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学内容角度看散文教学方法的合宜性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ot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秋天的怀念》是统编本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王荣生教授在《散文教学教什么》一书中提出,散文的教学内容应是“理解、感受‘这一篇’文本所传递的作者的认知情感,理解、感受‘这一篇’中与作者独特认知情感融为一体的语句章法、语文知识”。据此,将《秋天的怀念》的教学内容确定为“斟字酌句,品评细节,读懂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及愧疚之情,读懂作者对生命的感悟;通过朗读,感受文章平静内敛的叙述风格,增进自己对母爱的理解、对生命的思考”符合散文文体的教学定位。然而,对于刚上初中的学生来说,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的难度还比较大;就生活经验而言,史铁生先生的人生经历崎岖坎坷,他多年来与疾病顽强抗争,在病榻上创作出了大量优秀作品,这种生命的韧劲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比较难于体悟的。基于学情,结合课堂生态,笔者从教学方法的角度对教学重难点的突破进行思考。
  一、连续导入,聚焦文本“裂痕”
  在常规课堂中,导入力求简短,或者教师讲述背景,或者运用多媒体等借以铺设情境,尔后切入课题,进入对文本的学习。在《秋天的怀念》一文中,结合课本资源,我设计了两个“导入”:
  导入一:出示课文插图——请学生仔细端详史铁生的照片,读出了什么?
  导入二:介绍史铁生的文学成就以及他的崎岖坎坷的人生经历。
  设计两个连续的“导入”,主要源自对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判断。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文坛一位比较特殊的作者,他戏称自己“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尽管多年来被病魔缠身,他仍在病榻上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作品,涵盖对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等重大议题的思索。这样独特的生命经验是当下许许多多的中学生所不曾有的,这也是他们需要读这些作品的理由,却也同样是读懂这些作品的阻碍所在。
  插图是教材助读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配合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情节或景物而制作,但很容易被忽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仔细端详史铁生先生的照片,细细感知人物面部的微表情以及仰靠抱臂的动作,用“从容”“放松”“悠闲”“平静”等词语描述史铁生的状态,大致不差。不过,散文这一文体的特殊性在于它叙写的都是真实的人、真实的事、真挚的情。
  对于宗璞、贾平凹、路遥、史铁生等作家而言,离开了写作的这个人,便谈不上对其散文作品的理解。因此,教师仍有必要引导学生联系创作背景,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这样一来便可读出比较明显的裂痕——作者在最好的年华遭遇了瘫痪,所有的血气方刚、年轻气盛,都被禁锢在两条无知觉的病腿和一辆无温度的轮椅上,何以如此从容?是与生俱来的乐观,还是无数暗夜之后的明朗?如果是后者,那么“暗夜”是什么?明朗由何而来?在文本里,我们可以一窥究竟吗?孙绍振教授说,对文本进行分析,实际上是“要把原本统一的对象加以剖析,根本不应该从统一性出发,而是应该从差异性或者矛盾性出发”(孙绍振《批判与探寻:文本中心的突围和建构》)进入形象深层的、内在的矛盾。这样一来,学生揣度插图与文本之间的裂痕,带着疑惑走进文本,思考有了更明确的路径。
  尽管导入篇幅稍长,用时稍多,因其与教学内容相契合故而是合理的。
  二、文本细读,读懂语言意蕴
  导入后,为了让学生对文本进行较为深入的理解,我决定采用“朗读法”和“文本细读法”,具体操作如下:自由朗读课文,用几个词语来描述阅读感受;独立地圈出感受特别强烈的词语、句子或标点;讨论交流理解的词句以及不理解的词句,教师引导、归纳;交流之后,学生试读,教师范读。
  在对文本进行自由朗读后,学生用“愧疚”“怀念”“坚强”“生命”等词语来描述自己的阅读感受,可见他们对文字的感受力是不错的。这大概也能体现出史铁生在文学创作中追求的语言特性——朴质晓畅。再经追问,并无新的词语能够描述感受,看来大家的感觉大同小异。这一环节的朗读落点聚焦于“各读各的书”,“各谈各的感受”。
  学生用语言将感觉描述出来后,接着还需要用语言将思考表达出来。相较而言,感觉停留于粗浅的层面,对文理的品磨以及情感的体悟需要回归具体语句。思考之后,学生分享:第一段中“她总是这么说”这一句里的“总是”看出母亲说的次数很多,看出母亲很想转移我的注意力,希望我不要总是沉浸在痛苦里。
  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学生能够从关键词着手从内容层面剖析,表达中还能体现一定的层次性,这自然是不错的。不过,这句话的内涵不止于此,母亲话里的话结合上下文看,还可挖掘,亦即通过文本,学生的感觉还可细化。于是我顺势而问:“‘我’的注意力先前在哪里,让母亲如此着急地来转移?”又扣住关键词“这么”发问:“母亲无数次地说着怎样的话?又为何总说着這样的话?”以此为点,尔后学生的思维在引导下纵向开散至前文的“暴怒无常”,延伸至文后“花”的意象,横向推及至“可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等句子中的“一直”“再也”“绝”“竟”等词,对作者的遣字用词有了更深的感受,对“我的难”“母亲的难”有了更深的体悟。
  三、文本美读,升华理解内涵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学“唯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是全面不偏。吟诵的时候,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中,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肖培东在《立足读书 浅浅教学》一文中也指出:“从教育实践看,对入选教材的课文进行充分有感情的朗读,有利于激发学生情感,增加欣赏的趣味。同时借助于语气和表情表达文章的神采,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在引导学生咀嚼语言后,仍有必要通过朗读、美读来感受文字背后蕴涵的人性之美。
  文章第一段“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在一块,好好儿活,好好儿活……”一句中,动词“扑”“抓”因其动作的迅捷写出了母亲的不假思索。母亲真的很难,一方面要承受着自身病痛的折磨,另一方面还要承受儿子对生命绝望的巨大心灵痛苦。在双重的痛苦之下,还要深深地理解儿子,一个“忍”字道尽母爱的无声无息。这句话中,省略号省略的内容同样不可谓不丰富。在学生尝试将省略号变成感叹号、句号后,他们辨析出了省略号无可替代的言语内涵和情感内涵。不过当学生将该文句朗读出来时,问题便浮现了,朗读声调平平,朗读节奏大致均衡,写在纸上的语言没有变成活的语气。虽不可将我的理解硬塞给学生,但这样富于深意的文字作如此草率的处理实为不妥。
  接下来我引导学生结合第一单元习得的朗读技巧——语调、语速、语气、节奏、停顿、重音、音韵、词语、情感等,细细读,慢慢读,有感情地读,以读代析,因读而悟,悟出哀情,悟出悲情,悟出深情。有些小组加强了对“扑”“抓”“忍住”等词的重点处理;有些小组对节奏做了调整,前面的动作稍快强化瞬间性,后面关于母亲的语言描写则适度放缓节奏;有些小组对声调的高低也做了调整。再度倾听,确乎在感受母亲的形象方面有了进步。进一步慢镜头回放这一幕场景,震颤的远不只是母亲近乎应激性的反应。终于,在一遍遍的朗读中,学生对情感意蕴的理解更加深刻,书中的文字化作眼角的泪。
  梁实秋先生说:“一个人的人格思想,在散文里绝无掩饰的可能,提起笔便把作者的整个性格纤毫毕露地表现出来。”(王荣生主编《散文教学教什么》)尽管史铁生先生叙述得十分平静,但是他的文字足以照见他对母爱内涵的深层诠释,他对生命意义的深层追寻。这是文章核心的教学价值,却也同样是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所在。“连续导入法”“文本细读法”“文本美读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有效地弥合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与作者的情感距离。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五桂山学校
其他文献
中学语文教学时常会听到这么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写作文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厚障壁,而作文作为中考语文试题150分中占60分的板块,对学生的中考语文成绩起决定性作用,可以说作文是决胜中考语文的关键。有不少历经过高考、中考的学生都说“得语文者得天下,得作文者得语文”。如何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一条更清晰的思路,也成了语文教学的一大重任。为此,笔者做了些尝试,通过问题引路,拓宽学
期刊
当前,很多学生认为自己阅读量不够,缺乏作文素材,尤其是缺少议论文写作的素材。然而笔者认为,高中生并不是真正缺少阅读和素材,而是缺少善于转化素材的“妙悟”和“妙笔”。如果懂得将胸中丘壑转化为平原高山,那么,素材积累便不再是难题。  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读到一篇关于吴敬梓的文章,当时觉得这是一份很好的议论文写作素材,材料既陌生又雅致,很想和学生分享,于是笔者精选了以下段落呈现给学生。  吴敬梓推却了巡
期刊
思维导图是一种结构化、直观化的思维工具,将其运用到初中作文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出完善的知识架构,还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应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的优势,借助思维导图辅助学生梳理并拓展写作思路、明确写作主题,实现写作效益最大化。  一、分析写作方法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初中生拿到作文题目后就开始动笔,展开天马行空的想象。实际上,作文同阅读、识字一样,也是有技巧和方法的。要想提升学生写作水平,必须要
期刊
傅雷曾说:“一切学问没有速成的,尤其是语言。”而直接与高考接轨的阅读教学则或多或少地存在速成嫌疑。当前的深入阅读教学带有明显的目的性与功利性,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从教学与学习两个方面来谈谈语言视角下的深入阅读教学策略。  一、教学:创设丰富语言情境  创设丰富的语言情境是引导学生进行沉浸式阅读的有效教学手段之一,这需要教师具有丰厚的语言功底,并能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活动。  1.创设感染型语言
期刊
小学三年级是写作引领的第一年,对于学生而言,由写话向写作过渡,很多人感到无话可写,没有素材,不知道如何把握书面表达的逻辑顺序。即便是教师通过范文指导,为学生提供模仿写作的参考样本,学生的写作能力依然是面临难以提升的窘境。《金色的草地》是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教读课文,对该单元文本的教读,决不能停留于阅读,要抓住单元主题“留心观察”,指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为写作提供素材。教学中,笔者以“问”启思,通过
期刊
在美学思想上,克罗齐反对把艺术、宗教和哲学理解为绝对理念发展的不同阶段,否定“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主张艺术是情感的表现,是心灵活动的初始阶段,不依赖理念,独立于逻辑认识和经济与道德实践。由此观之,诗歌的审美性,在于个性化抒情意象。  “审美即直觉”的美学主张在诗歌鉴赏中的具体体现,无外乎通过独特的意象将作者情思予以寄托和延展,给读者传递出一种真实而强有力的情感体验和美的感悟,跨越时空,经久不衰,
期刊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所选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共有四篇(《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约占所有文言文篇目的四分之一。这些传记中的主人公都是以其品行或才干名垂青史的人物,学生对其事迹有天然的阅读兴趣。基于以上两点,我认为很有必要对人物传记类文言文的教法做一些研究。JP  一、因“文”学“言”,激发文言学习主动性  文言文教学要注意言与文的统一,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
期刊
统编版小学教材非常重视学生口头复述能力的培养,设置了小学阶段一体化的复述训练体系:第一学段重在借助多维支架训练详细复述,第二学段重在借助于整合信息训练简要复述,第三学段重在借助补充拓展训练创造性復述。其中,作为详细复述和创造性复述的过渡阶段,第二学段的简要复述,看似简单,实际上对于学生思维认知能力的要求很高。统编版四上第八单元就设置了“学会简要复述”的语文要素,下面笔者结合单元中《西门豹治邺》这篇
期刊
“简要复述”,虽有“简要”二字,但有过课堂实践经验的老师会发现:“简要”复述,不简单。其实,只要找准路径,“简要”复述也简单。么,如何才能找准“简要复述”的路径呢?下面以《西门豹治邺》为例,谈谈对这一问题的实践与思考。  一、关注文本背景,营造复述氛围  该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当时的社会环境与当今时代有很大差异,即使故事本身很精彩,因与学生生活联系不够紧密,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要想复述好故事,就
期刊
群文阅读是统编语文教材一个重要的教学改革理念,它以“类文”为教学单元。这些“类文”,在内容、主题、章法或者文体上有某些相似性或者相关性。在群文阅读中,教师要起引领作用,以问题为导向,掌控阅读节奏和思考方向,以便顺利完成单元学习任务。  统编教材必修(下)第八单元选取了两组四篇古代思辨性文章。第一组文章,包括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和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第二组文章,包括杜牧的《阿房宫赋》和苏洵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