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也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了这个时代的流行性象征。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也时常会利用网络表达自己的想法,交流彼此的信息。因而,在这个离不开网络的时代,我们的教育教学也需要不断改变教学策略,探究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网络化时代的要求。
网络环境下的中职语文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呈现新的发展趋势,但随之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由于职业类学校对专业课的重视程度比较突出,相应地就忽视了包括语文课在内的基础学科的教学工作,使文化课处于比较劣势的地位。而发展过快导致的学生生源较差,文化基础薄弱,学生对学习缺乏积极性,课堂效果可想而知。有些教师过去从事普高教学,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观念有待更新。我作为一名原本从事普高教学的一线教师,对此深有体会,迫切希望改变这一现状,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因此提出这一研究,试图使我们的职业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从而推动整个中职教育事业的发展。
网络环境下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1.网络自主学习模式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模式可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课前准备阶段——课堂学习阶段——课后反思阶段。
(1)课前准备阶段。
在这一阶段里,教师应先认真备课,并制作相关课件,准备好必要的学习资源,并利用网络向学生提出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和需要预习的知识。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也开展学习前的准备工作,首先复习旧知识,预习将要学习的课文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可在网上向老师提出问题,以便教师及时改进教学策略,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2) 课堂学习阶段。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模式在课堂学习阶段其基本过程可分为:创设情境——明确学习任务——自主探究学习——师生协商讨论——自我检测评价——拓展延伸。在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网络课堂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比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学习更显投入,但在阅读网上文本上花费的时间相对较多,而且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虽比较热烈但理解不够深入。这就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使他们逐渐掌握这种网络自主学习的模式,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后反思阶段。
反思是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是指以学习者的学习活动过程为对象,对学习者自己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教师可设计相应的问题引导学习者进行自我反思,以便学习者能对所学内容获得更加深刻的理解,及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存在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如在学习鲁迅的课文《药》之后,可从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学习的反思:
是否自学了文中的生字词,并对疑问进行了解答?
能否根据课文内容加深了鲁迅的生平和思想的了解?
你对文中的主要内容和语言是否能理解?
通过学习课文后,哪些地方引起了你的感情共鸣?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你从文中学到了哪些写作手法并将之运用于自己的写作之中呢?
2.网络协作学习模式
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模式可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创设情境、明确任务——指导自学、网上探索——建立小组、协作交流——指导点评、展示成果——巩固练习、相互评价——拓展延伸。
下面以江苏省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第二册课文《我的母亲》为例进行分析。
(1)创设情境(播放视频: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通过网络课件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能身临其境地感受母爱,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教师要结合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自学,让学生首先了解课文内容,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在经过深入思考后才能更好地开展小组间协作讨论。
(2)指导自学、网上探索。
首先教师要利用网络将搜集到的教学资源,如作者介绍、写作背景、课文欣赏等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能更好地去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创造出自主学习的环境。接着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也会不断地发现新的问题,让他们学会思考,主动探究,感受学习的乐趣,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为接下来的小组协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建立小组、协作学习。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可以根据他们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个性特点等进行分组,注意各小组间的能力分布基本均衡,同时组内成员之间具有互补性,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力量,保证协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4)展示成果、交流点评。
各小组通过协作讨论后,将各自的观点进行汇报交流,可以是课堂上的交流形式,也可以通过专题网页的留言板或交流区进行展示,在讨论与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地点拨,让学生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加以肯定和鼓励。这也在一定程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
(5)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在经过以上几个阶段的学习之后,要对所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巩固练习,在专题网页中设置相应的栏目,指导学生加深对内容的理解。练习的内容讲究精练、形式讲究多样、而且要能适用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3.网络专题探究模式
Webquest模式是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学习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它的基本过程可分以下几个步骤:导言——任务——过程——资源——评估——总结。
导言模块是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和课堂内容的要求,确定相应的主题,提出要探究的问题,明确该主题的大致内容,同时应创设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为下一步的学习探究做好准备。因此,教师要从网络中搜寻对所教学科有用的资源,然后对资源进行归纳整理,成为课堂教学中可供查找的数据库,参考资料等。 任务模块是进行探究活动的重要载体。教师在设计任务时,首先应先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然后根据目标制定出具有吸引力而又切实可行的任务,并且提供相应的网络资源,指导他们能及时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最后才是学生借助网络对任务进行分析、判断、总结归纳,有目的的进行探究性学习。对于每一个环节的设计,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程度,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进行,这样才能使学生通过网络专题探究学习得到解决。
过程模块是教师将总任务分解成若干子任务,也就是为学生搭建一个建构知识的脚手架,分解成的每一个步骤都有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完成学习任务,其中包括对学生提出的一些短小而清晰的建议,为学习者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在这一模块的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贯彻新课改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
资源模块是教师选择有利于学生完成任务的一系列网页清单,用超链接的方式便于学生方便快捷地打开网页上的有关信息,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找寻有关信息,可以是网上资源,也可以是一个音频、视频、教科书以及访谈等非网络资源,使学生目标明确地进行网上冲浪。
评估模块是在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之后进行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目的是为了让学习者对探究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反思存在问题,查漏补缺,从而不断改进。这个模块的设计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能有效地证明网络在学习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评价的项目一般为学习者的综合分析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方面。让学生通过评价测评表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评、互评或教师评价,使以后的研究性学习得到不断提高。
最后的结论部分可以再次对本次探究活动进行经验总结,对学习者的探究活动给以鼓励,并提出如何在其他领域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学会运用多学科知识来分析问题,在自主协作中获取知识和能力,学会在反思中不断改进,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对网络环境下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
研究发现:中职学生的思维活跃,动手能力较强,对计算机和网络的兴趣感比较浓厚,认知度也较高,网络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使学生们都能乐于学习,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但是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要重视网络资源库的建设,加强教师的网络技术培训,培养学生的网络化意识、网络课堂教学的模式更加多样化以及网络教学的评价体系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等,这些都是我们以后努力研究的方向,从而真正地将本课题研究进行到底。
(责任编辑:杜艳)
网络环境下的中职语文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呈现新的发展趋势,但随之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由于职业类学校对专业课的重视程度比较突出,相应地就忽视了包括语文课在内的基础学科的教学工作,使文化课处于比较劣势的地位。而发展过快导致的学生生源较差,文化基础薄弱,学生对学习缺乏积极性,课堂效果可想而知。有些教师过去从事普高教学,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观念有待更新。我作为一名原本从事普高教学的一线教师,对此深有体会,迫切希望改变这一现状,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因此提出这一研究,试图使我们的职业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从而推动整个中职教育事业的发展。
网络环境下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1.网络自主学习模式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模式可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课前准备阶段——课堂学习阶段——课后反思阶段。
(1)课前准备阶段。
在这一阶段里,教师应先认真备课,并制作相关课件,准备好必要的学习资源,并利用网络向学生提出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和需要预习的知识。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也开展学习前的准备工作,首先复习旧知识,预习将要学习的课文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可在网上向老师提出问题,以便教师及时改进教学策略,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2) 课堂学习阶段。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模式在课堂学习阶段其基本过程可分为:创设情境——明确学习任务——自主探究学习——师生协商讨论——自我检测评价——拓展延伸。在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网络课堂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比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学习更显投入,但在阅读网上文本上花费的时间相对较多,而且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虽比较热烈但理解不够深入。这就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使他们逐渐掌握这种网络自主学习的模式,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后反思阶段。
反思是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是指以学习者的学习活动过程为对象,对学习者自己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教师可设计相应的问题引导学习者进行自我反思,以便学习者能对所学内容获得更加深刻的理解,及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存在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如在学习鲁迅的课文《药》之后,可从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学习的反思:
是否自学了文中的生字词,并对疑问进行了解答?
能否根据课文内容加深了鲁迅的生平和思想的了解?
你对文中的主要内容和语言是否能理解?
通过学习课文后,哪些地方引起了你的感情共鸣?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你从文中学到了哪些写作手法并将之运用于自己的写作之中呢?
2.网络协作学习模式
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模式可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创设情境、明确任务——指导自学、网上探索——建立小组、协作交流——指导点评、展示成果——巩固练习、相互评价——拓展延伸。
下面以江苏省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第二册课文《我的母亲》为例进行分析。
(1)创设情境(播放视频: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通过网络课件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能身临其境地感受母爱,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教师要结合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自学,让学生首先了解课文内容,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在经过深入思考后才能更好地开展小组间协作讨论。
(2)指导自学、网上探索。
首先教师要利用网络将搜集到的教学资源,如作者介绍、写作背景、课文欣赏等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能更好地去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创造出自主学习的环境。接着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也会不断地发现新的问题,让他们学会思考,主动探究,感受学习的乐趣,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为接下来的小组协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建立小组、协作学习。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可以根据他们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个性特点等进行分组,注意各小组间的能力分布基本均衡,同时组内成员之间具有互补性,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力量,保证协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4)展示成果、交流点评。
各小组通过协作讨论后,将各自的观点进行汇报交流,可以是课堂上的交流形式,也可以通过专题网页的留言板或交流区进行展示,在讨论与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地点拨,让学生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加以肯定和鼓励。这也在一定程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
(5)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在经过以上几个阶段的学习之后,要对所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巩固练习,在专题网页中设置相应的栏目,指导学生加深对内容的理解。练习的内容讲究精练、形式讲究多样、而且要能适用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3.网络专题探究模式
Webquest模式是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学习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它的基本过程可分以下几个步骤:导言——任务——过程——资源——评估——总结。
导言模块是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和课堂内容的要求,确定相应的主题,提出要探究的问题,明确该主题的大致内容,同时应创设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为下一步的学习探究做好准备。因此,教师要从网络中搜寻对所教学科有用的资源,然后对资源进行归纳整理,成为课堂教学中可供查找的数据库,参考资料等。 任务模块是进行探究活动的重要载体。教师在设计任务时,首先应先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然后根据目标制定出具有吸引力而又切实可行的任务,并且提供相应的网络资源,指导他们能及时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最后才是学生借助网络对任务进行分析、判断、总结归纳,有目的的进行探究性学习。对于每一个环节的设计,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程度,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进行,这样才能使学生通过网络专题探究学习得到解决。
过程模块是教师将总任务分解成若干子任务,也就是为学生搭建一个建构知识的脚手架,分解成的每一个步骤都有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完成学习任务,其中包括对学生提出的一些短小而清晰的建议,为学习者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在这一模块的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贯彻新课改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
资源模块是教师选择有利于学生完成任务的一系列网页清单,用超链接的方式便于学生方便快捷地打开网页上的有关信息,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找寻有关信息,可以是网上资源,也可以是一个音频、视频、教科书以及访谈等非网络资源,使学生目标明确地进行网上冲浪。
评估模块是在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之后进行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目的是为了让学习者对探究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反思存在问题,查漏补缺,从而不断改进。这个模块的设计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能有效地证明网络在学习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评价的项目一般为学习者的综合分析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方面。让学生通过评价测评表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评、互评或教师评价,使以后的研究性学习得到不断提高。
最后的结论部分可以再次对本次探究活动进行经验总结,对学习者的探究活动给以鼓励,并提出如何在其他领域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学会运用多学科知识来分析问题,在自主协作中获取知识和能力,学会在反思中不断改进,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对网络环境下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
研究发现:中职学生的思维活跃,动手能力较强,对计算机和网络的兴趣感比较浓厚,认知度也较高,网络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使学生们都能乐于学习,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但是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要重视网络资源库的建设,加强教师的网络技术培训,培养学生的网络化意识、网络课堂教学的模式更加多样化以及网络教学的评价体系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等,这些都是我们以后努力研究的方向,从而真正地将本课题研究进行到底。
(责任编辑: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