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灵犀一点通

来源 :语文周刊·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fh87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苏轼、苏辙均为苏洵之子,同为手足。一门之中能出三位大家,纵观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不多见。“一门父子三抔土,两世文章百代春”应是对他们尤高的褒奖吧。知弟莫如兄,苏轼在《答张文潜书》一文中这样评价苏辙其人其文:“子由之本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故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指出苏辙为人沉静安详,不愿为人所知,因而他的文风就于淡处见浓,汪洋澹泊而内含秀杰,犹如一朵空谷幽兰,静静绽放,悠悠地释放馨香;而苏轼的文风汪洋宏肆,词理精确,就如亭亭白荷,大气张扬,傲然独立于世。两人虽各有千秋,但在《赤壁赋》和《黄州快哉亭记》这两篇文章中,就折射出了兄弟二人同为手足,心有灵犀的一些印迹。
  先谈背景,皆因贬谪。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趁机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了《赤壁赋》。元丰二年,苏辙因兄苏轼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被捕入狱,上书请求以自己的官职为兄赎罪,未被批准,反而牵连被贬,出任监筠州(今江西高安)盐酒税。元丰六年,与苏轼同贬黄州的友人张君梦,为饱览江流的胜景,就在房舍的西南边修造了一座亭子,苏轼为它取名“快哉亭”,苏辙就作了《黄州快哉亭记》。
  再谈思路,两文都思路清晰,文脉贯通。《赤壁赋》按照“乐——悲——乐”的情感变化,采用“主客问答,抑客扬主”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描写夜游赤壁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来表达对宇宙人生的见解。《黄州快哉亭记》虽为游记,却是“记”而未“游”。全文紧紧围绕“快”字展开:一是亭子取名为“快哉”;二是驻足亭内,能饱览江流山川之胜状,让人内心“快”乐舒适;三是亭子四周,“长洲之滨,古城之墟”,即是三国英雄豪杰们叱咤风云、驰骋疆场之地,他们的光辉业绩,流风余韵,亦足以让世俗之人称“快”、赞叹;四是引用楚襄王“快哉此风”典故;五是襟怀坦荡的人,即使是“蓬户瓮牖”,也能泰然处之,无所不快。《赤壁赋》有明显的情感变化,悲乐相衬,而《黄州快哉亭记》以快为主,暗含不平之气。
  接着谈景物描写。《赤壁赋》写景的句子如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
  《黄州快哉亭记》有“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
  比较这两部分写景的句子,也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选用的景物无外乎山峦、清江、明月、烟云等;整散结合,于参差错落中见整饬之致;对偶、排比,交互使用,挥洒自如;文字洗练,没有一个赘余的字。《赤壁赋》所绘之景为夜景,营造出宁静恬适的意境,让人情不自禁地沉浸这大自然美妙的包围中。又因为它是赋,讲求押韵,因此读起来更琅琅上口,富有音韵美。《黄州快哉亭记》所绘之景主要在白昼,从长江的磅礴气势着手,立足于快哉亭所见方圆几十里的范围,展现出一幅惊心动魄、变化迅疾的山水图,读起来一气呵成,畅快淋漓。大自然在他们的笔下都意趣横生,让人心旌荡漾,回味无穷。
  综上所述,位列“唐宋八大家”的苏轼苏辙,虽自成一派,各有千秋,但我们从上面的分析比较中,看到了同出一门的兄弟二人许多相似之处,真可以说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其他文献
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能力呢?我认为良好的读写习惯对增加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叶圣陶曾说:“教育就是帮助人养成良好的习惯。”好的习惯会使人终身受益。这样看来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对语文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一.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古人朱熹曾说:“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今人徐特立又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实践证明运用多种感官读书实在是提高阅读能力的良好习惯,
期刊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日常教学中我思考最多的就是在必修课课时少的情况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问题。面对新课程改革,既要能够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同时也要能够适应新课改的课程安排,合理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预习、复习、自学的能力。如何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好课外学习时间,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把自己的一些做法归纳总结,力求有利于课堂教学。  一、
期刊
人们常说:登山望景,喜欢山高谷深,重峦叠嶂;阅读文章,喜欢波澜起伏,波谲云诡。若使文章跌宕起伏,曲折有致,巧设悬念,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文章中叠起的悬念,就像一块强有力的磁石,往往能紧紧吸引读者目光,大大吊起读者胃口,产生摄人心魂的艺术效果。下面就例谈几种设置悬念的方法:  一、题记设悬,引人入胜  题记以悬念的形式出现,就犹如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能引发读者想象的美妙意境,刺激读者迫切的
期刊
新课改以更高的目标、更新的理念和架构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很多老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主动地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同时,也比较容易进入一些误区。高中语文新课程主要特点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三个维度来设计教材,特别强调人文性,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作为高中的学生应该怎么
期刊
作文是高考语文考试中的重头戏,最近几年考查的一直是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讲究审题,扣题,学生要想得高分首先要做到不偏题,不离题。结构再合理,语言再华美,一篇作文要是偏题也得不了高分。一篇文章如何做到有“心”而不偏“心”呢?  首先,审题要准确,要准确把握材料的中心。新材料作文的要求都是“选准角度,明确立意”“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角度可能会有多种,但是我们要找到最切题的角度。新材料
期刊
一、课前备课要充分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有不少教师在备课时照抄照搬教学参考书,这样是很省力,但效果决不会好。教学参考书,顾名思义,是仅供钻研教材时参考的,不是供教师照搬的,怎样备好课呢?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备教材。就是要认真领会教学大纲,熟悉教材内容,确定教学目标;2.备学生。每个班级学生各自情况都不尽相同。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能力素质,从而确定教材的重点、难点
期刊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改革以校本课程开发为亮点,触及到课程结构的调整。那么什么是校本课程呢?校本课程指的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对学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编制出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各校响应课程改革号召,积极进行校本课程的研发,但因为校本课程教学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可以使学生欣赏到文学语言美、人物形象美、作品意境美,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随着教育逐步走向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青睐,逐步堂而皇之地走进中学语文课堂。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使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给现代语文教学带来了无穷的创新源泉,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下面我就教学中如何运有多媒体技术进行知识和教学手段的整合,以达到语文
期刊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我校已经实施很长时间了,“学案导学”教学法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率。现在我校教师的课堂都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学案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努力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探究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下面,我结合本人的实践经历谈几点肤浅的感受,与大家共勉,期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设计学案时,组内成员先自行设计出学案初稿,
期刊
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教师讲授的教学方式学生对所教内容记住的平均率仅为5%,教师演示学生记住率为30%,学生讨论的记住率为50%,学生教别人的记住率为95%。如何将课堂变为学生的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我们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对教学环节的重构。我们根据“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学原理,结合“自主学习、精讲活练、当堂达标”的和谐教育原则和“预习、讲授、练习”的课堂教学主张,针对课堂教学实际进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