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我校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及原因
1、教师角色转变不到位。
我校职业语文教师特别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语文教师大多有着多年的普通高中语文教学经验,对中职语文教学缺少必要的经验,对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了解不多,具体教学时不能从中职学生的专业出发,造成教学内容和手段与专业学生学习实际脱节。另外,有部分教师认为没有了升学压力,每学期只要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即可,出现少部分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要求降低的现象,影响了教学主动性和创造力的发挥。
2、“重技能轻文化”现象严重。
“重技能轻文化”现象不仅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甚至在部分领导、老师身上也存在。虽然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生大多是中考的失利者,他们是被迫接收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家长和部分老师也认为将来能否顺利就业关键在于他们能否掌握一技之长,对文化课的要求不需要太高,只要能够做简单的交流沟通就可以了。这样错误的认知导致了语文课的边缘化,成为“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肋。
3、教材缺乏专业针对性,教师教学的难易度不易把握。
现在我校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语文教材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语文教材,虽然坚持了以人为本,彰显了职业特色,突出了时代性和实用性,但这种统一编写的教材难以适用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个性,教师难以把握教学的难易度,也影响语文学科的发展。比如学前教育专业和护理专业的服务对象是不一样的,他们对语文能力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语文教学策略
1、转变观念,立足职业专业语文教育。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的是什么。”要想“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就必须对中职学校的不同专业学生的语文能力要求和语文学习特点进行全面把握。中职学校一般有着“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而社会各行业一线工作对中职学校毕业生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的要求是不同的,这就要求中职语文教学必须从实用性出发,使学生学有所得,学能所用,实现语文教学对专业技术学习起到较强的辅助作用。为此,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语文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认真学习《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研究职业就业导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以及社会行业对语文能力的特色化需求,为提高职业语文教学的针对性奠定基础。
2、围绕就业导向,调整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
语文教师要找准职业语文学习与专业学习的契合点,合理利用教材来教,真正做到“用教材教”;重视语文实践活动,努力做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加强教与学的针对性,切实提高职业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首先要明白专业学生的专业需求,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纠正“重技能轻文化”的错误观念。
其次,要结合各专业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切实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改善语文学习生态,让他们在轻松活泼的语文课堂上进步,接收快乐的语文学习。比如跨界教学,在学习《雨巷》一课时,跨界歌坛,找到江涛的《雨巷》,让学生聆听幽婉迷茫的音乐,找到名家诵读和解读,让专家来帮你完成教学等。
3、改善专业语文学习评价机制
传统的作业制度和考试制度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都缺乏必要的评价。新时代的职业语文评价体系要能够体现职业学生的专业特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學生专业发展为皈依。语文学习平评价可以分为通性评价和专业评价。通性评价即专业学生的语文学习共性评价,比如汉字的书写能力、普通话的使用能力、语文常规实用类文体的写作能力等。专业性语文评价,是指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语文能力需求做出的相应的具有专业特点的语文能力评价,比如学前教育专业的讲故事能力、课堂教学语言的表达能力等。
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语文学习评价,改善语文学习评价就体系,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通过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增强了学习自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语文教学必须以就业所需的语文能力为基点,以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不断探索和改革,改善我们的语文教学生态。
1、教师角色转变不到位。
我校职业语文教师特别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语文教师大多有着多年的普通高中语文教学经验,对中职语文教学缺少必要的经验,对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了解不多,具体教学时不能从中职学生的专业出发,造成教学内容和手段与专业学生学习实际脱节。另外,有部分教师认为没有了升学压力,每学期只要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即可,出现少部分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要求降低的现象,影响了教学主动性和创造力的发挥。
2、“重技能轻文化”现象严重。
“重技能轻文化”现象不仅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甚至在部分领导、老师身上也存在。虽然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生大多是中考的失利者,他们是被迫接收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家长和部分老师也认为将来能否顺利就业关键在于他们能否掌握一技之长,对文化课的要求不需要太高,只要能够做简单的交流沟通就可以了。这样错误的认知导致了语文课的边缘化,成为“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肋。
3、教材缺乏专业针对性,教师教学的难易度不易把握。
现在我校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语文教材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语文教材,虽然坚持了以人为本,彰显了职业特色,突出了时代性和实用性,但这种统一编写的教材难以适用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个性,教师难以把握教学的难易度,也影响语文学科的发展。比如学前教育专业和护理专业的服务对象是不一样的,他们对语文能力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语文教学策略
1、转变观念,立足职业专业语文教育。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的是什么。”要想“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就必须对中职学校的不同专业学生的语文能力要求和语文学习特点进行全面把握。中职学校一般有着“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而社会各行业一线工作对中职学校毕业生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的要求是不同的,这就要求中职语文教学必须从实用性出发,使学生学有所得,学能所用,实现语文教学对专业技术学习起到较强的辅助作用。为此,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语文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认真学习《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研究职业就业导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以及社会行业对语文能力的特色化需求,为提高职业语文教学的针对性奠定基础。
2、围绕就业导向,调整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
语文教师要找准职业语文学习与专业学习的契合点,合理利用教材来教,真正做到“用教材教”;重视语文实践活动,努力做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加强教与学的针对性,切实提高职业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首先要明白专业学生的专业需求,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纠正“重技能轻文化”的错误观念。
其次,要结合各专业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切实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改善语文学习生态,让他们在轻松活泼的语文课堂上进步,接收快乐的语文学习。比如跨界教学,在学习《雨巷》一课时,跨界歌坛,找到江涛的《雨巷》,让学生聆听幽婉迷茫的音乐,找到名家诵读和解读,让专家来帮你完成教学等。
3、改善专业语文学习评价机制
传统的作业制度和考试制度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都缺乏必要的评价。新时代的职业语文评价体系要能够体现职业学生的专业特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學生专业发展为皈依。语文学习平评价可以分为通性评价和专业评价。通性评价即专业学生的语文学习共性评价,比如汉字的书写能力、普通话的使用能力、语文常规实用类文体的写作能力等。专业性语文评价,是指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语文能力需求做出的相应的具有专业特点的语文能力评价,比如学前教育专业的讲故事能力、课堂教学语言的表达能力等。
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语文学习评价,改善语文学习评价就体系,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通过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增强了学习自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语文教学必须以就业所需的语文能力为基点,以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不断探索和改革,改善我们的语文教学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