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物理教学中重视观察和实验,是由物理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同时,这出是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物理实验,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怎样充分体现实验教学的基础地位?近年来,我在物理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一、做好课前小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科学态度和良好习惯,对于提高物理教学效益是非常重要的。我在教学实践中,注意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不同的物理小实验,给学生提供一个自己解决问题、展示才能的机会,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讲“摩擦力”时,在上新课之前,我做了这样一个小实验:我请两位学生带上物理教科书到讲台上来,同时我说:“请这两位同学帮我给大家玩个小魔术,让同学们开开眼界。”这时同学们的注意力马上被我的话所吸引,思维也非常活跃。
我先让两位学生把物理教科书交绐我,然后接着说:“现在我把这两本书逐页交叉叠合在一起,然后将这包粉笔压在上面,这两位学生同时用力拉也不能把它们拉开!”听罢我这似乎夸张的话,有些学生将信将疑,有些学生表现出不服气的样子。这时我喊一声:“开始!”这两位同学像拔河似的用力拉了起来,台下的学生不断为他们加油鼓劲,但他们怎么出拉不开。
这个实验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他们的情绪非常高涨,急于想知道其中的道理,这时我才适时地提出问题:这两本书为什么能神奇地结合在一起,拉也拉不开呢?要了解其中的道理,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摩擦力”。
这个小实验,由于学生的亲自参与,从而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为新课的导入创造了良好的氛围,起到了“一石三鸟”的作用。
二、改进课堂实验,使学生易学、易懂、易操作
为了科学、严密和规范,物理课本中的规定往往会给实验操作带来较大困难。在教学实践中,为了解决操作中的不便,我大胆地对一些实验进行了改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例如,在物理课“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每小组需要一辆小车,可配发的小车太少,难以满足小小组实验需要。更重要的是木制车的轮子和轴间摩擦太大,金属小车的质量差异也太大,在一块不长的木板上很难做到路程和时间同步,以致学生做起来相当困难。
我在做此实验时,用实验室中的金属圆柱体代替小车不仅解决了小车数量不足的问题,而且便于学生亲手操作,很好地达到了实验目的。
对课本中实验的改进,降低了做实验的难度,既便于操作,又便于理解。这样,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得到进一步提升,达到了预期的实验目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增加验证性实验,让物理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物理课本中有些结论,没有举例说明,也没有实验验证,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为了弥补这些缺陷,在教学实践中我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增加了一些验证性实验,使学生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减小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压力,使物理教学更贴近学生,更贴近生活。
四、把课后练习改成实验,真正体现实验的基础地位
物理课后练习,对于检验学生掌握知识、巩固和运用知识是十分必要的,但有的练习题解答起来有一定难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教学中我把一些练习用实验来演示,让学生看到过程和结果,然后再去分析、解答就比较容易了。例如,物理课中关于“火车过桥的时间”问题,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我引导学生先进行分析,得出求时间的关键在于要找出过桥时火车行进的路程。之后。我在实验室中把两辆小车连在一起当火车,给学生演示火车过桥的路程问题。这一演示,让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认识到火车过桥的路程是桥长和车长之和。通过实验,火车过桥的时间问题,同学们便迎刃而解了。
在处理“磁铁能够吸住铁钉,铁钉也能吸住磁铁吗?”的问题时,我不是让学生简单地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结论去分析,而是补充了一个实验让学生来观察:把一条形磁铁固定在一块泡沫塑料上,然后放入一个盛满水的塑料盆中。
水面静止时,磁铁漂浮在水面上。当我把一个大铁钉固定在盆沿上时,磁铁因受铁钉吸引而向铁钉移动。这个实验,不仅让学生知道了这个问题的答案,而且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一中学)
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怎样充分体现实验教学的基础地位?近年来,我在物理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一、做好课前小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科学态度和良好习惯,对于提高物理教学效益是非常重要的。我在教学实践中,注意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不同的物理小实验,给学生提供一个自己解决问题、展示才能的机会,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讲“摩擦力”时,在上新课之前,我做了这样一个小实验:我请两位学生带上物理教科书到讲台上来,同时我说:“请这两位同学帮我给大家玩个小魔术,让同学们开开眼界。”这时同学们的注意力马上被我的话所吸引,思维也非常活跃。
我先让两位学生把物理教科书交绐我,然后接着说:“现在我把这两本书逐页交叉叠合在一起,然后将这包粉笔压在上面,这两位学生同时用力拉也不能把它们拉开!”听罢我这似乎夸张的话,有些学生将信将疑,有些学生表现出不服气的样子。这时我喊一声:“开始!”这两位同学像拔河似的用力拉了起来,台下的学生不断为他们加油鼓劲,但他们怎么出拉不开。
这个实验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他们的情绪非常高涨,急于想知道其中的道理,这时我才适时地提出问题:这两本书为什么能神奇地结合在一起,拉也拉不开呢?要了解其中的道理,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摩擦力”。
这个小实验,由于学生的亲自参与,从而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为新课的导入创造了良好的氛围,起到了“一石三鸟”的作用。
二、改进课堂实验,使学生易学、易懂、易操作
为了科学、严密和规范,物理课本中的规定往往会给实验操作带来较大困难。在教学实践中,为了解决操作中的不便,我大胆地对一些实验进行了改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例如,在物理课“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每小组需要一辆小车,可配发的小车太少,难以满足小小组实验需要。更重要的是木制车的轮子和轴间摩擦太大,金属小车的质量差异也太大,在一块不长的木板上很难做到路程和时间同步,以致学生做起来相当困难。
我在做此实验时,用实验室中的金属圆柱体代替小车不仅解决了小车数量不足的问题,而且便于学生亲手操作,很好地达到了实验目的。
对课本中实验的改进,降低了做实验的难度,既便于操作,又便于理解。这样,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得到进一步提升,达到了预期的实验目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增加验证性实验,让物理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物理课本中有些结论,没有举例说明,也没有实验验证,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为了弥补这些缺陷,在教学实践中我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增加了一些验证性实验,使学生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减小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压力,使物理教学更贴近学生,更贴近生活。
四、把课后练习改成实验,真正体现实验的基础地位
物理课后练习,对于检验学生掌握知识、巩固和运用知识是十分必要的,但有的练习题解答起来有一定难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教学中我把一些练习用实验来演示,让学生看到过程和结果,然后再去分析、解答就比较容易了。例如,物理课中关于“火车过桥的时间”问题,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我引导学生先进行分析,得出求时间的关键在于要找出过桥时火车行进的路程。之后。我在实验室中把两辆小车连在一起当火车,给学生演示火车过桥的路程问题。这一演示,让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认识到火车过桥的路程是桥长和车长之和。通过实验,火车过桥的时间问题,同学们便迎刃而解了。
在处理“磁铁能够吸住铁钉,铁钉也能吸住磁铁吗?”的问题时,我不是让学生简单地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结论去分析,而是补充了一个实验让学生来观察:把一条形磁铁固定在一块泡沫塑料上,然后放入一个盛满水的塑料盆中。
水面静止时,磁铁漂浮在水面上。当我把一个大铁钉固定在盆沿上时,磁铁因受铁钉吸引而向铁钉移动。这个实验,不仅让学生知道了这个问题的答案,而且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