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将无同”看正始玄学的贵无论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6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将无同”是西晋时期的一个典故,一般认为发生在阮瞻于王戎之间,时间在元康七年(297)九月至永康元年(300)四月或是在太安元年(302)五月至永兴二年(305)六月之间,而“将无同”一语的本意应解作:追溯至老庄意旨的尽头,是在最初的“无”上,两者是相同的,是“无”这一本体不同的外现而已。这个典故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正始玄学时期“贵无”思想的主旨与要义。
  关键词:“将无同”;三语掾;贵无;正始玄学
  一、“将无同”考析
  (一)“将无同”出处
  “将无同”一语虽短小,但一直以来人们对于其含义颇有疑问。“将无同”一语对于研究汉唐之间玄学的演变乃至于陈留阮氏、琅琊王氏两大家族历史非常重要。陈寅恪先生的《金明馆丛稿初编》和周一良先生的《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均提及此语。但此语的出处和含义却始终存在争议。
  “将无同”的典故,在《世说新语》《通志》《晋书》《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等文献中均有记载。如《九家旧晋书辑本·晋诸公别传》:“陈留阮千里有令闻。当年太尉王君见而问曰:‘老庄与圣教同异?’阮曰:‘将无同。’太尉善其言而辟之为掾。世号曰‘三语掾’。”
  《世说新语·文学》第十八条:“阮宣子有令闻,太尉王夷甫见而问曰:‘老、庄与圣教同异?’对曰:‘将无同?’太尉善其言,辟之为掾。世谓‘三语掾’。《晋书·阮瞻传》:“(阮瞻)见司徒王戎,戎问曰:圣人贵名教,老庄明自然,其旨同异?瞻曰:‘将无同?’戎咨嗟良久,即命辟之。时人谓之‘三语掾’。太尉王衍亦雅重之。”《太平御览》二百零九《太尉掾门》引《卫玠别传》:“玠字叔宝,陈留阮千里有令闻。当年太尉王君见而问曰:‘老庄与圣教同异?’阮曰:‘将无同?’太尉善其言而辟之为掾,世号曰‘三语掾’”。《资治通鉴·晋纪四》:“阮咸之子瞻尝见戎,戎问曰:‘圣人贵名教,老、庄明白然,其旨同异?’瞻曰:‘将无同?’戎咨嗟良久,遂辟之。时人谓之‘三语掾’。”结合记载可以看出,一种记载认为此事发生在阮瞻与太尉王君之间,一种认为此事发生在阮瞻与司徒王戎之间,一种认为是阮修答太尉王衍时所说。通过《晋书》对比阮瞻与阮修的平生事迹,阮修于永嘉四年到永嘉五年(310—311)去世,而王衍任太尉是在永嘉三年(309),其被杀于永嘉五年(311)四月,鉴于当时混乱的局势,太尉王衍不太可能在此时兴致勃勃的进行学术讨论。所以这件事发生在阮修与王衍之间的可能性很小。据《“将无同”考》中的论证,太尉王君其实就是王衍,而此事发生在王衍与阮修身上的可能性又是微乎其微的。所以,我们可以大体粗略的推断出“将无同”的典故应该是发生在阮瞻与王戎之间,根据《晋书》中传记人物生平时间的推断,此事发生的时间是在元康七年(297)九月至永康元年(300)四月或是在太安元年(302)五月至永兴二年(305)六月之间。
  (二)“将无同”的含义
  关于“将无同”一语作何解,历史上一直没有定论。如清初的黄生在《义府》一书中认为“将无”是“然而未遽然之辞”。吕叔湘先生在《语文杂记》认为“将无”是魏、晋时人常用的一个熟语,是表示推测而意思偏于肯定的词语,“将无同”的意思就是“恐怕没有什么两样吧。”主流观点基本上认为,阮瞻是在表达老庄与“圣教”同,只是在表达的语气上比较委婉。但根据魏晋崇尚“简要”的清谈风尚来推断,阮瞻只需要说“同”就可以了,此为“一言可辟”。但“同”一字过于肤浅和简单,有滥竽充数之嫌,不像是“默识其要,遇理而辩,辞不足而旨有余”的阮瞻的水平。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中将“将无同”断句为“将‘无’同”,把“无”看成名词,是指称天地万物本体的“无”。“将无同”的含义自然也就是“追溯至老庄意旨的尽头,是在最初的‘无’上,两者是相同的,是‘无’这一本体不同的外现而已”。结合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想,这一说法才是最切合“将无同”本意的说法。
  二、从“将无同”看正始玄学的贵无论
  汤用彤先生认为,玄学的两大特征为“有无”和“体用”。以何晏、王弼、夏侯玄为代表的正始玄学对于玄学中的重要命题如才性之辩、言意之辨、形神之辩、有无之辩均曾有过阐述。有无之辨即当时讨论的命题之一,以无为根本,源于老子,老子《道德经》第四十章载“天下万物生育有,有生于无。”黄克剑《老子道论价值趣向辨略》中指出“有”与“无”是道的两种性向,道因“有”而成就宇宙万有,因“无”的性向而穿透宇宙万有,不落实相。有无相生,为万物之根本。王弼注老子此语也说:“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而返归于“无”的要旨在于取法“自然”,即“顺自然而行,不造不始,故物得至,而无辙迹也”,“万物以自然为性,故可因而不可为也,可通而不可执也。物有常性,而造为之,故必败也。物有往来,而执之,故必失矣。”所以,在方而为方之道,在圆而为圆之道,先验的“道”,并不是脱离经验世界而单独存在,道之为道在,在于各种有形、有象、有限、有欠的经验事物向着无形、无象、无限、无欠的形上之理想自然进行自我超越。“将无同”以追溯至老庄意旨的尽头,是在最初的“无”上,两者是相同的,是“无”这一本体不同的外现而已,“无”之境界的获得更在于人自身的自觉作为,即顺自然而行、依道而行。人因对道的体证而指引自我进向“同乎道”、“冥乎神”的境界,道亦因人的作为而成为“导”人之“道”,正是王弼通达“天人之际”的要义所在。“将无同”一语击中了玄学言道、言无、言自然的由宇宙人生之终极根据导人以无所造作、自然朴素的人生品格的要旨,“则天成化,道同自然”亦是正始玄学乃至整个魏晋玄学的最终旨趣所在。所以才会博得王戎的“咨嗟良久”,遂成就阮瞻“三语掾”的千古佳话。
  参考文献:
  [1]李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3]黄生.字诂义府合按[M].北京:中华书局,1984.
  [4]呂叔湘.吕叔湘全集:第六卷[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5]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7.
  [6]王弼,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
  [7]黄克剑.老子道论价值趣向辨略[J].哲学研究,2001.
其他文献
为了解龙湾区市售食品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和污染水平,评估其对健康的危害,以达到预防食品污染、减少食源性疾病发生的目的.我们于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对我区部分农贸
合成了两种新型后过渡金属铁系催化剂, 并在助催化剂甲基铝氧烷(MAO)的作用下, 对它们的乙烯齐聚行为进行了研究. 发现该类催化剂具有高活性和对(-烯烃高选择性等特点, 而且
摘要:近年来,如何实施好高职院校绘画基础教学成为高职院校教师关注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首先,绘画基础教学是对学生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方式,要正视其地位,但同时,高职院校有其自身特点,学生有其特定的需求与发展目标。因此,在重视绘画基础教学的同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抓住教学着力点。  关键词:高职院校 绘画基础教学 地位 着力点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美术教育是近年来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受传统美术教育影响较深的
目前,在科技进步的带动下,很多新设备以及新技术被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这种基于信息化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学习以及掌握知识提供了很大便利,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因此,加大对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研究力度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新时期老师能否有效提升自身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关键。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优势所在  1.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以往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
期刊
本文以克拉申的输入假设与情感因素假设作为理论指导来提高韩语听力能力。本文将从听力材料和学习者的自身因素这两个方面,探讨影响韩语听力理解的主要因素。结合韩国语的实
摘 要: 学习策略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的优劣直接关系着英语学习效率和质量的高低。本文从高职学生学习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学生在英语学习策略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使学生获得英语学习策略的指导,逐步强化英语学习效果。  关键词: 高职学生 英语学习策略 问题 对策  一、学习策略的内涵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强化学习的效率效果,有目的、有意识地制订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
资金成本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必须树立的一个重要观念.但与资金成本有关的一些问题在理论界还存在一定的分岐.资金成本计算的一般公式应采用折现现金流量法;注意资金成本和产
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已经成为中小学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与劳动技术教育课程的整合是劳动技术这一学科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的运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也为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和工具。  义务教育劳动技术课程标准明确了该课程的两个主要目标:一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使学生热爱劳动,二是使学生学会一些劳动常识,掌握简单的劳动技能。学生好动,模仿能力强等身心特点,致使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