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作者认为在历史课堂实施探究式教学法要充分利用导学材料,善于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对学生的总结成果进行必要的肯定。
关键词: 探究式教学法 《江南地区的开发》 历史教学
探究式教学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它是在教师的启发之下,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事物的特殊方式去认知事物,理解学习材料或者让学生借助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有关材料亲自去探索应得出的结论或规律性的知识。世界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认为: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是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图书馆,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1]
我以人教版初中历史七上第十九课《江南地区的开发》为例。
一、探究式教学法实施的重要环节
利用导学材料,让学生在课前充分地预习,熟悉新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过程等这是探究式教学法实施的重要环节。
在《江南地区的开发》一课中,我事先制作了一份导学案,内容涉及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考点,学习过程,合作探究,拓展延伸及当堂练习和反思共七个部分的内容。导学案是集教案、学案和练习于一体的新型的学习材料,利用导学案既有助于学生宏观把握整节课的知识结构和重难点,为进一步理解教材和深入学习作好铺垫,又将学生课前预习的环节落到实处。因此让学生在课前通过导学材料充分地预习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如本课在谈及西晋、东晋建立的有关记忆性和陈述性的知识时根本不需要学生花时间去探究,完全可以通过学生预习来掌握。课堂上教师就可以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放在重难点问题,即探究“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上。
二、探究式教学法实施的准备阶段
利用教师的“主导”优势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这是探究式教学法实施的准备阶段。
新课的导入非常重要,导入的到位、恰当可以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否则适得其反。《江南地区的开发》一课我是这样导入的:“2009年11月30日第十二次中欧领导人峰会在南京隆重召开,这是南京的殊荣。南京是一座古老、美丽的城市,从公元3世纪到公元6世纪,先后有六个朝代和政权在这里建都,因此南京有“六朝古都”的说法。南京在六朝时的变化是当时江南经济开发的一个缩影。”这样的导入将南京和江南地区的开发紧密地联系起来,南京是哪六朝的古都?为什么说南京在六朝时的变化是当时江南经济开发的一个缩影?这些问题都引起了学生的好奇,他们发现了问题自然会主动翻开课本去寻找答案。
在学习第三子目“江南地区的开发”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学习的:“古时候的江南到底是怎样的呢?老师提供两段史料给大家,请大家尝试分析两段材料对江南描述有何不一样?”
材料一:(江南地区)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
两段材料虽然选自于史书,但内容相对浅显易懂,难懂字词也作了相应的解释,所以学生很快给出了答案:材料一中江南地广人稀,生产生活水平落后,商业很不发达;而材料二中此时的江南物产丰富,经济发展。
接下来我继续引导,请同学们继续看材料,能推测出两段材料分别描述的是什么时候江南的社会景象吗?此时同学们陷入了沉思,教室里一下静了下来,我想材料一中《史记》出现的时间学生们不难推测,是在西汉时期。肯定被材料二中的《宋书》出现的时间给蒙住了,肯定在想这里的宋指的是北宋和南宋时期的宋王朝吗?如果是,又如何解释两宋时期的都城并不是南京?如果不是,那么这里的宋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看到了大家的疑虑,我立即解释道:大家可能不知道,这里的《宋书》是一部记述南朝刘宋一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所以材料二出现的时间应该是南朝的宋时期。听到我的解释大家豁然开朗,醍醐灌顶。
再接着我又给出了一个问题引导学生继续思考:“由以上两段材料和两个问题,大家得出了怎样的结论呢?”学生很快举手回答说:“比起西汉时期,南朝宋时期的江南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个地区得到开发。”我肯定了学生的说法,并进一步总结说:“江南地区的开发开始于三国时期的吴国,在此后的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时期发展迅速,即六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这位同学回答得非常正确。”
探究式教学的这一步至关重要,要求教师创设一个好的情境,并提出适当任务或问题激励学生去探索、去发现。这个“探索点”既不能让学生对于其结果一目了然,又不能让学生望而却步,而是提出以后,让学生觉得有思考的余地并围绕“探索点”展开讨论,提出多种设想[2]。
三、探究式教学法实施的突破阶段
着眼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注重分析、比较、综合等思维过程,这是探究式教学法实施的突破阶段。
新课改指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主导。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学习、思考和领悟,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学生的能力并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要让学生自己主动思考,体验和领悟,自我表达,这不仅是训练学生表达能力的问题,更关系到学生思维的锻炼、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重要问题。
在这节课中,我适当地引导学生很快进入上课状态,一节45分钟的课我拿出2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探究以下一些问题:
(1)你认为西晋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2)你知道成语投鞭断流、草木皆兵和风声鹤唳典故的由来吗?
(3)在淝水之战中东晋以少胜多的原因你认为有哪些?历史上还有哪些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4)淝水之战对当时的南北方局势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5)促使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这几个题目中既有学生感兴趣的问题(2)和(4),又有难度较大需要学生在小组里讨论、分析并归纳的问题(1)和(5),还有第3个问题,学生是既感兴趣又感觉有点难度,因此在课上学生表演了历史短剧《淝水之战》,通过短剧帮助学生理解、分析问题,以下是历史剧的部分内容节选:
……苻坚和两个大臣上场。苻坚坐在椅子上,大臣参拜完毕。
苻坚说道:“朕今已统一北方,现拥有百万大军,意欲一举荡平东晋。各位爱卿以为如何?”
前秦大臣甲谄媚道:“陛下圣明,此乃千秋帝王之业也。”
前秦大臣乙说:“陛下,臣以为万万不可,北方刚刚统一,军心不稳,此其一;连年战争,百姓苦不堪言,此其二;况且东晋君臣和睦,又有长江作为天然屏障攻打东晋,故而时机尚未成熟,不可轻举妄动。”
苻坚听了,心中不悦,(拍桌而起)不禁骄狂地说:“以我百万之众,投鞭于江,足断其流,东晋还能以何为屏障?”
旁白:公元383年,苻坚强征各族人民当兵,率领步兵六十万,骑兵二十七万,羽林军三万,浩浩荡荡向东南进发。
旁白:前秦大军压境,东晋朝廷里一片惊慌。
东晋孝武帝、谢安等几个文武大臣上场。
孝武帝坐在椅子上,说道:“众位爱卿,如今前秦大军压境,朕当如何是好?”
东晋大臣甲说:“臣以为应该讲和,前秦拥有百万大军,而我朝只有十多万人马,有如以卵击石,不如讲和。”
丞相谢安忙说:“臣以为万万不可。如果讲和前秦必然会提出苛刻条件,恐怕我朝不保。不如奋起抵抗,况且我朝君臣和睦,上下同心。且有训练有素的北府兵,他们渴望回到北方,重建自己的家园,因此战斗力很强。前秦之军虽多,但都是乌合之众,再加上水土不服,不习惯水战。所以臣请陛下放心,陛下可以派谢石、谢玄为统帅,率兵应敌。”
孝武帝大喜,忙说:“一切全凭丞相做主。”
欣赏完历史短剧,学生很快从历史剧中提炼出有效信息,并经过小组的讨论、分析和归纳之后总结出淝水之战东晋胜前秦败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前秦因刚统一北方,民族成分复杂,军心不齐,士气低落;东晋为保家卫国,团结一致,士气高昂。
(2)前秦发动战争不得民心;东晋则获得百姓的支持。
(3)前秦军劳师远征,战线过长;东晋军有长江这一天然屏障,能有效抵制前秦军的进攻。
(4)前秦统帅苻坚轻敌大意,指挥失误;东晋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
历史课堂上探究的过程要自主开放,在活动过程中要相信学生有着巨大的学习潜能和活动能力,让他们自主学习,自由探究,当然同时也要给予必要的指导点拨。在本课中通过历史短剧这一探究情境让整个过程“活”了起来,学生因探究而“活”,课堂因学生而“活”[3],学生的分析、总结和归纳的能力在自主开放的环境中逐渐体现出来。
四、探究式教学法实施的升华阶段
对学生探索的结论进行总结,对学生劳动的结果进行肯定,这是探究式教学法实施的升华阶段。
关于上文的第5个问题我先让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我进行归纳,通过讲解,学生了解到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江南地区就得以开发,而开发的原因既有江南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政治环境,又有因北方战乱频繁北方人不断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还有南方统治者如东吴的孙权等人的重视这些主观因素,诸多原因加在一起才出现了《宋书》中所说的地广野丰、民勤本业的场景。通过讲解,学生加深了这一部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主要的是在老师肯定的目光中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增强了学习历史的信心。
探究式教学法不仅是历史教学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亮点,更是新课程改革核心精神的集中体现[4]。因此历史教师要想丰富自己的历史课堂,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就必须具有接受挑战的勇气和能力,具备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善于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因为只有不断探索,才能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布鲁纳.教育过程[M].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2]袁廷虎.问题和问题解决——历史[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12).
[3]袁廷虎.问题和问题解决——历史[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12).
[4]袁廷虎.问题和问题解决——历史[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12).
关键词: 探究式教学法 《江南地区的开发》 历史教学
探究式教学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它是在教师的启发之下,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事物的特殊方式去认知事物,理解学习材料或者让学生借助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有关材料亲自去探索应得出的结论或规律性的知识。世界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认为: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是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图书馆,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1]
我以人教版初中历史七上第十九课《江南地区的开发》为例。
一、探究式教学法实施的重要环节
利用导学材料,让学生在课前充分地预习,熟悉新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过程等这是探究式教学法实施的重要环节。
在《江南地区的开发》一课中,我事先制作了一份导学案,内容涉及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考点,学习过程,合作探究,拓展延伸及当堂练习和反思共七个部分的内容。导学案是集教案、学案和练习于一体的新型的学习材料,利用导学案既有助于学生宏观把握整节课的知识结构和重难点,为进一步理解教材和深入学习作好铺垫,又将学生课前预习的环节落到实处。因此让学生在课前通过导学材料充分地预习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如本课在谈及西晋、东晋建立的有关记忆性和陈述性的知识时根本不需要学生花时间去探究,完全可以通过学生预习来掌握。课堂上教师就可以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放在重难点问题,即探究“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上。
二、探究式教学法实施的准备阶段
利用教师的“主导”优势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这是探究式教学法实施的准备阶段。
新课的导入非常重要,导入的到位、恰当可以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否则适得其反。《江南地区的开发》一课我是这样导入的:“2009年11月30日第十二次中欧领导人峰会在南京隆重召开,这是南京的殊荣。南京是一座古老、美丽的城市,从公元3世纪到公元6世纪,先后有六个朝代和政权在这里建都,因此南京有“六朝古都”的说法。南京在六朝时的变化是当时江南经济开发的一个缩影。”这样的导入将南京和江南地区的开发紧密地联系起来,南京是哪六朝的古都?为什么说南京在六朝时的变化是当时江南经济开发的一个缩影?这些问题都引起了学生的好奇,他们发现了问题自然会主动翻开课本去寻找答案。
在学习第三子目“江南地区的开发”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学习的:“古时候的江南到底是怎样的呢?老师提供两段史料给大家,请大家尝试分析两段材料对江南描述有何不一样?”
材料一:(江南地区)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
两段材料虽然选自于史书,但内容相对浅显易懂,难懂字词也作了相应的解释,所以学生很快给出了答案:材料一中江南地广人稀,生产生活水平落后,商业很不发达;而材料二中此时的江南物产丰富,经济发展。
接下来我继续引导,请同学们继续看材料,能推测出两段材料分别描述的是什么时候江南的社会景象吗?此时同学们陷入了沉思,教室里一下静了下来,我想材料一中《史记》出现的时间学生们不难推测,是在西汉时期。肯定被材料二中的《宋书》出现的时间给蒙住了,肯定在想这里的宋指的是北宋和南宋时期的宋王朝吗?如果是,又如何解释两宋时期的都城并不是南京?如果不是,那么这里的宋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看到了大家的疑虑,我立即解释道:大家可能不知道,这里的《宋书》是一部记述南朝刘宋一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所以材料二出现的时间应该是南朝的宋时期。听到我的解释大家豁然开朗,醍醐灌顶。
再接着我又给出了一个问题引导学生继续思考:“由以上两段材料和两个问题,大家得出了怎样的结论呢?”学生很快举手回答说:“比起西汉时期,南朝宋时期的江南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个地区得到开发。”我肯定了学生的说法,并进一步总结说:“江南地区的开发开始于三国时期的吴国,在此后的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时期发展迅速,即六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这位同学回答得非常正确。”
探究式教学的这一步至关重要,要求教师创设一个好的情境,并提出适当任务或问题激励学生去探索、去发现。这个“探索点”既不能让学生对于其结果一目了然,又不能让学生望而却步,而是提出以后,让学生觉得有思考的余地并围绕“探索点”展开讨论,提出多种设想[2]。
三、探究式教学法实施的突破阶段
着眼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注重分析、比较、综合等思维过程,这是探究式教学法实施的突破阶段。
新课改指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主导。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学习、思考和领悟,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学生的能力并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要让学生自己主动思考,体验和领悟,自我表达,这不仅是训练学生表达能力的问题,更关系到学生思维的锻炼、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重要问题。
在这节课中,我适当地引导学生很快进入上课状态,一节45分钟的课我拿出2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探究以下一些问题:
(1)你认为西晋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2)你知道成语投鞭断流、草木皆兵和风声鹤唳典故的由来吗?
(3)在淝水之战中东晋以少胜多的原因你认为有哪些?历史上还有哪些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4)淝水之战对当时的南北方局势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5)促使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这几个题目中既有学生感兴趣的问题(2)和(4),又有难度较大需要学生在小组里讨论、分析并归纳的问题(1)和(5),还有第3个问题,学生是既感兴趣又感觉有点难度,因此在课上学生表演了历史短剧《淝水之战》,通过短剧帮助学生理解、分析问题,以下是历史剧的部分内容节选:
……苻坚和两个大臣上场。苻坚坐在椅子上,大臣参拜完毕。
苻坚说道:“朕今已统一北方,现拥有百万大军,意欲一举荡平东晋。各位爱卿以为如何?”
前秦大臣甲谄媚道:“陛下圣明,此乃千秋帝王之业也。”
前秦大臣乙说:“陛下,臣以为万万不可,北方刚刚统一,军心不稳,此其一;连年战争,百姓苦不堪言,此其二;况且东晋君臣和睦,又有长江作为天然屏障攻打东晋,故而时机尚未成熟,不可轻举妄动。”
苻坚听了,心中不悦,(拍桌而起)不禁骄狂地说:“以我百万之众,投鞭于江,足断其流,东晋还能以何为屏障?”
旁白:公元383年,苻坚强征各族人民当兵,率领步兵六十万,骑兵二十七万,羽林军三万,浩浩荡荡向东南进发。
旁白:前秦大军压境,东晋朝廷里一片惊慌。
东晋孝武帝、谢安等几个文武大臣上场。
孝武帝坐在椅子上,说道:“众位爱卿,如今前秦大军压境,朕当如何是好?”
东晋大臣甲说:“臣以为应该讲和,前秦拥有百万大军,而我朝只有十多万人马,有如以卵击石,不如讲和。”
丞相谢安忙说:“臣以为万万不可。如果讲和前秦必然会提出苛刻条件,恐怕我朝不保。不如奋起抵抗,况且我朝君臣和睦,上下同心。且有训练有素的北府兵,他们渴望回到北方,重建自己的家园,因此战斗力很强。前秦之军虽多,但都是乌合之众,再加上水土不服,不习惯水战。所以臣请陛下放心,陛下可以派谢石、谢玄为统帅,率兵应敌。”
孝武帝大喜,忙说:“一切全凭丞相做主。”
欣赏完历史短剧,学生很快从历史剧中提炼出有效信息,并经过小组的讨论、分析和归纳之后总结出淝水之战东晋胜前秦败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前秦因刚统一北方,民族成分复杂,军心不齐,士气低落;东晋为保家卫国,团结一致,士气高昂。
(2)前秦发动战争不得民心;东晋则获得百姓的支持。
(3)前秦军劳师远征,战线过长;东晋军有长江这一天然屏障,能有效抵制前秦军的进攻。
(4)前秦统帅苻坚轻敌大意,指挥失误;东晋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
历史课堂上探究的过程要自主开放,在活动过程中要相信学生有着巨大的学习潜能和活动能力,让他们自主学习,自由探究,当然同时也要给予必要的指导点拨。在本课中通过历史短剧这一探究情境让整个过程“活”了起来,学生因探究而“活”,课堂因学生而“活”[3],学生的分析、总结和归纳的能力在自主开放的环境中逐渐体现出来。
四、探究式教学法实施的升华阶段
对学生探索的结论进行总结,对学生劳动的结果进行肯定,这是探究式教学法实施的升华阶段。
关于上文的第5个问题我先让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我进行归纳,通过讲解,学生了解到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江南地区就得以开发,而开发的原因既有江南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政治环境,又有因北方战乱频繁北方人不断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还有南方统治者如东吴的孙权等人的重视这些主观因素,诸多原因加在一起才出现了《宋书》中所说的地广野丰、民勤本业的场景。通过讲解,学生加深了这一部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主要的是在老师肯定的目光中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增强了学习历史的信心。
探究式教学法不仅是历史教学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亮点,更是新课程改革核心精神的集中体现[4]。因此历史教师要想丰富自己的历史课堂,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就必须具有接受挑战的勇气和能力,具备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善于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因为只有不断探索,才能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布鲁纳.教育过程[M].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2]袁廷虎.问题和问题解决——历史[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12).
[3]袁廷虎.问题和问题解决——历史[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12).
[4]袁廷虎.问题和问题解决——历史[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