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内涵式发展途径探析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7623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抗战时期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极其艰苦的生活与办学条件下取得了许多辉煌的办学成就,创造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剖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办学期间独具特色的大学精神,对于当前我国高校寻求内涵式发展途径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与启示作用。
  关键词:西南联大;大学精神;高校;内涵发展;启示
  作者简介:唐文惠(1968-),女,四川邛崃人,三峡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研究馆员。(湖北 宜昌 443002)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2-0009-03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以下简称“西南联大”)是一所抗战时期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天津私立南开大学联合组成的著名大学,由于时局纷扰、战事频繁,其生活条件与办学条件极其艰苦,虽然存续时间不足9年,但却以优良的传统及办学精神凝聚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师资与优秀的学子,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国家的栋梁、民族的精英,如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杨振宁、李政道、“两弹元勋”邓稼先、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著名化学家唐敖庆以及诸多后来名振中华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等。虽然西南联大作为一个办学实体已不复存在,但它独有的大学精神给后人留下诸多的经验和启示,对于目前高校内涵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西南联大的大学精神
  西南联大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优良传统,集三校名家大师和全国青年精英,在办学实践中所形成的西南联大精神概括起来可以说就是兼容并包的学术自由精神、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教授治校的民主管理精神和注重素质的人文教育精神。
  1.兼容并包的学术自由精神
  西南联大本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原则,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宽广胸怀凝聚了一大批大师级学者,容纳了不同党派与信仰的教授和学生。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充分展示自己的学术思想;学生自由选课,充分享受不同的学术思想与观点,传承不同学术风格教师的严谨学风、学术研究方法与学术批判精神。
  2.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西南联大承载着国家振兴的希望,在办学实践中高度关切社会进步与国家命运,将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抗日救亡、爱国民主运动紧密结合,从前线到大后方的各条战线全面支援抗日战争,在战火硝烟中树立了民主之堡垒的形象。
  3.教授治校的民主管理精神
  西南联大从办学初期便实行民主管理,充分发挥教授在学校中的主导作用,形成了稳定和完备的教授治校体系。学校设常务委员会,下设校务委员会和教授会两机构。校务委员会是学校的最高行政机构,讨论本大学预算及决算、大学学院学系之设立与废止、大学各种规程、建筑及各项重要设备、校务改进事项、常务委员会交议事项等。教授会则由全体教授、副教授组成,审议教学及研究事项改进之方案、学生导育方案、学生毕业成绩及学位之授予、建议于常委会或校务会议事项、常委会或校务会议交议事项等。西南联大教授治校的民主管理精神使教授参与到学校管理,尤其是学术事务管理中,在校内重大事项的决策中充分发扬民主,体现了民主办学的思想,提高了学校管理的实效性。
  4.注重素质的人文教育精神
  张伯苓先生在西南联大办学期间曾说过:“教育范围,绝不可限于书本教育、知识教育,而应特别注重人格教育、道德教育。”梅贻琦先生提出,大学教育应着眼于培养和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要“知”、“情”、“意”全面发展,要“五育”(德、智、体、美、群)并进,通过“教师之树立楷模”、“学子之自谋修养”,使学生“意志须锻炼,情绪须裁节”,最终成为“持志坚定而用情有度之人”。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西南联大大胆改革创新,将通才教育与基础课程教育紧密结合,通过“学分制”改革课程结构,通过“选课制”激活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树立“通才教育”思想,设置“通才教育”课程,实施“通才教学”。同时,通过为低年级大学生配备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大师级教师授课,为学生的后期学习研究及自身成长奠定良好的学术基础与学术营养。
  二、西南联大的大学精神对当前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启示
  从西南联大的办学精神可以感受到大学崇尚学术、追求真理的首要品质不会因为外在环境与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她总是严肃地、批判地把握未来社会发展的永恒价值。大学的本质就是追求卓越。因此,大学总是以科学精神为其核心凝聚力,并具有对某种绝对精神的不懈追求。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言:“所谓大学者,非仅为多数学生按时授课,造就一毕业生之资格而已,实也为研究学术之机关。”大学要培养的是有智慧、有骨气、有广博知识又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洪堡曾提出:“在高等学术机构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与在中学迥然不同,教师不是为学生而存在,两者都为科学而共处。在大学里听课只是次要的事情,重要的是,使学生与情趣一致、年龄相同以及具有自觉性的人紧密合作;这里应当有一批卓越的有教养的人才,他们只为发展和传播科学而献身,只为自身和科学而活着。”从中可以领略到大学精神的精髓:为传播与发展真理、传承与创新文化、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自身的社会责任。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对学术的敬畏之心、对真理的渴求之心、对学生的关爱之心、以学术作为自己的生存方式,是一名优秀大学教师最宝贵的品质。
  从西南联大的大学精神可以感受到,大学既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和文化守护者,也是社会良知的灯塔。大学承载着人类终极的价值追求,也体现出时代的精神。大学精神中包含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一些最本质、最美好的东西。从今天的情况来看,大学应该成为时代精神的表征及时代进步的引领者,成为培养社会所需高素质人才的基地、科学创新思想与创新文化产生的发源地、经济社会发展思想理论的发动机。西南联大实行的“通才教育”既根据未来的发展需要重视基础课程,也有根据抗战的急需安排的必修与选修课程,教学中兼容并包,培养出了大批高素质人才。   经过1998年以来的外延式发展与扩张,今天我国的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时代。在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体制下,各高校形成了一定的办学规模,也带来了进一步提高质量的压力。为了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建立符合时代与社会发展要求的现代大学制度,各高校必须尊重高等教育的规律与科学研究的规律,加强高校内部体制机制建设,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西南联大的办学精神与办学经验对今天进行大学的内涵建设有诸多启示。
  三、当前我国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途径
  1.明确大学的办学目标及社会责任的时代使命感
  根据各大学自身的实际情况与基础条件,确定各大学的自身定位,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与高技能的劳动者,同时承担传承与创新中国文化、引领社会风尚与社会思潮的功能。只有志存高远才会看到不足,才能勇于担当属于自身的社会责任。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大学作为社会发展的思想引擎,必须以新的思想引领社会,以新的人才、新的成果服务社会,培养一批又一批具有人格完善、志存高远、勇于创新的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给学生以扎实的基础理论,培养学生批判性眼光与精神、面对困难的勇气、克服困难的信心与能力、对人类的爱意善意、敢于担当精神等是大学在人才培养中应担负起的社会责任。在这一点上,大学要结合自身定位,在实现其办学目标的过程中承担属于自己的社会责任。
  2.以大学精神为核心,树立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
  一所大学没有精神,只不过是一所普通的教育机构。一所大学没有文化必然是一所平庸的大学,无法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自己的足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对大学内涵的最好诠释。对一所大学而言,兼容并包是一种办学的气度,更是一种大学文化风格。包容差异,允许“异类”的存在,包容不同学科各自的特点,这是大学产生新思想、培育新领域与创新精神的基础;包容失败,允许不成功的新尝试是科学研究发展的必然规律。一所大学要得到内涵式发展,提升办学水平,必须要有这种包容的思想境界,特别是对于目前我国为数众多的地方综合型大学,各校历经合并组建、更名升格、规模迅速扩张等独具中国特色的发展历程,校内学科门类多,各学科发展历史与成长路径不同,学科特点各异,其发展水平与起点差异较大,必须要以一种尊重历史、尊重差异与包容差异的非凡气度,以社会需求与学校办学目标为核心,广泛讨论,达成共识,分阶段、有重点地促进校内学科的综合发展。学校的内涵式发展不能一刀切,要允许有多元化的学科发展与成长路径,有时既需要学术水平高的创新群体,也需要孤独的思想者。以内聚的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为引领,承载大学的社会责任,在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互动实践中体现大学精神与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高校才能发挥引领社会风尚的功能,以实际发展业绩增强大家的信心与决心。
  3.树立以人为本、民主管理的治校理念
  在当今呼唤高校去行政化的呼声中,应该认真研究与吸取西南联大的成功做法。大学是以学术活动为主要行为的场所。所谓去行政化,就是要平衡好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行政权力要为学术权力服务,保证学术权力的落实与执行,保障学术自由,不干预学术权力。西南联大以一系列委员会为基础建立起了教授治校的学术权力体系,保证了学校的正常运行及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任务的出色完成。学校的重大决策要经历规范有序的民主程序科学决策,在执行过程中注重效率,提升信心。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办学要以教师为本,校长是学生的校长、教授的朋友。以学术活动为基础,树立以人为本、民主管理的治校理念是大学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
  4.树立关爱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
  大学是一代延续一代学者产生的场所,今天的学生很可能是未来的学者、企业与社会的领导者、各行业技术领袖、创造社会财富的劳动者。在学校期间不仅要培养其服务社会的学术功底与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完善其人格,培养其成熟的心智,具有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的爱意与善意,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因此,培养大学生需要多种规格、多种途径,需要建立全员育人、全员关爱学生、善待学生的体制与机制。学校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社会服务工作、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学生管理工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都具有学术性的特点,要统筹规划,在实施过程中体现其有机的内在联系,这是高等教育的固有规律性。
  5.树立以大师为重的高质量师资队伍建设理念
  办学依靠的是教师,特别是大师级的学者。高水平学者对学术的敬畏与不懈追求、关爱学生与对社会负责任的高尚品德对学生既有榜样的示范力量,又能使学生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受益于其德高与身正感悟,受用终生。建设以优秀学者为核心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是现代大学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基础与主要任务,要改革过去重物不重人的考核评价方式,建立以学术大师或高水平学者培养与培育为核心的理性化考核评价机制,回归学术权力。大学教师是以学术为生存方式的,教师队伍的水平是一所大学办学的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制约条件。“教授不是雇员,教授就是大学”,这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办学理念,这也反映出教师与学校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紧密相连的关系,重视教师学术水平的提高,重视科研文化的建设,重视教师师德建设,对促进大学内涵式发展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水平具有重要影响。
  6.树立特色发展、贡献社会的发展理念
  大学要以担当社会责任为己任,关注社会发展需求,关注社会重大热点与难点问题,关注民生,引领社会思潮与社会发展,这是西南联大办学理念与实践给人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如今中国大学分类格局已定,各不同类大学要准确定位,以担当社会责任为己任,树立特色就是水平、没有特色就没有水平的办学理念,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办出水平,适应社会的需求。大学在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中要始终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只有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的理念,结合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选定自身优势特色的领域与方向,重点发展,超前部署,在服务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凸显大学的作用,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有些学科方向可能目前并不是重点,只要是经济社会发展所需或未来所需,作为大学就要超前研究,做好前期预研与应用技术积累,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国家即将启动的新一轮高等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中的“2011工程”就充分反映了国家对高校办学质量提高的基本思路。各高校如何应对,并通过“2011工程”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贡献社会,从西南联大的办学实践中可以得到诸多启示。   半个多世纪已经过去,西南联大早已不复存在,但她刚毅坚卓的大学精神给我国当前改革中的现代高等教育留下了宝贵的启示。她的深远影响至今仍在海内外回荡,成为国外一些历史学家与教育学家的重要研究课题。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史学约翰·依色雷尔教授通过多年的研究指出,“西南联大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意思的一所大学,她在最艰苦的条件下,保存了最完好的教育方式,培养了最优秀的人才,最值得人们研究”。西南联大在办学实践中所形成的西南联大精神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宝贵财富,对其认真系统的研究、吸取其丰富的营养对我国高等学校自身内涵式发展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王文帅,霍平丽.西南联大的办学精神及其启示[J].高校教育管理,2009,(1):44.
  [2]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3.
  [3][4]王学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一)[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105,112.
  [5]梁吉生.张伯苓的大学理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7.
  [6]孙希磊.简论梅贻琦对中国近现代高等工程技术教育的贡献[J].学术探索,2002,(3):87.
  [7]郭丽君,刘献君.以学术为本:教师聘任制制度建设的根基[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230.
  [8][德]威廉·冯·洪堡.论柏林高等学术机构的内部和外部组织[J].高等教育论坛,1987,(1):93-94.
  [9]叶通贤,周鸿.西南联大的办学思想及其对我国现代大学改革的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8,(3):89.
  [10]周本贞,高建国,蔡正非,等.守望大学精神[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
  [11]洪德铭.西南联大的精神和办学特色(上)[J].高等教育研究,
  1997,(1):10-16.
  [12]洪德铭.西南联大的精神和办学特色(下)[J].高等教育研究,
  1997,(2):9-16.
  [13]俞海洛.西南联大教育理念对当今高校合并融合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4,(3):39-40.
  [14]杨绍军.西南联大教育思想与中国高等教育[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40-42.
  [15]罗能勤,朱继洲.西南联大的办学经验对创建高水平大学的借鉴意义[J].江苏高教,2002,(5):111-114.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其他文献
摘要:鉴于工科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实践性环节不足的问题,在“线性系统理论”课程教学中,借鉴CDIO理念,以工程项目组成教学案例,采用计算机仿真手段,学生应用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完成项目目标提高应用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研究生课程;CDIO;线性系统理论  作者简介:王晓兰(1963-),女,甘肃天水人,兰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志文(1976-),
期刊
摘要:电力施工中电气的安装是技术性很强并且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的一项工程,使得安装的进度与质量都会受到不同问题的影响。所以,在电气的安装过程当中,首先需要找出问题的关键,然后再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确保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避免给电力施工带来不必要的人身和财产的损失。  关键词:电力施工;电气安装;电线管  作者简介:汤威(1982-),男,湖北鄂州人,湖北省鄂州市供电公司,助理工程师
期刊
摘要:根据长沙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留学生的专业课程英语教学实践,结合英语教学的教材选用、英语教学的实施方法、教学效果分析了土木工程留学生专业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为进一步扩大留学生教育规模奠定基础。  关键词:留学生教育;土木工程;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彭建新(1978-),男,江西安福人,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副教授;刘小燕(1961-),女,湖南益阳人,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
期刊
摘要:探讨如何将目视管理运用于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感性认知,激发学习兴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并结合工科教学的实际情况详细说明了目视法在教学中的多层次运用。  关键词:目视管理;视觉感知;教学模式;课堂管理  作者简介:陈晓(1982-),女,福建莆田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讲师;王红军(1966-),女,河南郑州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北京 100192)
期刊
我国著名人才学家王通讯在《关于人才发展的新观察》(《人事天地》2010年第20期)中谈到,对于谁更适合担当科技领军人才,对领军人才素质应该怎样要求,有两种观点:一些人认为非科技人才不能领军,一些人认为非领导人才不能领军。实际上这是个素质条件问题。科技领军者的本质规定性在“科技才识”上,这种人如果同时具有领导才能更好,如不具备则需要组织为之配备这样的人。科技领域的创新具有特殊的规律,领军者具备“细听
期刊
摘要:领导干部作风是各级领导干部实践党的宗旨和世界观的表现。加强高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就是要端正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树立与党的性质、宗旨相适应的良好风尚。  关键词:高校领导 ;作风建设 ;路径  作者简介:刘修洪(1977-),男,湖南永顺人,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纪委书记,讲师。(湖南 吉首 416007)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高等教育在“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诸项改革中,教学改革是核心,教学方法的改革是重中之重。着重对归纳式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究。针对问题学习、项目学习、探究学习、发现学习、案例教学和适时教学的归纳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同时指出了在教学中如何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这种归纳式教学方法的研究对高等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归纳式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孙月华(196
期刊
摘要:从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专业定位、学科内涵、大学生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出发,分析了该类工科专业本科毕业生应具备的理论知识和能力,并结合国内外从事学习和科研工作的经验和感受,旨在促进大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在电气信息类相关专业中的大学生人才培养过程中引入“项目实习制”来辅助教学。  关键词:电气信息学科;人才培养;项目实习制;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赵珍(1982-),女,安徽黄山人,中国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压输电线路逐年增多与输电线路巡视人员严重不足的矛盾逐渐显露。在满足规程规定巡视周期的情况下,探讨了如何提高输电线路的巡视效率,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输电线路;线路巡视;效率  作者简介:王树军(1975-),男,河北承德人,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公司输电工区线路运行主管;季宁(1971-),男,河北承德人,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公司输电工区主任
期刊
摘要:针对“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特点,从该课程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性教学几个方面阐述了教学改革的一些新思路、新方法。同时特别强调了“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工程应用教学。  关键词: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性教学  作者简介:武永华(1975-),男,福建福州人,福建江夏学院电子信息科学学院,工程师;胡绍祖(1984-),男,福建福州人,福建江夏学院电子信息科学学院,助教。(福建 福州 350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