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谁人不识君”

来源 :同舟共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ux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舟共进》2010年6月号上,有一篇短文,是北京陈锋写的《留心朱永嘉们》。我非常感谢这位作者,替大家讲出了几句心里话。我早就为陈锋所说的上海“朱永嘉们”近几年发表的文章感到十分可怕了,似乎一切又要翻回去似的:“文革”前、“文革”后,一切极左的胡行都是对的,他们似乎十分希望“盛大的节日”能够重新回来似的。今日之世,谁的言论自由最多?包括“朱永嘉们”。真是十分羡慕。我今已92岁了,有些糊涂了,要我一下举出这位前教授或副教授今年写过些什么文章,具体的倒是一篇也举不出来。但每次看了我都感到恐怖:还想再来一次“文革”么!陈锋文扼要地提出了问题,未解释,显然他觉得这是国人皆知的事,用不着举什么例子了。
  1960~1978年夏,我有十八年零两个月在上海戴罪工作。我这条性命今天还在,没有死在张春桥、姚文元、徐景贤这些革中国人的命的“革命家”手里,大概是老天可怜了。大概是他们不知道我,所以我没有被他们点名,一点,我就完了,似乎应该感激他们才好。(当然,他们可以说你是个什么人,不值得亲自来处理你,你不要太抬高自己了。)而今如此活跃的朱永嘉先生,当年在上海市革委会中究竟名列第几,我不甚清楚,但他实际上的地位比表面的名次要高得多,这是当时上海尽人皆知的事实。可是见不到有上海的人出来写几句,即使投外地报刊发表不也很好么?但我知道这句纯是风凉话。我很清楚:如果我在上海,敢写此文么?回答是:大概不敢。自1955年柯庆施到上海后,上海就变成了一个“静静的上海”了。
  朱永嘉现在享受的言论自由权,肯定比我多得不可比拟,上海的其他知识分子能不能享受呢?看来远远不能。十多年前吧,复旦大学潘旭澜教授要研究一下洪秀全就不行。(如果连洪秀全也不能批判,我们就永远处在一个蒙昧的状态中了。)我最近见过朱永嘉先生的一篇文章,是说1959年庐山会议闹成那个样子,责任在彭德怀等人。这篇文章,我认为媒体应该转载,只要加一个短短的按语,没有批判文章毫无关系——如果太认真去批判,反而要大上其当。中国不是人人都丧尽了良心的,是看得懂朱先生的文章的。
  那时农村的饥饿情况,领导人应该是相当知悉的。毛主席在上庐山之前,先往韶山老家去过一趟,要宴请一下乡亲父老,这是人之常情。时任湘潭地委书记是华国锋。可惜几桌饭每桌只能有一碗猪肉,一举筷便没了。毛要华再端些肉来,华轻轻对毛说,没有了。对这件事,我很佩服华,有胆量。那时的饥饿情况之严重,从这件事上,毛应该是有所了解的。人民公社化、“大跃进”、大炼钢铁后,农村是个什么样子,城市又是个什么样子,你朱永嘉先生也应该是知道一些的。1960、1961和1962年我拿着粮票跑遍上海,都买不着一两可吃的东西。这不是随便说的,我几乎天天有此经验。那么,彭德怀在庐山反映几句,有什么祸国殃民之罪呢,为什么到今天还要说是彭不对?
  你“文革”时期在上海,实际权力处在个什么地位,上海人民特别是上海的各类知识分子心中是知道的:你是灵魂人物。徐景贤位在你之上,但是他懂得什么呢,人们都说你才是摇鹅毛扇的人。“文革”时期谁有权不在表面,江青是什么人呢,可权倾一国。上海文化界对谁最感到战战兢兢呢?徐景贤和你。但徐官大了,管的宽,更怕的是“永嘉同志”!
  我看过你们处决上海市交响乐团一位老指挥应某的布告,我听过你们处理郊区青年因自发演出“样板戏”不够标准而被判刑的传达。我还要问,1968年在上海那么残忍地处死林昭女士(北大学生,因批评反右派而被判无期徒刑),又是哪些人的命令呢?事情已过去42年,什么了不起的档案也应公开了。不会是陈阿大吧。“四人帮”被抓后,上海说要抵抗到底,有人提出要发表《告世界人民书》,掀起“世界革命”,“还我春桥”!现在是否已澄清有无此事,究竟是谁提出的,当时可是言之凿凿。但现在我手中无核实过的材料,也就只能提出问题了。
  朱先生,你现在大概已拥有一切公民权利,包括控告我的权利。不过,即便如此,你也未必能得到多少民意的拥护。不要忘记,老的岳飞墓前是跪着两个人的(现在取消了)。现在竟还要回头去肯定庐山会议,把错误推在彭德怀身上,未免太欺负中国人了。现在如要建新的岳飞墓,墓主应该是谁呢?怕非彭德怀不可了。而跪在下面的两个人是谁呢,恐怕非江青、林彪不可。张春桥、徐景贤之类的人还轮不上,等而下之的一些人更轮不上。宋文天祥《过零丁洋》詩的末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般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总不能向相反的方向去努力吧!临末,把唐人高适的名诗《别董大》献给你——朱永嘉先生!一字不改,只是其中第三句的“知己”二字不是一个组合名词,而“知”是作动词用了。全诗如下:“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作者曾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宣传部副部长,人民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其他文献
一    “听话听声儿,锣鼓听音儿”,这是俗语,但俗语不俗,其中道理,当得杂书百卷。我说的杂书,是指那些市场上铺天盖地教你成名、教你发财、教你当官,忽悠得你晕头转向的所谓畅销书。我不看这类杂书基于一个简单的逻辑:如果他讲的确有神效,那么他自己早就应当成名、发财、当官,不屑于摇笔著文来骗这几个小钱了。    二  有一阵儿,说红酒有保护心血管的作用,而且言之凿凿,因其含有一种叫白藜芦醇的东西。于是一
期刊
十年委员:说了没白说  □ 冯培恩(第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院长,本刊编委)    连任全国政协常委已进入第11个年头,从我手上产生的提案、发言和信息约80多件,大部分受到媒体的关注和政府部门的重视并见到成效。身历过去的10年,我感悟良多。  2006年全国“两会”的一次联组会上,我关于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发言受到吴邦国委员长的重视和委员的欢迎,
期刊
改革开放30年,作为一个参与、经历和见证了高等教育改革全过程的教育工作者,笔者的感受是深刻而复杂的:有成功也有失败,有得意也有失意,有收获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总的说来,30年的高等教育改革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1980年,主要是拨乱反正,包括恢复全国统一高考、恢复被撤销的院系、制订教学大纲、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等;第二阶段是1980~1988年,这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黄金时期,很
期刊
2007年7月下旬,得知谢泳即将去厦门——他这一走,太原怕是难以再去了——遂去一短信,表达重聚之意。  8月10日凌晨,车抵太原,谢泳来接。上午10点以后,智效民、赵诚、马斗全三位先生来我们的住处晤叙,相聚甚欢。马先生带来了当天作的一阕词,兹引录于下:    送谢泳之厦门大学  调寄 风入松    凭君一棹向东南,学界盛为传。秋风至此应无恨,这般事、岂独从前。辛苦平时学问,而今值了些钱。  却思汾
期刊
一    向:江青不喜欢常住北京,喜欢到处走一走。  阎:是的,江青每年都要在外地住上半年,甚至七八个月。一般是每年国庆节后就到广州去了,住一段,再到杭州、上海,五六月才回北京;住不久,又去北戴河。反正,她像候鸟一样,几乎年年如此。但唯独1967年是例外,她一直待在北京,哪里也没去,住处就是钓鱼台十一楼和中南海丰泽园“两点一线”。  向:这是为什么?  阎:当然是忙嘛。1966年8月18日到11月
期刊
高知收入约相当于抗战前的1/5    1955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召开一个全面解决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并成立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央研究知识分子问题十人小组”,负责这次会议的筹备工作。12月27日,该小组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关于高级知识分子待遇问题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认为:建国以后,知识分子虽有公费医疗等各种福利,但与过去比,工资待遇还是低了很多。如抗战前大学教授最高工资600元
期刊
应试教育:教育领域的癌症  □ 敢峰(北京力迈学校名誉校长,曾任教育部干部,晚年致力于民办教育事业)  回顾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规模是空前的,但存在一个严重的危机:应试教育。  中国的教育改革至少滞后于其他改革10年。现在的教育状况可用一段话来描述——“‘三个面向’艳阳高照;应试教育阴云密布;教改之路崎岖难行,而且路上‘行人稀少’”。近年来,应试教育风助火威,愈演愈烈,整个教育生态遭
期刊
一  中国人重“礼”,因为几千年间中国社会都是一个等级森严的专制社会。为了维系这个社会制度,就得有“礼”,借以处处体现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大到官制设定,小到婚丧觐宴、穿衣吃饭,依人分等,都有规定。所谓“经礼三百,曲礼三千”,足见繁琐。因为繁琐,所以古代官僚或候补官僚都要专门学习,以“礼”事上,以“礼”治下,免得举措失当,乱了规矩。今天,除了研究古代官制及文化风习,我想是无须修习这些劳什子的。   
期刊
【清寂而欣然】  在《负暄琐话》问世前,没有多少人知道张中行的名字。他的文字很好,静静的,像冬夜悄然落地的雪,安宁里有些清冷。记人记事有古风,像六朝的短章,也夹带明清小品的笔意,很有苍凉的况味。我第一次读到这本小册子,竟如同与民国的旧人相逢。  为书写序的是吕冀平,比他小二十余岁的同事。张中行让友人作序,乃友情使然。吕冀平亦不算名人,张中行却欣欣然,在他心里,也算是对过往生活的纪念。  古人写所见
期刊
至正十年(1350年)阳春三月,杭州西湖烟柳笼堤,青莲映水。临近正午,一艘画舫自湖心驶来,系缆钱塘门外。船上走下几位身着元朝官服的中年男子,走进一家临湖的酒楼。不消片刻,随行衙役已为他们安排好珍馐玉馔、琴师歌女。  湖上风浪骤起,一团铅灰色云团自西北方向涌出,阳光忽被蚀去。一会儿,铅云移至湖心,盘桓少许,复又散去,天空仍清碧如洗。  “好一朵异云哪!”有人赞叹。  “不是异云,是庆云。”有人纠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