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人的姓名历史渊源是深远的,并且内容深刻,有很多的文化意义,也蕴含着深刻的社会因素。在当今社会文化中,影响名字的因素有文化素养、地域或民族、社会性别和文化潮流等。本文着重于探讨社会性别对姓名的影响。
【关键词】社会性别;社会构建;姓名
一、研究背景
中国人的姓名历史渊源是深远的,并且内容深刻,有很多的文化意义,也蕴含着深刻的社会因素。在历史上,姓是受宗法制度、男尊女卑和社会身份地位等制度影响的。中国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始终维系着等级森严的宗法制度。例如,唐朝皇帝姓李,李是国姓,最高贵。
在我们当今的社会生活中,血缘关系仍然影响个人社会地位的获得,但是姓氏与社会地位的联系已经很弱了。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变成了家庭。鉴于姓氏一般来自父辈,不好改变,本文主要讨论的“名”不讨论“姓”。
在当今社会文化中,影响名字的因素有文化素养、地域或民族、社会性别和文化潮流等。在过去父辈人中,使用“狗剩”、“铁蛋”、“二狗子”等名字是为了好养活,而现在人们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人们都会通过各种途径给孩子起个“大气”或者“文雅”的名字,或者是谐音比较好,或者是寓意比较好,比如“文昊”(昊:广大无边)、“荣轩”(軒:气度不凡)、“俊驰”(出自成语:俊才星驰)等。还有些名字是和时代背景相联系的,比如“援朝”、“跃进”等。姓名伴随着人的一生,对人的社会生活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姓名反映着社会文化的部分内容。本文着重于探讨社会性别对姓名的影响。
二、社会性别构建理论
社会建构主义是由20世纪著名的思想家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在其《性史》第一卷中提出。社会建构主义认为,性并不是一种独立于外界条件的观念,而是文化建构的结果,而这种建构会随着时代和社会的改变而不同。社会建构主义相信社会性别的构建是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逐渐而构建起来的。
社会性别的构建其实从我们一出生就开始了。社会性别是通过人类的互动、人们的生活而被不断的创造和再造的,并且是社会生活的脉络和秩序。从我们一出生,父母按照孩子的生理性别类型给他们穿着打扮。在孩童时期还这方面还不是特别明显,但还是有区分:男孩留短发,女孩留辫子;女孩可以穿裙子,男孩只能穿裤子;女孩的衣服颜色要比男孩鲜亮。到青春期,个体的性感觉、欲望、行为都已经被社会性别化了的规范和期望界定好了。在精心编排并且社会化了的舞台上,青春期的男孩女孩们都有意识的接近或避开对方。
在这些社会构建的过程中,对孩子的命名也是一个社会构建的重要部分。父母在给子女命名的过程中会被已经构建的社会性别文化所影响,通过给子女命名,区分出他们的生理性别,这是社会性别构建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姓名的社会性别区分
从我们大多数人的经验来说,对于人的姓名我们很容易就能区分出是男性还是女性,我也做了一个小的测试,把某个班级的28名同学的姓名名单分别给另外10个同学,让这10个同学根据姓名辨别出性别,即男生还是女生。这些人的姓名是:程志森、李晓伟、王彩霞、王苗、冉露、张贵良、马洪刚、王建华、吴振飞、曹海丽、张亚宁、武彤彤、贾毛毛、闫迎龙、吕学鹏、盛积芳、芦雪峰、王兆华、韩永香、胡逍遥、包秀红、李亚楠、马晓婷、姜乃坤、杨月、郭伟、赵婷婷、范树成。通过这次小范围的测试,得出以下结果:85%的姓名是非常容易判断出其真实的社会性别的;有三个姓名,韩永香、王建华、郭伟是全部回答错的。
这三个名字是和它们所指的社会性别相反的。韩永香其实是个男生,而王建华和郭伟是女生的名字。我也专门对这三个同学做了简单的电话访谈。囿于篇幅限制,无法将访谈记录一一列上,只能从访谈记录中概括要点。关于韩永香中的“香”,起名字的人是他爷爷,经历过吃不饱穿不暖,希望孙子能吃香喝辣的。王建华是因为在她上面有个哥哥夭折了,妈妈生了她之后也给她起了这个名字。郭伟起了个男孩名,是因为家人希望她能像男孩子一样好养活,并且这名字是出生前父母就想好了的。
我们姓名背后是社会性别构建的结果。之所以大部分人对于姓名很容易做出社会性别判断是社会性别构建的结果。当姓名中出现“树”或“森”的时候,大的概率是男性的名字,如程志森、范树成、钱学森。而出现“花”、“菊”、“香”、“红”等词的时候大部分是女性的名字,如秋菊、翠花、小红等。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对比,男性被描述为高大的树木,能够成为栋梁的材料,而女性则被构建花或与花相关的形容词语,完全是出于被欣赏的位置上面。
这些名字中不同类型字的出现是社会性别构建起来的,尤其是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文化构建形成。社会性别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是产生分化的社会地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权利义务的分配。作为使这些地位呈现不平等状况排列的分层体系的一部分,社会性别是建立在这种不平等地位上的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性别的构建是以男人的取向为标准的,因此会形成男女鲜明的,反映在姓名上面的显著差异。
四、影响姓名选择的社会性别因素逐渐发生着变化
随着人们对性别认识的逐渐加深,男女平权主义、同性恋群体的诉求权利的呼声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社会性别实践逐渐多元化。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不满足于标准化、模式化的社会性别构建,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追求彰显个性、与众不同。社会性别观念的变化,代表着我国社会性别观念的一种演变趋势:以传统的性别观念为主体,差异性并存的多元化转向,随着社会进步,社会性别观念最终指向平等的、和谐的社会性别关系模式。
本人按照非随机抽样中的偶遇抽样原则,在网上找到了“苏州市第六届小学生蒲公英图文大赛一年级获奖名单”,这些学生出生在2005年左右。选取了其中的一等奖和二等奖名单共25个姓名进行了测试,测试得出的结果是:大部分的姓名不能准确辨别出其本人真实的社会性别,即不确定性占到了72%左右,这和我的预期是相一致的。
从这些姓名中,可以明显发现两个特点:姓名的性别文化构建影响减弱;姓名中的生僻字越来越多。例如:潘逸、沈一鸣、韩永琦等,从这些名字中,我们很难确定其社会性别。同时,现在的姓名中,出现生僻字越来越多,例如,冯佳宸、陆汐烨等我们平时比较少在姓名中出现的汉字。
从这次的测试结果中可以看出社会性别的构建在姓名的使用中在逐渐的减弱。看到这些名字更多的反映出来的是人们起名字更多的考虑是听起来文雅,不是特意的考虑男孩还是女孩。当然,我的调查只是本人主观经验的判断,包括调查对象选择和调查资料的选择,这都是极大影响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正确性。
五、总结
姓名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只是一个代号,但是在其中能够反映出社会性别构建的存在,并且随着现代社会性别观念的发展,社会性别构建对姓名的影响减弱了。
社会性别的构建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的时候我们可能不能完全察觉到。取名字是社会性别起作用的一个例子。在我们认识到社会性别的构建以后,我们要认知自己在其中的位置,意识自己的个体存在,避免完全被社会文化束缚住,从而对社会文化进行解构,最终更好的理解自己周围的世界,获得更大的自由。
【参考文献】
[1]朱迪思·洛伯.黑夜和白天--社会性别的社会构建[M].郑丹丹,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2]余和祥.《中国的姓名文化》.
[3]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郭翠萍.性别标记的不对称现象与性别歧视[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7(11).
[5]洪燕.现代汉英姓名性别标记初探[D].上海交通大学,2003.
[6]张静.汉英称谓中性别歧视的对比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1).
[7]潘东梅.浅析汉英语言的性别歧视语[J].文教资料,2009(2).
作者简介:冯泽波,现在天津师范大学。
【关键词】社会性别;社会构建;姓名
一、研究背景
中国人的姓名历史渊源是深远的,并且内容深刻,有很多的文化意义,也蕴含着深刻的社会因素。在历史上,姓是受宗法制度、男尊女卑和社会身份地位等制度影响的。中国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始终维系着等级森严的宗法制度。例如,唐朝皇帝姓李,李是国姓,最高贵。
在我们当今的社会生活中,血缘关系仍然影响个人社会地位的获得,但是姓氏与社会地位的联系已经很弱了。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变成了家庭。鉴于姓氏一般来自父辈,不好改变,本文主要讨论的“名”不讨论“姓”。
在当今社会文化中,影响名字的因素有文化素养、地域或民族、社会性别和文化潮流等。在过去父辈人中,使用“狗剩”、“铁蛋”、“二狗子”等名字是为了好养活,而现在人们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人们都会通过各种途径给孩子起个“大气”或者“文雅”的名字,或者是谐音比较好,或者是寓意比较好,比如“文昊”(昊:广大无边)、“荣轩”(軒:气度不凡)、“俊驰”(出自成语:俊才星驰)等。还有些名字是和时代背景相联系的,比如“援朝”、“跃进”等。姓名伴随着人的一生,对人的社会生活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姓名反映着社会文化的部分内容。本文着重于探讨社会性别对姓名的影响。
二、社会性别构建理论
社会建构主义是由20世纪著名的思想家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在其《性史》第一卷中提出。社会建构主义认为,性并不是一种独立于外界条件的观念,而是文化建构的结果,而这种建构会随着时代和社会的改变而不同。社会建构主义相信社会性别的构建是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逐渐而构建起来的。
社会性别的构建其实从我们一出生就开始了。社会性别是通过人类的互动、人们的生活而被不断的创造和再造的,并且是社会生活的脉络和秩序。从我们一出生,父母按照孩子的生理性别类型给他们穿着打扮。在孩童时期还这方面还不是特别明显,但还是有区分:男孩留短发,女孩留辫子;女孩可以穿裙子,男孩只能穿裤子;女孩的衣服颜色要比男孩鲜亮。到青春期,个体的性感觉、欲望、行为都已经被社会性别化了的规范和期望界定好了。在精心编排并且社会化了的舞台上,青春期的男孩女孩们都有意识的接近或避开对方。
在这些社会构建的过程中,对孩子的命名也是一个社会构建的重要部分。父母在给子女命名的过程中会被已经构建的社会性别文化所影响,通过给子女命名,区分出他们的生理性别,这是社会性别构建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姓名的社会性别区分
从我们大多数人的经验来说,对于人的姓名我们很容易就能区分出是男性还是女性,我也做了一个小的测试,把某个班级的28名同学的姓名名单分别给另外10个同学,让这10个同学根据姓名辨别出性别,即男生还是女生。这些人的姓名是:程志森、李晓伟、王彩霞、王苗、冉露、张贵良、马洪刚、王建华、吴振飞、曹海丽、张亚宁、武彤彤、贾毛毛、闫迎龙、吕学鹏、盛积芳、芦雪峰、王兆华、韩永香、胡逍遥、包秀红、李亚楠、马晓婷、姜乃坤、杨月、郭伟、赵婷婷、范树成。通过这次小范围的测试,得出以下结果:85%的姓名是非常容易判断出其真实的社会性别的;有三个姓名,韩永香、王建华、郭伟是全部回答错的。
这三个名字是和它们所指的社会性别相反的。韩永香其实是个男生,而王建华和郭伟是女生的名字。我也专门对这三个同学做了简单的电话访谈。囿于篇幅限制,无法将访谈记录一一列上,只能从访谈记录中概括要点。关于韩永香中的“香”,起名字的人是他爷爷,经历过吃不饱穿不暖,希望孙子能吃香喝辣的。王建华是因为在她上面有个哥哥夭折了,妈妈生了她之后也给她起了这个名字。郭伟起了个男孩名,是因为家人希望她能像男孩子一样好养活,并且这名字是出生前父母就想好了的。
我们姓名背后是社会性别构建的结果。之所以大部分人对于姓名很容易做出社会性别判断是社会性别构建的结果。当姓名中出现“树”或“森”的时候,大的概率是男性的名字,如程志森、范树成、钱学森。而出现“花”、“菊”、“香”、“红”等词的时候大部分是女性的名字,如秋菊、翠花、小红等。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对比,男性被描述为高大的树木,能够成为栋梁的材料,而女性则被构建花或与花相关的形容词语,完全是出于被欣赏的位置上面。
这些名字中不同类型字的出现是社会性别构建起来的,尤其是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文化构建形成。社会性别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是产生分化的社会地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权利义务的分配。作为使这些地位呈现不平等状况排列的分层体系的一部分,社会性别是建立在这种不平等地位上的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性别的构建是以男人的取向为标准的,因此会形成男女鲜明的,反映在姓名上面的显著差异。
四、影响姓名选择的社会性别因素逐渐发生着变化
随着人们对性别认识的逐渐加深,男女平权主义、同性恋群体的诉求权利的呼声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社会性别实践逐渐多元化。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不满足于标准化、模式化的社会性别构建,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追求彰显个性、与众不同。社会性别观念的变化,代表着我国社会性别观念的一种演变趋势:以传统的性别观念为主体,差异性并存的多元化转向,随着社会进步,社会性别观念最终指向平等的、和谐的社会性别关系模式。
本人按照非随机抽样中的偶遇抽样原则,在网上找到了“苏州市第六届小学生蒲公英图文大赛一年级获奖名单”,这些学生出生在2005年左右。选取了其中的一等奖和二等奖名单共25个姓名进行了测试,测试得出的结果是:大部分的姓名不能准确辨别出其本人真实的社会性别,即不确定性占到了72%左右,这和我的预期是相一致的。
从这些姓名中,可以明显发现两个特点:姓名的性别文化构建影响减弱;姓名中的生僻字越来越多。例如:潘逸、沈一鸣、韩永琦等,从这些名字中,我们很难确定其社会性别。同时,现在的姓名中,出现生僻字越来越多,例如,冯佳宸、陆汐烨等我们平时比较少在姓名中出现的汉字。
从这次的测试结果中可以看出社会性别的构建在姓名的使用中在逐渐的减弱。看到这些名字更多的反映出来的是人们起名字更多的考虑是听起来文雅,不是特意的考虑男孩还是女孩。当然,我的调查只是本人主观经验的判断,包括调查对象选择和调查资料的选择,这都是极大影响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正确性。
五、总结
姓名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只是一个代号,但是在其中能够反映出社会性别构建的存在,并且随着现代社会性别观念的发展,社会性别构建对姓名的影响减弱了。
社会性别的构建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的时候我们可能不能完全察觉到。取名字是社会性别起作用的一个例子。在我们认识到社会性别的构建以后,我们要认知自己在其中的位置,意识自己的个体存在,避免完全被社会文化束缚住,从而对社会文化进行解构,最终更好的理解自己周围的世界,获得更大的自由。
【参考文献】
[1]朱迪思·洛伯.黑夜和白天--社会性别的社会构建[M].郑丹丹,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2]余和祥.《中国的姓名文化》.
[3]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郭翠萍.性别标记的不对称现象与性别歧视[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7(11).
[5]洪燕.现代汉英姓名性别标记初探[D].上海交通大学,2003.
[6]张静.汉英称谓中性别歧视的对比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1).
[7]潘东梅.浅析汉英语言的性别歧视语[J].文教资料,2009(2).
作者简介:冯泽波,现在天津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