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说从事弹药导弹技术保障的沈阳军区某弹药修理试验站站长宋杰,坐在“火山口”上抓安全管理。就是在这样的危险环境中,他带领官兵累计完成弹药作业近万吨,没有发生一起责任事故,被誉为“安全阀”。日前,他被沈阳军区评为管理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并介绍了经验。
“严格制度落实,不能打:擦边球
叭!——雷管爆炸声好像又在宋杰的耳边回响。
2001年秋天,新毕业学员高峰在模拟老主任的作业程序后,独自测试起了电雷管。叭地一声响,因静电导致爆炸。脸上被雷管破片打出了10多个血点,险些伤及眼睛。这件事给宋杰敲响了警钟:即使是科班毕业的,独立上岗作业也必须经过资格认证。于是,他组织制定了新学员和新手独立作业资格认证考核制度。
规章制度,是科学的结晶,是血的凝聚:规章制度是铁,谁碰谁出血。站里作业线上平均每天有数百发弹药及火帽,官兵们每时每刻都在与死神打交道。在这样一个危险的环境里,宋杰告诫自己,一定要带头强化科学理念,要一丝不苟地抓好规章制度的落实,绝不能有丝毫的松懈、侥幸和蛮干!动态弹药收发和限量作业,是弹药管理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每年站里都要到军区部队选样,为确保弹药收发选样和运输安全。他根据站里的实际,详细地组织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然而,天天搬运弹药,既费工又费时,怕麻烦的想法在官兵中不同程度地存在。2002年8月的一天,站里一次来了10个火车皮的弹药,两个周转库房都装满了,还剩两个车皮。当时已是半夜11点多钟,有人建议说:别折腾了,把剩余的运到处废场,两天不就处理完了。“不行!落实制度不能嘴上说要严格,实际落实起来就变样了。”宋杰态度坚决。借着月色,他躬身屈膝、汗湿衣衫地同官兵一道,一箱一箱一车一车地把弹药往山洞里搬,一直干到凌晨2点多钟才干完。他在行动上为落实规章制度把关定向。
“抓人才建设促进安全管理是关键”
人才,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实践使宋杰深刻地认识到,从事高危技术保障工作,首先要使自己成为明白人,才能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在管理中把握住重点。他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毕业于弹药专业的科班生,算得上是资深的技术骨干了。而凡是到过他办公室的人都知道,书架上技术管理和高科技知识方面的书籍很多,他始终把加强弹药技术安全防范和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知识,作为学习研究和攻关的重点,生怕放松一点学习,就不能把准弹药发展的“脉搏”。近几年,他撰写发表研究文章20多篇,参与8种部颁试验法的编写,组织参与科研课题25项,有8项获军队科技进步奖,创新总结出的弹药修理、报废和检测规范化管理模式,被总部推广。该站连续3年被军区装备部评为“先进党委、全面建设先进单位”和“全面建设标兵团队’,连年被总部评为弹药质量监控先进单位。
然而,一个人浑身是铁也打不出几根钉。他抓人才促安全的“方略”掷地有声:
助理工程师郑素智,在他的帮助下,仅两年时间就获得了两项军队科技进步奖,成为站里抓安全管理“大拿”。在推荐考研究生人选时,个别领导认为,他在业务上刚刚崭露头角,正是为站里做贡献的好时候,不应该让他去。而宋杰从站里的长远利益出发,本着培养和使用并举的原则,统一了大家的思想,最后党委确定了郑素智为考研究生人选。官兵们说:这只是宋站长抓人才素质“升级’的一个范例,而他以牺牲自己利益,来营造人才生长促进安全管理更具人格魅力。2002年,对于宋杰个人来说,事业如日中天。就在这时上级给站里一个高职名额,站长兼高级工程师是前几任的惯例,而他把这个高职让给了在处废第一线,为安全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检修室主任邢晓东。2003年,一名高级工程师退休了,又有一次调整升高职的机会,党委会上,大家一致建议将他作为惟一人选报上去。在他再三坚持下,还是把这个机会让给了科研大户、排险能手、元件试验室主任艾志利。对此,个别知心战友生气地对他说:“你装什么高尚?”他说:不是装什么高尚,是单位急需保留技术骨干啊!他两次让高职,在官兵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激发了宫兵岗位成才、合力抓安全管理的内在动力。他还通过组织建立干部“代职锻炼、岗位称职考评、晋级资格认证、训练培养和人才流动”五种机制等手段,培养锻炼骨干人才、合力抓好安全管理。4年来,站里有25项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二三等奖,90%以上的技术干部都有两项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奖。强有力的人才群体,为确保弹药作业安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抓好设施设备配套,打牢安全根基
报废弹药处理设施设备不配套、作业线不安全,曾经一直是困扰站里安全工作的一大心病。1998年,宋杰任副站长、主管业务工作,他积极建议党委全面改造废旧弹药处理车间及流水作业线,党委采纳了他的意见,并决定由他负责改造废旧弹药处理作业线。为高标准完成任务,既出销毁保障力,又确保科学合理安全可靠,他组织布关人员四处调研、科学论证,按照通用化、流程化和安全化的标准,在整体结构上采用“线式”布局,设立了抗爆屏障、独立操作间,创新设计了“线式”结构作业工:房和工:艺流程。方案出台后,他又请军内名家汇市方案。在建设过程中,倒药制片和消防设施是处废建设重点,总部只规定了几项技术参数,没有现成的设备可参照,他就和几名业务骨干加班加点,啃起了这两块“硬骨头”,从系统设计到参数逐一调试攻关。3个月后,虽然他们几个都瘦子一圈,但率先在全军研制出了第一台自动化程度较高、安全实用的倒药制片系统和全自动多功能微机变频调速消防供水系统,两个项目均获得了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经总部组织专家评估,该站率先成为全军一家完全具备处废作业条件、达到安全级标准的处废单位。总部在站里召开了现场会,推广了建设经验。
随着弹种的变化发展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宋杰敏锐地意识到,现代化的装备物资,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安全管理手段。2003年年初,他勇敢地担负起子军区直属装备保障部队战备建设试点任务。他结合站里的特点,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积极探索信息化管理的路子。行程数万公里,到军地参观学习,请来院校专家教授对方案进行多方会审,组织完成了军区直属装备保障部队战备建设模式和弹药网、弹药质量监控数据库、信息保障数据库,建起了网控室、信息处理中心和安全监控中心,为弹药的安全管理加上了一把把“利·技安全锁”。
“领导既是安全工作的组织者,又是排险排头兵”
“关键时刻能站出来,危急时刻能冲上去!”官兵由衷地称赞宋杰站长。2002年舂夏时节,全军开展了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弹药危险品清查整治工作,他带领5个清查小组,足迹遍及军区百余个刚队,对数以万吨的退役报废和危险品弹药进行了核查和鉴定,为军区机关提供了回收和现场销毁作业的决策依据。由于这次危险品弹药品种比较杂,许多弹种多年没有处理过,为了确保废旧弹药及危险品安全销毁,每一种弹药处理前,仙都要带领技术人员进行反复试验,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逐个制订了销毁方案,组织专家进行会审。他先后组织研究制订了11套烧毁方案和35套炸毁方案,一次性地通过了上级机关的批准。然而,要确保万无一失还有很大的难度,还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危险。一天,进行某火箭弹试验时,发生了哑炮险情。场上顿时出现了紧张气氛。怎么力、?他很快地作出排险处理决定,他让大家迅速撤离现场,带领业务处长王志平,冒着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爆炸的危险,前去炸点进行处理。他俩佃匐爬行到落点后.用于慢慢地扒开沙寸:,小心翼翼地取出爆炸装置,汗水浸湿’了迷彩服。 人约过了10多分钟,他俩重新安装了爆炸装置顺利地引爆了炸药。官兵们无不屏住呼吸,为他俩捏了’—把冷汗。就是这个春夏、站里不但没有发生任何事故,还在全军率先完成了危险品弹药清查整治任务,被总部评为先进单位。他本人荣立了二等功。
“严格制度落实,不能打:擦边球
叭!——雷管爆炸声好像又在宋杰的耳边回响。
2001年秋天,新毕业学员高峰在模拟老主任的作业程序后,独自测试起了电雷管。叭地一声响,因静电导致爆炸。脸上被雷管破片打出了10多个血点,险些伤及眼睛。这件事给宋杰敲响了警钟:即使是科班毕业的,独立上岗作业也必须经过资格认证。于是,他组织制定了新学员和新手独立作业资格认证考核制度。
规章制度,是科学的结晶,是血的凝聚:规章制度是铁,谁碰谁出血。站里作业线上平均每天有数百发弹药及火帽,官兵们每时每刻都在与死神打交道。在这样一个危险的环境里,宋杰告诫自己,一定要带头强化科学理念,要一丝不苟地抓好规章制度的落实,绝不能有丝毫的松懈、侥幸和蛮干!动态弹药收发和限量作业,是弹药管理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每年站里都要到军区部队选样,为确保弹药收发选样和运输安全。他根据站里的实际,详细地组织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然而,天天搬运弹药,既费工又费时,怕麻烦的想法在官兵中不同程度地存在。2002年8月的一天,站里一次来了10个火车皮的弹药,两个周转库房都装满了,还剩两个车皮。当时已是半夜11点多钟,有人建议说:别折腾了,把剩余的运到处废场,两天不就处理完了。“不行!落实制度不能嘴上说要严格,实际落实起来就变样了。”宋杰态度坚决。借着月色,他躬身屈膝、汗湿衣衫地同官兵一道,一箱一箱一车一车地把弹药往山洞里搬,一直干到凌晨2点多钟才干完。他在行动上为落实规章制度把关定向。
“抓人才建设促进安全管理是关键”
人才,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实践使宋杰深刻地认识到,从事高危技术保障工作,首先要使自己成为明白人,才能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在管理中把握住重点。他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毕业于弹药专业的科班生,算得上是资深的技术骨干了。而凡是到过他办公室的人都知道,书架上技术管理和高科技知识方面的书籍很多,他始终把加强弹药技术安全防范和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知识,作为学习研究和攻关的重点,生怕放松一点学习,就不能把准弹药发展的“脉搏”。近几年,他撰写发表研究文章20多篇,参与8种部颁试验法的编写,组织参与科研课题25项,有8项获军队科技进步奖,创新总结出的弹药修理、报废和检测规范化管理模式,被总部推广。该站连续3年被军区装备部评为“先进党委、全面建设先进单位”和“全面建设标兵团队’,连年被总部评为弹药质量监控先进单位。
然而,一个人浑身是铁也打不出几根钉。他抓人才促安全的“方略”掷地有声:
助理工程师郑素智,在他的帮助下,仅两年时间就获得了两项军队科技进步奖,成为站里抓安全管理“大拿”。在推荐考研究生人选时,个别领导认为,他在业务上刚刚崭露头角,正是为站里做贡献的好时候,不应该让他去。而宋杰从站里的长远利益出发,本着培养和使用并举的原则,统一了大家的思想,最后党委确定了郑素智为考研究生人选。官兵们说:这只是宋站长抓人才素质“升级’的一个范例,而他以牺牲自己利益,来营造人才生长促进安全管理更具人格魅力。2002年,对于宋杰个人来说,事业如日中天。就在这时上级给站里一个高职名额,站长兼高级工程师是前几任的惯例,而他把这个高职让给了在处废第一线,为安全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检修室主任邢晓东。2003年,一名高级工程师退休了,又有一次调整升高职的机会,党委会上,大家一致建议将他作为惟一人选报上去。在他再三坚持下,还是把这个机会让给了科研大户、排险能手、元件试验室主任艾志利。对此,个别知心战友生气地对他说:“你装什么高尚?”他说:不是装什么高尚,是单位急需保留技术骨干啊!他两次让高职,在官兵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激发了宫兵岗位成才、合力抓安全管理的内在动力。他还通过组织建立干部“代职锻炼、岗位称职考评、晋级资格认证、训练培养和人才流动”五种机制等手段,培养锻炼骨干人才、合力抓好安全管理。4年来,站里有25项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二三等奖,90%以上的技术干部都有两项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奖。强有力的人才群体,为确保弹药作业安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抓好设施设备配套,打牢安全根基
报废弹药处理设施设备不配套、作业线不安全,曾经一直是困扰站里安全工作的一大心病。1998年,宋杰任副站长、主管业务工作,他积极建议党委全面改造废旧弹药处理车间及流水作业线,党委采纳了他的意见,并决定由他负责改造废旧弹药处理作业线。为高标准完成任务,既出销毁保障力,又确保科学合理安全可靠,他组织布关人员四处调研、科学论证,按照通用化、流程化和安全化的标准,在整体结构上采用“线式”布局,设立了抗爆屏障、独立操作间,创新设计了“线式”结构作业工:房和工:艺流程。方案出台后,他又请军内名家汇市方案。在建设过程中,倒药制片和消防设施是处废建设重点,总部只规定了几项技术参数,没有现成的设备可参照,他就和几名业务骨干加班加点,啃起了这两块“硬骨头”,从系统设计到参数逐一调试攻关。3个月后,虽然他们几个都瘦子一圈,但率先在全军研制出了第一台自动化程度较高、安全实用的倒药制片系统和全自动多功能微机变频调速消防供水系统,两个项目均获得了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经总部组织专家评估,该站率先成为全军一家完全具备处废作业条件、达到安全级标准的处废单位。总部在站里召开了现场会,推广了建设经验。
随着弹种的变化发展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宋杰敏锐地意识到,现代化的装备物资,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安全管理手段。2003年年初,他勇敢地担负起子军区直属装备保障部队战备建设试点任务。他结合站里的特点,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积极探索信息化管理的路子。行程数万公里,到军地参观学习,请来院校专家教授对方案进行多方会审,组织完成了军区直属装备保障部队战备建设模式和弹药网、弹药质量监控数据库、信息保障数据库,建起了网控室、信息处理中心和安全监控中心,为弹药的安全管理加上了一把把“利·技安全锁”。
“领导既是安全工作的组织者,又是排险排头兵”
“关键时刻能站出来,危急时刻能冲上去!”官兵由衷地称赞宋杰站长。2002年舂夏时节,全军开展了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弹药危险品清查整治工作,他带领5个清查小组,足迹遍及军区百余个刚队,对数以万吨的退役报废和危险品弹药进行了核查和鉴定,为军区机关提供了回收和现场销毁作业的决策依据。由于这次危险品弹药品种比较杂,许多弹种多年没有处理过,为了确保废旧弹药及危险品安全销毁,每一种弹药处理前,仙都要带领技术人员进行反复试验,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逐个制订了销毁方案,组织专家进行会审。他先后组织研究制订了11套烧毁方案和35套炸毁方案,一次性地通过了上级机关的批准。然而,要确保万无一失还有很大的难度,还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危险。一天,进行某火箭弹试验时,发生了哑炮险情。场上顿时出现了紧张气氛。怎么力、?他很快地作出排险处理决定,他让大家迅速撤离现场,带领业务处长王志平,冒着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爆炸的危险,前去炸点进行处理。他俩佃匐爬行到落点后.用于慢慢地扒开沙寸:,小心翼翼地取出爆炸装置,汗水浸湿’了迷彩服。 人约过了10多分钟,他俩重新安装了爆炸装置顺利地引爆了炸药。官兵们无不屏住呼吸,为他俩捏了’—把冷汗。就是这个春夏、站里不但没有发生任何事故,还在全军率先完成了危险品弹药清查整治任务,被总部评为先进单位。他本人荣立了二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