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气”与“烟火气”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松绑地摊经济,无疑是现下公共空间最热词之一。日前李克强总理在山东烟台考察时表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其实,地摊经济越是炙手可热,松绑之愈需冷静理性。道理是“秃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地摊“接地气”才会迸发人间“烟火气”;地摊有人间“烟火气”才会反助“接地气”。
   无论如何定义地摊经济,抑或其业态如何嬗变演化,万变不离其宗,就其基因图谱扫描,说白了,地摊经济就是靠摆地摊谋生计的一种业态,本质上归属城市边缘经济。在国人记忆中,地摊经济向来命途多舛,由于影响市容环境交通卫生,长期饱受诟病围剿。其之所以生命力旺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表面上看,其兼具缓解就业压力天然优势和便利市民消费特异功能,骨子里窥,却有着与生俱来生生不息的文化历史渊源。
   城市乃特定文化载体。芝加哥城市学派认为:“城市,它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各种礼俗和传统构成的整体,是这些礼俗中所包含,并随传统而流传的那些统一思想和感情所构成的整体。换言之,城市绝非简单的物质现象,绝非简单的人工构筑物。城市已同其居民们的各种重要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文化代表群体认同,群体只有在其所认同的文化氛围中,才谈得上生活舒适幸福。《周易·系辞下》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如是市场交易形态,在中国城市发展各个历史时期均属常态,吾民小摊小贩游售走售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华夏先民久已习惯“赶集”“叫卖”这些个地摊交易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地摊经济背后蕴藏的市场运作模式与城市生活理念,早已植入炎黄子孙骨髓,并与市井生活须臾不可剥离。可以说,在连缀积淀演进中,随着市民对此类交易方式趋同认同,地摊经济附着的“街头交易”身份符号和“赶集叫卖”文化标签,已然成为城市“非物质文化”活化石。现实尴尬是,曾有城市管理者脱离实际超越地情,将地摊睥睨为城市文明累赘,在整齐划一理念折腾下,自然传承的地摊及其所代表“集体记忆”几近灭失,差点不幸被“非遗”一语成谶。
   地摊姓“地”,地摊经济当然需“接地气”,理应融入地方文化内涵,打上地方文化烙印。正本清源否定之否定,从文化坐标重新审视定位地摊经济价值,成为当下横亘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紧迫命题。事实上,原生独特的城市文化,不仅可以引领市民产生集体认同感归宿感幸福感,还可以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文明保障;相反,整齐划一、千人一面阉割文化底蕴的城市,则可谓一潭死水形容枯槁,且乱套了市民原本舒适谐和安详的生活状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放眼全球诸多名城,从非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而是风情各异各领风骚,纽约、伦敦、巴黎、巴塞罗那等名城,无不向世人张扬着鲜明光鲜的倜傥个性。其成功殊途同归,即在“接地气”中升腾“烟火气”,在“烟火气”中固化“接地气”。反观国内一些城市管理者,不是不谙城市形神辩证关系,便是无视城市文化灵魂,致使城市形态结构类同化趋同化,丧失地域化个性化。地摊治理之所以陷入“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困局,不“接地气”导致无“烟火气”,无“烟火气”反促不“接地气”,难道不是肇因欤?
   地摊经济当然不是全民经济,也不可能成为全民经济,换言之,地摊经济绝非“全民练摊”代名词。更何况,地摊经济多为占道经营,自然需要科学保有存量理性控制增量。在受疫情影响背景下,松绑地摊经济,就发展主体而言,优先为下岗失业等困难群体量身订做安排摊位,既是以人为本文明治理理念题内之义,更是心系民瘼现代公共伦理核心内涵。在地摊经济主体上“接地气”,就是在城市底层迸发“烟火气”。
   说到底,地摊经济性属地方经济,地方发展情况民生现状各异,自然无有也不会有可资照搬的普适现成范本,而需各地因地制宜视情施策。我想说的是,就松绑地摊经济路向方略而言,也許确乎可以条条大路通罗马;而要焕发地摊经济“烟火气”,却只有“接地气”自古华山一条道可走。
其他文献
民间对于正负能量的误解甚而到了可笑的地步。这回,一个10岁童的自杀事件让我想到,起关键“毙命”作用的,正是这样一个跟“能量”相关的观念。   自然,这个观念不能成为法庭审判的依据,毕竟,惨剧的发生跟10岁孩童心理的稚嫩相关。但我还是要追溯那个最初的“导火索”,这导火索即是那位老师对于正能量与负能量的过于偏执的理解和误判,即是:老师的一个批语——要传递正能量。   这话,与说这篇作文传递负能量,
期刊
拜读钱渊先生《老人长寿是福还是袱?》(《杂文月刊》原创版2019年6月上)一文后,基本赞同钱先生观点,但细细琢磨之后,有些论據值得商榷,似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比如,老人长寿乃是小辈们的福分这个观点是没有异议的,但举的例子就值得商榷,钱先生用“有家族病史的人群中,患同一种疾病的发病率要比没有家族病史人群要高,而家族中长寿老人多的,其后代在正常情况下也长寿的居多”作为论据,证明上述观点,有些牵强附
期刊
《杂文月刊》是反映社会万象,剖析事件真相的经典杂志,通过近几年的阅读,我对杂文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感觉自己的性格也变得开朗豁达,精神方面也感到激情饱满。《杂文月刊》(原创版2019年6月上)的《反着》一文的作者刘吉同先生讲到某“县太爷”办公室挂着“淡泊名利,宁静致远”,却被上级宣布“接受组织调查”。联想到我们当地曾经的“县太爷”冯振东、祁玉江在2019年5月份先后接受组织调查,冯振东2015年曾荣获
期刊
读钱渊先生的文章《老人长寿是福还是袱?》(《杂文月刊》原创版2019年6月上),深有感触。现实中,有的人对老人确实不够尊重,笔者曾在闹市街上看到一个青年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与一位八九十岁的老人吵架。那青年情绪激昂,反唇相讥,寸步不让,甚至骂老人是“老不死的”!那位老人却沉默地望着青年人,尽管自己无故受了那么多的委屈,但他仍保持着克制……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人生在世,誰没有老的时候?我们
期刊
毫无疑问,识人用人是一种本领。对于直接管官的组织部门和领导干部而言,更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本领。“为将之道,在能用兵,为君之道,不在能用兵,在能用用兵之人。”这句近似绕口令的古语,恰到好处地说明了识人用人的极端重要性。俗话所说的“用兵如神”,确切地说应该是“用官如神”。兵熊熊一个,官熊熊一窝,选官用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法国有位传记作家曾经惟妙惟肖地描述了拿破仑的用人图谱:“善良的目不识丁的勇士勒
期刊
《后汉书·廉范传》中记载了一个“五绔歌”的故事。讲的是地方官员关心民生治理有方的事。故事的主人公廉范是廉颇的后代。东汉章帝时,廉范被任命为蜀郡太守。他初到成都,发现前任太守曾为了防止火灾殃及联排的房屋,禁止老百姓晚上点灯做事,但百姓为了生计总是偷偷做事,致使火灾经常发生。廉范认为百姓的需求是合理的,遂允许百姓晚上点灯从事百业,“但严使储水”以防火灾。一时间,成都工商业兴盛,百姓富足,社会治安稳定,
期刊
“杞人忧天”的典故,妇孺皆知。人们耻笑那个担心天会倾圮而整天忧心忡忡的杞人,因为这是庸人自扰式的虚幻。倘若把“忧天”移为“忧人”——惊悚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危及其他生物物种,令地球陷于万劫不复的危机,那它就不是一种“杞虑”,而是令人堪忧的预警。   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林林总总,似难以精确统计,因为有些尚未被人类发现或认识,有些还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异而“新陈代谢”。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人类出现在
期刊
“啃老”,虽是新名词,却并不陌生。据有关部门统计,各地城市,30﹪的年轻人在“啃老”,65﹪的家庭存在“啃老”现象。相当一些“啃老族”,已从过去的“被动啃”,变成今天的“主动啃”;从吃喝穿戴父母的“軟啃”,有的已发展到骗取、强取父母财产的“硬啃”。   有人认为,“啃老”啃伤了父母。对此观点,我不完全赞成。须知,“啃老”最大的“受伤”者,恰恰是“啃老族”自己。表面看,“啃老”增加了父母的经济压力
期刊
不久前,中央文明办主动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已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在恢复经济社会秩序、满足群众生活需要的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作用。消息一公布,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和热烈响应。   近年来,各地在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的进程中,城市整洁了,街道干净了,但小商贩不见了,城市的烟火气、生活味也淡了。   当初路
期刊
云南省政协原副主席杨维骏,于2020年6月9日18时03分在昆明离世,享年98岁。10年前,“反腐愚公”杨维骏的“公车上访”,虽无当年“公车上书”那样的陣场、那样的声势,却有比“公车上书”更感人的思想、情怀,有比“公车上书”更重要的启示、启发。   2010年12月17日,云南省政协原副主席——“88岁高龄的杨维骏,坐着政府专配给他的黑色奥迪A6轿车,领着两辆破旧的面包车,驶进了云南省政协的大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