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概念的数学单元教学设计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3981436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科大概念是指向具体学科知识背后的更为本质、更为核心的概念或思想。它反映学科的主要观点和思维方式,是学科结构的骨架和主干部分。它充分揭示了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更利于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生成新知识的能力,是促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学校以学科大概念为支点,撬动课堂改革,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以“圆”这一单元的教学为例。
  1.找准核心概念,重构单元内容
  重构前,我们将“圆”这一单元的内容分为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基本应用、圆环、解决问题)和扇形。但在梳理了初中、小学的知识链之后,我们发现,初中对平面几何的研究都是从图形自身特征性质开始,进而从位置关系引发数量关系,研究图形与图形之间的关系。小学阶段强调获得对圆的直观经验,初中阶段对圆的认识经历了从感性具体到理性一般的过程。有了对平面几何问题中小学贯通的整体认识,我们确立了“位置关系、数量关系”这一核心概念。于是,我们对这一单元内容进行了重构,重构后的内容分为圆形自身特征与计算、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两大部分,其中,圆形自身特征与计算包括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扇形,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包括圆环、方中圆和圆中方。
  2.基于核心概念,确立单元目标
  核心概念引领下的单元设计,重在促进学生能够形成以大概念为统摄的结构化的学科知识,并能将之转化为解决具体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所以,单元目标规划要着眼于学生的深入学习和长远发展,兼顾知识、能力、方法和情感多个层面。
  基于此,我们将这一单元的目标从知识、能力、方法和情感态度四个层面进行了具体的划分。知识:认识圆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掌握圆规画圆的方法;认识圆周率,掌握圆的周长和圆面积的计算方法;认识扇形的特征;掌握圆环面积、方中圆、圆中方面积差的计算方法。能力:培养学生有理有据思考、有条不紊表达的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的能力;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方法:用联系的观点去思考问题的方法;根据位置关系找到条件之间数量关系的方法;设数计算、公式推理的研究数学问题的常用方法。情感态度: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感受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理性思考的精神。
  3.紧抓知识链,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以数学核心概念重构单元,使我们更加重视单元知识背后那条隐性的脉络,即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的培养,它也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设计讨论活动,将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数学认知是指学生不断建构数学认知结构的心理活动,数学学科知识结构主要来源于数学概念的关联、系统化、结构化。以“数形结合”数学大概念为统领的教学设计,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设计,将结构化的数学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在“圆”一课的设计中,教师先让学生思考:“圆”这个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从学习的先后顺序看有什么发现;圆与圆有这么多不同的关系,为什么重点研究了圆环;你想继续研究什么,原因是什么;分析图形,可以用什么标准分类、分成几类。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先梳理学过的知识,直观感受认识图形。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从单个图形的研究到多个图形,自然而然地引出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建立起对图形的整体知识结构。
  其次,在探究活动中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圆”一课中,教师为学生創设了充足的探究空间,从学生根据学习经验提出探究问题开始,到选择自己的方法研究两个图形之间的面积关系或周长关系,再到相互交流,相互评价各自方法的特点,感受数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学生经历了一个由具体数值计算到字母公式表达的过程,即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学生感悟到,有些问题是可以通过具体问题得出结论,然后通过一般性证明来验证自己发现的结论的,从而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紧紧抓住知识链背后的数学知识的本质,突出数学思维的主线,以大概念重构单元,突出中小学教学的重要关联,可以让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理性的光芒,触动学生情感、发展学生品质,从而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发展。
  编辑 _ 汪倩
其他文献
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设置8部家长服务热线,着力提升学校治理能力,推动教育教学各部门的服务升级与机制建设,力争开拓更有效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途径。家长服务热线由学校课程部、资源部、学生部三大部门主管领导接听,高站位提升学校服务水平,立体式打通家校沟通渠道,个性化解决不同家长需求。  学校组织三大部门分工协作,接听不同需求的家长来电,给予及时响应。课程部分设三部热线,调查、回应
自然体验活动的核心价值是满足幼儿亲近自然的需要,增进幼儿对大自然的情感。幼儿园强调在幼儿身边的、真实的、日常的自然中,通过感官参与、身体体验、游戏为主的方式,来开展自然观察、自然探究、自然体验、自然游戏、自然发现、自然表征等活动,让幼儿获得多层次、多方面的经验,增进情感和能力。它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学习,是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进行的学习,最终培养幼儿了解生命、尊重生命、关爱自然的积极情
为了有针对性地为家长持续提供支持和帮助,最终实现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和进步的目标,我们开设了“家长云课堂”。  1.调研家长真正需求  课程内容与授课对象的需求的契合度决定了授课效果。我们在每期家长云课堂实施前,都专门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家长的育儿问题,更加精准地定位家长真正的困惑和需求。调查显示,家长们的焦虑主要聚焦在“孩子的学习”这一话题上。因此,我们设计了为期六天的“学习动力训练营”,引导家长们
在学校家校协同育人的德育工作背景下,学校小学部设立“家校记事本”,架起家校间心灵的彩虹桥,引导家长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打造和谐的教育生态。  1.架起桥梁,汇聚力量  景山学校的学生自入学起,就人手一本“家校记事本”,学生主要记录每天的学习任务和在校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感受和收获,老师会记录下学生在校的表现,家长每天就可以通过这个小小的记事本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义务教育必修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学校需要深入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学校层面如何落实,如何科学设计课程内容与实施方式,如何有效地进行课程评价,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真正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
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诚敬敏毅”为校训,通过丰富育人载体,拓展德育工作的空间,为学生创建体验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成长。  首先,开发校本德育课程,丰富育人的载体。学校研发出版了《冠山教育例话——学生品质阶梯培养课程》教材。教材以校训“诚敬敏毅”为四条主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设计了36个教学主题,以班队会、综合实践活动为途径,以体验式活动为主要教育方式,体现了螺旋上升的培养序
期刊
自从2001年国家实施三级课程管理以来,校本课程就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小学“疯狂”地生长,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课程乱象”,如课程泛化、重复或者散点式开发、重开发轻实施等问题。在新一轮中高考改革和课程改革背景下,校本课程开发如何走向深处呢?  注重价值判断  在学习无处不在、课程资源遍地的时代,学校需要对应该开发什么课程作出一个价值判断。  1.确保课程的意识形态正确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课
期刊
学校按照“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家里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的标准,多方发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1.依托课堂进行渗透  学科教学是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抓手。学校借助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做人做事习惯的培养。一方面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如在坐姿、站姿、读写姿势、回答提问、专心听讲、积极思考等方面严格要求;另一方面,把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纳入课堂常规管理,把对学生习
艺术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其质量决定着学校美育实践的有效性,影响着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落实。学校自建校以来,就一直探索构建艺术课程体系。经过三年的持续建设,学校初步形成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成长的小学艺术课程体系。  课程理念:全面发展、个性成长  学校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理念。一方面,坚持全人教育理念,明确艺术课程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在课程设置、课时安排、实施方式等方面予以
统编版教材《道德与法治》在单元编排、教学内容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动和变化,由道德主线转向德与法兼容。因此,用好统编教材,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已成为一线教师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下面,我以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家庭的记忆”一课为例,讲一讲我是如何运用DOK理论开展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的。  1.运用DOK理论开展深度学习的适用性分析  1997年,美国教育评价专家韦伯提出了“知识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