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学视角下的实用文细读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f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首先针对实用文教学解读中只关注文章“写了什么”和“怎么写的”的现状,主张从语用学视角细读实用文,认为实用文的细读不仅应该关注文章“写了什么”和“怎么写的”,更应该关注“为什么要这样写”,从而让学生明白作者的语用意图和文章内容形式之间是如何互动的,让学生真正读懂一篇实用文。其次,在理论阐述的基础上,本文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为例,在语用学视角下进行了具体详尽的细读。
  关键词:语用学视角 语用主体 语用意图 细读
  一、传统的实用文教学中,我们是怎么解读一篇实用文的内容呢
  ㈠注重文体共性,忽视文本个性。
  我们一旦确定一篇文章是说明性文体,那么,我们就会不假思索地要教给学生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这三要素。这篇说明文是这样,那一篇说明文也是这样,千篇一律。说明文是这样,其他实用文也基本上是这样,难逃几个固定的知识点。
  我们不可否认文体对确定一篇实用文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因为不能确定文体,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确定就没有可能,只会出现如王荣生教授所说的没有一个科学的“理据”,“教了一堆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①。有了文体,面对纷繁复杂的实用文,教师心中至少可以“大体则有”,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有了一个大的方向。这是传统语文教学的优势。
  但是,某种程度上却又是“定体则无”,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一类文章中的“这一篇”,实用文相对于文学作品而言具有更多的确定性和规范性,但也不能例外。面对“这一篇”实用文,用千篇一律的教学内容框定教学,是否会削减学生学习实用文的兴趣?使本来就比较单一确定的实用文教学变得单调无味呢?值得我们思考。
  ㈡注重“写了什么”和“怎么写的”,忽视“为什么这样写”。
  传统实用文教学中,我们更多的会关注文章“写了什么”和“怎么写的”,即文章的内容和形式。比如学习议论文,我们会引导学生明白论点是什么、论据又是什么,作者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来论证观点的,文章在语言上又有哪些特点等。这些都可以归入“写了什么”和“怎么写的”这两个方面。至于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则语焉不详。
  从写作的角度来讲,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写作的动机问题,即“为什么写”,然后才是选择能实现其写作意图的内容和形式,即“写什么”和“怎么写”。与此相反,自然的或者真正到位的阅读不是仅仅单方面平面地看文章的内容和形式,而应该是看文章的内容和形式是如何实现作者的写作意图的。就说明文而言,学生如果没有意图感,即使学了不少的说明文,掌握了有关说明文的知识技能,却未必能够根据某一具体的写作意图,针对具体的读者对象来写好一篇说明文。这就好像我们只是为了学语法而学语法,不关注为什么表达这个意思,对谁表达,那么语法对我们而言永远是一个死的规则系统,即使学了再多的语法,与说话能力的培养总难免会有一段距离。“此种忽视造成的最大弊病就是阅读和写作的分离”。②
  二、语用学视角下的实用文文本细读
  因此,本文认为传统实用文解读中存在的一些弊端,针对这些弊端,尝试着从一种新的视角,即语用学的视角去细读实用文本。为此,首先必须要弄清楚什么是语用学,以及语用学视角下的实用文文本细读应该读什么。
  所谓语用学是从“说写者和听读者的不同角度以及相互关系上,研究人们的言语行为(语言表达和语言理解)”,③语用学关注的重点是“用意”即语用意图,“是语言片段在特定语境下的交际意义”。④从中我们不难发现,语用学视角下的文本细读研究的是作者的“用意”和“语言表达”之间的互动。图式如下:
  从作者的语用意图和文章的读者对象出发,审视细读文章的内容和形式,“真正理解作者的语用意图和文章的内容形式之间是如何立体良性互动的”。⑤
  三、语用学视角细读实用文的可能性
  ㈠从语言的交际性特点来看理论上的可能性。
  课标认为:“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⑥那么,由“语文文字”构筑的“文章”又是什么呢?李海林老师说:“文章,作为一个独立的具体的存在,它的第一要义或者说主要的意义、原本的意义,是一种言语交际的行为方式。”“所谓文章,只不过是言语交际行为的成文作品。”⑦由此,从言语交际的角度,可以把文章理解为一种交际的手段,关注运语用主体和语用意图。
  在此视角下,我们的研究的内容就不能仅仅是文章的语言、意义、结构了,即“写了什么”和“怎么写的” 了,还要研究作者(言语交际的主体)的意图和读者对象(言语交际的另一主体),对交际内容和形式(文章)的影响。因为没有交际动机,也就不会有交际行为的发生。
  在此视角下,由于每一次交际活动的主体和意图都是全新的,因此,每一篇文章都将是一次独特的、不可重复的交际活动,文章成了“一个独立的具体的存在”,不仅具有一类文章的文体共性,更有其独特的文本个性魅力,我们每一次的阅读行为也将成为一次不可重复的旅程。
  因此,从“把文章理解为一种交际手段”的角度来看,从“语用意图”出发来观照实用文的各要素,从而重构实用文的教学内容,应该是有理论依据的,因而也是可能的,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给传统实用文的教学带来新的内容和活力。
  ㈡从实用文的实用性特点来看实践上的可能性。
  1985年,张志公主编的《现代汉语》,明确提出了“实用性文体”(实用文)。认为它与“文艺性文体”对举,“除了文艺性文体之外的,都是实用性文体”。⑧课标把文章分为文学作品和非文学作品,这其中的非文学作品就是指实用性文章。两者是一致的。
  关于两者的功能,清代的吴乔说:“文为人事之实用”,“诗为人事之虚用”⑨。如果把“诗”扩展为“文学作品”,“虚用”即文学的“无用之大用”;那么“文”即文章,突出其“实用”的功能。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实用”是“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意思,那么,“实用文”的定义应该是“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文章”。   “实用文章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作。”“实用文章对社会产生直接效应,其目的是现实的,往往有明确的应用目的。”⑩也就是说,实用性文章不像注重“审美”的文学作品,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各色人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进行创造性的发挥或多元解读。从言语交际的角度来讲,“实用文章的结构是‘言-意’式的两层结构”⑾,因此,它的交际意图(写作意图)鲜明、单一,更明确更实际,这是其一。
  另外,实用性文章也不像文学作品,接受主体可以比较广泛,“实用文章有比较明确的接受主体,往往有特定的阅读人群。”⑿因此,从言语交际的角度来讲,交际的另一方即交际对象(读者对象)也是固定的,这是其二。
  以上两点,让我们有理由认为,相比文学作品,实用性文章更适合我们从语用学的角度去细读文本,因为它更具操作性,因而在实践上也是可能的。
  四、语用视角下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细读
  从语用学的角度讲,作者的语用意图与语用主体有关。语用学视角下的解读,不仅让我们了解文章写了什么,更主要的是让我们深入懂得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特别是对文章富有意图感的言语形式有更深体悟。第一步我们必须要弄清毛泽东的写作意图。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以下简称《横渡长江》)是毛泽东经典新闻篇章之一,多年来也被选人多个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那么,作者写此则新闻的实际意图是什么呢?
  ㈠作者(语用主体)的语用意图。
  语用学视角下的解读,首先要解决的是语用主体的语用意图。也就是说,在当时的情境之下,作者毛泽东面对读者----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甚至敌军,他想干什么?
  当时的情境是,人民解放军取得了三大战役的胜利,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已经是确定无疑了,国民党反动派看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的胜利,已不能用单纯的军事斗争的方法加以阻止,为了获得喘息的机会,以便卷土重来,就大搞和平谈判的阴谋。但是,国民党反动派最终拒绝签订和平协定,谈判破裂,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作战。渡江战役1949年4月20日晚开始,6月2日结束,战役关键是开始后的三四天。在渡江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刻,毛泽东亲自撰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有何目的?及时报道战况,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鼓舞,瓦解敌军斗志,鼓舞我军士气。在此意图之下,我们再来细读作者富有意图感的言语形式。
  ㈡为什么选择“新闻”这一文体样式?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渡江战斗两天时间就取得了基本胜利,如何通过报道这件事来增强人民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的信心,打击敌人的士气呢?作者选择“新闻”这一文体样式,是因为它能有效实现自己的语用意图。
  试想,在渡江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刻,什么最能及时有效地瓦解敌军斗志,鼓舞我军士气和全国人民?显然是那些鼓舞人心的具体事实。而且这些具体事实必须及时传递给他们,语言上必须简洁明白,叙述上又不允许长篇大论。
  这样的情况下,小说的虚构不足以信,诗歌的含蓄不足以明,新闻这个“轻骑兵”最能胜其任。因为新闻的报道最及时、语言最简洁、事实最真实。
  ㈢富有意图感的言语形式。
  1.富有意图感的选材---繁简得宜。
  清朝的吴祺曾说:“善用笔者,或纵之千言而不厌其详;约之数十言而不见其简。”说的就是写文章当繁则繁,当简则简。文章的繁简指的是叙述的详略,它是指选材而言。选择哪些材料来写,把这些材料放在什么位置说、怎么说、说详细些还是简略些,这些都与作者的写作意图密切相关。
  ⑴报道内容的意图选取。
  对如此场面广阔史无前例的伟大战役,应报道的内容本来很多,诸如事前如何准备,临战如何动员,战士们如何摩拳擦掌,广大工农群众又如何积极支前等等,但作者却仅仅选择了最能表现这场战役基本情况和最突出中心的我三路大军渡江作战的时间、地点、人数、战绩以及胜利原因,余则不及。
  ⑵三路军叙写的意图繁简。
  ①繁简得宜的叙述。
  首先,作者在报道各路渡江部队的时候,并不是三分秋色。对于中路军和西路军的战况记叙得比较简单,特别对东路军的战况写得比较详细突出。这是因为“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在战线上是战犯汤恩伯认为的防守“弱点”区域,在敌人都认为是“弱点”的地方取得胜利,不能算是大英雄,而在敌军认为“是很巩固的”之防线,在“敌军抵抗较为顽强”之防线,在战略上有重要意义之防线,有突破,那就值得大写特写了,因为那将会极大地鼓舞我军士气,瓦解敌军军心。而且对于东路军,作者不仅较具体地写了战况,还更详尽地写了战果,这对于经历“整天激战”中的渡江将士,必将是莫大的激励和欣慰。这是其一。
  其次,前两路军可以叙述得相对简略些,但却不能不写。如果不写,读者就无法全面了解渡江的战况,无法表现我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夺取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的“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千里江面,万船齐发,万炮齐鸣的磅礴气势,百万大军奋勇挺近、直取对岸的破竹之势,将会失色不少。
  最后,和重点写中、西路军一样,东路军因遇到较为顽强的抵抗,毛泽东便用“整天激战”一笔带过,意亦在于此。他深知,详细描写人民解放军如何英勇的同时,也必然会从另一方面表现出国民党官兵的抵抗是多么顽强,二者是统一在一起的,这在宣传效果上远不如略写好。
  正因为作者繁简得宜的叙述,我们的眼前才会有如此壮阔的史诗般画面:百万大军,在浩瀚的长江上,冒着美式枪林弹雨,千帆竞发,劈波斩浪,这画面是何其壮观,何其雄伟;枪声、炮声、波浪声、喊杀声、飞机声,万声齐聚,这首英雄交响曲是何等气魄,何等震撼。
  ②及时的议论穿插。
  作者在前两路军叙述简单的同时,却又穿插了相对而言较为详细的议论分析。在报道中路军进展情况后,插入一段简要的议论,指出我军之所以取得胜利的原因,一是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二是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如果说各路军队的战况是正面对敌军“动之以武”的话,那么,这部分的议论则是从精神侧面对敌军“晓之以理”。通过对我军取胜、敌军失败的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原因分析,让读者进一步认识到人心向背的重要性,“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敌军被自己玩弄的和谈阴谋瓦解了斗志。   一切与违背人民意愿的战争必将遭到世人的谴责和不满,即使是身在曹营,也会心在汉,从道义上,预示着整个国民党反动派政权必然覆灭、
  我军必胜的战争趋势。
  2.富有意图感的语言表达。
  ①故意啰嗦,可简不简。
  “一般说来,句子的结构要遵循一定的语法、语义规则,如果在遵循这些规则的时候做一定程度的偏离,形成某种‘突现结构’,即语用的信息结构、心理结构等,就会带上一定的语用意义。”⒀事实上,这种不合常规的突现结构的出现,正是同说写者某种意图或情感紧密连在一起的。从语用学上讲,凡是不合语法规范的表达,基本上都有表达主体的语用意图在其中,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透过这种“刻意”的语言形式来领悟作者的表达意图或情感因素。例如:“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根据事实,作者没有说是“二十日”,而特别指出“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有嘲讽意味,嘲讽汤恩伯过高估计东面防线的巩固性,过低估计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倘说“二十一日”,毫无感情色彩。毛泽东褒人民解放军贬国民党官兵是符合中国共产党统一中国的共同利益的,在艰苦战争中需要提高士气,增强广大群众对解放中国的信心,争取更多的群众的支持。
  ②意图感的数字表述。
  如果你细读一下,就会发现毛泽东在叙述三路大军渡江人数的时候,每一次都是不同的,都有其用意的。比较如下:
  中路军: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西路军: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东路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从对中路军的描述中,我们看到的含有我军渡江迅疾,作战顺利之意。而西路军和东路军的描述,用的是“三分之二”、“大部”这样的表述方式,没有具体说已渡江的人数,虽然有些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得出具体是数字,但是,其实这些数字没有实际的意义,全国人民包括我军将士包括敌军,关心的是战争的进度,预定计划的完成情况。因此,“三分之二”、“大部”这样的字眼最直接,最能鼓舞振奋全国人民和我军将士的斗志,也最能震动瓦解敌军的军心。而且“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的语句整个让我军感觉胜利在望,让敌军感觉大势已去。其实,如此表述在文中比比皆是,如 “所有……都”、“一切”、“广大”,让人感觉人民解放军战无不胜和战果卓著。
  另外,作者电头“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电”中的“22时”也是值得细读的一个数字。须知,22时对当代人来说已经不早,对那个年代的人就更晚了。这里需要综合考虑,这时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已取得基本胜利,一切尽在掌控之中。毛泽东,作为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的最高统帅,“胸中之竹”也已成“画中之竹”,胜利后的兴奋喜悦之情不能自已。俗话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且这次胜利对解放全中国有着非凡的意义,更有“当惊世界殊”的意味。故他意识到应及时把此消息发布出去,鼓舞士气,振作精神,提高百姓对中国共产党统一中国的信心,并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这一特别指出的时间点,蕴含着作者的丰富的语用意图,正如钟立英老师所言:“这个时间点的丰富意蕴若不被发掘出来,作者的一番良苦用心也就白白被浪费掉了。”⒁
  ③有意味的句式。
  文章几乎全是短句,这一方面是由于新闻的文体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作者为实现表达意图,而选择的一种表达句式。短句因其形体短小,具有简洁明快,活泼有力的表达效果,最适宜表现人民解放军奋勇挺进,势如破竹的战况。比如,“歼灭及击溃……占领……控制……封锁……切断……”,朗读这一段文字应该是慷慨激昂、豪情万丈。因为这一系列的短句不仅写出了东路军的累累战果,还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我军的英勇无畏、锐不可当,作者的自豪与骄傲之情溢于言表。
  ④富有意味的称呼。
  本文对作战双方的称呼在不断变化,用不同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指称其中的一方。例如,对于我军的称呼有“人民解放军”、“我军”,对于敌军的称呼有“敌军”、“当面之敌”、“国民党反动派”、“国民党的广大官兵”、“战犯汤恩伯”、“一切抵抗之敌”。作者选择不同的指称词语是为了切合题旨和内容需要,适应特定的语境要求。
  首先,“我军”和“敌军”相对,称“汤恩伯”为“战犯”,称“国民党”为“反动派”,这些都显示了作者鲜明的立场。
  其次,同一个指称对象,在不同的语境中却有不同的称呼,表现了作者不同的态度。比如,大多数情况下,为了区别于“敌军”,对于“人民解放军”都用“我军”来代替。但是在用议论说明“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的原因的时候,作者却特别用了“人民解放军”,显然,作者是要和下面的“国民党反动派”相对,突出我军是“人民”的军队,是正义之师,在打一场正义之战,而“国民党”是“反动派”,他们的行径是违背人民意愿的,是反人民的,因此,结局只能是覆灭。
  但有时候,作者在称呼上又是很有分寸的。如上所言,在与“人民解放军”相对时候,作者用了“国民党反动派”,明显带着贬义的色彩,表现了作者的愤慨和不屑。但在下一句:“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中,却用了“国民党的广大官兵”,至少是一个中性的称呼,很有分寸感。因为对于那些“希望和平,不想再打”的“广大官兵”,作者还是理解的,并且是欢迎的,这些人还是有良知的,因此显然不能和“反动派”归为一类。对于这些人我们应该是团结,而不是针锋相对,势不两立。“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没有说“一切之敌”,对于归顺我军的敌军,我们还是欢迎的,而对于那些仍负隅顽抗的敌军,我们则会毫不留情地彻底“歼灭及击溃”。
  以上,我们从语用学的视角关注细读了实用文的言语形式,读出了作者对所叙的人物的立场、态度和情感倾向,明白了作者是如何通过富有特点的言语形式来实现其语用意图的,作者为什么这样表达而不那样表达。相信,在语用学的视角下,我们看到的文本将不再是静态平面一堆堆文字,而是立体绽放的动态的言语之美。
  参考文献:
  [1]①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
  [2]②⑤贾龙弟.《基于意图本位的实用文解读策略》[J].语文学习,2013⑵.
  [3]③⒀王建华,语用学与语文教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4]④何自然 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7
  [5]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
  [6]⑦李海林.言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3
  [7]⑧张志公,主编.现代汉语(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8]⑨转引自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40-141.
  [9]⑩⑾⑿谢延秀.实用文体与文学文体之分野及融合[J].理论导刊,2006⑷.
  [10]⒁钟立英.《由“画中之竹”看“胸中之意”》 [J].中学语文教学,2012(9)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交通运输量的持续增长,利用智能运输系统(ITS)来提高道路的利用率,道路交通的安全程度和道路使用的舒适性,已成为未来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本文详细地介绍了ITS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先进国家的发展情况,中国的发展概况及关于我国ITS的发展设想与建议等。  关键词:道路 运输 智能系统 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整个社会对交通运输的需求日益增加
期刊
一、引言  作业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是检测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更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巩固。新课标的基本理念间接地要求作业和评价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逐渐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注重作业的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及应试的导向,使得作业布置只注重知识的落实,陷入机械重复,封闭单调的误
期刊
摘要: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作为一种工具已经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网络环境下加强和改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需要恰当利用网络的积极作用,限制网络的不利影响,充分发挥网络对高校学生党建的促进作用,努力开创高校网络党建的新局面。  21世纪,网络作为一种重要的工具已经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高等教育也迎来了网络化的时代,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网络环境下,加
期刊
摘要:旧的教学方法,阻碍和限制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也阻碍和限制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扬弃旧的教学方法,要提高教学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师科学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的,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科学有效,学生就可以更多、更快、更灵活地掌握知识,就可以较快地提高阅读文章、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文言文教学,对
期刊
摘要:随着时期的开展,英语日益成为国际间交流的工具。小学英语教育是整个英语教育的启蒙阶段。如何更好地培育学生听、说、读、写四项根本技艺是每个教员必需面对的应战。在这四项技艺中,听力锻炼既是学习英语的开端也是学习中的难点。本文就小学英语教学中听力锻炼的指导办法停止了论述。  听力教学不只有利于说、读、写这三项技艺的开展,而且为展开日常交际打下坚实的根底。但对学生而言,听力常常又是难度最大的。传统的教
期刊
走进高年级的课堂,经常会看到冷场的场面。因为学生都不太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和低年级小手高举,边举还边喊“我、我、我”的情景,形成了强大的反差。这是年龄增长的必然,还是心理发展的使然?  在我们的课堂中经常出现这样的场面:老师在课前一个劲地鼓励学生:“愿意配合老师吗?”“要大胆举手发言,要表现出你们最出色的一面”……上课了,问题一提出,老师的手首先举起来,充满感召力地——“谁来说?”没反应,老师的笑脸
期刊
摘 要:本文首先指出了德育的概念,接着探讨了高中德育课的价值和意义,德育课系列化的内容,德育课的组织形式,德育课的组织原则。最后指出,德育课系列化针对不同的学生应该有所选择、有所侧重。  关键词:德育课 系列化  德育是什么?《教育学》指出: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优势与不足;并就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如何将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有效结合进行了探讨。  回首管理理论与实践演进的过程,虽出现过许多不同的思想流派,但归结起来就是两类,一类是以“以工作为中心”,称之为科学管理;另一类是以“以人为中心”,称之为与人本管理。科学管理和人本管理各有特点,各有侧重。就高校学生管理而言,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结合,对于探索高校学生管理的模式,提高
期刊
摘要:多年来的教改实践告诉我们:要想使小学数学课上得生动活泼,就必须使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充满趣味。只有巧妙地创设课堂教学环境,科学而又合理地组织好数学的课堂教学,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索,自己去发现知识,获取知识、给学生留下充分思考的空间,才能使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都充满无限趣味。  1.使课堂教学充满趣味。没有幽默的生活是单调而乏味的,没有幽默的数学课堂教学也同样是枯燥无味的。美国的保罗希
期刊
摘要:课堂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场所,"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是我们每位学习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主要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方法  课堂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场所,向课堂要效率是我们教师执着追求的目标。"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小学数学组多年来研究的课题。近年来我们在学习同行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们自己的教学实践,采取了一些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