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道光《松桃厅志》是研究松桃文化的重要依据。《松桃厅志》共收录诗歌七十六首,其中,以用“松桃八景”为题所写的詩歌最为出彩,本文将立足于道光《松桃厅志》中山水尤其是八景的诗进行研究。
【关键词】道光《松桃厅志》;八景诗;诗歌研究
松桃苗族自治县县(以下简称松桃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梵净山麓,是1956年在国务院批准下成立的苗族自治县之一。道光《松桃厅志》是清人徐鋐所修,萧琯所纂,全书共三十二卷,内容丰富、详尽。
八景和诗词历来为一体,由宋到清到再民国,各地的八景都有文人以此创作,这些描写八景的诗词被收录于地方县志内。目前学界对县志内的八景诗歌持否定态度,认为“八景有‘浮夸形胜、附会景物’的嫌疑,实为修志八忌之一”。根据现有的地方志来看,地方志中多存“八景”的信息,例如,道光《松桃厅志》中的舆图部分就是直接将“松桃八景”绘制出来;地方志中形胜、山川、祠庙等部分则会揭示“八景”的起源和意义.对地方志中存在的“八景”我们应该辩证客观的认识,一方面,“八景”诗确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我们应正视并据实改进。另一方面,很多地方志虽然没有系统地说明“八景”的价值,但是我们更应该深入分析,不能一味的否定。道光《松桃厅志》中诗歌收录在卷三十一,共七十六首,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围绕松桃八景所描写的诗歌。本文亦将以“松桃八景”为依据,进行详细分析。
1 “八景诗”中的山水诗
“松桃八景”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江河流域是文化产生的发源地,亦是各地最为重要的地理事物,故而不同的《县志》中都会以境内的主要河流作为入选对象。厅志中有一首《松江晚渡》:
松江如带漱山陬,竹缆横舟破浪浮。
倦鸟斜飞迎夕照,行人待渡望中流。
停鞭牧子双跌跣,解笠农夫一担秋。
晚眺归来天欲暝,寥寥衙鼓動更筹。
此诗描绘的松江之景位于城东,指水塘河缆船渡口。诗人用清新质朴的语言勾勒了这样一幅松江晚渡秋景图:松江如带,横舟破浪,倦鸟斜飞,行人待渡,牧子跌跣,农夫担秋。这幅松江晚渡秋景图恬淡、闲适、富有生机。“一切景语皆情语”,或是静谧宁好的画面赋予了诗人淡泊宁静的情志,也或是诗人自身淡泊宁静的情志渲染了这幅图的静谧宁好,二者情景交融。
黔地多山,松桃县城“东北十里,五峰连矗,实应文章之瑞” ,松桃八景之一的“文笔凌云”描绘的就是此处景色。诗人昆保游览于此,留有诗曰:
拔地亭亭玉笋排,供谁文玩破空栽。
峰当阙处留云补,夜到阑时吐月来。
一郡人才钟秀气,千秋带砺结灵胎。
分明借得三山样,仰止神游亦快哉。
这首《游笔架山》读来豪放不羁,“拔地亭亭玉笋排,供谁文玩破空栽”,比喻生动而形象,笔架山像是供谁文玩破空而栽。“峰当阙处留云补,夜到阑时吐月来”,山峰缺处留待白云描补,夜将尽时吐明月而来,想象大胆、浪漫。诗人借景抒情,赞美大好河山,“仰止神游亦快哉”,纵情山水。
2 “八景诗”中的民俗诗
“八景”诗中有相当丰富的民俗信息。松桃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一风一俗因地方所施政教而与其他地方不同。松城民族特色文化需要代代相传,但是古时,信息技术不发达,信息的传递都极为不便,于是诗歌应运而生。诗歌是最古老的文学样式,从阅读道光《松桃厅志》中的相关诗歌我们可以知道民俗事项的内容、特点。
松桃八景之一的榴坡豹隐,就记载一有趣的神话故事。“石榴坡,在松城东。望之巍然,高接云表、茂林密箐,中产文豹,驯良不扰其亦文运渐开之,瑞乎!”据此有诗云:
径曲峰高一线回,榴坡形势接天台。
千层古木冲霄起,万派清流迸石来。
文气渐开看豹变,和风初被绽梅胎。
深惭未有蒲鞭化,近日羞开虎不灾。
这种传说拉近了人与自然、与动物的距离。今人看来文气与是否驯服文豹并没有关系,但于古人而言,不能解释的事情,他们更愿意把它寄于神话传说,口耳相传,形成特有的地域信仰。可见,民间信仰是地域人群中对于传说的心理认同。
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对劳动人民而言,春耕可以说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环节,很多诗人也创作了很多描绘春耕劳作的诗词。《松桃厅志》亦如是,厅主宋祜春日劝农至此,见男耕女织,宛然别有天地。有感而发写下一首《洞口春耕》:
到来疑是武陵源,望里平芜别有天。
百里人家开繍壤,一犁春雨润新田。
绿杨阴下闻渔笛,红杏花中贳酒钱。
此地躬耕绿不浅,舆图已达五云边。
宋祜集官僚与文人一体,他和中国历代文人一样向往“武陵源”,他作为松桃厅主自然也希望在自己的治下,松桃县是另外一个世外桃源。“绿杨阴下闻渔笛,红杏花中贳酒钱”,绿荫红杏,闻笛贳酒,宋祜向我们展现了一派逍遥意趣的田园风光。
松江淌过松桃,“渔笛”声起,“城东十里周围苗穴为松江险要之地,一水如带多产佳鳞。每秋渔舟毕集欸乃咏歌,仿佛闻津仙渡。”松江是松桃的母亲河,多产佳鳞,秋至鱼肥,渔民欸乃咏歌。见此景宋祜写了一首《洛浦渔舟》:
昔年扰攘干戈地,近日承平安乐乡。
椎髻万家山四面,菰浦一叶水中央。
沉沉烟树摇空碧,寂寂烽台锁夕阳。
最是新秋风味好,鱼鲜酒洌稻花香。
曾经的干戈之地,如今的安乐之乡。在宋祜的笔下我们可以看见春耕农忙时松桃百姓的勤劳纯朴,也可以看见秋收咏歌时松桃百姓丰收与喜悦。诗歌本就源于劳动,而现在通过诗歌我们可以了解古时松桃的民风民俗。
综上,笔者认为“八景”作为一种地方志传统具有相当的价值,我们应该从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的角度去探讨“八景”的价值,以增进人们对它的认识与利用。对道光《松桃厅志》所载的“八景”诗歌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推广地方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心,推进文化旅游事业,同时对研究贵州地方少数民族社会历史也具有相当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徐宝余.《文心雕龙》诗乐互动下的文学通变观[J].文艺理论研究,2007:97-103.
[2]申月华李硕李品.“八景”文化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118-119.
[3]严奇岩.族群偏见和地域歧视:贵州意象的历史地理考察[J].理论与当代,2008:30-33.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学院文学院 贵州省贵阳市 550018
道光《松桃厅志》是研究松桃文化的重要依据。《松桃厅志》共收录诗歌七十六首,其中,以用“松桃八景”为题所写的詩歌最为出彩,本文将立足于道光《松桃厅志》中山水尤其是八景的诗进行研究。
【关键词】道光《松桃厅志》;八景诗;诗歌研究
松桃苗族自治县县(以下简称松桃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梵净山麓,是1956年在国务院批准下成立的苗族自治县之一。道光《松桃厅志》是清人徐鋐所修,萧琯所纂,全书共三十二卷,内容丰富、详尽。
八景和诗词历来为一体,由宋到清到再民国,各地的八景都有文人以此创作,这些描写八景的诗词被收录于地方县志内。目前学界对县志内的八景诗歌持否定态度,认为“八景有‘浮夸形胜、附会景物’的嫌疑,实为修志八忌之一”。根据现有的地方志来看,地方志中多存“八景”的信息,例如,道光《松桃厅志》中的舆图部分就是直接将“松桃八景”绘制出来;地方志中形胜、山川、祠庙等部分则会揭示“八景”的起源和意义.对地方志中存在的“八景”我们应该辩证客观的认识,一方面,“八景”诗确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我们应正视并据实改进。另一方面,很多地方志虽然没有系统地说明“八景”的价值,但是我们更应该深入分析,不能一味的否定。道光《松桃厅志》中诗歌收录在卷三十一,共七十六首,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围绕松桃八景所描写的诗歌。本文亦将以“松桃八景”为依据,进行详细分析。
1 “八景诗”中的山水诗
“松桃八景”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江河流域是文化产生的发源地,亦是各地最为重要的地理事物,故而不同的《县志》中都会以境内的主要河流作为入选对象。厅志中有一首《松江晚渡》:
松江如带漱山陬,竹缆横舟破浪浮。
倦鸟斜飞迎夕照,行人待渡望中流。
停鞭牧子双跌跣,解笠农夫一担秋。
晚眺归来天欲暝,寥寥衙鼓動更筹。
此诗描绘的松江之景位于城东,指水塘河缆船渡口。诗人用清新质朴的语言勾勒了这样一幅松江晚渡秋景图:松江如带,横舟破浪,倦鸟斜飞,行人待渡,牧子跌跣,农夫担秋。这幅松江晚渡秋景图恬淡、闲适、富有生机。“一切景语皆情语”,或是静谧宁好的画面赋予了诗人淡泊宁静的情志,也或是诗人自身淡泊宁静的情志渲染了这幅图的静谧宁好,二者情景交融。
黔地多山,松桃县城“东北十里,五峰连矗,实应文章之瑞” ,松桃八景之一的“文笔凌云”描绘的就是此处景色。诗人昆保游览于此,留有诗曰:
拔地亭亭玉笋排,供谁文玩破空栽。
峰当阙处留云补,夜到阑时吐月来。
一郡人才钟秀气,千秋带砺结灵胎。
分明借得三山样,仰止神游亦快哉。
这首《游笔架山》读来豪放不羁,“拔地亭亭玉笋排,供谁文玩破空栽”,比喻生动而形象,笔架山像是供谁文玩破空而栽。“峰当阙处留云补,夜到阑时吐月来”,山峰缺处留待白云描补,夜将尽时吐明月而来,想象大胆、浪漫。诗人借景抒情,赞美大好河山,“仰止神游亦快哉”,纵情山水。
2 “八景诗”中的民俗诗
“八景”诗中有相当丰富的民俗信息。松桃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一风一俗因地方所施政教而与其他地方不同。松城民族特色文化需要代代相传,但是古时,信息技术不发达,信息的传递都极为不便,于是诗歌应运而生。诗歌是最古老的文学样式,从阅读道光《松桃厅志》中的相关诗歌我们可以知道民俗事项的内容、特点。
松桃八景之一的榴坡豹隐,就记载一有趣的神话故事。“石榴坡,在松城东。望之巍然,高接云表、茂林密箐,中产文豹,驯良不扰其亦文运渐开之,瑞乎!”据此有诗云:
径曲峰高一线回,榴坡形势接天台。
千层古木冲霄起,万派清流迸石来。
文气渐开看豹变,和风初被绽梅胎。
深惭未有蒲鞭化,近日羞开虎不灾。
这种传说拉近了人与自然、与动物的距离。今人看来文气与是否驯服文豹并没有关系,但于古人而言,不能解释的事情,他们更愿意把它寄于神话传说,口耳相传,形成特有的地域信仰。可见,民间信仰是地域人群中对于传说的心理认同。
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对劳动人民而言,春耕可以说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环节,很多诗人也创作了很多描绘春耕劳作的诗词。《松桃厅志》亦如是,厅主宋祜春日劝农至此,见男耕女织,宛然别有天地。有感而发写下一首《洞口春耕》:
到来疑是武陵源,望里平芜别有天。
百里人家开繍壤,一犁春雨润新田。
绿杨阴下闻渔笛,红杏花中贳酒钱。
此地躬耕绿不浅,舆图已达五云边。
宋祜集官僚与文人一体,他和中国历代文人一样向往“武陵源”,他作为松桃厅主自然也希望在自己的治下,松桃县是另外一个世外桃源。“绿杨阴下闻渔笛,红杏花中贳酒钱”,绿荫红杏,闻笛贳酒,宋祜向我们展现了一派逍遥意趣的田园风光。
松江淌过松桃,“渔笛”声起,“城东十里周围苗穴为松江险要之地,一水如带多产佳鳞。每秋渔舟毕集欸乃咏歌,仿佛闻津仙渡。”松江是松桃的母亲河,多产佳鳞,秋至鱼肥,渔民欸乃咏歌。见此景宋祜写了一首《洛浦渔舟》:
昔年扰攘干戈地,近日承平安乐乡。
椎髻万家山四面,菰浦一叶水中央。
沉沉烟树摇空碧,寂寂烽台锁夕阳。
最是新秋风味好,鱼鲜酒洌稻花香。
曾经的干戈之地,如今的安乐之乡。在宋祜的笔下我们可以看见春耕农忙时松桃百姓的勤劳纯朴,也可以看见秋收咏歌时松桃百姓丰收与喜悦。诗歌本就源于劳动,而现在通过诗歌我们可以了解古时松桃的民风民俗。
综上,笔者认为“八景”作为一种地方志传统具有相当的价值,我们应该从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的角度去探讨“八景”的价值,以增进人们对它的认识与利用。对道光《松桃厅志》所载的“八景”诗歌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推广地方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心,推进文化旅游事业,同时对研究贵州地方少数民族社会历史也具有相当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徐宝余.《文心雕龙》诗乐互动下的文学通变观[J].文艺理论研究,2007:97-103.
[2]申月华李硕李品.“八景”文化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118-119.
[3]严奇岩.族群偏见和地域歧视:贵州意象的历史地理考察[J].理论与当代,2008:30-33.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学院文学院 贵州省贵阳市 55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