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国初中学段古诗文教学研讨会上,杭州的魏强老师所执教的《对联专题》一课异常精彩,让我久久难忘,不断地深思回味。
对联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独特样式,集诗、词、曲、赋之精华,聚言、声、意、形之美于一体。为了让初入文言文殿堂的学生轻松自如地走进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对联的课堂,魏老师立足于扎实有效的语言训练,丰盈学生的语言体验,提升思维能力,不断引导学生探索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新路径。
一、训练形式:形式多样,逐层推进
魏老师的对联专题课,意在促进学生对对联这一传统文学样式的初步感知和运用。课堂中,他巧妙地将这一目标分解为几个小目标,运用多种形式的语言训练,带着学生一步步向上走,引领学生走进对联的世界。
我们来看课堂中师生现场创作“杭州忆,海安情”对联小集的训练:
魏老师出示的对联小集,形式各异,字数不同,内容丰富。师生交流探讨,一位同学负责在电脑前输入师生共同推敲得到的答案。在创作中,有探讨、有质疑、有倾听、有补充,形式多样,学生参与率高,当堂训练扎实有效。
“写”对联是本课训练的主要目标,在“写”的训练之前,魏老师安排了这样几个环节:现场“对字”导入;交流对联的起源和特点;读对联,说特点;展示修改预习作业——关于“母爱”的对联,再说对联特点。
可以发现,课堂沿着“说”“读”“写”的多种形式展开训练,前面这四个环节的“说”“读”“写”训练,是为后面写对联小集蓄势铺垫的。其中,写母爱的对联与此次写对联小集,两次“写”的内容、难度不同,形式也不同,前者以课前写、课中改为主,后者则以师生共同创作为主,师生在训练过程中互补互进、共生共长。
“写”的形式不同,“说”和“读”的形式也不同。“对字”训练中不同字数的评说,已是层次分明,在不同环节中从语言、形式、内容等角度说对联特点等,更是逐层深入;“读”的形式,则有品读、赏读、对读、读读评评、读读改改等多种形式。
纵观整堂课的训练,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宽到严,由一字到多字,循序渐进,逐层深入,直至学生一步步从知识层面走向能力运用。
二、训练内容:源于生活,贴近学生
对联吟咏的内容广泛丰富,风俗人情、景物轶事皆可成联,魏老师巧妙地从生活情境切入训练,以学生身处的现实生活为桥梁,缩短了古代和现代的距离,消除了生活和思维的隔阂,让生活成为学生语言生成的源泉活水。
来自杭州的教师和身在海安的学生,围绕两地文化,共同完成“杭州忆,海安情”对联小集,这一内容的选择帮助学生发现熟悉的生活中的文化素材,将所见所思用文字语言精妙表达,这是打开视野,开启心灵,更是感受文化,书写文化。
又如充满生活情趣的导入,将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作为“对字”训练的素材,现场取材,消除了学生的陌生感,从而使学生轻松地体会对字的趣味。选择母爱作为训练素材,让学生抒发真情、交流文字,也契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读一读“十里荷花艳,三秋桂子香”,品一品“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对联的素材从生活中来,又到学生中去,魏老师站在学生的立场选择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能力的训练,是从生活实际走向语言文字,教会学生观察、感悟、书写生活的训练,不是机械重复,也不是凌空蹈虚,而是接地气、有文化、能提升语文素养的训练。
三、训练过程:激活思维,促进能力
钱梦龙老师倡导有效的“训练”,他说:“构成‘训练’有三个‘要件’:学生的实践,教师的指导,师生的互动、合作。”在课堂训练中,魏老师运用娴熟自如的引导艺术、匠心独运的互动交流、智慧巧妙的师生合作,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学生的语言生长。
“三潭映月”,学生以“七星照湖”相对,魏老师紧跟追问,学生的思维发散出去,于是有了“入、拥、衬、拱”这些动词;通过比较辨析、动作揣摩,学生的思维又聚焦到“拥”字上。深入的思考探究,让思维向纵深发展。
有学生对出“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魏老师指出上下联中的“天下”重复;学生修改为“岳阳乾坤楼”,魏老师提出“天下岳阳楼”,告诉学生“对对联,除了运用广博的知识、情感,也讲究‘敏’”,同时教给学生“交互联”的知识。在学生困惑处、受阻处释难解疑,就能将学生的思维拓展到更广阔的知识海洋。
简单的“两口茶”,师生从“三壶酒”“一杯酒”“三秋桂”“一块柿”“一树柿”“三只柿”“一碗饭”讨论到最后比较满意的“小方柿”,其间从否定到创造、再否定再创造的反复过程,就是在字斟句酌中训练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
显然,魏老师的指导不是随意的,而是因势利导、有的放矢的,他时而纠正错误,时而指点迷津,时而补充完善,绝不急于求成、生拉硬套,总是循循善诱,精益求精。魏老师带着学生从感性到理性梳理知识,是归纳;又巧妙穿插、旁征博引,带着学生在创作中穿梭,是演绎。在这样来来回回的训练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的训练,在语言对话中完成,又在文字表达上呈现。学生读着“南屏晚钟响,北风孤雁鸣”,读着“滚滚运河水,浩浩钱塘江”,如琢如磨的字词推敲,令情境在脑海中再现。当学生对字词的磨炼慢慢成为一种习惯,当学生在简简单单的方寸字词之间,体会到作诗人的心手之妙,其思维水平又到了更高的层次。
古人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是对训练的最佳诠释。“训”,乃说教也,是指教师的指导;“练”,乃深刻的改变,是指学习的结果。从“训”到“练”,需要充裕的时间去慢慢实践,需要智慧的指导去激活思维,就像魏老师带着学生徜徉在对联的海洋中,悟多联而后识对,不亦乐乎!
(作者为江苏省江阴市临港实验学校教师)
对联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独特样式,集诗、词、曲、赋之精华,聚言、声、意、形之美于一体。为了让初入文言文殿堂的学生轻松自如地走进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对联的课堂,魏老师立足于扎实有效的语言训练,丰盈学生的语言体验,提升思维能力,不断引导学生探索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新路径。
一、训练形式:形式多样,逐层推进
魏老师的对联专题课,意在促进学生对对联这一传统文学样式的初步感知和运用。课堂中,他巧妙地将这一目标分解为几个小目标,运用多种形式的语言训练,带着学生一步步向上走,引领学生走进对联的世界。
我们来看课堂中师生现场创作“杭州忆,海安情”对联小集的训练:
魏老师出示的对联小集,形式各异,字数不同,内容丰富。师生交流探讨,一位同学负责在电脑前输入师生共同推敲得到的答案。在创作中,有探讨、有质疑、有倾听、有补充,形式多样,学生参与率高,当堂训练扎实有效。
“写”对联是本课训练的主要目标,在“写”的训练之前,魏老师安排了这样几个环节:现场“对字”导入;交流对联的起源和特点;读对联,说特点;展示修改预习作业——关于“母爱”的对联,再说对联特点。
可以发现,课堂沿着“说”“读”“写”的多种形式展开训练,前面这四个环节的“说”“读”“写”训练,是为后面写对联小集蓄势铺垫的。其中,写母爱的对联与此次写对联小集,两次“写”的内容、难度不同,形式也不同,前者以课前写、课中改为主,后者则以师生共同创作为主,师生在训练过程中互补互进、共生共长。
“写”的形式不同,“说”和“读”的形式也不同。“对字”训练中不同字数的评说,已是层次分明,在不同环节中从语言、形式、内容等角度说对联特点等,更是逐层深入;“读”的形式,则有品读、赏读、对读、读读评评、读读改改等多种形式。
纵观整堂课的训练,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宽到严,由一字到多字,循序渐进,逐层深入,直至学生一步步从知识层面走向能力运用。
二、训练内容:源于生活,贴近学生
对联吟咏的内容广泛丰富,风俗人情、景物轶事皆可成联,魏老师巧妙地从生活情境切入训练,以学生身处的现实生活为桥梁,缩短了古代和现代的距离,消除了生活和思维的隔阂,让生活成为学生语言生成的源泉活水。
来自杭州的教师和身在海安的学生,围绕两地文化,共同完成“杭州忆,海安情”对联小集,这一内容的选择帮助学生发现熟悉的生活中的文化素材,将所见所思用文字语言精妙表达,这是打开视野,开启心灵,更是感受文化,书写文化。
又如充满生活情趣的导入,将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作为“对字”训练的素材,现场取材,消除了学生的陌生感,从而使学生轻松地体会对字的趣味。选择母爱作为训练素材,让学生抒发真情、交流文字,也契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读一读“十里荷花艳,三秋桂子香”,品一品“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对联的素材从生活中来,又到学生中去,魏老师站在学生的立场选择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能力的训练,是从生活实际走向语言文字,教会学生观察、感悟、书写生活的训练,不是机械重复,也不是凌空蹈虚,而是接地气、有文化、能提升语文素养的训练。
三、训练过程:激活思维,促进能力
钱梦龙老师倡导有效的“训练”,他说:“构成‘训练’有三个‘要件’:学生的实践,教师的指导,师生的互动、合作。”在课堂训练中,魏老师运用娴熟自如的引导艺术、匠心独运的互动交流、智慧巧妙的师生合作,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学生的语言生长。
“三潭映月”,学生以“七星照湖”相对,魏老师紧跟追问,学生的思维发散出去,于是有了“入、拥、衬、拱”这些动词;通过比较辨析、动作揣摩,学生的思维又聚焦到“拥”字上。深入的思考探究,让思维向纵深发展。
有学生对出“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魏老师指出上下联中的“天下”重复;学生修改为“岳阳乾坤楼”,魏老师提出“天下岳阳楼”,告诉学生“对对联,除了运用广博的知识、情感,也讲究‘敏’”,同时教给学生“交互联”的知识。在学生困惑处、受阻处释难解疑,就能将学生的思维拓展到更广阔的知识海洋。
简单的“两口茶”,师生从“三壶酒”“一杯酒”“三秋桂”“一块柿”“一树柿”“三只柿”“一碗饭”讨论到最后比较满意的“小方柿”,其间从否定到创造、再否定再创造的反复过程,就是在字斟句酌中训练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
显然,魏老师的指导不是随意的,而是因势利导、有的放矢的,他时而纠正错误,时而指点迷津,时而补充完善,绝不急于求成、生拉硬套,总是循循善诱,精益求精。魏老师带着学生从感性到理性梳理知识,是归纳;又巧妙穿插、旁征博引,带着学生在创作中穿梭,是演绎。在这样来来回回的训练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的训练,在语言对话中完成,又在文字表达上呈现。学生读着“南屏晚钟响,北风孤雁鸣”,读着“滚滚运河水,浩浩钱塘江”,如琢如磨的字词推敲,令情境在脑海中再现。当学生对字词的磨炼慢慢成为一种习惯,当学生在简简单单的方寸字词之间,体会到作诗人的心手之妙,其思维水平又到了更高的层次。
古人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是对训练的最佳诠释。“训”,乃说教也,是指教师的指导;“练”,乃深刻的改变,是指学习的结果。从“训”到“练”,需要充裕的时间去慢慢实践,需要智慧的指导去激活思维,就像魏老师带着学生徜徉在对联的海洋中,悟多联而后识对,不亦乐乎!
(作者为江苏省江阴市临港实验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