亲的不眠之夜!
  顿时,我看着煤油灯火光照耀中的母亲,感到震撼,仿佛一种母爱伟大的力量弥漫整间房屋,不由得眼泪流下来,多好的母亲啊,为了子女,不知吃了多少苦,总是默不作声,却从未对我们说起。我先前误解了母亲,还恶毒诅咒她,哪有母亲不疼自己的子女呢?我呆呆坐在梁上,祈祷母亲能够活下来。
  后来,我向母亲道歉,求她原谅我的不成器。也许,是上天保佑,母亲的病慢慢地好了起来。
  责任编辑:子非
其他文献
到了,就是这里。  我站在十字街头,向北望去,长长的老街还是那么亲切,我熟悉老街的每一爿门市,我踩过老街的每一寸土地,我摸过老街的每一块砖石,我还深深地闻过老街的每一种气味。  老街有多老?我也不知道。我只听说打民国那时起,老街就是县城的招牌,周边几个县的百姓都来这里逛街、做买卖。  我最为迷恋的,是十字街头东南把角的那个专售烟酒茶糖的国营门市部。门市部门口的女儿墙上喷涂着“为人民服务”。“烟酒茶
期刊
我曾经在一场暴风雨中找一头牛。  那是一个春末夏初的午后,我把牛系在田埂旁的一块大石头上。那时候的阳光很好,地里还没有种上庄稼,一些野草和野花在这里疯长。脚踩下去,土地松软松软的,草可以没过我的鞋子。  我把牛系好,任它在那儿吃草。这是一头安静的大黑牛,我看着它从一只毛色稀疏的小牛犊长成现在这个样子。在这期间的每个春种和秋收,它负责帮我们耕地和拉粮,人们的呵斥和鞭打让牛越来越沉默。现在,它也老啦,
期刊
“起来起来,快快起来!”我和哥哥揉着惺忪的小眼睛,都有些不情不愿的。“今天早上泡饭过油条,油条冷了就不好吃了,快快起来。”母亲作势来掀小被子,我闻到了油条的香气,一骨碌竖起身子,深吸了一口气,啊,油油的香味。母亲顺势又推开了窗,飘进一丝丝清香,母亲自言自语,“哦,木槿花也开了。”  母亲说,门口的木槿花是生我的那一年种的,现在已经比我高了。那时候,家家户户都爱种些花花草草,秋天的菊花啊春天的迎春花
期刊
我女儿在念高中的时候,跟大多数同年龄段的孩子一样,成了英国作家J·K·罗琳的忠实的粉丝,狂热地爱上了魔幻文学系列小说《哈利·波特》。每一集新书刚出版,她就叫我给她买。  有一天,我亲眼看见有同村的一個也在念高中的女同学来到我家,向女儿借最新的哈6,没想到女儿竟然一口回绝:“不借!”等那个女同学走后,我责问女儿:“这本书你不是看完了吗?同学向你借,你怎么可以不借给她呢?”  “我又不认识她,干嘛要借
期刊
夜色幽藍,月光朦胧,纺织娘的歌声柔美动听。  今夜,深锁千年的重门次第开启,沉默如石的灵魂轻轻吟唱。沙滩太长了,该不该留下足迹?书本太厚了,该不该翻开扉页?玫瑰太娇弱了,该不该绽放在风雨之中?  千年有约。守候的目光被时光的金线牵引到哪一方注定要魂牵梦绕的家园?千年一瞬。是谁的灵魂之箭洞穿千年的风尘刺痛我坚守的心扉?风尘的碎片纷纷坠落,如雨后的花瓣灿烂一瞬。丘比特之神箭啊,那锃亮的箭头上,真实的疼
期刊
一切日子都远去了,我要告别——  那些飘飞的蝴蝶啊,你们那穿越时空而来永不停歇的婀娜,在水波之上,七彩斑斓,熠熠生辉。你那永远不息的蹁跹,扑闪而出的灵动,如同无比绚丽的仙子,飞啊飞,高回低就,盘旋起掠,忽近忽远,忽明忽暗,在一席山水画的倒影中若隐若现。我惊喜得差不多都要跳起来,可是我却要告别这条河流,告别你,从此远去,浪迹天涯。  那些憨直的蜻蜓哦,你们那晶莹的羽翅,突突地来,突突地去,或是蓦然来
期刊
父亲去世那年,我只有14岁,弟弟小我三岁。那是我第一次看见母亲如此痛哭,是那种泣不成声的悲伤。弟弟一脸凄惶,扯着母亲的衣角呜咽。刚刚放学的我失魂落魄地站在门口,完全不敢相信眼前这一切是真的。  尽管父亲卧病已快十年了,但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他会彻底离开我们。死亡对于我和弟弟,还是一个很遥远而模糊的概念。听到别人家有人死了,只是意识到那是一个老人必然的归宿,却没有想到,它会突然之间蛮不讲理地闯入我
期刊
江西第一名山石拱禅寺的“斋饭”很有名,吃一顿“斋饭”,不管大人、小孩夜里走路都不会担惊受怕。但要每月初一、十五常来禅寺烧香的世人,老住持才会留他们在寺中吃“斋饭”。  老住持是一位盲人和尚,人称“瞑眼和尚”。过去常有世人去请教老住持一些难解的事,老人都一一作答,百问不厌。听完老住持的话,世人来到“斋堂”,堂中齐齐排着两行十六张旧时方桌,每张桌围了四把长凳。简朴的“斋堂”使人心肠变得干净起来。大伙落
期刊
晨练后常去离家不远的菜市场买菜,由于县城小且集中,在那里碰见熟人是常事。一天,正在专心挑选菠菜时,忽听有人喊我的名字。一看是位中年妇女,不认识;再看,觉得有点眼熟,想不起在哪里见过。她看出我对她已没有印象,就说,咱俩是一个村的,并自报了姓名。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老家邻居的二姑娘。  小时候我几乎天天去她家挑水,对她自然是熟悉的。记得她比我小一两岁,在她母亲的授意下,还曾帮我抬过几次水。后来我当了兵,
期刊
站在高出院墙的钢筋水泥碎砖等建筑垃圾堆积层上,我的眼睛死死地盯住院子的东南角,巴望着自己的眼睛能穿透这垃圾堆积层,看看被压在底层那红豆杉树的状况。我不止一次独自站在这垃圾堆积层上犯傻:倘若我是一名地震抢险专家的话,我会毫不犹豫地扒开那七零八落的钢筋水泥碎砖等建筑垃圾,小心翼翼地将小红豆杉树连根带土挖走。  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当初,我把小红豆杉请到我家小院来,天天浇水,适时施肥,有草拔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