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样态,构建高效生本课堂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qingwa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四课型渐进式自主学堂”是郑州二中在信息化创新实验班进行教学转型实验中采用的课堂形态,课堂形态的内在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论,核心是“自主学堂”,“四课型”即基础先学课、展示反馈课、点拨思辨课、练习评价课,是课堂教学的四个环节,也可以是一种独立的课型,时间可灵活分配。“自主学堂”体现了课堂即学堂的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主权,构建高效生本课堂。
  作为一线高中政治教师,我也在具体的教学与改革实践中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以此为例,笔者认为,新样态下,要构建高效生本课堂,教师应从课堂情境的创设、课堂活动的有效开展及教师及时有效的评价三个维度展开。
  一、注重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夸美纽斯说:“提高课堂效率的宗旨是使教师因此而少教,学生因此而多学。”在高效课堂的建构中,教师更应该注重创设有意义的教学情境,选择合适的问题,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二是为学生的探究及主体作用的发挥提供有效的平台,增强自主探究的实效性,三是实现学生主体意识的落实及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做法如下:
  1.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2.创设探究情境,培养学生合作学习;
  3.创设思辨情境,鼓励学生追求真理;
  4.创设互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注重课堂探究的有效开展
  1.注重学生交流与展示的效果。
  美国教育家罗威曾经说过:“在那些把等待时间延长了15秒的教师的课堂上,发生了令人可喜的变化:学生回答问题的平均时间延长、主动性和正确度提高、答不出问题的可能性减小、学生的疑惑也随之增加……”
  课堂探究或小组活动、展示反馈的价值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新样态下,教师更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经历、去体验、去发现。
  2.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态及情感生成。
  新样态,课堂看重的应是一种生命状态与质量的提升,学生从中收获的应是向上向善的生命体验,是享受、愉悦、幸福和成就。为此,教师要很好地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态,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想说、愿说、能说、会说,构建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
  3.构建高效的学习小组。
  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为此,教师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合理划分学习小组,引入小组合作和组間竞争机制,通过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观念,教会学生基本的合作方法,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提高自主探究的动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达成预期的教学效果。
  4.构建民主、平等、和谐、开放的师生关系。
  新样态,高效课堂是生本课堂,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密切关注教学的动态及过程,始终关注学生课堂活动的每个细节,扮演好观察者、组织者、指导者、倾听者、调试者等角色,做好总结、矫正、反馈与评价。
  三、注重及时有效地进行评价
  1.坚持多元化评价,评价主体多元互动。
  (1)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间的相互评价。有交流才会有感悟,有观点的碰撞才会有认识的深化。教师要明确评价标准,给予各小组评价方法的指导,通过小组间的相互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促进小组间取长补短,相互借鉴。
  (2)学科教师的评价与班主任评价相结合。任课教师在初步评价的基础上,可以把相关结果反馈给班主任老师,把评价的结果通过班主任评语及学生电子档案载入学生的成长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
  (3)让家长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家校形成合力是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的力量,可以让家长参与到听课、评课及评价中来。比如,郑州二中近年来一直在推行开门办学,充分发挥家长及社会的评价作用,打造高效活力课堂。
  2.坚持正面评价,遵循激励性原则。
  正如桑代克的“三条学习定律”所提倡的,评价过程中,教师应更多地采用顺应性评语,坚持正面强化的原则,尊重每一位、信任每一位、倾听每一位、包容每一位、赞美每一位,要尽量发现每位同学的闪光点。
  3.坚持发展性评价,力促学生的成长。
  在“练习评价”环节,教师不能“唯分数见英雄”。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潜质,教师要尽可能地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展示各自才能的平台,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去关注学生的现状、潜能与发展趋势,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总之,新样态下,构建高效的自主学堂,我们要给予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情景设计应切实走向生活化,展示反馈应切实实现自主化,练习评价应切实走向实效化,从而构建高效的生本学堂。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是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之一,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深化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2016年河南省思想政治优质课教学展示活动是河南省思想政治学科教师探索核心素养统领下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路径成果的集中汇报。课堂教学凸显了“立德树人细无声;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共一色;精致预设,精彩生成和美曲;师生相伴而行共成长;学生的精彩表现与教师的个人魅力相辉映;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成一体;
成语典故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品,是祖国语言文字的浓缩。统编义务教育历史教科书中,蕴藏着丰富的成语典故资源。如何引导学生挖掘教科书中的成语典故,激发学生主动寻求、积累、升华历史知识,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和博大深厚,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而有些教师在历史教学中,由于对成语典故运用不当或掌握相关知识较少,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此,笔者就合理、巧妙地运用成语典故,为提升课堂内涵、升华历史教学进行
2010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第22题:近代以来,辛亥革命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某种标志性的意义,其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因角度的不同出现多种说法。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对辛亥革命的界定提到两种说法。第一种将辛亥革命理解为1911年秋至1912年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第二种把辛亥革命理解为20世纪社会革命中的1900-1913年阶段。请回答:  (1)第一种说法主要
【课标要求】了解《权利法案》制定的史实。  【教学重难点】《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度的含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多媒体播放《大国崛起》片段。  设计问题:近代英国崛起的原因?(师生合作探究)  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君主立宪制。  经济上:最早进行工业革命,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文化上:牛顿建立近代力学体系,瓦特改良蒸汽机。  外交上:在亚非拉地区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作用,全力探索课程内容中思想情感的教育方法,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价值追求。历史学科是社会科学的基础课程,该课程的设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具有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等主要特征。笔者
为将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为适应当前全球教育改革的发展要求,提高我国教育竞争力,全面推进我国的素质教育改革,丰富素质教育内涵,在我国众多学者的精心研究下,初步提出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总框架,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核心素养的核心,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健康生活、科学精神、责任担当、学会学习和实践创新等6大素养,为核心素养的培养指明了方向。无疑,核心素养的提出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然而在他们纷纷“点赞
现在的学生个性张扬,不喜欢被管束,缺乏自律性,尤其当面对《政治生活》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时,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积极践行生本课堂的教学理念,力图实现政治课堂教学高效益的目标。可以说,小组竞争机制的应用激活了我的政治课堂。具体而言,小组竞争机制指的是将全班同学划分为若干小组,通过量化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评价和反馈。这样的机制可以实现学生之间的互相带动和监督,而且相应的奖惩措施能够激发学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要求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这种课程理念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全面落实课程目标。现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例来谈谈学科知识与生活案例的有效整合。  【教学设计】  情境探究一——市场调节。秦淮河上“桨声灯影连十里”让许多从外地来的游客为之倾倒,大家都赶在长假期间来欣赏夫子庙的美景。学生在现场调查中发现,游人大部分来自外地。瞧,这批游客来
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堪称曲折,因为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战争史、屈辱史和血泪史。但也正是这种多灾多难的环境,再次历练了整个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拥有强烈家国情怀的民族,在近代的曲折革命过程中,家国情怀得到更加深情的演绎。  为了探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之路,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国家课程意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016年部编历史教材在全国部分地区投入使用。2017年这套部编教材全国通用,改称统
走进歙县棠樾牌坊群,一座座牌坊见证了徽州的千年变迁,兴衰荣辱。学界对徽州牌坊的研究,多关注于贞节牌坊,而对数量最多的科第坊却关注较少,本文就围绕科第坊略析一二。  徽州牌坊分为科第坊、仕宦坊、忠孝节义坊以及其他类型(不在上述三种牌坊之列)。由于千百年历史的变迁以及人为毁坏,再加上文献资料的缺失,我们很难确切统计出徽州牌坊的具体数目,只能借助现有资料和现存牌坊进行推测。现将徽州各类牌坊的具体数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