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219-01
低分子肝素钠在临床上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心肌梗塞时使用比较广泛。2010.1~2011.8对30例心肌梗塞病人采用了低分子肝素钠配合治疗,为4000u皮下注射,其中有5例发生瘀斑,1例左臀部约10cm~50cm的瘀斑,4例注射部位硬结,针对以上并发症,均给予了相应的处理。
1资料与方法
本组30例病人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45~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6岁,全部为心肌梗塞的病人,低分子肝素钠4000u/日/次,均为皮下注射,注射前所有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均正常。
2结果
5例发生局部瘀斑,其中1例左臀部约10cm~50cm的瘀斑;4例注射部位硬结直径约1cm,病人自诉局部有轻微的疼痛感,无其它不适。
3处理
遵医嘱先暂停注射药物,化验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均正常,使用25%硫酸镁纱布湿敷,配合理疗照射,3-4次/日,促进皮下瘀血和局部硬结的吸收,9例全部在3~7天恢复正常。
4预防
4.1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注射部位必须是肚脐向外1.5cm至10cm的环形范围,注射要上下左右交换部位,注射时要捏起皮肤,以增加药物吸收的面积,应避开硬结、瘢痕。由于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的生物利用度接近90%,而腹部皮下脂肪较厚,皮下疏松组织对药物的渗透性较好,毛细血管相对较少,所以首选腹部皮下注射[1]。但是脐周有丰富的静脉网,应避开外脐周1cm以免引起出血。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所致的局部出血与其抑制凝血因子和凝血酶的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及皮下注射后局部浓度高有关[2]。
4.2严格掌握注射方法和给药时间: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选择部位多为脐周10cm,皮下注射所导致的皮下出血与其抑制凝血因子和凝血酶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及皮下注射后局部浓度高有关[3],要求严格掌握注射部位和方法,正确按压,各班严格巡视、交接班,多与病人沟通,并仔细倾听病人的诉说。注射过程及吸收过程,均可破坏局部毛细血管壁,引起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注射后局部淤血是否发生与注射间距、注射部位、压迫时间长短密切相关[4],在注射时嘱病人平卧、放松,同时请家人与其聊天,尽可能的分散病人的注意力,每次注射完后用棉签短时间按压后更换输液胶贴用指腹按压,不可用力过大,以下陷1cm左右即可,时间3~5分钟即可,如有凝血时间长者应延长按压时间,注射后平卧15~30分钟再起床。如发现有瘀斑仔细范围、颜色,判断程度,必要时间报告医生以便及时处理。给药时间严格按照医嘱要求做,提前不能超过30分钟,后推也不要超过30分钟。
4.3端正工作态度加强责任心:要求护士掌握正确的注射方法、部位、时间及注射低分子肝素钠的注意事项,必要给予警示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加强护士的责任心及健康宣教注射前应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及有无出血倾向,要认真与患者做好沟通,使患者明白各项要求的重要性,禁忌按揉、揉搓、热敷腹部。定期监测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
5总结
虽然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出现并发症是不可避免的,但护士在工作中更应仔细观察,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专业技巧,从而尽早发现其造成的不良反应,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同时加强了护患关系,使患者对护士产生信任感,这样才能更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伍翠云,曹玉鸿,茆荣华,等.低分子肝素注射引起皮下出血238例原因分析及对策.齐鲁护理杂志,2007,13(21):61.
[2]侯岩芳,赵伟.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不同进针方法对出血的影响.实用护理杂志,2007,19(10):46.
[3]许秀丽,朱秀琴.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时局部压迫时间与皮下出血关系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5.
[4]杨朝霞.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方法[J].齐鲁护理杂志,2002,8(5):382-383.
低分子肝素钠在临床上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心肌梗塞时使用比较广泛。2010.1~2011.8对30例心肌梗塞病人采用了低分子肝素钠配合治疗,为4000u皮下注射,其中有5例发生瘀斑,1例左臀部约10cm~50cm的瘀斑,4例注射部位硬结,针对以上并发症,均给予了相应的处理。
1资料与方法
本组30例病人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45~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6岁,全部为心肌梗塞的病人,低分子肝素钠4000u/日/次,均为皮下注射,注射前所有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均正常。
2结果
5例发生局部瘀斑,其中1例左臀部约10cm~50cm的瘀斑;4例注射部位硬结直径约1cm,病人自诉局部有轻微的疼痛感,无其它不适。
3处理
遵医嘱先暂停注射药物,化验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均正常,使用25%硫酸镁纱布湿敷,配合理疗照射,3-4次/日,促进皮下瘀血和局部硬结的吸收,9例全部在3~7天恢复正常。
4预防
4.1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注射部位必须是肚脐向外1.5cm至10cm的环形范围,注射要上下左右交换部位,注射时要捏起皮肤,以增加药物吸收的面积,应避开硬结、瘢痕。由于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的生物利用度接近90%,而腹部皮下脂肪较厚,皮下疏松组织对药物的渗透性较好,毛细血管相对较少,所以首选腹部皮下注射[1]。但是脐周有丰富的静脉网,应避开外脐周1cm以免引起出血。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所致的局部出血与其抑制凝血因子和凝血酶的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及皮下注射后局部浓度高有关[2]。
4.2严格掌握注射方法和给药时间: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选择部位多为脐周10cm,皮下注射所导致的皮下出血与其抑制凝血因子和凝血酶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及皮下注射后局部浓度高有关[3],要求严格掌握注射部位和方法,正确按压,各班严格巡视、交接班,多与病人沟通,并仔细倾听病人的诉说。注射过程及吸收过程,均可破坏局部毛细血管壁,引起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注射后局部淤血是否发生与注射间距、注射部位、压迫时间长短密切相关[4],在注射时嘱病人平卧、放松,同时请家人与其聊天,尽可能的分散病人的注意力,每次注射完后用棉签短时间按压后更换输液胶贴用指腹按压,不可用力过大,以下陷1cm左右即可,时间3~5分钟即可,如有凝血时间长者应延长按压时间,注射后平卧15~30分钟再起床。如发现有瘀斑仔细范围、颜色,判断程度,必要时间报告医生以便及时处理。给药时间严格按照医嘱要求做,提前不能超过30分钟,后推也不要超过30分钟。
4.3端正工作态度加强责任心:要求护士掌握正确的注射方法、部位、时间及注射低分子肝素钠的注意事项,必要给予警示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加强护士的责任心及健康宣教注射前应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及有无出血倾向,要认真与患者做好沟通,使患者明白各项要求的重要性,禁忌按揉、揉搓、热敷腹部。定期监测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
5总结
虽然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出现并发症是不可避免的,但护士在工作中更应仔细观察,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专业技巧,从而尽早发现其造成的不良反应,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同时加强了护患关系,使患者对护士产生信任感,这样才能更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伍翠云,曹玉鸿,茆荣华,等.低分子肝素注射引起皮下出血238例原因分析及对策.齐鲁护理杂志,2007,13(21):61.
[2]侯岩芳,赵伟.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不同进针方法对出血的影响.实用护理杂志,2007,19(10):46.
[3]许秀丽,朱秀琴.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时局部压迫时间与皮下出血关系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5.
[4]杨朝霞.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方法[J].齐鲁护理杂志,2002,8(5):382-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