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俄罗斯民族风格的声乐作曲家斯维里多夫的声乐题材风格,并结合著名歌手亚历山大 ·维杰尔尼可维、 叶琳娜·奥布拉兹佐娃、德米特里·何沃洛斯多夫斯克对斯维里多夫室内声乐套曲(普希金诗歌“六种浪漫”,亚历山大 波洛克诗歌“彼得堡之歌”,叶赛宁诗歌“远去的罗斯”)的演绎研究经验总结出斯维里多夫的声乐的创作特色。
【关键词】俄罗斯民族;声乐作曲家;斯维里多夫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21世纪的声乐艺术作品有多种体裁、及伴奏风格,比如“传统民歌”、“学院派声乐作品”及舞台和爵士(流行歌曲)声乐作品。在全球化以及西方和美国代用文化的背景下,在展现卓越声音以及旋律美等价值方面很少有中国歌手被公认为是留下经久不衰音乐遗产的天才。
格奥尔吉·瓦西里耶维奇·斯维里多夫就是少数天才之一。2016年年末世界音乐社会为斯维里多夫庆祝了100岁诞辰。在这位20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的故乡-库尔斯克举行了纪念会,建造了纪念碑。在哈里科夫(乌克兰)也像在俄罗斯其他城市(莫斯科,圣彼得堡)一样由哈里科夫伊万·科特里亚列夫斯基民族音乐大学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其中包括来自中国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举行了大师作品系列音乐会。
在俄罗斯音乐学里仍然没有就斯维里多夫对20世纪室内声乐体裁诗集的贡献做出全面以及多层次的评价。斯维里多夫的外甥,他的艺术理论继承人,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别洛年科教授带领斯维里多夫基金会投入大量精力推广他的美妙音乐。特别期待自己能完成斯维里多夫一直未发表的“游子歌”套曲,该套曲是他在战争年代根据古中国诗人的诗集改编的。如果哪个中国歌手能第一个成功地演唱斯维里多夫受中国传统诗歌启发而创作的作品——那么毫无疑问,对于任何一个歌手来说将是创造性的成功。
众所周知,音乐的声乐属性是以歌唱即发声方式的音色为依据的. 对此莫斯科柴可夫斯基·谢尔盖·斯克列勃科夫音乐学院的教授在《音乐风格艺术原则》一书中所述的规律是很有代表性的。在论述欧洲音乐非宗教分支的体裁根源作用时学者将歌唱风格或咏叙调声乐作为最上层的起源。歌唱艺术对于确认是歌剧还是美声唱法(bel canto)是首要的。歌唱艺术体现了欧洲人对美的理解,并且很容易通过辨音力区分出来:即呼吸宽度,长句,有特色的反向进行的逐步增高的声音跳跃(纯五度,大小六度,八度音,少见的小七度)。这样的旋律因素主要是心理感受;在旋律基础上的波形(带有“黄金分割”点),不管是对于17—18世纪意大利古老的咏叹调,还是19世纪新体裁的浪漫主义——室内声乐作品套曲都是典型的。特别是,德国作曲家弗兰茨、 舒伯特、 罗伯特、 舒曼及他们的继承人,音乐抒情诗的创建者在Lied体裁上创建了新的人物形式——男人(女人),歌颂在善良本质下爱情的变化无常。这是欧洲音乐和诗歌繁华时代。
可以确认的是,斯维里多夫在20世纪下半段新的社会文化条件下继承了舒伯特的声乐抒情曲路线,并凭借天才对音乐嗅觉,诗歌阅读深刻性,旋律天赋,纯洁及真诚的感情,诗歌和音乐曲调一致性的结合成为了《非舒伯特流派》。(在这个时期作曲家一直忙于寻找新的前卫的乐谱技巧或者大型交响乐形式)。
在俄罗斯音乐小学记载了旋律因素与17—18世纪的民族传统的渊源。斯维里多夫——伟大的俄罗斯民间声乐文化及穆索尔斯基,拉赫曼尼诺夫的古典传统文化的继承人就是在这里读书,他将民间声乐及古典传统与从远古时代拜占庭宗教曲调里找的发音及旋律进行结合。后来作曲家受到了19世纪拥有抒情歌曲的城市文化的影响:日常的(“多雾的早晨”),爱情的(“哎呦,亲爱的”),粗犷的(“黑色的眼睛”)。他们的不同就是社会体裁的不同:如果曲调与过去的音乐文化的根系(国家形象,环境,人们,文化)有关,那么浪漫曲调首先见证了民族声乐文化的历史变更:从民间口头 创作,家庭传统到歌颂城市,更大众化的,动态的及真实的社会能量。根据米哈伊尔·巴赫金说法,提及的这些传统以潜在(隐藏)方式在《文化的历史记忆》一书里保存下来。20世纪下半段作曲家格奥尔吉·瓦西里耶维奇·斯维里多夫与学者肖斯塔科维奇復兴了这些传统,并且以各自的方式将之转换成音乐里反映世界旋律危机的剖面图。
当然,斯维里多夫——是一位和国家、人民一起经历20世纪大灾难的苏联时期的作曲家:从1941-1945年革命及战争-至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改制与解体。同时确实他有着历史主义思想及时代感 (时代气息)——这是格奥尔吉·斯维里多夫风格的优势,这种优势是通过将他用“20世纪词典”的声调创作的作品融入进音乐风格学里获得。作曲家的和声风格主要取决于民间创作源泉 (三弦,节拍的可变性,调式性,日常教会曲调的音列)。对家乡,俄罗斯大地的感情,为人类的担忧及对 民间精神力量的歌颂 ( 通过他的诗歌创作)——这些艺术家个人特点能使马上区分出他在20世界音乐学里的准确的声音画布,按下列“斯维里多夫”标记:
旋律的节奏弹性,旋律重复的魅力;
不同结构声部里的大量的固定音响, 创建了紧张积极的节拍旋律;
调式特色及丰富性,因为尽可能用民间音乐、甚至是两三种不同调试结构来拓展大调和小调;
和弦垂线的和声(依靠四度“添加”入三音结构);
主题音乐的声音特色,《充填》了乐器(钟,长笛,竖琴, 打击乐器 )的音色,以及他们在钢琴中的仿造音色,用于描绘周围生活细节或反映抒情主人公心理经历。
斯维里多夫创建了独一无二的曲调风格,其曲调优势在于依靠一系列提及的风格原则(调式-旋律,和声及结构的一致性)。曲词(逻各斯)控制着旋律。诗体词既是音符的基础,也是分节形式形成的因素 (句法,调式-旋律“模板”,分节形式由诗词韵律派生出来)。 总之,声乐风格由旋律-体裁的演化展现:从民间雏形”库尔斯克之歌“经过乐器交响乐(“暴风雪”)唱音,拥有不同的声乐“杂种”(叙事曲,戏剧作品)- 到创建室内声乐(波洛克诗歌改编的“彼得堡”套曲)及合唱乐(圣歌和祷文)的原创杰作。 这样,斯维里多夫曲词及旋律一致的曲调描绘了20世纪人们精神与心灵的美丽及美好、但有时是悲惨的生活经历。所以为了理解斯维里多夫的作品及作品一贯“风格”重要的是不仅研究内在的音乐规则,还要研究与俄罗斯诗人阿列克谢·普希金, 亚历山大·波洛克,弗拉基米尔·马雅可夫斯基的艺术思维心理有关的创作规则。音乐形式比诗歌多。音乐饱含许多思想和意义,并且随着每一代新的听众而增多。
摘自于独唱教研组副教授娜达莉亚·奥列格芙娜·格瓦鲁和娜的访谈中:“钢琴伴奏者和教师都认为中国的歌手有很强的洞察力及有能力通过完成旋律快速“适应”音乐形式。重要的不是集中研究18-19世纪意大利歌剧古典作品,而且积极掌握现代音调。风格多样性的室内声乐体裁在这方面提供了帮助。在斯维里多夫的音乐,甚至在拉赫曼尼诺夫,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里都住着人类自由的灵魂,这类人面对戏剧性碰撞仍继续热爱生活。这对于拓宽歌唱意识及充实音准思维,自由使用歌唱设备是非常好的材料。”
音调(乐谱的最小单位)对于了解其他语言非常重要。音调——这是以音乐了解世界、思维的听觉上的产物(波恩菲利德的说法)。通过声乐创作展现其他民族的心灵心理学规则,研究他民族历史和文化。
这样我们就必须理解一个重要的概念——“世界形象”,这对于一个在20世纪全球化条件下开展工作的歌手来说是必须的。音乐创作中的这个概念与展现作品诗意内容的词紧密相连, 该作品是作曲家受读过的书或经历过事物的影响而创作。作曲家对乐谱的态度展现了音乐形象。
“世界形象”的概念是对音樂作品思想的哲学性总结。为什么音乐家,歌唱家和老师需要它?首先,为了找到理解作者作品的“字母”。对于“他人的”音调的敏感度反映了他的内心对精神世界和与文化世界的适应能力。为了使歌手正确的表演作曲家的风格,在自身里感受作曲家的经历花费,继而在自己的演奏里呈现给那些通过歌手理解音乐属性及其作者的观众。
每一个作曲家都有最接近他灵魂的演绎者(例如,出色的演员玛利亚·奥列妮娜·达克里克伊姆很好地完成了穆索尔斯基的声乐作品)。对于斯维里多夫来说,就是亚历山大·维杰尔尼可维, 叶琳娜·奥布拉兹佐娃——伟大的声乐艺术大师,许多作品的演绎者。两位大师回忆了自己与伟大音乐学家交流……有一次,在作曲家那做客,奥布拉兹佐娃问,按照他的理解,穆索尔斯基的“死亡之歌与舞”的演绎秘诀在哪?斯维里多夫说出了自己对于艺术的理解: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时期都有自己的语言及自己的讲说方式。作曲家在自己的音乐中留下了自己时期的语言……歌手是用不同于自己时代的语言在演绎。例如,沙烈斌…… 在艺术中有多种复本,然而此类读物很少有个性。
歌手亚历山大 维杰尔尼可维这样写:为什么我唱斯维里多夫的作品?因为他的音乐符合我的理想,符合我对艺术的理解...就好像,时代本身没有带来什么新鲜的东西,但是在斯维里多夫的音乐里我找了这种新鲜的东西》。目前斯维里多夫作品的普及性及对观众的影响力见证了斯维里多夫风格音调的现实意义。(例如,普希小说《暴风雪》改编的中故事片里音乐旋律或者浪漫曲调“我的玛丽塔纳”就是大众化的)。维杰尔尼可维描写了自己在伦敦大音乐厅(1972)演奏“热情清唱剧”时的印象。在演奏时观众站起来了。报纸报道,从歌唱韩德尔的清唱剧开始(18世纪上半段),英国人并不记得这种强大音乐[4]。
结论
斯维里多夫在自己的声乐创作中综合了20世纪俄罗斯文化音乐历史的两个风格:过去的——展现古代民间礼仪的(“伊万·古巴拉的夜晚”,”纪念谢尔盖· 叶赛宁的诗”的第5部分),展现农村现实且富有诗意的生活(“库尔斯克之歌”,“远去的罗斯”,“乳状山丘”第8 部分)。作曲家创造了20世纪俄罗斯最好的现代音乐神话之一:他的主人公——一个 为世界所发生的不公的及反人类(战争)的一切感到担忧的同龄人。
斯维里多夫作品里的声乐音调_像生物界一样,本能的与语言联系,总是存在心里,存在冷静、快乐及健康的生活理念里。歌唱,像爱情一样,反映了艺术家与世界的关系。俄罗斯文学在本质上与宗教音乐文化、东正教的世界观紧密联系。大量普通观众和德高望重的音乐评论人的反馈见证了来源于此的人们深深的团结感,生活的快乐感。这项伟大的使命是声乐作品演唱者的责任!
格奥尔吉·斯维里多夫音乐里浓浓的真实感被赋予在富有诗意的词,鲜明的语调里,音乐学家麦杜什夫斯克将对新生代歌手的现实意义定义为专有名词《精神现实主义》。和作曲家一起就“彼得堡”声乐套曲演奏进行润色的德米特里· 和瓦拉斯多夫斯基正是这样演唱斯维里多夫的作品。
参考文献
[1]斯克列布科夫.音乐风格艺术原则[J].音乐,1974:347
[2]舍伊科叶琳娜奥布拉兹佐娃.旅途日记.对话[J].艺术,1994
作者简介:孙波,湖南城市学院艺术学院讲师,乌克兰哈尔科夫国立艺术大学博士。
【关键词】俄罗斯民族;声乐作曲家;斯维里多夫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21世纪的声乐艺术作品有多种体裁、及伴奏风格,比如“传统民歌”、“学院派声乐作品”及舞台和爵士(流行歌曲)声乐作品。在全球化以及西方和美国代用文化的背景下,在展现卓越声音以及旋律美等价值方面很少有中国歌手被公认为是留下经久不衰音乐遗产的天才。
格奥尔吉·瓦西里耶维奇·斯维里多夫就是少数天才之一。2016年年末世界音乐社会为斯维里多夫庆祝了100岁诞辰。在这位20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的故乡-库尔斯克举行了纪念会,建造了纪念碑。在哈里科夫(乌克兰)也像在俄罗斯其他城市(莫斯科,圣彼得堡)一样由哈里科夫伊万·科特里亚列夫斯基民族音乐大学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其中包括来自中国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举行了大师作品系列音乐会。
在俄罗斯音乐学里仍然没有就斯维里多夫对20世纪室内声乐体裁诗集的贡献做出全面以及多层次的评价。斯维里多夫的外甥,他的艺术理论继承人,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别洛年科教授带领斯维里多夫基金会投入大量精力推广他的美妙音乐。特别期待自己能完成斯维里多夫一直未发表的“游子歌”套曲,该套曲是他在战争年代根据古中国诗人的诗集改编的。如果哪个中国歌手能第一个成功地演唱斯维里多夫受中国传统诗歌启发而创作的作品——那么毫无疑问,对于任何一个歌手来说将是创造性的成功。
众所周知,音乐的声乐属性是以歌唱即发声方式的音色为依据的. 对此莫斯科柴可夫斯基·谢尔盖·斯克列勃科夫音乐学院的教授在《音乐风格艺术原则》一书中所述的规律是很有代表性的。在论述欧洲音乐非宗教分支的体裁根源作用时学者将歌唱风格或咏叙调声乐作为最上层的起源。歌唱艺术对于确认是歌剧还是美声唱法(bel canto)是首要的。歌唱艺术体现了欧洲人对美的理解,并且很容易通过辨音力区分出来:即呼吸宽度,长句,有特色的反向进行的逐步增高的声音跳跃(纯五度,大小六度,八度音,少见的小七度)。这样的旋律因素主要是心理感受;在旋律基础上的波形(带有“黄金分割”点),不管是对于17—18世纪意大利古老的咏叹调,还是19世纪新体裁的浪漫主义——室内声乐作品套曲都是典型的。特别是,德国作曲家弗兰茨、 舒伯特、 罗伯特、 舒曼及他们的继承人,音乐抒情诗的创建者在Lied体裁上创建了新的人物形式——男人(女人),歌颂在善良本质下爱情的变化无常。这是欧洲音乐和诗歌繁华时代。
可以确认的是,斯维里多夫在20世纪下半段新的社会文化条件下继承了舒伯特的声乐抒情曲路线,并凭借天才对音乐嗅觉,诗歌阅读深刻性,旋律天赋,纯洁及真诚的感情,诗歌和音乐曲调一致性的结合成为了《非舒伯特流派》。(在这个时期作曲家一直忙于寻找新的前卫的乐谱技巧或者大型交响乐形式)。
在俄罗斯音乐小学记载了旋律因素与17—18世纪的民族传统的渊源。斯维里多夫——伟大的俄罗斯民间声乐文化及穆索尔斯基,拉赫曼尼诺夫的古典传统文化的继承人就是在这里读书,他将民间声乐及古典传统与从远古时代拜占庭宗教曲调里找的发音及旋律进行结合。后来作曲家受到了19世纪拥有抒情歌曲的城市文化的影响:日常的(“多雾的早晨”),爱情的(“哎呦,亲爱的”),粗犷的(“黑色的眼睛”)。他们的不同就是社会体裁的不同:如果曲调与过去的音乐文化的根系(国家形象,环境,人们,文化)有关,那么浪漫曲调首先见证了民族声乐文化的历史变更:从民间口头 创作,家庭传统到歌颂城市,更大众化的,动态的及真实的社会能量。根据米哈伊尔·巴赫金说法,提及的这些传统以潜在(隐藏)方式在《文化的历史记忆》一书里保存下来。20世纪下半段作曲家格奥尔吉·瓦西里耶维奇·斯维里多夫与学者肖斯塔科维奇復兴了这些传统,并且以各自的方式将之转换成音乐里反映世界旋律危机的剖面图。
当然,斯维里多夫——是一位和国家、人民一起经历20世纪大灾难的苏联时期的作曲家:从1941-1945年革命及战争-至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改制与解体。同时确实他有着历史主义思想及时代感 (时代气息)——这是格奥尔吉·斯维里多夫风格的优势,这种优势是通过将他用“20世纪词典”的声调创作的作品融入进音乐风格学里获得。作曲家的和声风格主要取决于民间创作源泉 (三弦,节拍的可变性,调式性,日常教会曲调的音列)。对家乡,俄罗斯大地的感情,为人类的担忧及对 民间精神力量的歌颂 ( 通过他的诗歌创作)——这些艺术家个人特点能使马上区分出他在20世界音乐学里的准确的声音画布,按下列“斯维里多夫”标记:
旋律的节奏弹性,旋律重复的魅力;
不同结构声部里的大量的固定音响, 创建了紧张积极的节拍旋律;
调式特色及丰富性,因为尽可能用民间音乐、甚至是两三种不同调试结构来拓展大调和小调;
和弦垂线的和声(依靠四度“添加”入三音结构);
主题音乐的声音特色,《充填》了乐器(钟,长笛,竖琴, 打击乐器 )的音色,以及他们在钢琴中的仿造音色,用于描绘周围生活细节或反映抒情主人公心理经历。
斯维里多夫创建了独一无二的曲调风格,其曲调优势在于依靠一系列提及的风格原则(调式-旋律,和声及结构的一致性)。曲词(逻各斯)控制着旋律。诗体词既是音符的基础,也是分节形式形成的因素 (句法,调式-旋律“模板”,分节形式由诗词韵律派生出来)。 总之,声乐风格由旋律-体裁的演化展现:从民间雏形”库尔斯克之歌“经过乐器交响乐(“暴风雪”)唱音,拥有不同的声乐“杂种”(叙事曲,戏剧作品)- 到创建室内声乐(波洛克诗歌改编的“彼得堡”套曲)及合唱乐(圣歌和祷文)的原创杰作。 这样,斯维里多夫曲词及旋律一致的曲调描绘了20世纪人们精神与心灵的美丽及美好、但有时是悲惨的生活经历。所以为了理解斯维里多夫的作品及作品一贯“风格”重要的是不仅研究内在的音乐规则,还要研究与俄罗斯诗人阿列克谢·普希金, 亚历山大·波洛克,弗拉基米尔·马雅可夫斯基的艺术思维心理有关的创作规则。音乐形式比诗歌多。音乐饱含许多思想和意义,并且随着每一代新的听众而增多。
摘自于独唱教研组副教授娜达莉亚·奥列格芙娜·格瓦鲁和娜的访谈中:“钢琴伴奏者和教师都认为中国的歌手有很强的洞察力及有能力通过完成旋律快速“适应”音乐形式。重要的不是集中研究18-19世纪意大利歌剧古典作品,而且积极掌握现代音调。风格多样性的室内声乐体裁在这方面提供了帮助。在斯维里多夫的音乐,甚至在拉赫曼尼诺夫,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里都住着人类自由的灵魂,这类人面对戏剧性碰撞仍继续热爱生活。这对于拓宽歌唱意识及充实音准思维,自由使用歌唱设备是非常好的材料。”
音调(乐谱的最小单位)对于了解其他语言非常重要。音调——这是以音乐了解世界、思维的听觉上的产物(波恩菲利德的说法)。通过声乐创作展现其他民族的心灵心理学规则,研究他民族历史和文化。
这样我们就必须理解一个重要的概念——“世界形象”,这对于一个在20世纪全球化条件下开展工作的歌手来说是必须的。音乐创作中的这个概念与展现作品诗意内容的词紧密相连, 该作品是作曲家受读过的书或经历过事物的影响而创作。作曲家对乐谱的态度展现了音乐形象。
“世界形象”的概念是对音樂作品思想的哲学性总结。为什么音乐家,歌唱家和老师需要它?首先,为了找到理解作者作品的“字母”。对于“他人的”音调的敏感度反映了他的内心对精神世界和与文化世界的适应能力。为了使歌手正确的表演作曲家的风格,在自身里感受作曲家的经历花费,继而在自己的演奏里呈现给那些通过歌手理解音乐属性及其作者的观众。
每一个作曲家都有最接近他灵魂的演绎者(例如,出色的演员玛利亚·奥列妮娜·达克里克伊姆很好地完成了穆索尔斯基的声乐作品)。对于斯维里多夫来说,就是亚历山大·维杰尔尼可维, 叶琳娜·奥布拉兹佐娃——伟大的声乐艺术大师,许多作品的演绎者。两位大师回忆了自己与伟大音乐学家交流……有一次,在作曲家那做客,奥布拉兹佐娃问,按照他的理解,穆索尔斯基的“死亡之歌与舞”的演绎秘诀在哪?斯维里多夫说出了自己对于艺术的理解: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时期都有自己的语言及自己的讲说方式。作曲家在自己的音乐中留下了自己时期的语言……歌手是用不同于自己时代的语言在演绎。例如,沙烈斌…… 在艺术中有多种复本,然而此类读物很少有个性。
歌手亚历山大 维杰尔尼可维这样写:为什么我唱斯维里多夫的作品?因为他的音乐符合我的理想,符合我对艺术的理解...就好像,时代本身没有带来什么新鲜的东西,但是在斯维里多夫的音乐里我找了这种新鲜的东西》。目前斯维里多夫作品的普及性及对观众的影响力见证了斯维里多夫风格音调的现实意义。(例如,普希小说《暴风雪》改编的中故事片里音乐旋律或者浪漫曲调“我的玛丽塔纳”就是大众化的)。维杰尔尼可维描写了自己在伦敦大音乐厅(1972)演奏“热情清唱剧”时的印象。在演奏时观众站起来了。报纸报道,从歌唱韩德尔的清唱剧开始(18世纪上半段),英国人并不记得这种强大音乐[4]。
结论
斯维里多夫在自己的声乐创作中综合了20世纪俄罗斯文化音乐历史的两个风格:过去的——展现古代民间礼仪的(“伊万·古巴拉的夜晚”,”纪念谢尔盖· 叶赛宁的诗”的第5部分),展现农村现实且富有诗意的生活(“库尔斯克之歌”,“远去的罗斯”,“乳状山丘”第8 部分)。作曲家创造了20世纪俄罗斯最好的现代音乐神话之一:他的主人公——一个 为世界所发生的不公的及反人类(战争)的一切感到担忧的同龄人。
斯维里多夫作品里的声乐音调_像生物界一样,本能的与语言联系,总是存在心里,存在冷静、快乐及健康的生活理念里。歌唱,像爱情一样,反映了艺术家与世界的关系。俄罗斯文学在本质上与宗教音乐文化、东正教的世界观紧密联系。大量普通观众和德高望重的音乐评论人的反馈见证了来源于此的人们深深的团结感,生活的快乐感。这项伟大的使命是声乐作品演唱者的责任!
格奥尔吉·斯维里多夫音乐里浓浓的真实感被赋予在富有诗意的词,鲜明的语调里,音乐学家麦杜什夫斯克将对新生代歌手的现实意义定义为专有名词《精神现实主义》。和作曲家一起就“彼得堡”声乐套曲演奏进行润色的德米特里· 和瓦拉斯多夫斯基正是这样演唱斯维里多夫的作品。
参考文献
[1]斯克列布科夫.音乐风格艺术原则[J].音乐,1974:347
[2]舍伊科叶琳娜奥布拉兹佐娃.旅途日记.对话[J].艺术,1994
作者简介:孙波,湖南城市学院艺术学院讲师,乌克兰哈尔科夫国立艺术大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