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研究背景
自笔者所在学校成为省评价改革首批试点学校后,为进一步树立科学的质量观与教学观,积极推进省评价改革,建立面向全体学生、重在过程表现、促进有效学习的学生综合评价机制,学校数学组根据省小学数学评价改革建议及江山市小学数学评价研究小组的安排,开展了一些实践与探索。本文重点交流学校数学学科有关“态度与习惯日常表现”板块评价的粗浅做法及探索。
二、综合评价改革前的做法
城南小学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对评价改革的探索,力图以评价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个性化发展。从2000年开始我们开展过口算等级测试、解决问题、数学小实践等学科分项活动,进行过成长记录袋、免考生,一、二年级学力检测等评价制度的改革与探索。
在日常表现评价方面,教师各有各的高招:积分榜、奖五角星、奖徽章、免作业、小组大PK等。有实践但没有统一动作。教师一致认为有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通过评价促进好习惯的养成,但在平时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没有细化的评价标准,评价的内容过于随意,不能一以贯之;很难坚持,一忙碌起来容易忘记;评价的方式过于单一……
三、 综合评价改革后学校的对策
省数学综合评价改革研究团队对“态度与习惯日常表现”板块的评价内容和标准进行了细致的梳理,给出了大致的框架(如下表)。
为了将“态度与习惯日常表现”评价落到实处,避免期末根据模糊的印象来打一个总分,让过程性评价彰显魅力,促进学生好习惯的养成,我们组织教师进行讨论,将大家平时做的优秀方法,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结合省评价表的提示进行了整合、梳理,明确评价内容,重新研制评价量表和评价标准。
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和内化,我们意在用方便、易操作的方法,帮助学生养成好习惯,在评价时做到日日有评价、周周有小结、月月有兑换、期末有总结。
(一)制定标准,日日有评价
为了方便日评价,我们将省评价表中的六点在不改变原来意思的基础上微调成了四点。如第2点和第5点都与听有关,我们就合并表述为:认真倾听、积极讨论。这里的倾听包含听教师讲课、听同学发言。我们把第3点和第4点进行了合并,表述为独立思考、积极发言。第6点在高段增加愿意求教这一项目。设计表格如下:
前三点每日评价,第四点可能不会每天都有问题需要请教,因此每周评价一次。为了方便评价,我们参照省评价标准制定了城南小学“态度与习惯日常表现”评价标准(见下表)。
为了方便日评价,我们将评价表中的三个等级修改为两个等级,但期末总评还是分A、B、C三个等级。评价时间:每节课最后1分钟,教师会说:“请同学们拿出评价手册,对前三项进行评价。”评价的方式以学生自评和互评为主。在开始评价前,先组织一节评价课,向学生介绍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标准和评价的方法。
(二)及时跟进,周周有小结
为及时跟进评价,让学生对好习惯及时进行巩固和内化,我们做到周周有评价,周评价的时间为:每周五的作业整理课的5分钟。评价方式:横着看日评价表,在最后一栏中进行合计。前三项每周有4~5颗星为A,3颗星为B,1~2颗星为C,第四项向家长、教师、同伴请教2次及以上得2颗星合计为A,请教1次得1颗星合计为B,没有请教过的不得星合计为C。本周课堂表现获得4个A的为课堂表现之星,奖励一张表扬卡,并奖励5分的尚学币;得到3个A的,奖励一个3分的尚学币;得到2个A的,奖励一个2分的尚学币。这些奖励都贴在评价手册中的硕果园中。
(三)多方激励,月月有兑换
经过学生的努力,他们的硕果园就会贴满尚学币,硕果累累。月评价,主要是积分兑换。学生获得的积分,每月可以进行兑换,分别可以兑换精神奖励或物质奖励。精神奖励,如得10分可以让教师打一个表扬电话,得15分可以与教师共进午餐,得30分可以免作业等;物质奖励,主要是学校设定的在三八节、儿童节、元旦、期末等时间,可以用积分兑换小礼品,这也与学校的“孝为人基 大爱育人”办学理念相符合,让学生学会感恩,享受快乐童年。
(四)统计分析,期末有总评
期末,根据每一项的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学生可以根据统计数据填好得A情况的统计表,高段可以绘制统计图,让学生经历整个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的过程。学生从统计图中可以直观看出一学期下来,日常表现什么项目需要加强,进行自我调整。期末总评各项分A、B、C三个等级。以20周为例,每一项获得15~20个A,总评为A;获得10~14个A,总评为B;获得5~9个A,总评为C。
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张张下发的周评价表学生很容易遗失,不利于保存,于是我们将评价改革中涉及的各板块整合在一起,变成了一本成長手册,包括寄语、数学阅读我喜欢、日常表现我最棒、实践探索我能行、数学荣誉我记录、综合评价我成长、硕果累累我快乐七个板块。
四、实施的初步成效
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教师们说:“我们原来觉得日常评价是比较麻烦的事,操作下来还比较快,每节课下课不到一分钟就能评价好。我们原来担心以自评和互评为主,孩子们会不会随便奖星,其实,孩子们还是比较诚实的,能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和同学互评。最让我们惊喜的是孩子们经过评价,慢慢地变他律为自律。”孩子们说:“到了高段,我们已经不太喜欢举手,哪怕是知道的知识点。但评价要求一节课举手2次以上,我暗下决心这颗星一定要拿下,发言就更主动了,其实,表达自己的观点感觉也是挺好的。积分兑换让我充满期待,我可以用积分来兑换自己想要的礼物,很开心。评价让我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找到努力的方向。”家长说:“日常评价,让我了解了孩子在班里的学习情况,让孩子学会反思,让我们也参与进来,配合学校对孩子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每周和孩子进行交流,给孩子鼓励。”
从日评价到周评价,从月兑换到期末总评,详细的评价过程,有趣的积分兑换,让期末总评的数据来源于平时,让平时的积累激励学生。通过过程性评价,让学生将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变约束为期待,变他律为自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浙江省江山市城南小学 324000)
自笔者所在学校成为省评价改革首批试点学校后,为进一步树立科学的质量观与教学观,积极推进省评价改革,建立面向全体学生、重在过程表现、促进有效学习的学生综合评价机制,学校数学组根据省小学数学评价改革建议及江山市小学数学评价研究小组的安排,开展了一些实践与探索。本文重点交流学校数学学科有关“态度与习惯日常表现”板块评价的粗浅做法及探索。
二、综合评价改革前的做法
城南小学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对评价改革的探索,力图以评价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个性化发展。从2000年开始我们开展过口算等级测试、解决问题、数学小实践等学科分项活动,进行过成长记录袋、免考生,一、二年级学力检测等评价制度的改革与探索。
在日常表现评价方面,教师各有各的高招:积分榜、奖五角星、奖徽章、免作业、小组大PK等。有实践但没有统一动作。教师一致认为有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通过评价促进好习惯的养成,但在平时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没有细化的评价标准,评价的内容过于随意,不能一以贯之;很难坚持,一忙碌起来容易忘记;评价的方式过于单一……
三、 综合评价改革后学校的对策
省数学综合评价改革研究团队对“态度与习惯日常表现”板块的评价内容和标准进行了细致的梳理,给出了大致的框架(如下表)。
为了将“态度与习惯日常表现”评价落到实处,避免期末根据模糊的印象来打一个总分,让过程性评价彰显魅力,促进学生好习惯的养成,我们组织教师进行讨论,将大家平时做的优秀方法,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结合省评价表的提示进行了整合、梳理,明确评价内容,重新研制评价量表和评价标准。
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和内化,我们意在用方便、易操作的方法,帮助学生养成好习惯,在评价时做到日日有评价、周周有小结、月月有兑换、期末有总结。
(一)制定标准,日日有评价
为了方便日评价,我们将省评价表中的六点在不改变原来意思的基础上微调成了四点。如第2点和第5点都与听有关,我们就合并表述为:认真倾听、积极讨论。这里的倾听包含听教师讲课、听同学发言。我们把第3点和第4点进行了合并,表述为独立思考、积极发言。第6点在高段增加愿意求教这一项目。设计表格如下:
前三点每日评价,第四点可能不会每天都有问题需要请教,因此每周评价一次。为了方便评价,我们参照省评价标准制定了城南小学“态度与习惯日常表现”评价标准(见下表)。
为了方便日评价,我们将评价表中的三个等级修改为两个等级,但期末总评还是分A、B、C三个等级。评价时间:每节课最后1分钟,教师会说:“请同学们拿出评价手册,对前三项进行评价。”评价的方式以学生自评和互评为主。在开始评价前,先组织一节评价课,向学生介绍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标准和评价的方法。
(二)及时跟进,周周有小结
为及时跟进评价,让学生对好习惯及时进行巩固和内化,我们做到周周有评价,周评价的时间为:每周五的作业整理课的5分钟。评价方式:横着看日评价表,在最后一栏中进行合计。前三项每周有4~5颗星为A,3颗星为B,1~2颗星为C,第四项向家长、教师、同伴请教2次及以上得2颗星合计为A,请教1次得1颗星合计为B,没有请教过的不得星合计为C。本周课堂表现获得4个A的为课堂表现之星,奖励一张表扬卡,并奖励5分的尚学币;得到3个A的,奖励一个3分的尚学币;得到2个A的,奖励一个2分的尚学币。这些奖励都贴在评价手册中的硕果园中。
(三)多方激励,月月有兑换
经过学生的努力,他们的硕果园就会贴满尚学币,硕果累累。月评价,主要是积分兑换。学生获得的积分,每月可以进行兑换,分别可以兑换精神奖励或物质奖励。精神奖励,如得10分可以让教师打一个表扬电话,得15分可以与教师共进午餐,得30分可以免作业等;物质奖励,主要是学校设定的在三八节、儿童节、元旦、期末等时间,可以用积分兑换小礼品,这也与学校的“孝为人基 大爱育人”办学理念相符合,让学生学会感恩,享受快乐童年。
(四)统计分析,期末有总评
期末,根据每一项的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学生可以根据统计数据填好得A情况的统计表,高段可以绘制统计图,让学生经历整个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的过程。学生从统计图中可以直观看出一学期下来,日常表现什么项目需要加强,进行自我调整。期末总评各项分A、B、C三个等级。以20周为例,每一项获得15~20个A,总评为A;获得10~14个A,总评为B;获得5~9个A,总评为C。
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张张下发的周评价表学生很容易遗失,不利于保存,于是我们将评价改革中涉及的各板块整合在一起,变成了一本成長手册,包括寄语、数学阅读我喜欢、日常表现我最棒、实践探索我能行、数学荣誉我记录、综合评价我成长、硕果累累我快乐七个板块。
四、实施的初步成效
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教师们说:“我们原来觉得日常评价是比较麻烦的事,操作下来还比较快,每节课下课不到一分钟就能评价好。我们原来担心以自评和互评为主,孩子们会不会随便奖星,其实,孩子们还是比较诚实的,能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和同学互评。最让我们惊喜的是孩子们经过评价,慢慢地变他律为自律。”孩子们说:“到了高段,我们已经不太喜欢举手,哪怕是知道的知识点。但评价要求一节课举手2次以上,我暗下决心这颗星一定要拿下,发言就更主动了,其实,表达自己的观点感觉也是挺好的。积分兑换让我充满期待,我可以用积分来兑换自己想要的礼物,很开心。评价让我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找到努力的方向。”家长说:“日常评价,让我了解了孩子在班里的学习情况,让孩子学会反思,让我们也参与进来,配合学校对孩子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每周和孩子进行交流,给孩子鼓励。”
从日评价到周评价,从月兑换到期末总评,详细的评价过程,有趣的积分兑换,让期末总评的数据来源于平时,让平时的积累激励学生。通过过程性评价,让学生将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变约束为期待,变他律为自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浙江省江山市城南小学 3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