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语文教学中的“对对子”“做作文”都是很强的语文实践过程,这两种实践过程是语文实践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机地把“对对子”和“做作文”结合起来,重构“对对子”功效,使学生作文能力及语文综合语感能力得到提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作文能力 方式探索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可以说,无论是语文教学中的“对对子”还是“做作文”都是很强的语文实践过程。这两种实践过程是语文实践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关系不是割裂的,而应该在语文课堂实践中相互影响,互为提升。
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要依靠平时的积累和感悟,依靠感性的品悟和理性的思考。“对对子”和“做作文”二者在课堂教学中的交融,为学生的品悟与思考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这样的交融必将促成学生语感和作文能力的提高。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循环过程。首先感性的认知促成理性的思考,而有意识的理性思考认识必促成感性认识趋向于无意识状态,这时语感趋向成熟。这样的认识几经轮回,最终促成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而日常课堂的“对对子”对于感性的感悟以及理性的认识不无裨益,它最终必可带来学生作文能力的全面提高。
一、常规下的“对对子”,意在“遣词”
作文能力的基础首先体现在遣词上。用词准确与否,词性词义,词的色彩以及词的浓淡把握是作文最基础的基本功。古人作文常因一字偶得而欣喜若狂,常因所用一字而全文生辉。唐朝诗人贾岛的作品用字谨慎,有“推敲”的典故流传于后世,其实这都来自平时的积累,常规“对对子”恰为学生遣词的积累作了充分的准备。
常规“对对子”大致可分:同义对、反义对、词义相当对几种。教师在指导学生对对子时,首先要重视学生直觉感性的答案。这样的答案应该说是学生长期理性思考积累的结果。对对子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只有更好的,我们应当做到能够肯定学生感性感知的成果。其次,由于“对对子”的开放性,我们还应该做到及时引发学生的理性思考,致力于最佳答案的寻求。理性思考最佳答案的寻求过程是对以往学生感性认识的提升,是对遣词精准的不懈求索。这样的提升与求索对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常规“对对子”要在日常课堂中相应作文前予以强化。写景作文可安排相关的景物型“对对子”,写人作文可安排相关的人物性格、体貌特征型的对对子等,从而激发学生的认识由感性到理性的思考,从而达到对遣词有意的收集与整理,寻求做作文时不知觉地深刻感性感知,从而形成遣词的理性把握。
二、语境下的“对对子”,旨在“造句”
在常规“对对子”进展到一定阶段,学生理性思考能力得以初步锻炼后,可以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下“对对子”。所谓语境下的“对对子”,即给出一段话或一句话,在特定的语境中对某一个词予以“对对子”。
例如,他立在那儿,身材高大,犹如白杨一样的挺拔;他走了,在灾区人民的恸哭声中走了,所有他的事迹一刹那在我的心里清晰高大起来……这两句中都有一个词:高大。显然,不同的语境下这两个词的意思是不同的。第一个“高大”用于体貌特征,词叉相对应的是伟岸、魁梧,其反义词可以说是“矮小”;第二个“高大”用于人物形象,同义词可以是“崇高”或“高尚”,其反义对可为“渺小”“猥琐”等。一词多意向来是汉语的特色,在不同的语境下一个词将有不同的理解。
出于感性的感知,学生会在脑海中对已有的词汇做理性的回忆与收集,并给出答案。教师可在学生给出正确答案后,要求学生给出在相当的词性色彩下的句子的仿写。这已经超出了“对对子”的能力要求,已经体现出对学生综合语感的考查。感性的认知被强化了,多了理性思考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对学生的作文能力无疑具有拔高作用。
三、诗词分类“对对子”,功在“用典”
一篇作文,如果想有品位,应该有好的意蕴,有连珠妙语,能旁征博引,能深入浅出地给读者以心灵的享受与思想的感悟、撼动。而“用典”就是能达到这一高度的捷径。诗词“用典”往往给人以雅致,平添文章的韵味。诗词的意蕴又在于它对枣物、情感的描摹,于品味后而意蕴悠长,为文章增添感染力。诗词“用典”又因为中国千年文化的积淀而被广泛地接受,使文章的魅力于无形处在读者心中激荡。我想《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必知晓多篇中国古典诗词,一方面是想让学生感受华夏千年文化的神韵,提高感性的感悟能力;另一方面不无期望学生能达到理性应用的高度,并能感性地随手拈来,形成更高程度的语感能力。
那么,让学生去背古典诗词不就得了吗?背,可以,但决不要死记硬背。死记硬背所带来的必然是感性的认识,没有理解的深度,达不到理性的认识要求,就必然做不到随手拈来的感性应用,也达不到语感要求。而“对对子”这一课堂实践过程,是交流、是互动,有准备有探讨,那么认识也一定深刻。我在教学中有机地把“对对子”和“做作文”结合起来。从“遣词”“造句”“用典”几个方面重构了“对对子”的功效,整合了它们在语文实践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学生的作文水平及语文综合语感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同时,这些能力的提升又反作用于“对对子”,使学生“对对子”的能力有了长足发展。我认为,在语文教学新课改的今天,我们比别人多总结多发现一点点,比别人多跨出一小步,那么我们的教学将比别人领先一大步。这也是我们大家所期待的!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作文能力 方式探索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可以说,无论是语文教学中的“对对子”还是“做作文”都是很强的语文实践过程。这两种实践过程是语文实践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关系不是割裂的,而应该在语文课堂实践中相互影响,互为提升。
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要依靠平时的积累和感悟,依靠感性的品悟和理性的思考。“对对子”和“做作文”二者在课堂教学中的交融,为学生的品悟与思考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这样的交融必将促成学生语感和作文能力的提高。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循环过程。首先感性的认知促成理性的思考,而有意识的理性思考认识必促成感性认识趋向于无意识状态,这时语感趋向成熟。这样的认识几经轮回,最终促成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而日常课堂的“对对子”对于感性的感悟以及理性的认识不无裨益,它最终必可带来学生作文能力的全面提高。
一、常规下的“对对子”,意在“遣词”
作文能力的基础首先体现在遣词上。用词准确与否,词性词义,词的色彩以及词的浓淡把握是作文最基础的基本功。古人作文常因一字偶得而欣喜若狂,常因所用一字而全文生辉。唐朝诗人贾岛的作品用字谨慎,有“推敲”的典故流传于后世,其实这都来自平时的积累,常规“对对子”恰为学生遣词的积累作了充分的准备。
常规“对对子”大致可分:同义对、反义对、词义相当对几种。教师在指导学生对对子时,首先要重视学生直觉感性的答案。这样的答案应该说是学生长期理性思考积累的结果。对对子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只有更好的,我们应当做到能够肯定学生感性感知的成果。其次,由于“对对子”的开放性,我们还应该做到及时引发学生的理性思考,致力于最佳答案的寻求。理性思考最佳答案的寻求过程是对以往学生感性认识的提升,是对遣词精准的不懈求索。这样的提升与求索对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常规“对对子”要在日常课堂中相应作文前予以强化。写景作文可安排相关的景物型“对对子”,写人作文可安排相关的人物性格、体貌特征型的对对子等,从而激发学生的认识由感性到理性的思考,从而达到对遣词有意的收集与整理,寻求做作文时不知觉地深刻感性感知,从而形成遣词的理性把握。
二、语境下的“对对子”,旨在“造句”
在常规“对对子”进展到一定阶段,学生理性思考能力得以初步锻炼后,可以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下“对对子”。所谓语境下的“对对子”,即给出一段话或一句话,在特定的语境中对某一个词予以“对对子”。
例如,他立在那儿,身材高大,犹如白杨一样的挺拔;他走了,在灾区人民的恸哭声中走了,所有他的事迹一刹那在我的心里清晰高大起来……这两句中都有一个词:高大。显然,不同的语境下这两个词的意思是不同的。第一个“高大”用于体貌特征,词叉相对应的是伟岸、魁梧,其反义词可以说是“矮小”;第二个“高大”用于人物形象,同义词可以是“崇高”或“高尚”,其反义对可为“渺小”“猥琐”等。一词多意向来是汉语的特色,在不同的语境下一个词将有不同的理解。
出于感性的感知,学生会在脑海中对已有的词汇做理性的回忆与收集,并给出答案。教师可在学生给出正确答案后,要求学生给出在相当的词性色彩下的句子的仿写。这已经超出了“对对子”的能力要求,已经体现出对学生综合语感的考查。感性的认知被强化了,多了理性思考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对学生的作文能力无疑具有拔高作用。
三、诗词分类“对对子”,功在“用典”
一篇作文,如果想有品位,应该有好的意蕴,有连珠妙语,能旁征博引,能深入浅出地给读者以心灵的享受与思想的感悟、撼动。而“用典”就是能达到这一高度的捷径。诗词“用典”往往给人以雅致,平添文章的韵味。诗词的意蕴又在于它对枣物、情感的描摹,于品味后而意蕴悠长,为文章增添感染力。诗词“用典”又因为中国千年文化的积淀而被广泛地接受,使文章的魅力于无形处在读者心中激荡。我想《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必知晓多篇中国古典诗词,一方面是想让学生感受华夏千年文化的神韵,提高感性的感悟能力;另一方面不无期望学生能达到理性应用的高度,并能感性地随手拈来,形成更高程度的语感能力。
那么,让学生去背古典诗词不就得了吗?背,可以,但决不要死记硬背。死记硬背所带来的必然是感性的认识,没有理解的深度,达不到理性的认识要求,就必然做不到随手拈来的感性应用,也达不到语感要求。而“对对子”这一课堂实践过程,是交流、是互动,有准备有探讨,那么认识也一定深刻。我在教学中有机地把“对对子”和“做作文”结合起来。从“遣词”“造句”“用典”几个方面重构了“对对子”的功效,整合了它们在语文实践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学生的作文水平及语文综合语感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同时,这些能力的提升又反作用于“对对子”,使学生“对对子”的能力有了长足发展。我认为,在语文教学新课改的今天,我们比别人多总结多发现一点点,比别人多跨出一小步,那么我们的教学将比别人领先一大步。这也是我们大家所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