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邓家光老先生的家,满眼是梅,画桌上、墙壁上、地上全是他的梅花画稿。邓家光仿佛生活在梅花丛中一般。
邓家光今年83岁,早年就读于江西立风艺术专科学校艺术教育系,师从胡献雅、彭友善、关山月等国画名家。起初,他画山水、画花鸟,后来改为主攻“岁寒三友”的梅花。他对梅花情有独钟,全部的精力和笔墨,都用之于梅。他用10年时间,画了100幅梅花画。面对“百梅画”,我们充满疑惑地问邓家光:“艺海茫茫,为什么你选择了画梅这条艰难的道路呢?”邓家光告诉我们,这缘于明代状元曾棨的“百梅诗”。
1985年7月,邓家光从永丰县文化馆退休后,被借用到县志办,参加《永丰县志》编纂工作。为搜集整理明代文渊阁大学士、曾修撰《永乐大典》的曾棨的资料,从曾棨家乡永丰县佐龙乡龙潭曾家村保存的曾氏家谱中发现曾棨的“百梅诗”,邓家光立即产生了以画配诗的形式来弘扬祖国宝贵文化遗产的强烈愿望。于是,他将曾棨的“百梅诗”抄录下来,花了几年时间精读,然后按每首诗的意境酝酿、构思,创作了“百梅画”。
“百梅诗”有百种意境。为了使画意和诗情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邓家光进行了艰难的探索。他以自己的表现形式,从构思、构图、意境、神韵到笔墨技术处理,跳出仿古藩篱,将自己的想象、情感和领悟都注入其中。此外,邓家光还运用自己的技术和学养,较好地把握了艺术创作中对立统一的因素,如:构图的开合与疏密,笔墨的黑白与浓淡,线条的精细与长短,色彩的冷暖与纯浓,造型的方圆与大小都力求得体到位。特别是他大胆探索,将松的苍劲、柏的挺拔、浓重绵密的用墨技法和深厚结实的造型观念进行移植和运用,力求将每幅梅花画都营造出一个崭新的境界。为了画出“月梅”诗中“黄昏院落色蒙蒙,疏形横窗半浓淡”的意境,邓家光琢磨数日,不知画过多少遍,有时睡到半夜一觉醒来,忽然灵机一动想到一个新的构图,就爬起来铺开画纸。为了精益求精,他还多次带着画稿不辞辛劳地跑到省城、京城,请名家提意见,一直画到自己满意为止。
诗情融入画,诗文要有体,这是邓家光的又一个追求目标。他创新地用甲骨文、金文、篆、隶、楷、行、草七种字体,把诗句书写在画卷上。为把字体写准,他购买了七种字体的辞典、字典、字帖,反复临摹,不断练习。为了弄清“个”、“孤”两字甲骨文的准确写法,他还写信向四川方述鑫教授请教。
梅花香自苦寒来。从1988年至1998年,邓家光行以观梅,坐以画梅,梦以想梅,倾注10年心血,情系笔墨丹青,终于收获耕耘之果,完成了风格独特的100幅梅花诗配画的创作。每幅梅花画各具特色,或浓墨或淡描,情文所致,意犹未尽,塑造了梅花高雅的品质与傲霜斗雪的精神风骨,在梅的艺术世界里创造出一种不落俗套的美感,开拓出一个崭新的境界。
邓家光的“百梅画”脱稿后,引起了文化艺术界人士的极大关注,不仅在全国各地美展中获得一致好评,还荣获了中央电视台“大红鹰杯”书画展优秀奖、上海民族画院举办的“中华民族艺术杯”银奖、文化部主办的首届“世界华人艺术展”铜奖,不少作品入选书画作品选集。邓家光以他的“百梅画”在画坛立足,他个人先后被吸收为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国际艺术家联合会会员,并荣获“模范艺术家”、“世界华人艺术家”等光荣称号。
责编/海燕
邓家光今年83岁,早年就读于江西立风艺术专科学校艺术教育系,师从胡献雅、彭友善、关山月等国画名家。起初,他画山水、画花鸟,后来改为主攻“岁寒三友”的梅花。他对梅花情有独钟,全部的精力和笔墨,都用之于梅。他用10年时间,画了100幅梅花画。面对“百梅画”,我们充满疑惑地问邓家光:“艺海茫茫,为什么你选择了画梅这条艰难的道路呢?”邓家光告诉我们,这缘于明代状元曾棨的“百梅诗”。
1985年7月,邓家光从永丰县文化馆退休后,被借用到县志办,参加《永丰县志》编纂工作。为搜集整理明代文渊阁大学士、曾修撰《永乐大典》的曾棨的资料,从曾棨家乡永丰县佐龙乡龙潭曾家村保存的曾氏家谱中发现曾棨的“百梅诗”,邓家光立即产生了以画配诗的形式来弘扬祖国宝贵文化遗产的强烈愿望。于是,他将曾棨的“百梅诗”抄录下来,花了几年时间精读,然后按每首诗的意境酝酿、构思,创作了“百梅画”。
“百梅诗”有百种意境。为了使画意和诗情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邓家光进行了艰难的探索。他以自己的表现形式,从构思、构图、意境、神韵到笔墨技术处理,跳出仿古藩篱,将自己的想象、情感和领悟都注入其中。此外,邓家光还运用自己的技术和学养,较好地把握了艺术创作中对立统一的因素,如:构图的开合与疏密,笔墨的黑白与浓淡,线条的精细与长短,色彩的冷暖与纯浓,造型的方圆与大小都力求得体到位。特别是他大胆探索,将松的苍劲、柏的挺拔、浓重绵密的用墨技法和深厚结实的造型观念进行移植和运用,力求将每幅梅花画都营造出一个崭新的境界。为了画出“月梅”诗中“黄昏院落色蒙蒙,疏形横窗半浓淡”的意境,邓家光琢磨数日,不知画过多少遍,有时睡到半夜一觉醒来,忽然灵机一动想到一个新的构图,就爬起来铺开画纸。为了精益求精,他还多次带着画稿不辞辛劳地跑到省城、京城,请名家提意见,一直画到自己满意为止。
诗情融入画,诗文要有体,这是邓家光的又一个追求目标。他创新地用甲骨文、金文、篆、隶、楷、行、草七种字体,把诗句书写在画卷上。为把字体写准,他购买了七种字体的辞典、字典、字帖,反复临摹,不断练习。为了弄清“个”、“孤”两字甲骨文的准确写法,他还写信向四川方述鑫教授请教。
梅花香自苦寒来。从1988年至1998年,邓家光行以观梅,坐以画梅,梦以想梅,倾注10年心血,情系笔墨丹青,终于收获耕耘之果,完成了风格独特的100幅梅花诗配画的创作。每幅梅花画各具特色,或浓墨或淡描,情文所致,意犹未尽,塑造了梅花高雅的品质与傲霜斗雪的精神风骨,在梅的艺术世界里创造出一种不落俗套的美感,开拓出一个崭新的境界。
邓家光的“百梅画”脱稿后,引起了文化艺术界人士的极大关注,不仅在全国各地美展中获得一致好评,还荣获了中央电视台“大红鹰杯”书画展优秀奖、上海民族画院举办的“中华民族艺术杯”银奖、文化部主办的首届“世界华人艺术展”铜奖,不少作品入选书画作品选集。邓家光以他的“百梅画”在画坛立足,他个人先后被吸收为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国际艺术家联合会会员,并荣获“模范艺术家”、“世界华人艺术家”等光荣称号。
责编/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