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暑假刚开学看到这样一篇文章:“据新闻晨报2014年8月27日报道,上海市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新版语文课本中删去8篇古诗,在家长圈和网络上引起巨大反响,不少网友在为这项减负举措叫好的同时,也质疑“为何不让小学生学古诗”。
作为有着三十三年工作经历的我,一直以为中国的唐诗宋词经典文章,熏陶了无数的中国人,在欣赏背诵吟唱中体会着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正是文化熏陶的真实写照。当时有个猜想:是不是上面的教育思路在发生变化呢?
时过10天,看到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消息,2014年9月9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一线教师,向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在学校主楼参观“尊师重教、筑梦未来——庆祝第30个教师节主题展”时,他在“教师世家”、“特岗计划”、优秀教师代表先进事迹等图片图表前驻足停留,听取介绍,不时插话询问。北师大教师参加了全国课标的制作,习近平从展台上拿起一本课标书翻看。听说语文、历史、思想政治三门课标是全国统一,他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习总书记的讲话让我的猜想落空了,但是心里却感受到初秋阳光的和煦温暖,惬意极了。
由此,联想到这样的一段话: “文化认同是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身份认同之一,如果我们丧失了自己的文化,我们将成为生活在自己土地上的文化难民,这比由于战争等原因而被迫离开自己的故土,成为政治难民更可怕。从文化上被除根很可能是人类命运最悲惨的事情。”这是印度人民党发言人、印度国会议员曼万达的发言。相比于我们,如果我们继续删除古文,下一代连“唐诗宋词”都不知道,进而对其中透射出的东方传统文化价值观懵懵懂懂,失去中国文化浸染的新生一代很可能成为“文化难民”。
没了民族自豪感,缺乏民族价值观,总是将西方舶来的词语、价值,当做最流行最时尚的东西,比如消费主义在中国大行其道,比如一些人对西方价值观非常崇拜,而对孝敬长辈、伦理道德等民族价值观毫不在乎,则会有文化抑郁与惶惑,这不就是典型的“文化难民”吗?
其实,“去中国化”根本就无法形容事情的本质。事情的本质是“灭亡中国化”,“去”是小意思,终极目的:把你的“祖先”从你的印象里灭亡了;把你的“文化”从你的课本里灭亡了!要你干什么?要你当走狗,要你为他们服务,服务终生!这足以看到“去中国化” 的危害。
当今社会需要改革开放、登高望远,却不能丢了民族根基。学习新技术、带动新发展可以,但决不能丢失民族根基,否则这种发展也会行之不远。习近平总书记的“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是一种提醒,也是一种警示!中国发展已经取得了辉煌的物质成就,要想成为真正的文化大国、经济强国,仅仅在经济总量上辉煌是不够的,更要在文化上多挖掘民族的东西,而不要片面地认为古典文化都是糟粕。
循序渐进是基础。良好的学习习惯包含很多方面,它的养成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有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渐形成过程。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结合学生能力提高的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使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由小到大,持续稳定地得到发展。而小学教育的现实中是班主任、教师发自内心去培养学生的好习惯,但是没有具体规划,今天说学习的好习惯,明天说安全的好习惯,而进入新的年级,随着老师的更换,又会提出新的习惯培养。
强化训练是手段。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依靠学生多次反复的实践巩固。同样的一个良好习惯,在同一个年级要利用不同的活动,不断强化,在不同年级要有不同的要求,目的是提升和强化。并且对学生来说,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应主要放在课堂上进行,不单单是班会、队会,其它学科也一样。小学生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学习习惯易产生,也易消退,巩固的办法是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强学生“在好习惯养成中长大”的意识,让教育教学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校协同是必然。小学生在校六个小时,其余全在家里,家校协同培养孩子好习惯成为必然。首先,教师要和家长经常联系,交流好习惯培养的方法和培养规划,特别是近期培养目标必须明确,这是家校协同的前提。其次是教师给孩子制订一个一种好习惯养成的行为规范,父母要针对这个规范监督在家庭里面的落实,如设计一个时间表,每天安排固定的时间让孩子复习、预习功课、完成作业等,要求不完成学习任务就先不做其他事情,使孩子在家的学习活动有计划、有规律,逐步养成习惯。第三是互通有无经常交流情况。教师和家长经常性的沟通,能及时发现学生在好习惯养成中出现的不和谐音符,对症下药,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活动。第四是教师和家长以身作则,给孩子作榜样。模仿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习惯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是在不知不觉当中养成的,良好的习惯是决定一个学生未来成功的基础和保障。
“习惯”是养成教育的结果。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行为的最高层次,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性行为。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的方式,是在重复出现而又规律的刺激下形成的,这种方式长期积累,反复强化就会形成习惯。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变成人的一种需要,成为一种不做不行的“自然”,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习惯成自然”。
培养习惯是个长期的过程,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往往需要漫长的时间。由于人们往往具有惰性,在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如果稍加放松,孩子就会出现反复。所以只有在学科老师、班主任、心理老师和家长的共同监督及督促下,孩子才更容易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对于孩子反复出现的不良现象,要反复抓,不能放松,想抓住孩子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就要从现在、从小事开始训练孩子的行为,相信会有可喜的收获。
“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这是习总书记对教育人的嘱托,这是需要长久坚持的漫长过程,只要我们牢记教导,持之以恒,“去中国化”将没市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必将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作为有着三十三年工作经历的我,一直以为中国的唐诗宋词经典文章,熏陶了无数的中国人,在欣赏背诵吟唱中体会着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正是文化熏陶的真实写照。当时有个猜想:是不是上面的教育思路在发生变化呢?
时过10天,看到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消息,2014年9月9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一线教师,向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在学校主楼参观“尊师重教、筑梦未来——庆祝第30个教师节主题展”时,他在“教师世家”、“特岗计划”、优秀教师代表先进事迹等图片图表前驻足停留,听取介绍,不时插话询问。北师大教师参加了全国课标的制作,习近平从展台上拿起一本课标书翻看。听说语文、历史、思想政治三门课标是全国统一,他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习总书记的讲话让我的猜想落空了,但是心里却感受到初秋阳光的和煦温暖,惬意极了。
由此,联想到这样的一段话: “文化认同是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身份认同之一,如果我们丧失了自己的文化,我们将成为生活在自己土地上的文化难民,这比由于战争等原因而被迫离开自己的故土,成为政治难民更可怕。从文化上被除根很可能是人类命运最悲惨的事情。”这是印度人民党发言人、印度国会议员曼万达的发言。相比于我们,如果我们继续删除古文,下一代连“唐诗宋词”都不知道,进而对其中透射出的东方传统文化价值观懵懵懂懂,失去中国文化浸染的新生一代很可能成为“文化难民”。
没了民族自豪感,缺乏民族价值观,总是将西方舶来的词语、价值,当做最流行最时尚的东西,比如消费主义在中国大行其道,比如一些人对西方价值观非常崇拜,而对孝敬长辈、伦理道德等民族价值观毫不在乎,则会有文化抑郁与惶惑,这不就是典型的“文化难民”吗?
其实,“去中国化”根本就无法形容事情的本质。事情的本质是“灭亡中国化”,“去”是小意思,终极目的:把你的“祖先”从你的印象里灭亡了;把你的“文化”从你的课本里灭亡了!要你干什么?要你当走狗,要你为他们服务,服务终生!这足以看到“去中国化” 的危害。
当今社会需要改革开放、登高望远,却不能丢了民族根基。学习新技术、带动新发展可以,但决不能丢失民族根基,否则这种发展也会行之不远。习近平总书记的“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是一种提醒,也是一种警示!中国发展已经取得了辉煌的物质成就,要想成为真正的文化大国、经济强国,仅仅在经济总量上辉煌是不够的,更要在文化上多挖掘民族的东西,而不要片面地认为古典文化都是糟粕。
循序渐进是基础。良好的学习习惯包含很多方面,它的养成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有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渐形成过程。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结合学生能力提高的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使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由小到大,持续稳定地得到发展。而小学教育的现实中是班主任、教师发自内心去培养学生的好习惯,但是没有具体规划,今天说学习的好习惯,明天说安全的好习惯,而进入新的年级,随着老师的更换,又会提出新的习惯培养。
强化训练是手段。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依靠学生多次反复的实践巩固。同样的一个良好习惯,在同一个年级要利用不同的活动,不断强化,在不同年级要有不同的要求,目的是提升和强化。并且对学生来说,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应主要放在课堂上进行,不单单是班会、队会,其它学科也一样。小学生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学习习惯易产生,也易消退,巩固的办法是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强学生“在好习惯养成中长大”的意识,让教育教学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校协同是必然。小学生在校六个小时,其余全在家里,家校协同培养孩子好习惯成为必然。首先,教师要和家长经常联系,交流好习惯培养的方法和培养规划,特别是近期培养目标必须明确,这是家校协同的前提。其次是教师给孩子制订一个一种好习惯养成的行为规范,父母要针对这个规范监督在家庭里面的落实,如设计一个时间表,每天安排固定的时间让孩子复习、预习功课、完成作业等,要求不完成学习任务就先不做其他事情,使孩子在家的学习活动有计划、有规律,逐步养成习惯。第三是互通有无经常交流情况。教师和家长经常性的沟通,能及时发现学生在好习惯养成中出现的不和谐音符,对症下药,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活动。第四是教师和家长以身作则,给孩子作榜样。模仿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习惯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是在不知不觉当中养成的,良好的习惯是决定一个学生未来成功的基础和保障。
“习惯”是养成教育的结果。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行为的最高层次,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性行为。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的方式,是在重复出现而又规律的刺激下形成的,这种方式长期积累,反复强化就会形成习惯。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变成人的一种需要,成为一种不做不行的“自然”,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习惯成自然”。
培养习惯是个长期的过程,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往往需要漫长的时间。由于人们往往具有惰性,在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如果稍加放松,孩子就会出现反复。所以只有在学科老师、班主任、心理老师和家长的共同监督及督促下,孩子才更容易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对于孩子反复出现的不良现象,要反复抓,不能放松,想抓住孩子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就要从现在、从小事开始训练孩子的行为,相信会有可喜的收获。
“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这是习总书记对教育人的嘱托,这是需要长久坚持的漫长过程,只要我们牢记教导,持之以恒,“去中国化”将没市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必将源远流长、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