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季氏将伐颛臾》为例,尝试在教学化过程中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知识的教学化转换。
【关键词】《季氏将伐颛臾》;语文课程知识;教学化
实际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受课堂环境、教学目标、学生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在语文课程知识教学化过程中还会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并以此对教学实际加工,在形成合适教学思路基础上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预设和教学目标。
笔者尝试以《季氏将伐颛臾》为例,进行课程知识的教学化转换。本文选自苏教版高一必修四“我有一个梦想”单元中“经世济民”版块,编者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经世济民的政治责任感。在实际教学中,笔者针对两种不同的学生情况,在实际教学方案中有不同侧重。
A类学生情况:内高班高一学生,该班学生情感丰富,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因文言文学习较晚,文言基础较差。B类学生情况:内地班高一学生,初中阶段已学过孔子《论语》中的许多文章,对孔子的“仁”、“礼”思想有一定了解,有一定文言基础,喜沉思,不善表达。针对A类学生,预定教学思路是由文言字句进入文本,加强学生对文言知识的理解;以诵读法揣摩孔子语气变化,给予学生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针对B类学生,更侧重于激发学生思考,以知识补充与拓展来加深学生对孔子人物形象和政治主张的理解。
(一)A类学生教学重点过程展示
重点目标:积累文言常用词和句式;通过诵读揣摩孔子态度的变化。
主要教学方法:诵读法,情境设置。
(1)读第一段,思考:
a.对于这场仗,孔子的态度是支持还是反对的?理由是什么?
明确:孔子态度——反对。理由:①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以为:以之为)——历史角度;②且在邦域之中矣——地理角度;③是社稷之臣也——政治角度。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孔子理直气壮、义正词严反对攻伐的形象。
b.朗读第一段,思考最能体现孔子生气态度的语句。
“求!”——直呼其名,语气强烈。
“无乃尔是过与?”(无乃……与:推测语气,恐怕……吧;过:责备,做动词)——责备,但推测语气又削弱了责备力度。
“何以伐为?”(何……为:表示一种反问?宾语前置)——又一反问,加强责备语气。
总结:两个反问句在朗读时语气有变化,第二句强于第一句。再次诵读感受。
(2)读第二段,孔子是怎么批驳推脱的冉有的?
孔子在此段的训斥非直接表述,是怎么表达的?
明确:“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引用,加强说服力。
类比与比喻:用盲人遇险是做相的失职和虎逃玉毁是看管者的责任来类比和比喻季氏攻打颛臾,冉有季路作为家臣未进行劝阻的失职。
读法指导:两个反问,责备之气寓于其中,请学生揣摩并诵读。
(3)第三段,面对强词夺理的冉有,孔子回答的语气是怎样的?——更强烈。
分析:求;疾——痛恨,语气比较强烈;对比——加大力度,语气强烈(指出问题所在,三个“而”字语气最强烈)。
总结:三次对话,语气层层推进,从中获得对孔子循循善诱,有责任感,坚持原则形象的认识。
【教学说明】
通过诵读法还原对话情境,揣摩孔子与弟子对话时的神态、语气,A类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在揣摩过程中强化重点文言知识,学生也能基本接受和掌握。课外拓展较有限。但对他们来说,能基本掌握本文文言知识和理解人物形象较符合他们的实际接受能力。
(二)B类学生教学重点过程展示
重点目标:通过关键性语句探究,进一步加强对孔子形象和“仁”的政治主张的理解。
主要教学方法:问题引导,文本细读。
(1)初识“仁”,补充《论语》中对“仁”的解读。
(2)读全文,找出孔子的政治主张。
明确:“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既来之,则安之”(翻译)。
(3)思考:这个政治主张是如何提出来的?
a.历史背景:季氏将伐颛臾。
补充:“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季氏之伐颛臾是无道之行。
b.冉有、季路三次为用兵之事辩护,表现出的是“不仁”之行。
补充鲁哀公、季氏、颛臾三者的关系以及季氏曾经违“礼”行为“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从反面认识不仁。
c.孔子的三次斥责:第一次从历史、地理和政治角度进行驳斥;第二次用引用、类比和比喻进行驳斥;第三次指出弟子作为季氏家臣,不能使远人来,是无德不仁;分崩离析不能守,是无能不仁;谋动干戈于邦内,是兴乱不仁。三次斥责语气一次比一次加强。分析过程中穿插对重点字词注释的理解。并补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知识,拓宽知识面。
【教学说明】本课以问题引导为主,更加注重对关键性语句的理解,文言注释与翻译融于内容讲解中,适当补充课外知识,让同学们更充分地理解孔子之仁,并在理解原文基础上对儒家学说进一步阐发,激发学生课外阅读《论语》的兴趣。
语文“可教”的学科知识在教学化转向中更关注“应该”教什么。学科知识在课程化过程中进行的多元解读与分析在实际教学中应针对性地删繁就简。以《季氏将伐颛臾》为例,针对不同学情和不同教学目标选取的两种方案分别侧重于“读”与“思”。文本解读与课堂准备可以多元化,但实际课堂呈现必须具有针对性。而语文学科知识的教学化转向实际上就是在这多元化与针对性中寻找一个平衡。
【关键词】《季氏将伐颛臾》;语文课程知识;教学化
实际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受课堂环境、教学目标、学生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在语文课程知识教学化过程中还会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并以此对教学实际加工,在形成合适教学思路基础上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预设和教学目标。
笔者尝试以《季氏将伐颛臾》为例,进行课程知识的教学化转换。本文选自苏教版高一必修四“我有一个梦想”单元中“经世济民”版块,编者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经世济民的政治责任感。在实际教学中,笔者针对两种不同的学生情况,在实际教学方案中有不同侧重。
A类学生情况:内高班高一学生,该班学生情感丰富,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因文言文学习较晚,文言基础较差。B类学生情况:内地班高一学生,初中阶段已学过孔子《论语》中的许多文章,对孔子的“仁”、“礼”思想有一定了解,有一定文言基础,喜沉思,不善表达。针对A类学生,预定教学思路是由文言字句进入文本,加强学生对文言知识的理解;以诵读法揣摩孔子语气变化,给予学生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针对B类学生,更侧重于激发学生思考,以知识补充与拓展来加深学生对孔子人物形象和政治主张的理解。
(一)A类学生教学重点过程展示
重点目标:积累文言常用词和句式;通过诵读揣摩孔子态度的变化。
主要教学方法:诵读法,情境设置。
(1)读第一段,思考:
a.对于这场仗,孔子的态度是支持还是反对的?理由是什么?
明确:孔子态度——反对。理由:①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以为:以之为)——历史角度;②且在邦域之中矣——地理角度;③是社稷之臣也——政治角度。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孔子理直气壮、义正词严反对攻伐的形象。
b.朗读第一段,思考最能体现孔子生气态度的语句。
“求!”——直呼其名,语气强烈。
“无乃尔是过与?”(无乃……与:推测语气,恐怕……吧;过:责备,做动词)——责备,但推测语气又削弱了责备力度。
“何以伐为?”(何……为:表示一种反问?宾语前置)——又一反问,加强责备语气。
总结:两个反问句在朗读时语气有变化,第二句强于第一句。再次诵读感受。
(2)读第二段,孔子是怎么批驳推脱的冉有的?
孔子在此段的训斥非直接表述,是怎么表达的?
明确:“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引用,加强说服力。
类比与比喻:用盲人遇险是做相的失职和虎逃玉毁是看管者的责任来类比和比喻季氏攻打颛臾,冉有季路作为家臣未进行劝阻的失职。
读法指导:两个反问,责备之气寓于其中,请学生揣摩并诵读。
(3)第三段,面对强词夺理的冉有,孔子回答的语气是怎样的?——更强烈。
分析:求;疾——痛恨,语气比较强烈;对比——加大力度,语气强烈(指出问题所在,三个“而”字语气最强烈)。
总结:三次对话,语气层层推进,从中获得对孔子循循善诱,有责任感,坚持原则形象的认识。
【教学说明】
通过诵读法还原对话情境,揣摩孔子与弟子对话时的神态、语气,A类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在揣摩过程中强化重点文言知识,学生也能基本接受和掌握。课外拓展较有限。但对他们来说,能基本掌握本文文言知识和理解人物形象较符合他们的实际接受能力。
(二)B类学生教学重点过程展示
重点目标:通过关键性语句探究,进一步加强对孔子形象和“仁”的政治主张的理解。
主要教学方法:问题引导,文本细读。
(1)初识“仁”,补充《论语》中对“仁”的解读。
(2)读全文,找出孔子的政治主张。
明确:“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既来之,则安之”(翻译)。
(3)思考:这个政治主张是如何提出来的?
a.历史背景:季氏将伐颛臾。
补充:“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季氏之伐颛臾是无道之行。
b.冉有、季路三次为用兵之事辩护,表现出的是“不仁”之行。
补充鲁哀公、季氏、颛臾三者的关系以及季氏曾经违“礼”行为“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从反面认识不仁。
c.孔子的三次斥责:第一次从历史、地理和政治角度进行驳斥;第二次用引用、类比和比喻进行驳斥;第三次指出弟子作为季氏家臣,不能使远人来,是无德不仁;分崩离析不能守,是无能不仁;谋动干戈于邦内,是兴乱不仁。三次斥责语气一次比一次加强。分析过程中穿插对重点字词注释的理解。并补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知识,拓宽知识面。
【教学说明】本课以问题引导为主,更加注重对关键性语句的理解,文言注释与翻译融于内容讲解中,适当补充课外知识,让同学们更充分地理解孔子之仁,并在理解原文基础上对儒家学说进一步阐发,激发学生课外阅读《论语》的兴趣。
语文“可教”的学科知识在教学化转向中更关注“应该”教什么。学科知识在课程化过程中进行的多元解读与分析在实际教学中应针对性地删繁就简。以《季氏将伐颛臾》为例,针对不同学情和不同教学目标选取的两种方案分别侧重于“读”与“思”。文本解读与课堂准备可以多元化,但实际课堂呈现必须具有针对性。而语文学科知识的教学化转向实际上就是在这多元化与针对性中寻找一个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