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课前谈话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2101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课前谈话,就是指教师利用课前几分钟时间为沟通师生情感、了解学生基础、活跃课堂气氛等而设计的即兴式谈话。课前谈话这短短的几分钟,不仅是教师机智的体现,还是教师知识储备和人格魅力的体现。以下是笔者在听课及自己上课时得到的启示。
  
  一、多情环——幽默的课前谈话化紧张
  
  上公开课时,教师紧张,学生就更紧张了,一看到上课教师走进课堂,就不由自主地拘束起来。如何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呢?需要教师拿出以巧取胜的武器——多情环。这里说的多情环是指教师诙谐、幽默的教学语言。一起来听一听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的课前谈话,真让人耳目一新,拍手叫绝。
  [案例]师:刚才周老师介绍了我,谁听出来了?我叫什么名字?
  生:你叫于老师。
  师:哦,我一生下来,我父母就知道我将来要当老师,就给我起名叫老师了吗?(生大笑)
  生:你叫于永正。
  师:谁敢再叫一声我的名字?
  (多位学生站起来叫了于永正,全班一起叫)
  师:人呢,本来就可以直呼其名的,比如我们的国家主席——江泽民,就可以叫他江泽民。
  生:于老师,我觉得叫你的名字不大礼貌,叫你于老师好一点。
  师:你真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啊!
  生:我可以叫你老于吗?
  师:当然可以,哈哈,你真聪明,你看我年纪这么大了,是应该加个“老”字。
  师:你们有没有开始喜欢我了呢?
  生:喜欢!
  师:第一次见面,那你想跟我说些什么呢?
  生:于老师,你真幽默!
  师:好!看出我幽默了,真了不起!
  生:于老师,认识你,我真是三生有幸!
  师:认识你,我四生有幸啊!
  [解读]于永正老师用他的幽默、智慧,让课前谈话这一小小的环节如春风化雨。在这段谈话之中努力营造的是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他机智幽默的谈话无疑为本堂课定下了很好的基调,沟通起师生之间的情感。教师蹲下来和孩子进行了平等的、面对面的对话。没有过多刻意的环节,完全在一种轻松的情境中师生以情激情,在不露痕迹的对话中,教师的目的水到渠成,极为自然。
  
  二、孔雀翎——巧妙的课前谈话孕基础
  
  有些时候,课前谈话还可以渗透教学重难点。这样的谈话和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它能使学生迅速进入特定的学习情境中,为一堂课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如果学生能从课前谈话中受到启发,解决课文中的重点问题,就好比手握无敌天下的武器——孔雀翎。当它展开的时候,将使课堂发出“比彩虹更美丽辉煌的光芒”。
  [案例]一位教师在上《画杨桃》一课前,在黑板上画了一幅茶壶的简笔画,让学生猜猜是什么东西。
  生1:车轮。
  生2:马蹄。
  生3:指南针。
  师:(都予以否定)你们为什么猜不出我画的是什么呢?因为你们看这幅画的时候,用的是习惯的、常用的那种观察角度。你们家里的茶桌上有茶壶吗?
  生:(恍然大悟)有!
  师:这幅图是从哪里看茶壶的?
  生:上面。
  师: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样子就不一样了。
  [解读]这个课前谈话,不露痕迹地把学生引入新课学习中,它渗透了《画杨桃》一文的重难点:明白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事物的样子就不一样的道理。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猜画中亲自体验与课文类似的事实,并进一步理解这些事实所蕴涵的深刻道理,使教学重难点迎刃而解。这样的谈话体现了教师对课堂的通盘考虑、周密安排。
  
  三、长生剑——有效的课前谈话“诱”学生
  
  借班上课或公开课需要课前谈话,平时的家常课也同样需要课前谈话。只要教师的话题选择恰当,处理巧妙,它就能够成为学习新课的有效“前奏”。这犹如身佩兵不血刃的武器——长生剑,看似陈旧的剑鞘,里面的剑却锋利无比。
  [案例]新接了一个班,是五年级的,我对他们一无所知。于是在学期伊始,我选择了一个离上课还有10分钟的时间,叫学生把书都合上,开始了一次特殊的课前谈话:“我得考你们两个问题。”
  看着学生紧张的表情,我说:“第一个问题其实很简单,教材第一单元有哪几篇课文?”
  但这么简单的问题还是把好多学生给难住了。举手发言的几个学生都只知道头两篇课文《给老师的一封信》和《敲开世界冠军的大门》。最后才有一个学生补充道:“还有《日新月异的电视机》和《竹笠》。”
  我说:“老师提这个问题的目的就是要提醒大家,今后自学课文要有单元观念,因为课文是按单元编排的,每一个单元都有相应的学习重点。”
  说到这里,我顺势提出第二个问题:“请问第一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
  教室里一片沉默,看来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我说:“我们读书不但要读单篇的课文,还要读单元前面的学习重点。——好,请大家打开书第5页。”
  学生迅速地翻开了书,看着单元提示,大声地读了起来。
  [解读]因为刚接手这个班,我对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方法及阅读基础不了解,因此这次谈话的目的就是根据学生的阅读起点,点拨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这两个别出心裁的问题,可以看出学生的阅读习惯并不好,不知道怎么阅读,更不知道要从整个单元的角度出发来学习。所以,强调这些阅读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目的,固然是读懂课文,但更重要的是学会阅读的方法。
  
  四、定音锤——丰厚的课前谈话唱前奏
  
  大多数教师将课前谈话仅仅停留在有趣的层面,而未能使课堂因此而丰厚起来。其实课前谈话若选择精当,处理巧妙,能够成为课文学习的有效“前奏”,而不仅仅只是课堂的点缀与修饰。
  [案例]《儿子的旋律》一课的主题是“结束,意味着新的开始”和“新老交替,继往开来”。于是有位教师在上课前,用两三分钟时间介绍了那一年风行全球的畅销书《谁动了我的奶酪》,书中小矮人哼哼与唧唧,小老鼠嗅嗅与匆匆的故事,讲的正是一个简单有趣的“结局……或者是新的开始”的故事。
  上《斑羚飞渡》一课,我进行了这样的谈话:“假日到了,有个男人带着一家人——他的母亲、妻子和儿子去划船游玩。不料船翻了,全家落入水中。这家人中只有这个男人会游泳,而他的能力只能救一个人。请问:他该救谁?为什么?就这样,一锤定音,众说纷纭的“斑羚飞渡”以一个“该先救谁”的二难故事定格为“面临灾难时的选择”的人类寓言,使得整个课堂从一开始,就直接进入到探寻作者与读者背后的“集体无意识”的高度。
  [解读]这样的课前谈话所选择的是课前的“同结构小故事”,它可以达到以下功能:激发兴趣,吸引学生,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我们将要讨论的“问题”上;促使反思,引发我们对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与物进行深度思考;使学生亲身介入到故事——问题场景中,这一点在《斑羚飞渡》一课的导入部分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测试学生的理解能力,为教学的展开及控制下一问题或程序的难度提供依据,最重要的,一锤敲定“基本主题”的方向,帮助学习者确定他的“原始立场”。
  课前谈话,不能仅以幽默诙谐博大家一笑,还应具有很明确的语文学习目标,否则,就和听相声、看小品没什么区别了。静心运思,那些能够常驻心间的经典课前“热身”因为有了教师的智慧和艺术而彰显出了恒久的风采。这样的课前交流,因为有了明确的目的而变得有意义;这样的语文课堂,因为有意义的课前交流而变得高效、生动。
其他文献
生1:(朗读)春风姐姐轻轻吹了一口气,小池塘就醒来了。(“轻轻”一词读得很轻)
近期拜读《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2年第10期《英雄情结和人性的挣扎》一文,颇有感触。文章编在“美学老师说语文”栏目中,这个栏目从2012年第4期开始设置,是个“不定期专栏”
本文介绍了常见的水冷长炉龄冲天炉敞开式冷却水系统的冷却水、冷却水系统参数、冷却系统结构等三方面的问题,同时介绍了冲天炉冷却水系统的一些使用经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仔细揣摩这个定义,可以发现数学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形
目的探讨Z水系地表水主要有机污染物及其致突变性.方法用Ames试验及双微核试验对该流域各主要城市地表水有机污染物进行致突变性检测,以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机检测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