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是指个体自我感觉良好以及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状态与过程,与体育学习和锻炼、身体健康密切相关。它既是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课程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本期话题围绕“如何落实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展开讨论,参与研讨的教师根据自己的认识,谈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也分享了在实践操作中的经验。本期择取的稿件首先从“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的定位与实施”的视角论述了认识上的定位并尝试给出实施方法上的建议,然后分别从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的明确与落实、实现目标的途径,以及运用“合作学习”促进目标发展的策略探讨等角度给予了—定层面上的理论分析与实践参考,希望能够引发广大一线体育教师进一步地思考与实践研究。
在专题讨论中,一线体育教师对第一篇《课标》中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学习目标进行了全面而激烈的研讨,很多教师发表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但对其具体涵义和操作实施存在诸多困惑,也相继提出了一些具体而实际的问题。所提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概念的理解、体育课程学科特性和“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关系、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在体育课程中的具体实施与评价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回答,将有助于体育教师“认真结合体育学科教学和学习的特点,使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落到实处(北京龚朝辉)”。
一、“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相关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包括哪些方面?何为社会适应,社会适应对于成长中的少年儿童意味着什么?对于少年儿童而言何谓心理健康或不健康,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有什么联系?心理健康与心理发展、心理素质又是什么关系呢?
(一)关于心理健康相关概念与理解
对任何生物体而言,健康是一种动态平衡。健康与不健康不是绝对的对立,而是相对的有过渡性阶段的状态。世界卫生组织将心理健康定义为:一个人可以实现其能力、可以应付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工作有所成效、可以为其所在的群体有所贡献的健康幸福状态。
肖汉仕教授认为:心理健康的基本含义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其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心理健康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含义,衡量标准也有所不同。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标准不同于成年人,他们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见表1)。而心理异常是大脑的结构或机能失调或者人对客观现实反映的紊乱和歪曲,既反映了个人自我概念和某些能力的异常,也反映为社会人际关系和个人生活上的适应障碍。心理异常在社会适应方面的表现为:忧郁、狭隘、嫉妒、惊恐、残暴、敏感、自卑。但是要清晰地判别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心理健康教育又称心理素质教育,简称为心理教育。“它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因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的“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等同于心理素质教育。肖汉仕教授认为:“心理素质是在遗传基础之上,在教育与环境的影响下,经过主体实践训练所形成的性格品质与心理能力的综合体现。其中,心理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心理适应能力与内在动力,对内制约着主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外与其他素质一起共同影响主体的行为表现。”“生格健全、具备必要的心理能力、行为适应良好、内在动力强大而又积极,这些既是心理健康的条件,又是心理健康水平高的标志。而心理健康水平低下正是心理素质不良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心理健康状况又直接制约心质、心能、心力等方面的提高,并直接导致行为表现,决定行为适应与否。”
对上述概念的梳理有助于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中的“心理健康”含义的理解。处于心理发展期的青少年学生,由于心智尚未成熟,对社会接触和了解不够,因此,不能使用成年人的标准去衡量他们的心理与行为。在论坛中有教师提问:学生在学习难度动作时具有胆怯心理是否是一种不健康的表现?显然不是,任何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都会有胆怯心理,关键是如何对待,采取什么措施,这是正常的心理表现。
有教师举例: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女学生,在1.1米高度的跨栏架上做跨越式跳高动作,但总是不能完成,教师将跨栏架换成橡皮筋后,她很轻松地跳过去了。这就说明心理健康因素对掌握技术要领的重要性,这里使用的“心理健康”一词应该是指“心理素质”的含义,与是否健康没有关系。在上述例子中,其实并不涉及到“心理是否健康”的问题,而是心理素质的不同表现。因此,在体育教学或教学研究中使用“心心理素质”一词更有利于表达的逻辑性与准确性。
(二)关于社会适应
社会适应是指个人为与环境取得和谐的关系而产生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它是个体与各种环境因素连续而不断改变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维持着生理和心理的平衡状态,人能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环境。社会适应能力包括社交能力、处事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如江苏沈锋老师所说“个体一生不断面临新的情境,每一发展阶段都有特定的要求,如,人格发展、对父母心理上的独立、职业选择、人际关系、婚姻、家庭、退休、死亡等。社会适应是一个毕生的过程。”再结合心理健康标准可以看出,“社会适应”属于心理健康范畴,是心理健康在社会交往方面的表现,是一种长期适应的过程,对于个体而言,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不断发展变化的特点。因此,“中小学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过程中,需要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匹配(江苏沈锋)”。“只能说体育课具有促进社会适应这方面的功能,但也是众多教育中的一角,还有其他教育也在共同发挥作用(江西毛华燕)”。 (三)关于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在整个生命历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积极的心理变化。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心理变化都可以叫做发展。如,由于疲劳和疾病等原因而发生的心理上的变化,就不能称为发展。一般地说,心理发展与教育的相互关系,主要是表现在受教育者智能和个性品质的发展两个方面。智能主要是指一个人的认识能力,它表现在受教育者的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在一个人的个性发展上,教育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受教育者的个性品质的发展过程,也与智能发展过程—样,主要是在生活条件和教育影响下逐步实现的。总之,心理发展借助于教育的内容、方法,教育者的言行,以及教育情境,激发和诱导受教育者的心理的发生和发展,以及形成各种能力和个性特征。
由此来看,体育活动以及体育教育对发展儿童青少年的智力,尤其是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如甘肃董平老师所言:“体育与健康学科是将学生体质、能力、意志、精神等有机融为一体的综合教育手段,旨在使学生身心和谐、人格完善、情感丰富、心情愉悦、涵养得以提高。”四川阎光辉老师认为“在体育教学中,我们需要坚持培养学生人格的魅力,促进学生养成坚韧、拼搏、积极向上、忍让、宽容等良好的品性。”可以看出,这些良好个性品质也恰恰是维护和保持心理健康的基础,没有良好的个性品格的人更容易走极端,或者做出不太合乎常理的事情。而在体育课程中,我们强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也要重视通过体育学习促进学生智力与个性品质的发展。《课标》中的“心理健康”可以理解为“良好的或健康的心理发展”,具体体现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或促进,这种心理素质的发展中包含着社会适应能力及个性品质和智力发展。
二、“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在体育课程中的体现与落实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是个比较宽泛的范畴,其他学科或者很多活动形式也同样可以发挥这样的作用。那么,体育课程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是什么关系?体育学科自身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发展的根本是什么?哪些是核心,哪些是抓手?或者如谢雷老师的问题:体育学科的性质和特点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有什么内在关系?又如龚朝晖老师的问题:体育学科更适合或更有利于达成哪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呢?具有体育学科点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学科内容有哪些?
(一)体育运动促进学生心理发展,为心理健康奠定基础
如,山东于周涛老师所言“体育实践课与其他学科相比,在环境上也有很大的区别。体育操场是开放的,教学空间比较大,因此环境变化多,角色转换快,信息交流频繁,这更有利于学生心理发展”。那么,体育课程的哪些特点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呢?心理健康教育又称心理素质教育,简称为心理教育或心育。它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
在网络讨论提供的“案例1”中“美国的学校和学生们都特别重视在体育比赛中获得的奖项。在很多人看来,体育活动,如,球赛,甚至包括给球赛当乐队成员,都能培养青少年的品格和基本生存技能,如,团队协作、冲突解决等。”这种情况看起来类似于我们的课余训练队或体育俱乐部,虽并非学校体育课,但相对而言,比起专业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与我们的体育课程更接近了一些。而且,在论坛中教师们还给出了很多关于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培养的品质的内容,如,培养顽强的作风、敢于挑战的勇气、经受挫折的能力、乐观自信、胸怀开阔、积极进取、自尊自强、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宽容忍让等等。那么,到底是什么造就了一个人这么多优秀的品质呢?
讨论中大家还举出了很多例子。如,一位老师提到“在自杀的中学生和大学生中,体育专业的学生几乎没有,因为负面情绪可以在经常的体育活动中得到宣泄,体育使他们变得性格开朗、胸怀开阔、乐观自信、勇于战胜困难。”这个例子也说明长期艰苦的体育训练可以铸就某些良好的心理品质,成为抵御和防范不健康心理的真正利器。
在综合大家观点和讨论的基础上,我们将体育运动的心理促进作用概括为4个核心要素,即:艰苦训练、不断挑战、体育竞赛、团队精神。在运动参与过程中伴随着这4个要素会引发许多其他心理特征,从而塑造练习者坚韧不拔的毅力、积极进取的心态、竞争与合作精神、胜负与荣辱观以及贯穿始终的心理调节等。
这些优良的心理品质不但使一个人成为非常优秀的个体,而且也为其心理健康奠定个性基础。
(二)利用体育课程的四大特性,落实心理发展目标
作为学校教育的体育课程是否具有同样的功效呢?如何落实并发挥学校体育课程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的作用呢?作为学校教育的体育课程,与专业运动训练、课余运动队甚至体育锻炼娱乐均存在较大差异,不可混为一谈,但也离不开体育运动对心理发展的独特作用。而且,所谓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促进也不是在课堂上孤立存在的,是伴随着运动学习而进行的。因此,将体育运动“四要素”灵活运用在体育课程中,是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的关键。
1.苦中寓乐。在教学中需强调体育活动的强度与数量,追求“苦中作乐”,磨练坚强毅力。正如杨正伟老师所言“锻炼后的快乐,提高后的快乐,那种历尽千辛万苦、克服层层困难的‘学会’、‘能’做某个技术动作的快乐,在现在的体育课上缺失了。而由此所附带的诸如坚韧、顽强、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等意志品质的培养,可能在快乐中也消失了!”在平时的教学研究中,我们更多在关注如何让学生获得快乐,体验运动的乐趣,殊不知体育运动的乐趣往往躲藏在“吃苦”的背后,那些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痛或累的“苦”才是引发学生心理变化,需要学生学会坚持和忍耐,迫使学生不断体会身体感受的关键所在。而且正因为身体各种感知觉(疼、累、兴奋、开心、悲伤等)都是身体和心理的深刻体验,也因此而记忆深刻、影响深远。
在笔者曾经对466名小学生家长的调研中得出一些结论:赞成孩子在体育活动中多吃苦的家长占94.3%。当然,只有苦而没有甜、没有乐,也是不可取的,所以,体育教师所面临的挑战和难点就在于如何让学生能够“苦中作乐”,引导学生心甘情愿地“吃苦”。 2.适度挑战性。帮助学生确定体育学习目标,努力挑战自己,培养积极乐观的精神。体育课堂上不需要学生挑战运动极限,也不一定是超越某名学生,更为重要的是鼓励学生在运动学习中挑战自己,挑战运动的高度和远度,挑战胆怯的心理,挑战痛苦的感受,学会努力坚持,这是体育课程内容一个比较外显的特性,是一种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如,湖北徐敏老师所言“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自觉克服各种困难,在具有挑战n生的运动中体验乐趣,进而在生活中和学习中克服各种困难,体验战胜困难带来的喜悦,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这才是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的之一。”学生在运动参与的不断挑战过程中,承受着一定的心理和生理压力,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学生需要自我鼓励,激发自我动力,需要调节心态,充满自信心,不断追求下一个目标,这是帮助学生不断战胜困难、保持积极心态的过程,可以促进学生良好的心理发展。
3.竞争与竞赛性。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竞争与竞赛活动中,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兴奋性。在体育教学中,中小学生会因为一个接力赛跑的输赢争得不可开交,会因为输掉一场球而痛哭流涕。如,江西毛华燕老师所说“学生在体育竞赛中学会了遵守规则,做游戏不犯规,学会正确对待输赢。”“经常参加体育比赛,激烈的竞争也使学生变得自信和坚强,胜利使他们获得自信,失败使他们经受挫折的考验。”当然,有时由于学生的技术掌握不够而无法组织正式规则的比赛,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安排一些体育竞赛性练习或竞争性游戏,激发学生的兴奋性与竞争意识,帮助他们学会处理在比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理性看待输赢,乐观面对挫折,这也是体育课程落实心理发展、心理健康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
4.合作与交往性。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激励和帮助,因此,在体育学习时常采用分组或小团体的方式进行,尤其是一些集体运动的项目本身就依赖于多人合作,在团队学习过程中有配合、有责任、有纪律,也会有矛盾与冲突,这些都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提供机会。其实,小组合作学习这样的组织方式在其他学科中也被普遍运用,但在体育活动中小组成员往往会有一些同甘共苦的深刻经历,因此,成员间的团队凝聚力也会显得更强烈些,影响也会更深刻。这也是体育学习在促进学生与人交往、相互配合以及处理矛盾方面的特性所在。
(三)学生体育学习中心理发展的动力:体验积极情感,形成良性循环
学生在体育课程的学习中,需要面对劳累和酸疼、竞争和挑战、矛盾与冲突,甚至需要面对最直接的挫折与失败,这既需要自己的心理调节,也需要来自外界的支持、帮助与鼓励。因此,帮助学生在运动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见表2),形成良性循环,是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如,浙江张建林老师所言“老师在组织学生练习时是带着激情鼓励进步的学生,鞭策气馁的学生让其形成积极的态度,这会让课堂氛围走向良性循环。重视这些因素是一位教师走向真正教书育人境界的开始。”
在我们曾经做过的对小学生家长的一项调研中,关于体育活动除了身体健康方面对孩子的积极作用,其结果由高至低排序为:磨练意志力(93.9%)、积极乐观的态度(87.1%)、培养规则意识(68.9%)、调节心理平衡(66.5%)、交往能力(64.6%)、学会面对成功与挫折(63.3%)。当然,体育活动对人的心理各个方面的促进与培养也不是完全分离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对于广大一线教师来说,厘清核心概念,抓住体育课程、体育活动的一些本质特性,落实具体做法,进行长期地引导与渗透,才是体育课程真正将“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落到实处的关键。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教学形式,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潘建芬认为“有意关注课堂上学生的体育品行,及时观察不同学生的行为表现,在体育教学中捕捉教育时机,优秀教师在这方面的能力凸显得会更充分、适切,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在专题讨论中,一线体育教师对第一篇《课标》中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学习目标进行了全面而激烈的研讨,很多教师发表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但对其具体涵义和操作实施存在诸多困惑,也相继提出了一些具体而实际的问题。所提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概念的理解、体育课程学科特性和“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关系、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在体育课程中的具体实施与评价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回答,将有助于体育教师“认真结合体育学科教学和学习的特点,使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落到实处(北京龚朝辉)”。
一、“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相关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包括哪些方面?何为社会适应,社会适应对于成长中的少年儿童意味着什么?对于少年儿童而言何谓心理健康或不健康,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有什么联系?心理健康与心理发展、心理素质又是什么关系呢?
(一)关于心理健康相关概念与理解
对任何生物体而言,健康是一种动态平衡。健康与不健康不是绝对的对立,而是相对的有过渡性阶段的状态。世界卫生组织将心理健康定义为:一个人可以实现其能力、可以应付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工作有所成效、可以为其所在的群体有所贡献的健康幸福状态。
肖汉仕教授认为:心理健康的基本含义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其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心理健康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含义,衡量标准也有所不同。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标准不同于成年人,他们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见表1)。而心理异常是大脑的结构或机能失调或者人对客观现实反映的紊乱和歪曲,既反映了个人自我概念和某些能力的异常,也反映为社会人际关系和个人生活上的适应障碍。心理异常在社会适应方面的表现为:忧郁、狭隘、嫉妒、惊恐、残暴、敏感、自卑。但是要清晰地判别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心理健康教育又称心理素质教育,简称为心理教育。“它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因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的“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等同于心理素质教育。肖汉仕教授认为:“心理素质是在遗传基础之上,在教育与环境的影响下,经过主体实践训练所形成的性格品质与心理能力的综合体现。其中,心理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心理适应能力与内在动力,对内制约着主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外与其他素质一起共同影响主体的行为表现。”“生格健全、具备必要的心理能力、行为适应良好、内在动力强大而又积极,这些既是心理健康的条件,又是心理健康水平高的标志。而心理健康水平低下正是心理素质不良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心理健康状况又直接制约心质、心能、心力等方面的提高,并直接导致行为表现,决定行为适应与否。”
对上述概念的梳理有助于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中的“心理健康”含义的理解。处于心理发展期的青少年学生,由于心智尚未成熟,对社会接触和了解不够,因此,不能使用成年人的标准去衡量他们的心理与行为。在论坛中有教师提问:学生在学习难度动作时具有胆怯心理是否是一种不健康的表现?显然不是,任何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都会有胆怯心理,关键是如何对待,采取什么措施,这是正常的心理表现。
有教师举例: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女学生,在1.1米高度的跨栏架上做跨越式跳高动作,但总是不能完成,教师将跨栏架换成橡皮筋后,她很轻松地跳过去了。这就说明心理健康因素对掌握技术要领的重要性,这里使用的“心理健康”一词应该是指“心理素质”的含义,与是否健康没有关系。在上述例子中,其实并不涉及到“心理是否健康”的问题,而是心理素质的不同表现。因此,在体育教学或教学研究中使用“心心理素质”一词更有利于表达的逻辑性与准确性。
(二)关于社会适应
社会适应是指个人为与环境取得和谐的关系而产生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它是个体与各种环境因素连续而不断改变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维持着生理和心理的平衡状态,人能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环境。社会适应能力包括社交能力、处事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如江苏沈锋老师所说“个体一生不断面临新的情境,每一发展阶段都有特定的要求,如,人格发展、对父母心理上的独立、职业选择、人际关系、婚姻、家庭、退休、死亡等。社会适应是一个毕生的过程。”再结合心理健康标准可以看出,“社会适应”属于心理健康范畴,是心理健康在社会交往方面的表现,是一种长期适应的过程,对于个体而言,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不断发展变化的特点。因此,“中小学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过程中,需要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匹配(江苏沈锋)”。“只能说体育课具有促进社会适应这方面的功能,但也是众多教育中的一角,还有其他教育也在共同发挥作用(江西毛华燕)”。 (三)关于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在整个生命历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积极的心理变化。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心理变化都可以叫做发展。如,由于疲劳和疾病等原因而发生的心理上的变化,就不能称为发展。一般地说,心理发展与教育的相互关系,主要是表现在受教育者智能和个性品质的发展两个方面。智能主要是指一个人的认识能力,它表现在受教育者的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在一个人的个性发展上,教育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受教育者的个性品质的发展过程,也与智能发展过程—样,主要是在生活条件和教育影响下逐步实现的。总之,心理发展借助于教育的内容、方法,教育者的言行,以及教育情境,激发和诱导受教育者的心理的发生和发展,以及形成各种能力和个性特征。
由此来看,体育活动以及体育教育对发展儿童青少年的智力,尤其是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如甘肃董平老师所言:“体育与健康学科是将学生体质、能力、意志、精神等有机融为一体的综合教育手段,旨在使学生身心和谐、人格完善、情感丰富、心情愉悦、涵养得以提高。”四川阎光辉老师认为“在体育教学中,我们需要坚持培养学生人格的魅力,促进学生养成坚韧、拼搏、积极向上、忍让、宽容等良好的品性。”可以看出,这些良好个性品质也恰恰是维护和保持心理健康的基础,没有良好的个性品格的人更容易走极端,或者做出不太合乎常理的事情。而在体育课程中,我们强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也要重视通过体育学习促进学生智力与个性品质的发展。《课标》中的“心理健康”可以理解为“良好的或健康的心理发展”,具体体现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或促进,这种心理素质的发展中包含着社会适应能力及个性品质和智力发展。
二、“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在体育课程中的体现与落实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是个比较宽泛的范畴,其他学科或者很多活动形式也同样可以发挥这样的作用。那么,体育课程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是什么关系?体育学科自身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发展的根本是什么?哪些是核心,哪些是抓手?或者如谢雷老师的问题:体育学科的性质和特点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有什么内在关系?又如龚朝晖老师的问题:体育学科更适合或更有利于达成哪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呢?具有体育学科点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学科内容有哪些?
(一)体育运动促进学生心理发展,为心理健康奠定基础
如,山东于周涛老师所言“体育实践课与其他学科相比,在环境上也有很大的区别。体育操场是开放的,教学空间比较大,因此环境变化多,角色转换快,信息交流频繁,这更有利于学生心理发展”。那么,体育课程的哪些特点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呢?心理健康教育又称心理素质教育,简称为心理教育或心育。它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
在网络讨论提供的“案例1”中“美国的学校和学生们都特别重视在体育比赛中获得的奖项。在很多人看来,体育活动,如,球赛,甚至包括给球赛当乐队成员,都能培养青少年的品格和基本生存技能,如,团队协作、冲突解决等。”这种情况看起来类似于我们的课余训练队或体育俱乐部,虽并非学校体育课,但相对而言,比起专业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与我们的体育课程更接近了一些。而且,在论坛中教师们还给出了很多关于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培养的品质的内容,如,培养顽强的作风、敢于挑战的勇气、经受挫折的能力、乐观自信、胸怀开阔、积极进取、自尊自强、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宽容忍让等等。那么,到底是什么造就了一个人这么多优秀的品质呢?
讨论中大家还举出了很多例子。如,一位老师提到“在自杀的中学生和大学生中,体育专业的学生几乎没有,因为负面情绪可以在经常的体育活动中得到宣泄,体育使他们变得性格开朗、胸怀开阔、乐观自信、勇于战胜困难。”这个例子也说明长期艰苦的体育训练可以铸就某些良好的心理品质,成为抵御和防范不健康心理的真正利器。
在综合大家观点和讨论的基础上,我们将体育运动的心理促进作用概括为4个核心要素,即:艰苦训练、不断挑战、体育竞赛、团队精神。在运动参与过程中伴随着这4个要素会引发许多其他心理特征,从而塑造练习者坚韧不拔的毅力、积极进取的心态、竞争与合作精神、胜负与荣辱观以及贯穿始终的心理调节等。
这些优良的心理品质不但使一个人成为非常优秀的个体,而且也为其心理健康奠定个性基础。
(二)利用体育课程的四大特性,落实心理发展目标
作为学校教育的体育课程是否具有同样的功效呢?如何落实并发挥学校体育课程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的作用呢?作为学校教育的体育课程,与专业运动训练、课余运动队甚至体育锻炼娱乐均存在较大差异,不可混为一谈,但也离不开体育运动对心理发展的独特作用。而且,所谓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促进也不是在课堂上孤立存在的,是伴随着运动学习而进行的。因此,将体育运动“四要素”灵活运用在体育课程中,是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的关键。
1.苦中寓乐。在教学中需强调体育活动的强度与数量,追求“苦中作乐”,磨练坚强毅力。正如杨正伟老师所言“锻炼后的快乐,提高后的快乐,那种历尽千辛万苦、克服层层困难的‘学会’、‘能’做某个技术动作的快乐,在现在的体育课上缺失了。而由此所附带的诸如坚韧、顽强、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等意志品质的培养,可能在快乐中也消失了!”在平时的教学研究中,我们更多在关注如何让学生获得快乐,体验运动的乐趣,殊不知体育运动的乐趣往往躲藏在“吃苦”的背后,那些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痛或累的“苦”才是引发学生心理变化,需要学生学会坚持和忍耐,迫使学生不断体会身体感受的关键所在。而且正因为身体各种感知觉(疼、累、兴奋、开心、悲伤等)都是身体和心理的深刻体验,也因此而记忆深刻、影响深远。
在笔者曾经对466名小学生家长的调研中得出一些结论:赞成孩子在体育活动中多吃苦的家长占94.3%。当然,只有苦而没有甜、没有乐,也是不可取的,所以,体育教师所面临的挑战和难点就在于如何让学生能够“苦中作乐”,引导学生心甘情愿地“吃苦”。 2.适度挑战性。帮助学生确定体育学习目标,努力挑战自己,培养积极乐观的精神。体育课堂上不需要学生挑战运动极限,也不一定是超越某名学生,更为重要的是鼓励学生在运动学习中挑战自己,挑战运动的高度和远度,挑战胆怯的心理,挑战痛苦的感受,学会努力坚持,这是体育课程内容一个比较外显的特性,是一种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如,湖北徐敏老师所言“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自觉克服各种困难,在具有挑战n生的运动中体验乐趣,进而在生活中和学习中克服各种困难,体验战胜困难带来的喜悦,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这才是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的之一。”学生在运动参与的不断挑战过程中,承受着一定的心理和生理压力,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学生需要自我鼓励,激发自我动力,需要调节心态,充满自信心,不断追求下一个目标,这是帮助学生不断战胜困难、保持积极心态的过程,可以促进学生良好的心理发展。
3.竞争与竞赛性。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竞争与竞赛活动中,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兴奋性。在体育教学中,中小学生会因为一个接力赛跑的输赢争得不可开交,会因为输掉一场球而痛哭流涕。如,江西毛华燕老师所说“学生在体育竞赛中学会了遵守规则,做游戏不犯规,学会正确对待输赢。”“经常参加体育比赛,激烈的竞争也使学生变得自信和坚强,胜利使他们获得自信,失败使他们经受挫折的考验。”当然,有时由于学生的技术掌握不够而无法组织正式规则的比赛,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安排一些体育竞赛性练习或竞争性游戏,激发学生的兴奋性与竞争意识,帮助他们学会处理在比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理性看待输赢,乐观面对挫折,这也是体育课程落实心理发展、心理健康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
4.合作与交往性。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激励和帮助,因此,在体育学习时常采用分组或小团体的方式进行,尤其是一些集体运动的项目本身就依赖于多人合作,在团队学习过程中有配合、有责任、有纪律,也会有矛盾与冲突,这些都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提供机会。其实,小组合作学习这样的组织方式在其他学科中也被普遍运用,但在体育活动中小组成员往往会有一些同甘共苦的深刻经历,因此,成员间的团队凝聚力也会显得更强烈些,影响也会更深刻。这也是体育学习在促进学生与人交往、相互配合以及处理矛盾方面的特性所在。
(三)学生体育学习中心理发展的动力:体验积极情感,形成良性循环
学生在体育课程的学习中,需要面对劳累和酸疼、竞争和挑战、矛盾与冲突,甚至需要面对最直接的挫折与失败,这既需要自己的心理调节,也需要来自外界的支持、帮助与鼓励。因此,帮助学生在运动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见表2),形成良性循环,是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如,浙江张建林老师所言“老师在组织学生练习时是带着激情鼓励进步的学生,鞭策气馁的学生让其形成积极的态度,这会让课堂氛围走向良性循环。重视这些因素是一位教师走向真正教书育人境界的开始。”
在我们曾经做过的对小学生家长的一项调研中,关于体育活动除了身体健康方面对孩子的积极作用,其结果由高至低排序为:磨练意志力(93.9%)、积极乐观的态度(87.1%)、培养规则意识(68.9%)、调节心理平衡(66.5%)、交往能力(64.6%)、学会面对成功与挫折(63.3%)。当然,体育活动对人的心理各个方面的促进与培养也不是完全分离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对于广大一线教师来说,厘清核心概念,抓住体育课程、体育活动的一些本质特性,落实具体做法,进行长期地引导与渗透,才是体育课程真正将“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落到实处的关键。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教学形式,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潘建芬认为“有意关注课堂上学生的体育品行,及时观察不同学生的行为表现,在体育教学中捕捉教育时机,优秀教师在这方面的能力凸显得会更充分、适切,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