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阅读是多么重要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指出,“阅读是一种最为基础的教学手段,是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学校教育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兴趣和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第二学段的阅读目标: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学生阅读经典,与“大师们”直接对话,在全人类所共同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中心情徜徉、玩味、思索并汲取、消化,其好处将是终身受用不尽的。
一、我们的阅读目标
良好的阅读习惯能促使学生自觉、持久地进行阅读实践,并逐步内化为阅读能力。本学期阅读目标是通过阅读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1)养成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质量有着积极作用。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形成,成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将是终身受用的宝贵财富。因此在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同时不能忽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①每读一本书一定要认真读完,不要只翻主要情节,提倡动笔圈、点、画,随时摘录语文基础知识、优美的词句、精彩的描写、生动的对话、好的开头和结尾等,精彩部分重读、多读,建立文本的对比。②阅读时伴随有积极的思维活动,指导学生读书要边读边思考,做好双列笔记。③其它习惯:爱护书本,使用工具书,利用学校“多彩午间”坚持每天阅读,最终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
(2)善于思考。阅读者对文本的思考既有“表层结构”字词方面的学习与思考,也有“深层结构”阅读理解方面的思考,这样的思考应该贯穿阅读的整个过程。如对文本做出预测:《爱的教育》阅读以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争吵》为导入点,阅读伊始,孩子会进行预测安利柯还可能会遇到什么事?他的同学都如克莱谛般善良真诚吗?我们对( )已掌握了哪些知识?与文本进行自我联结是思考的另一种方式。
(3)乐于分享。阅读分享是一种思想的交流与问题的讨论。引导孩子做“双列笔记”有利于分享所得。“双列笔记”一列可以标记为“文本选段”,另一列可以标记自己的思考或是想象抑或是已有知识的联结。在分享中孩子互相聆听、取长补短。
二、我们的选择书目
孩子們已经有了字词的积累,在课堂学习中也学习到了阅读的方法,思维开始步入合理性思考时期,由简单阅读迈入深层阅读。以爱为题材的内容逐渐被孩子所喜爱,为此我们选择《爱的教育》为本学期的第一本读物;孩子们喜欢冒险,喜欢天马行空的想象,经典故事《西游记》对孩子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孩子们在这个时期更喜欢充当给予别人同情的强者,《三毛流浪记》进入孩子们的视野。
(1)《爱的教育》被认为是意大利人必读的十本小说之一,是世界文学史上经久不衰的名著,被各国公认为最富爱心和教育性的读物。“我”在父母老师的教导下,用他的爱心去关怀和注视身边的世界,发现生活中有许许多多感人的事情,文章处处透露出爱与尊重,字里行间洋溢着儿童的纯真与情趣。
(2)《西游记》是一部中国古典神魔小说,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书中讲述唐朝法师西天取经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西游记》成书于16世纪明朝中叶,自问世以来在中国及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3)《三毛流浪记》故事讲述了孤儿三毛的辛酸遭遇。张乐平以机智的笔触,精心地结构了一组一组的笑中带泪的画幅,描写了瘦削矮小的三毛怎样做报贩、擦皮鞋、当学徒……总之,三毛聪明机灵、乐观幽默而又不畏强暴的性格跃然纸上。
三、其它
(1)《爱的教育》导读。本书的作者也说过:“每一个读过此书的人,都会受到灵魂的震撼。”①了解作者。出示书的封面。从书的封面,你了解到了什么?你还想了解什么呢?②出示内容简介,你从中了解到了什么?请你预测一下,文章中会发生什么故事?③初步的阅读方法指导。先看序言,再读目录,然后阅读正文。④推荐阅读。《少年鼓手》,请同学们通过目录找到那个故事认真读一读,练习做双列笔记。创建心理图式,与现实联结。⑤总结。
(2)阅读评估。阅读评价是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自身阅读效果的评估与检查。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辨别能力和分析能力。①如能互换角色,我愿意成为( )因为( );②最紧张的一段是( )最有趣的一段是( )最令我回味的一段是( )我看不懂的地方( )有些乏味的部分是( );③通过阅读,我知道了( );④我最愿意展示( );⑤用哪些词语描述你所喜爱的角色最为合适?为什么?习得他的哪些品质会使你更优秀?
阅读是一种自由的生活,学生在自由愉快的阅读中开启智慧,丰富情感,增强审美愉悦,品尝文字魅力,享受高尚的精神生活。可以用培根的一句话来高度概括读书的好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指出,“阅读是一种最为基础的教学手段,是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学校教育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兴趣和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第二学段的阅读目标: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学生阅读经典,与“大师们”直接对话,在全人类所共同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中心情徜徉、玩味、思索并汲取、消化,其好处将是终身受用不尽的。
一、我们的阅读目标
良好的阅读习惯能促使学生自觉、持久地进行阅读实践,并逐步内化为阅读能力。本学期阅读目标是通过阅读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1)养成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质量有着积极作用。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形成,成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将是终身受用的宝贵财富。因此在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同时不能忽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①每读一本书一定要认真读完,不要只翻主要情节,提倡动笔圈、点、画,随时摘录语文基础知识、优美的词句、精彩的描写、生动的对话、好的开头和结尾等,精彩部分重读、多读,建立文本的对比。②阅读时伴随有积极的思维活动,指导学生读书要边读边思考,做好双列笔记。③其它习惯:爱护书本,使用工具书,利用学校“多彩午间”坚持每天阅读,最终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
(2)善于思考。阅读者对文本的思考既有“表层结构”字词方面的学习与思考,也有“深层结构”阅读理解方面的思考,这样的思考应该贯穿阅读的整个过程。如对文本做出预测:《爱的教育》阅读以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争吵》为导入点,阅读伊始,孩子会进行预测安利柯还可能会遇到什么事?他的同学都如克莱谛般善良真诚吗?我们对( )已掌握了哪些知识?与文本进行自我联结是思考的另一种方式。
(3)乐于分享。阅读分享是一种思想的交流与问题的讨论。引导孩子做“双列笔记”有利于分享所得。“双列笔记”一列可以标记为“文本选段”,另一列可以标记自己的思考或是想象抑或是已有知识的联结。在分享中孩子互相聆听、取长补短。
二、我们的选择书目
孩子們已经有了字词的积累,在课堂学习中也学习到了阅读的方法,思维开始步入合理性思考时期,由简单阅读迈入深层阅读。以爱为题材的内容逐渐被孩子所喜爱,为此我们选择《爱的教育》为本学期的第一本读物;孩子们喜欢冒险,喜欢天马行空的想象,经典故事《西游记》对孩子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孩子们在这个时期更喜欢充当给予别人同情的强者,《三毛流浪记》进入孩子们的视野。
(1)《爱的教育》被认为是意大利人必读的十本小说之一,是世界文学史上经久不衰的名著,被各国公认为最富爱心和教育性的读物。“我”在父母老师的教导下,用他的爱心去关怀和注视身边的世界,发现生活中有许许多多感人的事情,文章处处透露出爱与尊重,字里行间洋溢着儿童的纯真与情趣。
(2)《西游记》是一部中国古典神魔小说,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书中讲述唐朝法师西天取经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西游记》成书于16世纪明朝中叶,自问世以来在中国及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3)《三毛流浪记》故事讲述了孤儿三毛的辛酸遭遇。张乐平以机智的笔触,精心地结构了一组一组的笑中带泪的画幅,描写了瘦削矮小的三毛怎样做报贩、擦皮鞋、当学徒……总之,三毛聪明机灵、乐观幽默而又不畏强暴的性格跃然纸上。
三、其它
(1)《爱的教育》导读。本书的作者也说过:“每一个读过此书的人,都会受到灵魂的震撼。”①了解作者。出示书的封面。从书的封面,你了解到了什么?你还想了解什么呢?②出示内容简介,你从中了解到了什么?请你预测一下,文章中会发生什么故事?③初步的阅读方法指导。先看序言,再读目录,然后阅读正文。④推荐阅读。《少年鼓手》,请同学们通过目录找到那个故事认真读一读,练习做双列笔记。创建心理图式,与现实联结。⑤总结。
(2)阅读评估。阅读评价是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自身阅读效果的评估与检查。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辨别能力和分析能力。①如能互换角色,我愿意成为( )因为( );②最紧张的一段是( )最有趣的一段是( )最令我回味的一段是( )我看不懂的地方( )有些乏味的部分是( );③通过阅读,我知道了( );④我最愿意展示( );⑤用哪些词语描述你所喜爱的角色最为合适?为什么?习得他的哪些品质会使你更优秀?
阅读是一种自由的生活,学生在自由愉快的阅读中开启智慧,丰富情感,增强审美愉悦,品尝文字魅力,享受高尚的精神生活。可以用培根的一句话来高度概括读书的好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