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赵良翰先生百年诞辰。我们与南京市文化主管部门——南京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共同策划、举办纪念先生的系列活动,包括举办他的画展,出版他的画集,组织对他的艺术研讨。这是一次政府与民间的联合行动,其目的在于表示一种意愿——对于文化艺术的尊重;同时倡导一种精神——我们民族的人文精神。
良翰先生离开我们已经24年了。他生前并没有显赫的地位和尊贵的头衔,他是一位曾经坎坷乖口不幸的清贫的退休教师。他在半个多世纪的艺术历程中,仅在奠愁湖畔举办过一次55件作品的个人画展。那年先生70岁。画展的前青是由我执笔的。
1996年,他的第二次画展在江苏省美术馆举行,其时先生已经去世10年了。画展序言还是我写的。我用了一个醒目的标题——品高画自高。
先生具备着商洁的人品和高雅的画品。也正是由于他的人格与艺术的双重魅力,才让南京人在他去世24年后,还想到他。怀念他。生命是有限的,然而用生命创造的艺术,延续着生命的光华!
良翰先生义名赵墨,别号北跛。1910年生于苏北阜宁县,1986年病逝于南京。他在1931年进入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学习中国画,上世纪70年代初返回南京,重操笔墨,培养学子并参与太平天国壁画的临摹工作。可以说,他艺术的起与止都在南京,南京当是他的第二故乡。
他在中大学习的几年,正是吕凤子先生(1886年—1959年)出任中大国画组(艺术系)主任教授的时期。他受到凤先生的赏识,成了凤先生的高足和主要艺术继承人。当然,他还受到同时任教于中大的张书旂先生(1899年—1956年)的指导。
他的两位老师有着不同的艺术观念和艺术风格。张书旂专擅花鸟画,就传统而言,张所涉不深,仅止于任伯年,取巧秀一路。其又工设色,喜用粉,颇受一时之赏。凤先生却说:“数十年后,书旃无画。”此语是良翰先生告诉我的。当时间褪却浮面的光彩,那缺少骨力与墨气的图画便失去了魅力。显然,良翰先生崇拜的是凤先生。但喜欢花鸟画的他。还是先学得了易于卜手的张书旃。今天,我们在欣赏良翰先生早期作品的时候,一定能看到张书旃的影响:爽利的用笔、俏丽的色彩……这是许多人喜欢的风格,而从艺术的角度看,它缺少蕴藉,偏于单薄了。当时中大画花鸟的毕业生,大多止步于张书旂,这是那时画坛的一个现象。良翰先生的聪明,反映在他对于凤先生的深入认识,最终走上了凤先生的路。
纵观20世纪初期的中国画坛,花鸟写意基本为海派所统领,大写意的吴昌硕(1844年—1927年)、小写意的任伯年(1840年—1895年)风靡全国,无论齐白石(1863年—1957年)、陈师曾(1876年—1923年)还是陈半丁(1877年—1970年)无不延续着他们的大规范。风先生的意义在于独立,不仅是技法风格上的独立,更是文化、艺术、哲学高度上的卓然自立,他构筑了自己的体系。就技法、风格言,其一是以书为画,这与吴昌硕一致,吴多取石鼓文,吕则出于草篆。其二。风格出于新的哲学、美学观念,这种观念是在比较了中西两种艺术思想和语言之后,重新确立的具备自觉性和时代性的本土意识。
笔者因为对于凤先生的关注,曾与良翰先生有过交流,我们有着较为一致的观点。尽管凤先生存世花鸟作品不多,但他早在1928年便在宴践中做到了“脱尽画史习气”(见其作《寿石芍药》)。更在1934年对花鸟画黄、徐两大流派的特征与传承有过精确的评点,提出了“要与流俗殊趣”(见其作《白鹦鹉图》)的观点。良翰先生在笔者收存的凤先生《老梅图》题诗中写道:“观凤先生作画,操笔如运斤。画到放处,有慷天地拉鬼神之气概。画到密处,则又春蚕吐丝,细泉流沙。蕴力于笔墨之中,寄情于形象之外。习其技可,得其意者难。”这是对于凤先生“艰难定稿,迅速成画”的形象解读。无论纵放不羁的气概,还是细泉流沙的轻缓,都是情感驾驭腕力的美妙旋律。这种美妙的笔墨旋律,我们在良翰先生后期的作品中感受到了,看过他作画的人,还能把他形容于凤先生的上述语言用之于他自己。他并不在形象上亦步亦趋于凤先生,他能将凤先生的笔墨和精神用之于花鸟画,腕强力厚,神形兼备。并由此上溯“扬州八怪”和“青藤白阳”,渐从小写意进入大写意。书法的意趣、抽象的因素和个性、情感的因素,愈来愈多,愈来愈浓厚了。这样,他不但超过了他的同学,还超过了他的前一位老师张书旃。
他毕竟生活在民间,他的画必须大众看得懂,所以往往收敛着。处于折衷的境地,于是有了“雅俗共赏”的声名。
在他的晚年,笔者曾将石鲁后期的写意花卉介绍给他,那抽象、朦胧的风神竟让他着迷,他的慧眼能从一位完全不同经历的怪杰的探索痕迹中,看到自己的艺术需要。这曾让他的同辈大为惊异,而我则由此隐约见到了他“解衣磅礴”的超然身心。他果真放笔一试,他的笔墨在变化,他酝酿着一个艺术的新境界。我与他约定着他的80岁的大展,那将是他艺术上的大成功!然而,天不假时于先生,77岁时他终止了生命的历程。77年的光阴并不算短,但对于怀存新境且已见端倪的先生而言,又不能不让知者扼腕痛惜!
今天,我们纪念先生,研究他的艺术道路、艺术成果和艺术精神,既是对于过往的回顾与总结,更是为了现今与未来。良翰先生与他的先师吕凤子,给予我们同样的启示,那就是:呼唤中国画的铮铮风骨,呼唤中国画的写意精神!读者必能从先生册中作品有所感知。是为序。
良翰先生离开我们已经24年了。他生前并没有显赫的地位和尊贵的头衔,他是一位曾经坎坷乖口不幸的清贫的退休教师。他在半个多世纪的艺术历程中,仅在奠愁湖畔举办过一次55件作品的个人画展。那年先生70岁。画展的前青是由我执笔的。
1996年,他的第二次画展在江苏省美术馆举行,其时先生已经去世10年了。画展序言还是我写的。我用了一个醒目的标题——品高画自高。
先生具备着商洁的人品和高雅的画品。也正是由于他的人格与艺术的双重魅力,才让南京人在他去世24年后,还想到他。怀念他。生命是有限的,然而用生命创造的艺术,延续着生命的光华!
良翰先生义名赵墨,别号北跛。1910年生于苏北阜宁县,1986年病逝于南京。他在1931年进入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学习中国画,上世纪70年代初返回南京,重操笔墨,培养学子并参与太平天国壁画的临摹工作。可以说,他艺术的起与止都在南京,南京当是他的第二故乡。
他在中大学习的几年,正是吕凤子先生(1886年—1959年)出任中大国画组(艺术系)主任教授的时期。他受到凤先生的赏识,成了凤先生的高足和主要艺术继承人。当然,他还受到同时任教于中大的张书旂先生(1899年—1956年)的指导。
他的两位老师有着不同的艺术观念和艺术风格。张书旂专擅花鸟画,就传统而言,张所涉不深,仅止于任伯年,取巧秀一路。其又工设色,喜用粉,颇受一时之赏。凤先生却说:“数十年后,书旃无画。”此语是良翰先生告诉我的。当时间褪却浮面的光彩,那缺少骨力与墨气的图画便失去了魅力。显然,良翰先生崇拜的是凤先生。但喜欢花鸟画的他。还是先学得了易于卜手的张书旃。今天,我们在欣赏良翰先生早期作品的时候,一定能看到张书旃的影响:爽利的用笔、俏丽的色彩……这是许多人喜欢的风格,而从艺术的角度看,它缺少蕴藉,偏于单薄了。当时中大画花鸟的毕业生,大多止步于张书旂,这是那时画坛的一个现象。良翰先生的聪明,反映在他对于凤先生的深入认识,最终走上了凤先生的路。
纵观20世纪初期的中国画坛,花鸟写意基本为海派所统领,大写意的吴昌硕(1844年—1927年)、小写意的任伯年(1840年—1895年)风靡全国,无论齐白石(1863年—1957年)、陈师曾(1876年—1923年)还是陈半丁(1877年—1970年)无不延续着他们的大规范。风先生的意义在于独立,不仅是技法风格上的独立,更是文化、艺术、哲学高度上的卓然自立,他构筑了自己的体系。就技法、风格言,其一是以书为画,这与吴昌硕一致,吴多取石鼓文,吕则出于草篆。其二。风格出于新的哲学、美学观念,这种观念是在比较了中西两种艺术思想和语言之后,重新确立的具备自觉性和时代性的本土意识。
笔者因为对于凤先生的关注,曾与良翰先生有过交流,我们有着较为一致的观点。尽管凤先生存世花鸟作品不多,但他早在1928年便在宴践中做到了“脱尽画史习气”(见其作《寿石芍药》)。更在1934年对花鸟画黄、徐两大流派的特征与传承有过精确的评点,提出了“要与流俗殊趣”(见其作《白鹦鹉图》)的观点。良翰先生在笔者收存的凤先生《老梅图》题诗中写道:“观凤先生作画,操笔如运斤。画到放处,有慷天地拉鬼神之气概。画到密处,则又春蚕吐丝,细泉流沙。蕴力于笔墨之中,寄情于形象之外。习其技可,得其意者难。”这是对于凤先生“艰难定稿,迅速成画”的形象解读。无论纵放不羁的气概,还是细泉流沙的轻缓,都是情感驾驭腕力的美妙旋律。这种美妙的笔墨旋律,我们在良翰先生后期的作品中感受到了,看过他作画的人,还能把他形容于凤先生的上述语言用之于他自己。他并不在形象上亦步亦趋于凤先生,他能将凤先生的笔墨和精神用之于花鸟画,腕强力厚,神形兼备。并由此上溯“扬州八怪”和“青藤白阳”,渐从小写意进入大写意。书法的意趣、抽象的因素和个性、情感的因素,愈来愈多,愈来愈浓厚了。这样,他不但超过了他的同学,还超过了他的前一位老师张书旃。
他毕竟生活在民间,他的画必须大众看得懂,所以往往收敛着。处于折衷的境地,于是有了“雅俗共赏”的声名。
在他的晚年,笔者曾将石鲁后期的写意花卉介绍给他,那抽象、朦胧的风神竟让他着迷,他的慧眼能从一位完全不同经历的怪杰的探索痕迹中,看到自己的艺术需要。这曾让他的同辈大为惊异,而我则由此隐约见到了他“解衣磅礴”的超然身心。他果真放笔一试,他的笔墨在变化,他酝酿着一个艺术的新境界。我与他约定着他的80岁的大展,那将是他艺术上的大成功!然而,天不假时于先生,77岁时他终止了生命的历程。77年的光阴并不算短,但对于怀存新境且已见端倪的先生而言,又不能不让知者扼腕痛惜!
今天,我们纪念先生,研究他的艺术道路、艺术成果和艺术精神,既是对于过往的回顾与总结,更是为了现今与未来。良翰先生与他的先师吕凤子,给予我们同样的启示,那就是:呼唤中国画的铮铮风骨,呼唤中国画的写意精神!读者必能从先生册中作品有所感知。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