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师生共同重视平日的每次考试检测,在试卷下发后,认真分析得失,总结经验教训,特别是将试卷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类,这是“不让昨日的遗憾再重现”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学习习惯;经验教训;规范;有意识;训练
在平日教学过程中,老师们总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每次考试结束后,总有不少学生面对自己试卷上出现的错误捶头顿足,后悔不已。究其原因,原来是试卷上好多做错的题目并不是因为自己的知识缺漏造成的,而是因为自己在做题的过程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失误造成的。那么,如何让学生减少这样的失误呢?这就需要师生共同重视平日的每次考试检测。考试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查补知识缺漏和纠正不良学习习惯。试卷下发后,要认真分析得失,总结经验教训,特别是将试卷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类,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试卷中经常出现的错误
1、做题不规范,书写太潦草。《考纲》中明确指出,作文没有题目要扣2分;字数不足也要扣分,每50字扣1分;错别字一个扣1分。此外,答卷中有简体字、繁体字、网络语言、网络符合等都会给阅卷老师留下不良印象,导致与高分失之交臂。标点符号书写不规范也会造成失分,如句号受英语写作的影响而写成小圆点,一“逗”到底,段尾或文本末无标点等。
2、马虎大意,遗憾多多。
试卷中有许多出错的题,自己明明会做,却反而做错了。例如:审题不严,将题意误解;心浮气躁,草稿纸上写对了,往答题纸上抄时反而错了;有些字明明会写,结果因为笔下误而出现错别字;有些题自己心里很明白,但写出的答案与题目要求的表达却不一致,如文言文翻译、诗歌鉴赏等等。出现这类问题是考试后学生最后悔的事情,有的同学气得直擂桌子。事实就是如此,高考中,差一分就可能与高校无缘,因此对每个人来说为了高考能够胜出,在平日的测试中,就必须牢固树立“分分必争”的意识。但是在每次考试甚至是高考中,总会有一些学生由于平日没有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因大意而丢掉了本不该丢掉的分,想来实在令人惋惜。
3、似是而非,界定不明。
主要表现在记忆得不准确,理解得不够透彻,应用得不够自如,回答得不够严密、不够完整;复查时把对题改错,尤其是第一卷,因紧张看错要求或者拿不定主意而改错;一道题有多个要点,结果只写了一两个等等。
4、备考不足,缺乏自信。
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知识掌握得不全、不牢,考试时有的题目就只能答错或去猜,或者根本无从下手。
5、材料匮乏,苛求文采。
高考中不少作文常常是因材料单薄、内容空洞而失分;也有的文章有的段落语言平实,有的段落文字斐然,很不协调,看得出考生是在追求文采而想在发展等级上得高分。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
针对上面出现的问题,可采用以下策略将其各个击破:
1、严格要求,规范作答。在平日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一定要对自己严格要求,做题时规范作答,认真书写,坚决丢弃这些低级错误,消除自己的遗憾。
2、克服马虎,消除遗憾。要消除遗憾必须弄清遗憾的原因,然后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如 “审题不严”,是否出在急于求成?可采取“一慢一快”战术,即审题要慢、答题要快。“笔下误”,是由于平日对自己要求不严,书写不规范所致,可见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抄写之错”,可以用检查程序法予以解决。“表达欠佳”,平日做题时多注意表达的规范性,平时作业也应严格按照规范书写答案,同时应研究学习高考评分标准,并严格按着题目要求规范回答问题。
3、似是而非,界定不明。主要是因为自己记忆不牢、理解不深、思路不清、运用不活造成的。这说明你的语文基础不牢固,所以在平日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突出重点,夯实基础;一定要建立、健全各部分内容的知识网络;一定要全面、准确地把握文意,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一定要加强对易错、易混知识的梳理;一定要多角度、多方位地去分析问题的实质;一定要勤思善问,注重总结规律,建立健全集锦本、纠错本。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举一反三、运用自如的水平。
4、建立写作素材集锦本。在平日的阅读过程中,每每碰到一个美妙的词语,一句运用得恰到好处的谚语,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一道感觉不错却不知出处的诗,一篇淋漓酣畅的美文,一位名字有些耳熟的作家等等,都要及时记录下来,同时将自己一些好的思想闪念记录下来,这样就会拥有许许多多的精思契机。
5、平日的作文训练不只是积累一些材料,还要善于运用材料和加工已知材料。在复习时应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发散思维,注重对自己积累的材料进行多角度地思考,这样考试时就会左右逢源,运用自如。同时应注意,积累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不懈,让每天的语感长流水,不断线。一旦间断,没有水源来及时补充,前面形成的语感“湖泊”不是干涸就是变成一潭死水。而在持之以恒的积累过程中,我们每天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语感也就会越来越雄厚,写作时就会感到才思泉涌,得心应手。
另外写作文时一定不要刻意追求发展等级高分,因为在真实情感的驱动下,朴实本色的语言也会顺畅感人,也会得高分。所以,在平日的写作训练中把精力集中在自己已有的文章上,看看自己文章的语言怎样调整更为顺畅一些,可以做一些修改训练,如句式变换,增加一些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推敲和调整句子的顺序,调换更为准确生动形象的词语等等,这样语言表达能力就会有新的提高。
6、及时巩固成果,不断调整目标 。每次测试前都要确立自己本次改错的目标,考后要检查目标实现情况,随着自己的不断进步,问题会越来越少,成绩会越来越好,以求达到“不让昨日的遗憾再重现”。
总之,每次考试结束,我都非常重视测试后的试卷分析,帮助学生查漏补缺。通过坚持运用以上方法,现在看来,学生在试卷上的失误已明显减少,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基本达到了“不让昨日的遗憾再重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郑杰《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
[2]淮茗,赵莉雅《实用高中语文学习方法》—北京:开明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赵丽霞(1975.10--),女,1998年毕业于潍坊学院,中学一级教师,现在山东省诸城市第五中学任教
时德友(1976.8--),男,1998年毕业于潍坊学院。中学一级教师,现在山东省诸城市第五中学任教。
郑德友(1974.10--),男,曲师大教育硕士,主要研究青少年逆反心理责任编辑:王利强
【关键词】学习习惯;经验教训;规范;有意识;训练
在平日教学过程中,老师们总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每次考试结束后,总有不少学生面对自己试卷上出现的错误捶头顿足,后悔不已。究其原因,原来是试卷上好多做错的题目并不是因为自己的知识缺漏造成的,而是因为自己在做题的过程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失误造成的。那么,如何让学生减少这样的失误呢?这就需要师生共同重视平日的每次考试检测。考试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查补知识缺漏和纠正不良学习习惯。试卷下发后,要认真分析得失,总结经验教训,特别是将试卷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类,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试卷中经常出现的错误
1、做题不规范,书写太潦草。《考纲》中明确指出,作文没有题目要扣2分;字数不足也要扣分,每50字扣1分;错别字一个扣1分。此外,答卷中有简体字、繁体字、网络语言、网络符合等都会给阅卷老师留下不良印象,导致与高分失之交臂。标点符号书写不规范也会造成失分,如句号受英语写作的影响而写成小圆点,一“逗”到底,段尾或文本末无标点等。
2、马虎大意,遗憾多多。
试卷中有许多出错的题,自己明明会做,却反而做错了。例如:审题不严,将题意误解;心浮气躁,草稿纸上写对了,往答题纸上抄时反而错了;有些字明明会写,结果因为笔下误而出现错别字;有些题自己心里很明白,但写出的答案与题目要求的表达却不一致,如文言文翻译、诗歌鉴赏等等。出现这类问题是考试后学生最后悔的事情,有的同学气得直擂桌子。事实就是如此,高考中,差一分就可能与高校无缘,因此对每个人来说为了高考能够胜出,在平日的测试中,就必须牢固树立“分分必争”的意识。但是在每次考试甚至是高考中,总会有一些学生由于平日没有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因大意而丢掉了本不该丢掉的分,想来实在令人惋惜。
3、似是而非,界定不明。
主要表现在记忆得不准确,理解得不够透彻,应用得不够自如,回答得不够严密、不够完整;复查时把对题改错,尤其是第一卷,因紧张看错要求或者拿不定主意而改错;一道题有多个要点,结果只写了一两个等等。
4、备考不足,缺乏自信。
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知识掌握得不全、不牢,考试时有的题目就只能答错或去猜,或者根本无从下手。
5、材料匮乏,苛求文采。
高考中不少作文常常是因材料单薄、内容空洞而失分;也有的文章有的段落语言平实,有的段落文字斐然,很不协调,看得出考生是在追求文采而想在发展等级上得高分。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
针对上面出现的问题,可采用以下策略将其各个击破:
1、严格要求,规范作答。在平日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一定要对自己严格要求,做题时规范作答,认真书写,坚决丢弃这些低级错误,消除自己的遗憾。
2、克服马虎,消除遗憾。要消除遗憾必须弄清遗憾的原因,然后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如 “审题不严”,是否出在急于求成?可采取“一慢一快”战术,即审题要慢、答题要快。“笔下误”,是由于平日对自己要求不严,书写不规范所致,可见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抄写之错”,可以用检查程序法予以解决。“表达欠佳”,平日做题时多注意表达的规范性,平时作业也应严格按照规范书写答案,同时应研究学习高考评分标准,并严格按着题目要求规范回答问题。
3、似是而非,界定不明。主要是因为自己记忆不牢、理解不深、思路不清、运用不活造成的。这说明你的语文基础不牢固,所以在平日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突出重点,夯实基础;一定要建立、健全各部分内容的知识网络;一定要全面、准确地把握文意,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一定要加强对易错、易混知识的梳理;一定要多角度、多方位地去分析问题的实质;一定要勤思善问,注重总结规律,建立健全集锦本、纠错本。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举一反三、运用自如的水平。
4、建立写作素材集锦本。在平日的阅读过程中,每每碰到一个美妙的词语,一句运用得恰到好处的谚语,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一道感觉不错却不知出处的诗,一篇淋漓酣畅的美文,一位名字有些耳熟的作家等等,都要及时记录下来,同时将自己一些好的思想闪念记录下来,这样就会拥有许许多多的精思契机。
5、平日的作文训练不只是积累一些材料,还要善于运用材料和加工已知材料。在复习时应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发散思维,注重对自己积累的材料进行多角度地思考,这样考试时就会左右逢源,运用自如。同时应注意,积累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不懈,让每天的语感长流水,不断线。一旦间断,没有水源来及时补充,前面形成的语感“湖泊”不是干涸就是变成一潭死水。而在持之以恒的积累过程中,我们每天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语感也就会越来越雄厚,写作时就会感到才思泉涌,得心应手。
另外写作文时一定不要刻意追求发展等级高分,因为在真实情感的驱动下,朴实本色的语言也会顺畅感人,也会得高分。所以,在平日的写作训练中把精力集中在自己已有的文章上,看看自己文章的语言怎样调整更为顺畅一些,可以做一些修改训练,如句式变换,增加一些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推敲和调整句子的顺序,调换更为准确生动形象的词语等等,这样语言表达能力就会有新的提高。
6、及时巩固成果,不断调整目标 。每次测试前都要确立自己本次改错的目标,考后要检查目标实现情况,随着自己的不断进步,问题会越来越少,成绩会越来越好,以求达到“不让昨日的遗憾再重现”。
总之,每次考试结束,我都非常重视测试后的试卷分析,帮助学生查漏补缺。通过坚持运用以上方法,现在看来,学生在试卷上的失误已明显减少,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基本达到了“不让昨日的遗憾再重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郑杰《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
[2]淮茗,赵莉雅《实用高中语文学习方法》—北京:开明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赵丽霞(1975.10--),女,1998年毕业于潍坊学院,中学一级教师,现在山东省诸城市第五中学任教
时德友(1976.8--),男,1998年毕业于潍坊学院。中学一级教师,现在山东省诸城市第五中学任教。
郑德友(1974.10--),男,曲师大教育硕士,主要研究青少年逆反心理责任编辑:王利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