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实施后,在多数老师的教学理念和行为发生积极变化的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使得课堂教学并未“形成师生共同發展的和谐共同体”。其中尤为突出的问题是如何更好地理解新课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无论是教师对课程内容的设计还是教学活动的展开,在各种课堂教学要素的组合互动里,教师表现出了广泛的权威性和主导性。相比学生而言,教师因知识和能力的优势而处于“上位”,学生因知识能力的弱势而处于“下位”。教师在编制教案、学案和控制教学过程中表现出了对课堂的较强控制,学生因参与程度有限而处于服从地位。针对这一状况,我们认为,在深入理解“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的过程中,课堂教学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对“从学生思想的困惑出发”的思考和重建。其目的是为了建立一种“建构政治课堂教学自己的教授理想图景”的教育哲学,这种课堂教学自身的教育哲学不仅要思考“当代政治课堂教学的正当性和可能性”问题,而且是从对政治工作课程实施如何能成为一种更有德性、更有品格和更令人满意的存在这一教学的根本性问题的发问。
与其他课程相比较,政治课堂教学的突出特点在于教师通过思想的力量引导学生在思考的历程中体能课程内容,体会思维的力量和愉悦。改革后的思想政治课程不是在学生头脑中建构理论体系,也不是给学生一个轻松热闹的课堂体验,而是基于两者的前提下,解决中学生对课程所涉猎的问题在思想认识上的困惑,使之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新课程内容使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向学生展现一种更加特别的思想张力,展现出一种具体而复杂的思想过程,这些都将给课堂教学的思想基础提出新的要求。对此,教师必须正视与课程内容有关的所有社会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有较为深刻的认识,给学生做出有力的引导。
第二,问题主设计如何真正基于学生的思想特点。新课程式改革的实质与精髓在于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课堂活动环节都应该围绕和体现这一点,而问题设计是组织好课堂教学设计环节的关键,良好的、善于启迪学生思考的问题是激发中学生学习热情与积极思考的有效途径。学生的思维只有不断的处于被激发的状态中,创造性地、有效地跟上教学内容进展,成为积极主动的思考者,学习效果才会明显。在学习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会根据自己原有的水平不同程度思考新问题,不断思考中生成智慧,重构知识,体现出自己的的创造性。为此,教师只有有效地创设具有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问题,在学生积极思考中及时引导他们进行感知、判断和推理,不断地解决情境中产生新问题,推动教学的生成,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要确保问题设计更有教育价值和拓展价值,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问题设计必须基于学生思维发展的实际。老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要考虑到学生思维水平不断提高的特点为,同时要慎重对待他们的思想中存在的各种可能的质疑和挑战,既不能将学生的头脑中固定在简单的水平上,也不指望学生能在任何问题上迎刃而解,更不能把学生思考中的质疑看成是不和谐的“杂音”。老师应该对学生的思维与认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设计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要探究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在价值冲突中掌握正确的价值标准。二是问题的提出要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引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探究意识与兴趣。一堂学生没有问题的课不是成功的课,只有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的课才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三是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老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效引导学生思考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四是问题设计要避免简单思维的桎梏。今天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其中的重要原因我们的课堂设计问题的思维还停留在以前习惯于有无问题的选择上,很少甚至少没有意识到中学生思维力量的存在,以及各种因素互动带来的复杂环境的存在。
第三,教师的教学方式如何更好地贴近学生。思想政治课要求立足学生的主体意识,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要用更加贴近学生、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语言形式来表达教育要求,用合乎教育规律的方式来表达教育内容,克服文本话语范式教学下重形式而轻实质、重灌输而轻实效的形式主义。要将文本话语范式教学的控制方式、劝导方式转变为平等交往的人本话语教学方式。只有在老师与学生真诚、平等的对话中,老师所使用的语言才能够反映外在世界的真实,表达事实的真相。也只有如此,教师才能从一个控制者、支配者转变为一个真诚的对话者。
第一、对“从学生思想的困惑出发”的思考和重建。其目的是为了建立一种“建构政治课堂教学自己的教授理想图景”的教育哲学,这种课堂教学自身的教育哲学不仅要思考“当代政治课堂教学的正当性和可能性”问题,而且是从对政治工作课程实施如何能成为一种更有德性、更有品格和更令人满意的存在这一教学的根本性问题的发问。
与其他课程相比较,政治课堂教学的突出特点在于教师通过思想的力量引导学生在思考的历程中体能课程内容,体会思维的力量和愉悦。改革后的思想政治课程不是在学生头脑中建构理论体系,也不是给学生一个轻松热闹的课堂体验,而是基于两者的前提下,解决中学生对课程所涉猎的问题在思想认识上的困惑,使之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新课程内容使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向学生展现一种更加特别的思想张力,展现出一种具体而复杂的思想过程,这些都将给课堂教学的思想基础提出新的要求。对此,教师必须正视与课程内容有关的所有社会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有较为深刻的认识,给学生做出有力的引导。
第二,问题主设计如何真正基于学生的思想特点。新课程式改革的实质与精髓在于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课堂活动环节都应该围绕和体现这一点,而问题设计是组织好课堂教学设计环节的关键,良好的、善于启迪学生思考的问题是激发中学生学习热情与积极思考的有效途径。学生的思维只有不断的处于被激发的状态中,创造性地、有效地跟上教学内容进展,成为积极主动的思考者,学习效果才会明显。在学习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会根据自己原有的水平不同程度思考新问题,不断思考中生成智慧,重构知识,体现出自己的的创造性。为此,教师只有有效地创设具有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问题,在学生积极思考中及时引导他们进行感知、判断和推理,不断地解决情境中产生新问题,推动教学的生成,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要确保问题设计更有教育价值和拓展价值,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问题设计必须基于学生思维发展的实际。老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要考虑到学生思维水平不断提高的特点为,同时要慎重对待他们的思想中存在的各种可能的质疑和挑战,既不能将学生的头脑中固定在简单的水平上,也不指望学生能在任何问题上迎刃而解,更不能把学生思考中的质疑看成是不和谐的“杂音”。老师应该对学生的思维与认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设计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要探究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在价值冲突中掌握正确的价值标准。二是问题的提出要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引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探究意识与兴趣。一堂学生没有问题的课不是成功的课,只有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的课才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三是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老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效引导学生思考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四是问题设计要避免简单思维的桎梏。今天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其中的重要原因我们的课堂设计问题的思维还停留在以前习惯于有无问题的选择上,很少甚至少没有意识到中学生思维力量的存在,以及各种因素互动带来的复杂环境的存在。
第三,教师的教学方式如何更好地贴近学生。思想政治课要求立足学生的主体意识,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要用更加贴近学生、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语言形式来表达教育要求,用合乎教育规律的方式来表达教育内容,克服文本话语范式教学下重形式而轻实质、重灌输而轻实效的形式主义。要将文本话语范式教学的控制方式、劝导方式转变为平等交往的人本话语教学方式。只有在老师与学生真诚、平等的对话中,老师所使用的语言才能够反映外在世界的真实,表达事实的真相。也只有如此,教师才能从一个控制者、支配者转变为一个真诚的对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