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物行为这一名词,可以泛指动物外在表现的一切活动。而动物内部的一切活动则属于生理机能的范畴。尽管二者是内外因的关系。本文因初中生物教学的需要,仅侧重于外在行为的讨论。
动物外在表现的活动多种多样,具体的有取食行为和贮食行为,防御行为和攻击行为,繁殖行为和节律行为,还有社群行为等等。难以一一列全。这些行为从另一个角度又可归纳成两种:即先天性行为与学习性行为。
1.怎样区分动物的某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性行为,是许多学生难以把握的一个问题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控制和决定的行为。因此,可从两方面理解:①这种行为是遗传来的。②个体内部有怎样决定先天行为的遗传物质,就会表现出相关的先天性行为。这种行为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同种动物之间的共有性,固定性和规律性,并用以维持种族的生存和繁衍。
一般而言,动物越低等,依靠先天性行为维持生命活动的表现就越多,低等动物的取食、繁殖(尤其是无性繁殖)、节律、防御等行为,大都属于先天性行为。而高等动物在这些行为所表现出来的情况中,则不尽然,因它们的神经系统较发达,但它们“婴幼期”所表现的行为绝大多数也属于先天性行为。
学习性行为是指动物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和生活体验学习得来的行为。这种行为的特点是一个“学”字,只要看到它行为中有“学”的内涵,就属于学习性行为。
这个学的过程,可以是同物种“长辈”的教,可以是人驯,也可以是行为个体在生活过程中的“悟理”及其“经验积累”的过程。这种悟理和积累的现象,一般发生在比较高等且能独立生活的行为个体上。这种行为的物质基础最少要有较发达的神经节。
因此,要判断动物的某个行为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性行为,根据上述要点进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结合认真仔细的观察甚至长时间观察和实验就比较胸有成竹,有的放矢了。
至于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与先天性行为和学习性行为的关系,首先肯定是两组绝然不同而又关联甚密的两组概念,对于具有较发达的神经结构的行为个体来说,它们具有前组是因,后组是果的关系,对于无神经结构的仅利用应激性来调节与环境相适应的动物个体来说,就没有这种因果关系。
反射既包括神经的生理过程、(反射弧完成反射的过程和中枢的“司令”过程)又包括反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并且常以表现出来的行为去判断行为个体发生的反射方式。一般而言,非条件反射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条件反射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是学习性行为。
2.接着试析一下课本所列相关行为的归属,以利中学生物教学
2.1 运动行为:是指动物依赖一定的身体结构,借助于运动器官所产生的各种动作,是动物生存的基础。在运动方式上,低等动物都属于先天性行为,高等动物在原于先天性运动的基础上,“成年”后有学习性行为表现,如黑猩猩摘香蕉时的搬箱运动,驯兽师驯化的各种动物的表演等都是学习性行为,前者表现出很强的“悟理”性,后者驯化而成,表现出明显的学习性。
2.2 取食行动:是指动物为获取食物而表现出来的与此相关的行为。低等动物如草履虫靠口沟纤毛的摆动使悬浮于水中的微小生物和有机质粒进入体内而获得食物:水螅伸展触手,当水蚤等小甲壳类动物碰到触手时,便将刺丝本能的刺进水蚤体内,使水蚤释放出谷胱甘肽,刺激水螅张口进食,这些都是先天性行为。而高等动物在原于“婴幼期”先天性的被哺取食外,还表现出诸如大山雀的“偷吃牛奶”,黑猩猩的钓取洞穴白蚁和“搬箱摘蕉”等学习性行为。
2.3 贮食行为:是有些动物为备饥饿或饥荒而将吃过剩或过多的食物贮存起来的行为。它属于取食行为的范畴,这种行为表现出较明显的基于先天性行为的学习性行为。如地中海的农蚁在雨季食物多时,大量的采集成熟的种子,贮存在蚁巢上层的“仓库”里。之后一些工蚁在巢内做深加工,将“仓库”里的种子做成饼或团,再贮存起来,作为旱季粮食。对于后面未加工而发芽的种子又会搬到巢外的土堆上,让其成长,种子成熟后又去收获。在这一过程中,农蚁将种子搬回贮食是属于本能的先天性行为,而后面的深加工和将未加工的已发芽的种子搬到外面让其生长,待种子成熟后又去收获。则表现出很强的“悟理”性,属于学习性行为。再如:金钱豹将一次吃不完的食物挂在树枝上,美洲狮将吃剩下的食物藏在树丛中,等下次饥饿时再来吃,则是非常明显的学习性行为。
2.4 防御行为:是动物为对付外来侵略,保卫自身生存,或对同种其它个体发出警戒而表现的行为。一般的动物在这方面都属于先天性行为。如具有自切行为的壁虎和蜥蜴的“断尾自卫”,蜘蛛和蟹的“断肢自卫”;具有假死行为的猿叶虫和金龟子的假死等。都属于先天性行为,乌鸦的聚众鸣叫则是在本能防御的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表现了学习性行为。发现天敌的乌鸦产生的鸣叫属于先天性行为,在这一声鸣叫后的聚众鸣叫,则属于学习性行为。理由很简单,第一声呜叫代表了客观事物,具有“语言”价值。
2.5 攻击行为:是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在争夺食物、配偶、巢区或领地时所发生的争斗行为。这个行为表现出较明显的学习性行为。如先来者或“称雄”者发出的警告,和争斗过程中的不至死,降服后的不攻击等都具有很强的"悟理"性。
2.6 节律行为:是动物的活动随环境的周期性改变而相应的发生节律性的变化。这种行为几乎都属于先天性行为。如昼伏夜出或夜伏昼出的动物,它们的“伏”和“出”;按季节换毛;回游、迁徙等都属于先天性行为。但在成群的迁徙和洄游过程中“晚辈跟着长辈”按一定路线到达目的地,又表现出突出的学习性行为。近日,电视播报的一些国外鸟类学家,用便捷式飞机引领一些鸟类迁徙成功,就应证了这一点。
2.7 社群行为:是回种生物的许多个体构成一个群体,在群体内部有明确的分工和等级,并彼此相互依存,共同维持群体的生存和繁衍的行为。节肢动物的蜜蜂、蚂蚁、白蚁等从分工角度上讲是先天性行为。但在它们的社群行为中,如蜜蜂会表现出许多惊人的学习性行为。卡尔·洪·佛烈希教授所做的“侦察蜂”实验得出的:蜜源近,跳圆形舞、圈数多,蜜源远,跳“8”字舞、圈数少;蜜源在逆风方向,舞速慢,蜜源在顺方向,舞速快;蜜源与太阳同向,头朝上,蜜源与太阳方向相对,头朝下。和后人实验得到的:蜜源在太阳左侧,直跑线与引力线成逆时针角,蜜源在太阳右侧,直跑线与引力线成顺时针角。蜜蜂能用如此丰富的“肢体语言”告诉自己的“姐妹”,使自己的“姐妹”能很快的读懂并找到蜜源。这种行为叫人无法认同于先天性行为中的简单的规律性重复。相反,会令人惊叹的脱口而出:“了不起,蜜蜂真聪明!”因为它具有较发达的脑(由前脑、中脑、后脑构成,属于无脊柱动物中高等的类群——节肢动物门)
而灵长类动物的首领“竞选”,首领“职责”和首领“特权”,就更不用置疑于学习性行为了。
2.8 繁殖行为:是动物与繁殖后代相关的行为。一般表现有异性识别,交配、育幼等主要过程。这些行为是在性激素的作用下所表现的固定的规律性行为。从过程的角度上看,都是先天性行为。可具体的表现内容上则不尽然。有位行为学家在观察泥蜂的抚幼行为时,巧妙的在喂食前将一个洞穴中的幼虫移到另一个洞穴,使一个洞穴幼虫数量减少,另一个洞穴幼虫数量增加,当雌泥蜂在清晨察看后,会出现雌泥蜂在幼虫多的洞穴给的小毛虫多,而在无幼虫的洞穴不给小毛虫的现象,如果在雌泥蜂察看后,移走一个洞穴的幼虫到另一个洞穴,雌泥蜂便会按察看时的情况,凭借自己“记忆”的数量给小毛虫,这个实验说明了雌泥蜂有一定的“记忆”能力,并能结合实际情况去供给幼虫的食物——小毛虫,这显然是学习性行为,因为它表现了很强的“悟理”性。
有些动物还具有趋性行为,这是它们对“向性物”的特殊反应,自然属于本能性的先天性行为。
有些动物的行为较复杂,必要时须做长时间的观察和实验,甚至进行遗传物质是怎样控制和决定生物性状、尤其是行为方面的研究,才能得到正确答案。这里的试析,仅仅是为适应中学生物教学,供同仁在教学中参考用,以免在学生讨论中出现僵持不下的难堪局面。
参考文献
[1] 《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生物卷)主编:彭奕欣编委:施浒、林镜仁等沈阳出版社出版发行,1996年4月第3次印刷
[2] 《生物学、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由课程教材研究所、生物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2005年4月第4次印刷
收稿日期:2008-10-17
动物外在表现的活动多种多样,具体的有取食行为和贮食行为,防御行为和攻击行为,繁殖行为和节律行为,还有社群行为等等。难以一一列全。这些行为从另一个角度又可归纳成两种:即先天性行为与学习性行为。
1.怎样区分动物的某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性行为,是许多学生难以把握的一个问题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控制和决定的行为。因此,可从两方面理解:①这种行为是遗传来的。②个体内部有怎样决定先天行为的遗传物质,就会表现出相关的先天性行为。这种行为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同种动物之间的共有性,固定性和规律性,并用以维持种族的生存和繁衍。
一般而言,动物越低等,依靠先天性行为维持生命活动的表现就越多,低等动物的取食、繁殖(尤其是无性繁殖)、节律、防御等行为,大都属于先天性行为。而高等动物在这些行为所表现出来的情况中,则不尽然,因它们的神经系统较发达,但它们“婴幼期”所表现的行为绝大多数也属于先天性行为。
学习性行为是指动物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和生活体验学习得来的行为。这种行为的特点是一个“学”字,只要看到它行为中有“学”的内涵,就属于学习性行为。
这个学的过程,可以是同物种“长辈”的教,可以是人驯,也可以是行为个体在生活过程中的“悟理”及其“经验积累”的过程。这种悟理和积累的现象,一般发生在比较高等且能独立生活的行为个体上。这种行为的物质基础最少要有较发达的神经节。
因此,要判断动物的某个行为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性行为,根据上述要点进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结合认真仔细的观察甚至长时间观察和实验就比较胸有成竹,有的放矢了。
至于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与先天性行为和学习性行为的关系,首先肯定是两组绝然不同而又关联甚密的两组概念,对于具有较发达的神经结构的行为个体来说,它们具有前组是因,后组是果的关系,对于无神经结构的仅利用应激性来调节与环境相适应的动物个体来说,就没有这种因果关系。
反射既包括神经的生理过程、(反射弧完成反射的过程和中枢的“司令”过程)又包括反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并且常以表现出来的行为去判断行为个体发生的反射方式。一般而言,非条件反射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条件反射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是学习性行为。
2.接着试析一下课本所列相关行为的归属,以利中学生物教学
2.1 运动行为:是指动物依赖一定的身体结构,借助于运动器官所产生的各种动作,是动物生存的基础。在运动方式上,低等动物都属于先天性行为,高等动物在原于先天性运动的基础上,“成年”后有学习性行为表现,如黑猩猩摘香蕉时的搬箱运动,驯兽师驯化的各种动物的表演等都是学习性行为,前者表现出很强的“悟理”性,后者驯化而成,表现出明显的学习性。
2.2 取食行动:是指动物为获取食物而表现出来的与此相关的行为。低等动物如草履虫靠口沟纤毛的摆动使悬浮于水中的微小生物和有机质粒进入体内而获得食物:水螅伸展触手,当水蚤等小甲壳类动物碰到触手时,便将刺丝本能的刺进水蚤体内,使水蚤释放出谷胱甘肽,刺激水螅张口进食,这些都是先天性行为。而高等动物在原于“婴幼期”先天性的被哺取食外,还表现出诸如大山雀的“偷吃牛奶”,黑猩猩的钓取洞穴白蚁和“搬箱摘蕉”等学习性行为。
2.3 贮食行为:是有些动物为备饥饿或饥荒而将吃过剩或过多的食物贮存起来的行为。它属于取食行为的范畴,这种行为表现出较明显的基于先天性行为的学习性行为。如地中海的农蚁在雨季食物多时,大量的采集成熟的种子,贮存在蚁巢上层的“仓库”里。之后一些工蚁在巢内做深加工,将“仓库”里的种子做成饼或团,再贮存起来,作为旱季粮食。对于后面未加工而发芽的种子又会搬到巢外的土堆上,让其成长,种子成熟后又去收获。在这一过程中,农蚁将种子搬回贮食是属于本能的先天性行为,而后面的深加工和将未加工的已发芽的种子搬到外面让其生长,待种子成熟后又去收获。则表现出很强的“悟理”性,属于学习性行为。再如:金钱豹将一次吃不完的食物挂在树枝上,美洲狮将吃剩下的食物藏在树丛中,等下次饥饿时再来吃,则是非常明显的学习性行为。
2.4 防御行为:是动物为对付外来侵略,保卫自身生存,或对同种其它个体发出警戒而表现的行为。一般的动物在这方面都属于先天性行为。如具有自切行为的壁虎和蜥蜴的“断尾自卫”,蜘蛛和蟹的“断肢自卫”;具有假死行为的猿叶虫和金龟子的假死等。都属于先天性行为,乌鸦的聚众鸣叫则是在本能防御的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表现了学习性行为。发现天敌的乌鸦产生的鸣叫属于先天性行为,在这一声鸣叫后的聚众鸣叫,则属于学习性行为。理由很简单,第一声呜叫代表了客观事物,具有“语言”价值。
2.5 攻击行为:是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在争夺食物、配偶、巢区或领地时所发生的争斗行为。这个行为表现出较明显的学习性行为。如先来者或“称雄”者发出的警告,和争斗过程中的不至死,降服后的不攻击等都具有很强的"悟理"性。
2.6 节律行为:是动物的活动随环境的周期性改变而相应的发生节律性的变化。这种行为几乎都属于先天性行为。如昼伏夜出或夜伏昼出的动物,它们的“伏”和“出”;按季节换毛;回游、迁徙等都属于先天性行为。但在成群的迁徙和洄游过程中“晚辈跟着长辈”按一定路线到达目的地,又表现出突出的学习性行为。近日,电视播报的一些国外鸟类学家,用便捷式飞机引领一些鸟类迁徙成功,就应证了这一点。
2.7 社群行为:是回种生物的许多个体构成一个群体,在群体内部有明确的分工和等级,并彼此相互依存,共同维持群体的生存和繁衍的行为。节肢动物的蜜蜂、蚂蚁、白蚁等从分工角度上讲是先天性行为。但在它们的社群行为中,如蜜蜂会表现出许多惊人的学习性行为。卡尔·洪·佛烈希教授所做的“侦察蜂”实验得出的:蜜源近,跳圆形舞、圈数多,蜜源远,跳“8”字舞、圈数少;蜜源在逆风方向,舞速慢,蜜源在顺方向,舞速快;蜜源与太阳同向,头朝上,蜜源与太阳方向相对,头朝下。和后人实验得到的:蜜源在太阳左侧,直跑线与引力线成逆时针角,蜜源在太阳右侧,直跑线与引力线成顺时针角。蜜蜂能用如此丰富的“肢体语言”告诉自己的“姐妹”,使自己的“姐妹”能很快的读懂并找到蜜源。这种行为叫人无法认同于先天性行为中的简单的规律性重复。相反,会令人惊叹的脱口而出:“了不起,蜜蜂真聪明!”因为它具有较发达的脑(由前脑、中脑、后脑构成,属于无脊柱动物中高等的类群——节肢动物门)
而灵长类动物的首领“竞选”,首领“职责”和首领“特权”,就更不用置疑于学习性行为了。
2.8 繁殖行为:是动物与繁殖后代相关的行为。一般表现有异性识别,交配、育幼等主要过程。这些行为是在性激素的作用下所表现的固定的规律性行为。从过程的角度上看,都是先天性行为。可具体的表现内容上则不尽然。有位行为学家在观察泥蜂的抚幼行为时,巧妙的在喂食前将一个洞穴中的幼虫移到另一个洞穴,使一个洞穴幼虫数量减少,另一个洞穴幼虫数量增加,当雌泥蜂在清晨察看后,会出现雌泥蜂在幼虫多的洞穴给的小毛虫多,而在无幼虫的洞穴不给小毛虫的现象,如果在雌泥蜂察看后,移走一个洞穴的幼虫到另一个洞穴,雌泥蜂便会按察看时的情况,凭借自己“记忆”的数量给小毛虫,这个实验说明了雌泥蜂有一定的“记忆”能力,并能结合实际情况去供给幼虫的食物——小毛虫,这显然是学习性行为,因为它表现了很强的“悟理”性。
有些动物还具有趋性行为,这是它们对“向性物”的特殊反应,自然属于本能性的先天性行为。
有些动物的行为较复杂,必要时须做长时间的观察和实验,甚至进行遗传物质是怎样控制和决定生物性状、尤其是行为方面的研究,才能得到正确答案。这里的试析,仅仅是为适应中学生物教学,供同仁在教学中参考用,以免在学生讨论中出现僵持不下的难堪局面。
参考文献
[1] 《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生物卷)主编:彭奕欣编委:施浒、林镜仁等沈阳出版社出版发行,1996年4月第3次印刷
[2] 《生物学、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由课程教材研究所、生物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2005年4月第4次印刷
收稿日期:2008-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