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泉城秋色
到了铁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字僧楼,与都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更有那一株的丹枫夹在里面,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十里长的屏风。正在欣赏不绝,忽听一声渔唱。低头看去,谁知那大明湖业已澄净得同镜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显得明明白白。那楼台树木,格外光彩,觉得比上头的一个千佛山还要好看,还要清楚。这湖的南岸,上去便是街市,却有一层芦苇,密密遮住。现在正是着花的时候,一片白花映着带水气的斜阳,好似一条粉红绒毯,做了上下两个山的垫子,实在奇绝。
作者写的泉城秋色,层次分明。先写千佛山,后写大明湖,再写街市。忽听一声渔唱,由远望而俯视,转折自然。语言色彩鲜妍,写山光,五彩缤纷;写水色,明净可爱。这段秋景描写启示我们在写景物的时候,一要按一定的顺序来写,这样才能脉络清晰,层次分明。二要在写景时抓住景物的特征,这样才能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
东北农村之秋
八月初头,麦黄了。看不到边几的绿色的庄稼地。有了好些黄灿灿的小块,这是麦地。屯落东边的泡子(注:大池塘)里,菱角开着小小的金黄色的花朵。星星点点的。漂在水面上,夹在确青的蒲草的中间。老远看去,这些小小的花朵,连成了黄乎乎的一片。远远的南岭,像云烟似的。贴在蓝色的天边。燕子啾啾地叫着,在天空里飞来飞去,寻找吃的东西,完了又停在房檐下,刷洗它们的毛羽。雨水挺多,园子里种下的瓜菜,从来不浇水。天空没有完全干净的时候,总有一片或两片雪白的或是乌黑的浮云。在白天,太阳照射着,热毛子马熬得气乎乎,狗吐出舌头。可是,到下晚,大风刮起来,高粱和苞米的叶子沙拉拉地发响。西北悬天起了乌黑的云朵,不大一会,瓢泼大雨到来了,夹着炸雷和闪电。
这里有动有静,有远景有近景,有空中有地面,错综纷纭,生机勃勃。这是东北农村初秋的景色,描写得有声有色。由于是初秋,所以还残留着夏的余炎,连骤雨也带着夏意。这段描写启示我们在写景时,不能同定某一个死板的景色,而要放眼远看,远近结合、动静结合,这样的景物描写才能绘声绘色,引人入胜。
东北农村之秋(二)
是八月末尾的一个明朗的晴天,天空是清水一般地澄清。风把地面刮干了。风把田野刮成了斑斓的颜色。风把高粱穗子刮黄了。乔麦的红梗上。开着小小的漂白的花朵,像一层小雪,像一片白霜,落在深红色的秆子上,苞米棒子的红缨都干巴了,只有在这里,那里,一疙疸一疙疸没有成熟的“大瞎”的缨子。还是通红的。稠密的大豆的叶子,老远看去,一片焦黄。屯子里,家家户户的窗户跟前,房檐底下,挂着一串一串的红辣椒,一嘟鲁一嘟鲁的山丁子,一挂一挂的红菇菇,一穗一穗煮熟了留到冬天吃的嫩苞米杆子。人们的房檐下,也跟大原野里一样,十分漂亮。
这一段所写的景色,与上一段相差不到一个月,但随着季节的推移,景色全然不同了。这是收获的季节。只有仔细观察生活的作家,才能写出这样具有季节特征的不同景色。这段景物描写启示我们在写景之前一定要认真观察,只有认真观察。才能写出景物的特征
到了铁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字僧楼,与都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更有那一株的丹枫夹在里面,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十里长的屏风。正在欣赏不绝,忽听一声渔唱。低头看去,谁知那大明湖业已澄净得同镜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显得明明白白。那楼台树木,格外光彩,觉得比上头的一个千佛山还要好看,还要清楚。这湖的南岸,上去便是街市,却有一层芦苇,密密遮住。现在正是着花的时候,一片白花映着带水气的斜阳,好似一条粉红绒毯,做了上下两个山的垫子,实在奇绝。
作者写的泉城秋色,层次分明。先写千佛山,后写大明湖,再写街市。忽听一声渔唱,由远望而俯视,转折自然。语言色彩鲜妍,写山光,五彩缤纷;写水色,明净可爱。这段秋景描写启示我们在写景物的时候,一要按一定的顺序来写,这样才能脉络清晰,层次分明。二要在写景时抓住景物的特征,这样才能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
东北农村之秋
八月初头,麦黄了。看不到边几的绿色的庄稼地。有了好些黄灿灿的小块,这是麦地。屯落东边的泡子(注:大池塘)里,菱角开着小小的金黄色的花朵。星星点点的。漂在水面上,夹在确青的蒲草的中间。老远看去,这些小小的花朵,连成了黄乎乎的一片。远远的南岭,像云烟似的。贴在蓝色的天边。燕子啾啾地叫着,在天空里飞来飞去,寻找吃的东西,完了又停在房檐下,刷洗它们的毛羽。雨水挺多,园子里种下的瓜菜,从来不浇水。天空没有完全干净的时候,总有一片或两片雪白的或是乌黑的浮云。在白天,太阳照射着,热毛子马熬得气乎乎,狗吐出舌头。可是,到下晚,大风刮起来,高粱和苞米的叶子沙拉拉地发响。西北悬天起了乌黑的云朵,不大一会,瓢泼大雨到来了,夹着炸雷和闪电。
这里有动有静,有远景有近景,有空中有地面,错综纷纭,生机勃勃。这是东北农村初秋的景色,描写得有声有色。由于是初秋,所以还残留着夏的余炎,连骤雨也带着夏意。这段描写启示我们在写景时,不能同定某一个死板的景色,而要放眼远看,远近结合、动静结合,这样的景物描写才能绘声绘色,引人入胜。
东北农村之秋(二)
是八月末尾的一个明朗的晴天,天空是清水一般地澄清。风把地面刮干了。风把田野刮成了斑斓的颜色。风把高粱穗子刮黄了。乔麦的红梗上。开着小小的漂白的花朵,像一层小雪,像一片白霜,落在深红色的秆子上,苞米棒子的红缨都干巴了,只有在这里,那里,一疙疸一疙疸没有成熟的“大瞎”的缨子。还是通红的。稠密的大豆的叶子,老远看去,一片焦黄。屯子里,家家户户的窗户跟前,房檐底下,挂着一串一串的红辣椒,一嘟鲁一嘟鲁的山丁子,一挂一挂的红菇菇,一穗一穗煮熟了留到冬天吃的嫩苞米杆子。人们的房檐下,也跟大原野里一样,十分漂亮。
这一段所写的景色,与上一段相差不到一个月,但随着季节的推移,景色全然不同了。这是收获的季节。只有仔细观察生活的作家,才能写出这样具有季节特征的不同景色。这段景物描写启示我们在写景之前一定要认真观察,只有认真观察。才能写出景物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