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之间,从事教育工作已九个年头了。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心中不免有很多感言。其实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我们一直在呼吁用心作教育,多年来也是这样坚持的。说到用心作教育,我认为应该围绕“爱心、耐心、诚心、信心”四方面去把握它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把教育工作作好。
用心作教育,首先要有爱心,爱心是教育的前提。小学阶段是养成各种习惯的关键时期,为了把学生培养成才,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思想品德的培养,把“爱心”贯穿于教育的始终,建立友好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课上平易近人,课下和颜悦色,主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学生有话敢和老师讲,老师理解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实际,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爱心”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需要对每位学生都要奉献“爱心”。尤其是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个性强,不合群,自私自利,组织观念淡薄。在家庭中由于父母的过分溺爱,使他们心理承受能力变弱,经不起困难的考验,缺乏坚强的意志。对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爱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分清善恶美丑,把握人生的正确方向。总之,爱心教育就是对学生尊重、信任和关心,体现在对学生全方位的呵护,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感悟人生,追求成功,走向未来。
用心作教育,要有耐心,耐心是教育的关键。教育需要老师的爱心、细心和耐心,老师对学生有爱心,细心,很容易做到,但对于学生坏习惯的反复却很难有耐心。我班有一位学生,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他的作业有时作写一半,有时是空白的。开始我总是严厉地批评他,甚至发火,却发现他对于老师的批评、发火竟然无动于衷,第二天照样不写作业。对于这样的学生我真是无可奈何。转念一想我还是缺乏耐心。我应该以极大的耐心面对他,十次作业中能有一次完成也是他的进步。于是,每当他不完成作业时,我总是使自己平静下来,不断地暗暗提醒自己:要正确、平静地对待。我对他说:“要取得成功跟你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你不好好做作业,怎么能有进步呢?”他点点头,知道了,第二天作业的空白少了。后来,只要他一完成作业,我就在课堂上表杨他,他的积极性很高,不完成作业的情况少了,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相信只要每位老师用爱心,耐心感化,每一位学生都能开心、健康地成长。
用心作教育,用诚心去对待“后进生”。爱是教育的前提;但是,对“后进生”来说,这种“爱”应该是真诚的。换句话说,教育者对“后进生”的爱,决不应是为了追求某种教育效果而故作姿态的平易近人,而是教育者人道主义情怀的自然流露。当我们自然而然地把“后进生”看作朋友时,这些顽皮的“后进生”也会不知不觉地把我们视为知己。当孩子们与教师产生了朋友般的依恋之情后,点燃学生想做好人的愿望,这是教师实施教育的关键。我经常与“后进生”谈心的话题,是让学生谈“我有什么优点”;如果某一“后进生”因为长期受斥责而丧失了自我肯定的勇气和能力,我便让全班学生帮他找优点。这样做,决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技巧,而是一种对“后进生”由真诚热爱而产生的真诚信任。作为教育,用心灵赢得心灵,不只是教育的条件,更是教育本身。当我们自然而然地走进“后进生”的心灵,他们也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时,我们的教育之舟便已驶入了成功的港湾。
用心作教育,要有信心,信心是作好教育的保障。“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因此教师在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中应为学生创设点燃自信心的环境、氛围,为学生点燃自信心创造条件,使他们有机会认识自我,在潜移默化中克服消极心理,逐步化解积聚在心头的自卑感,产生奋进的勇气和积极向上的信心。所以教师在对待学生时应一视同仁,让学生生活在希望之中,让每一个学生建立自信。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人有了人格的自尊,必不甘愿堕落为禽兽,而品格也必然自然高尚。”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格,保护学生身心健康的最起码要求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教育成功的秘密是尊重学生,心灵施暴可以将一个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完全毁灭,教育的职责是培养人和塑造人。若想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强化信心,那必须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让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心,并不是信心教育的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勇敢地付诸实践。信心是行动的原动力,理想的实现,需要信心的激励,信心的树立,需要意志的磨练,所以在信心教育中必须加强挫折教育、磨难教育,信心教育不仅仅是战胜过去的过程,而且也是他们战胜现在,战胜困难的过程。因此,作为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面向全体学生,既关心爱护又严格要求,带着自信与追求走进来,带着成功与希望走出去,这才是信心教育的最终。
(作者单位:255000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科苑小学)
用心作教育,首先要有爱心,爱心是教育的前提。小学阶段是养成各种习惯的关键时期,为了把学生培养成才,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思想品德的培养,把“爱心”贯穿于教育的始终,建立友好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课上平易近人,课下和颜悦色,主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学生有话敢和老师讲,老师理解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实际,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爱心”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需要对每位学生都要奉献“爱心”。尤其是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个性强,不合群,自私自利,组织观念淡薄。在家庭中由于父母的过分溺爱,使他们心理承受能力变弱,经不起困难的考验,缺乏坚强的意志。对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爱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分清善恶美丑,把握人生的正确方向。总之,爱心教育就是对学生尊重、信任和关心,体现在对学生全方位的呵护,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感悟人生,追求成功,走向未来。
用心作教育,要有耐心,耐心是教育的关键。教育需要老师的爱心、细心和耐心,老师对学生有爱心,细心,很容易做到,但对于学生坏习惯的反复却很难有耐心。我班有一位学生,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他的作业有时作写一半,有时是空白的。开始我总是严厉地批评他,甚至发火,却发现他对于老师的批评、发火竟然无动于衷,第二天照样不写作业。对于这样的学生我真是无可奈何。转念一想我还是缺乏耐心。我应该以极大的耐心面对他,十次作业中能有一次完成也是他的进步。于是,每当他不完成作业时,我总是使自己平静下来,不断地暗暗提醒自己:要正确、平静地对待。我对他说:“要取得成功跟你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你不好好做作业,怎么能有进步呢?”他点点头,知道了,第二天作业的空白少了。后来,只要他一完成作业,我就在课堂上表杨他,他的积极性很高,不完成作业的情况少了,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相信只要每位老师用爱心,耐心感化,每一位学生都能开心、健康地成长。
用心作教育,用诚心去对待“后进生”。爱是教育的前提;但是,对“后进生”来说,这种“爱”应该是真诚的。换句话说,教育者对“后进生”的爱,决不应是为了追求某种教育效果而故作姿态的平易近人,而是教育者人道主义情怀的自然流露。当我们自然而然地把“后进生”看作朋友时,这些顽皮的“后进生”也会不知不觉地把我们视为知己。当孩子们与教师产生了朋友般的依恋之情后,点燃学生想做好人的愿望,这是教师实施教育的关键。我经常与“后进生”谈心的话题,是让学生谈“我有什么优点”;如果某一“后进生”因为长期受斥责而丧失了自我肯定的勇气和能力,我便让全班学生帮他找优点。这样做,决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技巧,而是一种对“后进生”由真诚热爱而产生的真诚信任。作为教育,用心灵赢得心灵,不只是教育的条件,更是教育本身。当我们自然而然地走进“后进生”的心灵,他们也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时,我们的教育之舟便已驶入了成功的港湾。
用心作教育,要有信心,信心是作好教育的保障。“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因此教师在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中应为学生创设点燃自信心的环境、氛围,为学生点燃自信心创造条件,使他们有机会认识自我,在潜移默化中克服消极心理,逐步化解积聚在心头的自卑感,产生奋进的勇气和积极向上的信心。所以教师在对待学生时应一视同仁,让学生生活在希望之中,让每一个学生建立自信。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人有了人格的自尊,必不甘愿堕落为禽兽,而品格也必然自然高尚。”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格,保护学生身心健康的最起码要求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教育成功的秘密是尊重学生,心灵施暴可以将一个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完全毁灭,教育的职责是培养人和塑造人。若想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强化信心,那必须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让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心,并不是信心教育的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勇敢地付诸实践。信心是行动的原动力,理想的实现,需要信心的激励,信心的树立,需要意志的磨练,所以在信心教育中必须加强挫折教育、磨难教育,信心教育不仅仅是战胜过去的过程,而且也是他们战胜现在,战胜困难的过程。因此,作为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面向全体学生,既关心爱护又严格要求,带着自信与追求走进来,带着成功与希望走出去,这才是信心教育的最终。
(作者单位:255000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科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