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贫困大学生在各种花费(即物质)方面,在心理方面以及对未来的信心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家庭,而且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我们必须在资助制度、人文关怀、校园文化方面下工夫来解决贫困大学生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3-0210-0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高校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和消费水平的差距逐渐拉大,这势必使高校贫困学生的人格发展、价值观的形成与普通学生存在差异[1]。这种差异将会影响到高级知识群体社会认知心理的差异,进而影响社会的安定有序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此,我们有必要对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及心理状况以及相关问题作一分析。
一、贫困大学生生活及心理问题的表现
目前我国普通地方高校的贫困生比例大都在15%~30%之间,有些老少边穷地方的高校贫困生比例还要略高[2]。笔者根据2010年11月对内江师范学院大三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的问卷调查,对高校贫困生的一些基本状况有了一定的了解。
(一)贫困生花费与学生平均花费存在较大差距
从内江师范学院公布的收费标准看,多数专业的大学生平均每年学费为4 000元左右(艺术专业高达8 000元~9 000元),加上每年800元~1 200元的住宿费,还有书本杂费1 300元左右,一个学生年总费用约为6 000元左右,四年下来,约为24 000元。而每个大学生每月的消费(包括基本生活费)在500元~600元左右,以每年在校十个月计算,四年就是20 000元~24 000元。几项费用加起来,一个大学生应花费45 000元左右才能完成学业,这还是一组按较低标准计算所得的数据,但对贫困家庭来说已经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实际上,贫困学生的的消费远远低于这个数字。调查表明,有42%的调查对象和90%以上被认定为贫困生的受访者月平均支出在380元以下,每月的支出还包括一年一度的计算机和英语过级考试的报名费以及班级组织活动所均摊的费用等等,纯粹用于生活保障的费用还不足350元。调查还表明,普通大学生月生活费和学习费用约为520元和95元,分别是贫困生该项费用的1.7和1.6倍。当然,富裕大学生的消费还要高得多。
(二)贫困生心理压力大、对社会活动缺乏热情
七成以上的贫困生认为受影响最大的是衣食住行,同时,有26%的学生认为贫困对学业的影响较大,因为贫困牵扯了他们更多的精力,造成更加沉重的身心负担,而且必须为获得收入而奔波。我们的调查显示,经济困难学生的情况很糟糕,贫困生的心理压力很大,有60%的贫困生感到羞愧难当。和以前不同的是,现在家境贫寒的学生加入到学生社团组织中去的较少,而活跃在学生社团组织中的,大部分是家庭条件优越的、所谓的“富学生”。贫困也对近半数贫困生的人际交往产生影响,使其不愿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生活相当封闭;有40%的贫困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受到打击。
(三)贫困生自卑与自强同在
沃农·I·艾伦指出,沉浸在贫穷回忆中的人所形成的人格特征是:没有较长的计划,追求的目标低微,忍受痛苦的力量弱;自我观念、自尊心偏低。其他资料也显示,贫困学生对家庭经济状况的无助以及家人的高期望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随之产生自卑感[3]。
我们的调查也表明,贫困使贫困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并产生了种种心理障碍。调查显示,22.5%的贫困生感到很自卑,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不可抑制地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有42.2%的贫困生不愿在Internet或其他媒体上公开求助,即使能够收到满意的效果。这些同学大多来自老、少、边、穷地区和城市困难家庭,他们经济困难,可利用的社会关系缺乏,社会交往能力差,自尊心强,不愿以弱势形象在群体中出现,所表现出的就是对捐助、帮助一类的事情很小心,心理负担重,最终导致他们非常自卑。调查同时发现:贫困、坎坷的生活经历,使贫困生较其他同学有着更强的自强自立意识,他们以苦为乐,自强不息。在刻苦学习的同时,许多同学能积极寻找机会锻炼自己,积极投身校园建设,在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也减轻了自身的经济负担。
二、贫困大学生生活及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从上面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出,贫困大学生面临很多问题,那么,这些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多数贫困生来自边远(经济落后)地区和城镇下岗家庭
在被调查的贫困学生中,有70%以上来自农村,其中又有57.6%的学生来自经济落后地区。目前,我国尚有近600个贫困县,6 000万贫困人口,很多农民的温饱问题还未解决好,更谈不上支付子女上大学的费用了,这就在客观上形成了一批贫困学生[3]。而普通地方高校的生源90%来自农村,所以,这些学校的贫困生比较多。我们的调查表明,造成家庭收入低下的原因中,因属“边远地区”的占71.7%,“经济落后地区”的占37.7%,因“家庭人口多”的占15.2%,因"自然灾害"的占14.7%。当然,也有一些贫困生来自城镇,但这些学生的家庭大多是下岗家庭,调查表明,因“家庭成员下岗”的占8.9%。
(二)贫困大学生成长于不利的文化环境
这里的文化环境包括学生成长中的传统文化的发扬程度,民主制度的完善与否,法律意识强弱程度等。上面谈到的学生来源的不同就会引起文化环境的不同。从区域上来说,来自东部地区的学生和来自西部地区的学生就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越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其文化环境就会更好。亨廷顿曾这样分析,即“社会经济发展,使一个社会中的总体地位水平和组织的复杂程度得到提高;而更高的社会——经济地位和更多的涉入组织,导致政治参与的扩大”[4]。显然,来自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的学生,他们的法律意识更强,信息来源(比如来自家庭的、本地区的信息)更全面,而这恰恰是来自西部地区学生稍微欠缺的。另外,学生来自城乡的不同也导致了生活和心理状况的差别。据传统观念,来自农村的学生对精神层面的需求就相对较低,而来自城市的学生由于其观念的不同,他们的这种需求则相对较高。总之,由于城乡的各方面的差异,导致了学生的精神层面的需求的不同,也就导致了他们在大学校园里的心理状况的不同。
三、解决贫困大学生问题的对策
在和谐社会环境包容之下,我们要构建和谐校园,就必须要解决好贫困生的生活和心理问题。
(一)加强资助制度建设,保障贫困生正常生活
我们要健全多元化的助学制度体系,学校要加大对品学兼优的贫困生的奖学金资助力度,不断研究、完善优秀贫困生奖励办法,帮助和激励更多贫困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发挥助学贷款的助学主渠道的作用;建立更加规范的勤工助学制度,把“资助”与“育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勤奋好学、自立自强、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
我们还应该增加相应的专项经费,用于贫困生学费减免和生活资助。重点补助特困生的日常伙食费,确保需要资助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资助。此外,对于贫困生中的孤儿、父母丧失劳动能力等的特困生,可参照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行特困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革奖学金制度,将其分解为学校奖学金、专项困难补助和贷款补助三部分,专项困难补助主要用于临时性困难补助等;固定困难补助用于支持贫困生到艰苦地区或行业工作的补助等。同时,学校要严格规范收费行为,控制办学成本,调整支出结构,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进一步办好高校食堂使之节能降耗、稳定饭菜价格以保障贫困生的基本生活。
(二)加强学校人文关怀的力度,促使贫困生“心理和谐”
近年来,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压力普遍加大,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增多,影响了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学生的心理状况往往被忽视了。我们有必要加强高校人文关怀的大氛围,以改进大学生心理教育。我们在建设学生心理和谐的校园文化时,要懂得心理问题不能简单地施以大道理,而需进行耐心的心理辅导来加以解决。要采取切实措施,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专门机构,不断探索人文关怀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有效途径,确保大学生尤其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确保实现高校动态的、人性化的、发展的高度和谐。
(三)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认识能力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礼”是不容忽视的内容。“中国有礼义之大,故称夏”,而将“礼”注入到大学校园,我们应发扬“宽容、谦让、扶助”的传统,以宽容、包容的态度交流沟通,以之来调和贫困大学生与富裕大学生由于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不应以人物质上的多寡、文化上的差异而片面地排斥和孤立同学。贫困大学生多数来自农村,他们进入大学首先要接受的是城市社会化过程,但城市本身和城市学生给了他们疏离感。“没钱我可以通过做家教来补,但农村和城市巨大的文化差异,始终让我感到孤独。我如何用力也无法融入”。这是一个来自农村学生的感言。和谐校园是一个秩序化的校园,要达到和谐,需要宽容,也需要理性的秩序。承认并尊重处于不同经济水平、消费层次的同学文化上的差异,这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做到的。
我们不仅仅用法律法规来调节和制裁为社会利益而发生的各种冲突,我们还应该用传统道德教化人们注重理性,提倡帮助、扶持,更要让学生懂得宽容,与人亲善,建立一种和谐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周围.消费水平对大学生人格发展影响的调查报告[J].思想·理论·教育,1999,(6).
[2]周学红.普通地方高校贫困生现状及对策研究[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报,2002,(2).
[3]陈微.走近城市贫困者[J].观察与思考,1999,(8).
[4]亨廷顿.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84.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3-0210-0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高校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和消费水平的差距逐渐拉大,这势必使高校贫困学生的人格发展、价值观的形成与普通学生存在差异[1]。这种差异将会影响到高级知识群体社会认知心理的差异,进而影响社会的安定有序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此,我们有必要对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及心理状况以及相关问题作一分析。
一、贫困大学生生活及心理问题的表现
目前我国普通地方高校的贫困生比例大都在15%~30%之间,有些老少边穷地方的高校贫困生比例还要略高[2]。笔者根据2010年11月对内江师范学院大三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的问卷调查,对高校贫困生的一些基本状况有了一定的了解。
(一)贫困生花费与学生平均花费存在较大差距
从内江师范学院公布的收费标准看,多数专业的大学生平均每年学费为4 000元左右(艺术专业高达8 000元~9 000元),加上每年800元~1 200元的住宿费,还有书本杂费1 300元左右,一个学生年总费用约为6 000元左右,四年下来,约为24 000元。而每个大学生每月的消费(包括基本生活费)在500元~600元左右,以每年在校十个月计算,四年就是20 000元~24 000元。几项费用加起来,一个大学生应花费45 000元左右才能完成学业,这还是一组按较低标准计算所得的数据,但对贫困家庭来说已经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实际上,贫困学生的的消费远远低于这个数字。调查表明,有42%的调查对象和90%以上被认定为贫困生的受访者月平均支出在380元以下,每月的支出还包括一年一度的计算机和英语过级考试的报名费以及班级组织活动所均摊的费用等等,纯粹用于生活保障的费用还不足350元。调查还表明,普通大学生月生活费和学习费用约为520元和95元,分别是贫困生该项费用的1.7和1.6倍。当然,富裕大学生的消费还要高得多。
(二)贫困生心理压力大、对社会活动缺乏热情
七成以上的贫困生认为受影响最大的是衣食住行,同时,有26%的学生认为贫困对学业的影响较大,因为贫困牵扯了他们更多的精力,造成更加沉重的身心负担,而且必须为获得收入而奔波。我们的调查显示,经济困难学生的情况很糟糕,贫困生的心理压力很大,有60%的贫困生感到羞愧难当。和以前不同的是,现在家境贫寒的学生加入到学生社团组织中去的较少,而活跃在学生社团组织中的,大部分是家庭条件优越的、所谓的“富学生”。贫困也对近半数贫困生的人际交往产生影响,使其不愿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生活相当封闭;有40%的贫困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受到打击。
(三)贫困生自卑与自强同在
沃农·I·艾伦指出,沉浸在贫穷回忆中的人所形成的人格特征是:没有较长的计划,追求的目标低微,忍受痛苦的力量弱;自我观念、自尊心偏低。其他资料也显示,贫困学生对家庭经济状况的无助以及家人的高期望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随之产生自卑感[3]。
我们的调查也表明,贫困使贫困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并产生了种种心理障碍。调查显示,22.5%的贫困生感到很自卑,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不可抑制地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有42.2%的贫困生不愿在Internet或其他媒体上公开求助,即使能够收到满意的效果。这些同学大多来自老、少、边、穷地区和城市困难家庭,他们经济困难,可利用的社会关系缺乏,社会交往能力差,自尊心强,不愿以弱势形象在群体中出现,所表现出的就是对捐助、帮助一类的事情很小心,心理负担重,最终导致他们非常自卑。调查同时发现:贫困、坎坷的生活经历,使贫困生较其他同学有着更强的自强自立意识,他们以苦为乐,自强不息。在刻苦学习的同时,许多同学能积极寻找机会锻炼自己,积极投身校园建设,在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也减轻了自身的经济负担。
二、贫困大学生生活及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从上面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出,贫困大学生面临很多问题,那么,这些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多数贫困生来自边远(经济落后)地区和城镇下岗家庭
在被调查的贫困学生中,有70%以上来自农村,其中又有57.6%的学生来自经济落后地区。目前,我国尚有近600个贫困县,6 000万贫困人口,很多农民的温饱问题还未解决好,更谈不上支付子女上大学的费用了,这就在客观上形成了一批贫困学生[3]。而普通地方高校的生源90%来自农村,所以,这些学校的贫困生比较多。我们的调查表明,造成家庭收入低下的原因中,因属“边远地区”的占71.7%,“经济落后地区”的占37.7%,因“家庭人口多”的占15.2%,因"自然灾害"的占14.7%。当然,也有一些贫困生来自城镇,但这些学生的家庭大多是下岗家庭,调查表明,因“家庭成员下岗”的占8.9%。
(二)贫困大学生成长于不利的文化环境
这里的文化环境包括学生成长中的传统文化的发扬程度,民主制度的完善与否,法律意识强弱程度等。上面谈到的学生来源的不同就会引起文化环境的不同。从区域上来说,来自东部地区的学生和来自西部地区的学生就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越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其文化环境就会更好。亨廷顿曾这样分析,即“社会经济发展,使一个社会中的总体地位水平和组织的复杂程度得到提高;而更高的社会——经济地位和更多的涉入组织,导致政治参与的扩大”[4]。显然,来自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的学生,他们的法律意识更强,信息来源(比如来自家庭的、本地区的信息)更全面,而这恰恰是来自西部地区学生稍微欠缺的。另外,学生来自城乡的不同也导致了生活和心理状况的差别。据传统观念,来自农村的学生对精神层面的需求就相对较低,而来自城市的学生由于其观念的不同,他们的这种需求则相对较高。总之,由于城乡的各方面的差异,导致了学生的精神层面的需求的不同,也就导致了他们在大学校园里的心理状况的不同。
三、解决贫困大学生问题的对策
在和谐社会环境包容之下,我们要构建和谐校园,就必须要解决好贫困生的生活和心理问题。
(一)加强资助制度建设,保障贫困生正常生活
我们要健全多元化的助学制度体系,学校要加大对品学兼优的贫困生的奖学金资助力度,不断研究、完善优秀贫困生奖励办法,帮助和激励更多贫困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发挥助学贷款的助学主渠道的作用;建立更加规范的勤工助学制度,把“资助”与“育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勤奋好学、自立自强、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
我们还应该增加相应的专项经费,用于贫困生学费减免和生活资助。重点补助特困生的日常伙食费,确保需要资助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资助。此外,对于贫困生中的孤儿、父母丧失劳动能力等的特困生,可参照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行特困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革奖学金制度,将其分解为学校奖学金、专项困难补助和贷款补助三部分,专项困难补助主要用于临时性困难补助等;固定困难补助用于支持贫困生到艰苦地区或行业工作的补助等。同时,学校要严格规范收费行为,控制办学成本,调整支出结构,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进一步办好高校食堂使之节能降耗、稳定饭菜价格以保障贫困生的基本生活。
(二)加强学校人文关怀的力度,促使贫困生“心理和谐”
近年来,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压力普遍加大,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增多,影响了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学生的心理状况往往被忽视了。我们有必要加强高校人文关怀的大氛围,以改进大学生心理教育。我们在建设学生心理和谐的校园文化时,要懂得心理问题不能简单地施以大道理,而需进行耐心的心理辅导来加以解决。要采取切实措施,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专门机构,不断探索人文关怀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有效途径,确保大学生尤其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确保实现高校动态的、人性化的、发展的高度和谐。
(三)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认识能力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礼”是不容忽视的内容。“中国有礼义之大,故称夏”,而将“礼”注入到大学校园,我们应发扬“宽容、谦让、扶助”的传统,以宽容、包容的态度交流沟通,以之来调和贫困大学生与富裕大学生由于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不应以人物质上的多寡、文化上的差异而片面地排斥和孤立同学。贫困大学生多数来自农村,他们进入大学首先要接受的是城市社会化过程,但城市本身和城市学生给了他们疏离感。“没钱我可以通过做家教来补,但农村和城市巨大的文化差异,始终让我感到孤独。我如何用力也无法融入”。这是一个来自农村学生的感言。和谐校园是一个秩序化的校园,要达到和谐,需要宽容,也需要理性的秩序。承认并尊重处于不同经济水平、消费层次的同学文化上的差异,这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做到的。
我们不仅仅用法律法规来调节和制裁为社会利益而发生的各种冲突,我们还应该用传统道德教化人们注重理性,提倡帮助、扶持,更要让学生懂得宽容,与人亲善,建立一种和谐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周围.消费水平对大学生人格发展影响的调查报告[J].思想·理论·教育,1999,(6).
[2]周学红.普通地方高校贫困生现状及对策研究[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报,2002,(2).
[3]陈微.走近城市贫困者[J].观察与思考,1999,(8).
[4]亨廷顿.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