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西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近年来,高校注重创新创业教育,探索具有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有许多的不足之处,需要更多学者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更好的路径。通过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内涵与必要性,围绕着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其路径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 现状分析 研究路径
现如今,在知识经济蓬勃发展、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走“创新型国家”路线的必经之路。这不仅是对高校创新创业发展提出的要求,也是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内涵
(1)创新教育的内涵
在21世纪初,“创新”这一概念主要是由经济学家从技术应用这个单一的角度提出的。创新代表的不仅仅是有所发明、有所发现、也不只局限于新思想、新行动。而是通过指导新思想、新行动、新事物和新工艺应用在改变社会文化和生产方式上,获得成果的变革过程。他主要是指那些具有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的人。我们必须通过这种创新教育来获得这种创新型人才。在创新教育中的创新一词,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动词,他主要是对教育做了一个质的改革。而在创新教育中又把创新一次理解为定语,强调的是一种创造式新型的教育范式,并且通过教育来培养创新型或者创造性人才。
(2)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业教育一词的概念目前还没有最终的结论,国内外学者有多种解释,最主要倾向于两种解释:第一种是狭义的解释,学者认为创业教育就是要教会大学生们如何自主经商,并能创办企业的教育;第二种是广义的解释,所谓的创业教育,就是指开发并提高青少年的创业基本素质,同时培养开创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在广义创业教育与狭义创业教育的定义中,广义的创业教育是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它倾向于普遍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素质,为狭义的创业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广义与狭义的创新创业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二者不可缺其一。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1)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浅表化
现如今,我国大多数的高等学校已经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和紧迫感。但是,在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开设中定位不准确、认识不充分。大多数高等院校只是把创新创业纳入就业指导课当中,用来当作大学生就业的一种拓展途径。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不能够与当今社会发展和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授课内容较陈旧、方法单一,比较注重传授国家的创业政策、创业目的及意义的理论化。然而忽视了对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培养与指导。还有许多高校开展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并且邀请了著名企业家前来点评,传授经验等等。
(2)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较薄弱
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教师的师资力量的好坏。目前,各大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底子较薄,没有一支专门的师资队伍,绝大部分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虽然,这些教师的专业知识还是比较丰富的,但因自身缺乏创业经历,对企业的运作、管理、经营等方面缺乏一个深刻的了解。在教学过程当中无法对创业案例、营销知识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在创新创业时间方面的指导体现出明显的心有余而力不足,使得创新创业教育的吸引力和指导意义不足。在现阶段,专业教师在创业能力和创新意识方面的欠缺阻碍了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速度。
(3)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经过几年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使其迈入一个新局面。但是,还有许多高校还没有建立成一个完整的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大多数高校都把此类教育以就业指导的形式来授课,也有的高校以选修课和讲座的形式展开。这不能保障创新创业教育的课时量和基本的授课设施,这严重的影响到创新创业教育的授课质量。同时,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还不够深入,研究的学者大多都是半路出家,属于“兼职”学者,并非专门从事这一行业。并且没有具体的部门去实施,研究出来的结果只涉及到表面。此外,还缺乏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交叉、渗透和融合,缺乏一个明确的定位和内容稳定性与连续性。
(4)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较差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研究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实践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可以通过实践完善自身理论,来丰富和发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当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围绕一些国家创业政策、创业目的、意义及方法等内容。这与学生们想要接触的内容发差较大,这对社会经验匮乏、创业经验不足,受观念、资金、环境等方面制约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个挑战,会觉得创业这种事情对自己来说是比较遥远的,会出现不敢尝试、积极性不高的现象,使得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差。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
(1)转变教育理念,正确认识创新创业教育
理念是实践的先导。有一个科学的、新型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基础。高等院校应当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的更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要树立起一个能够激发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激励的教育理念。为了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创业行人才,就要把理論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知识普及和能力培养相结合,主要培养学生们创新创业的意识而不是简单的就业指导。各所高校把创新创业纳入到人才培养当中,从人才培养的等层结构设计到每门课程的设计,都要结合创新创业的科学规划和细化。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仅仅只包括知识和技能,它还应该包括人的自信和积极的人生观。要有坚定的信念以及敢闯敢干的精神,高等院校应该以市场作为导向,应打造“基础扎实、善于创新、勇于拼搏”的新型人才。
(2)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
创新创业教育是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来实现的,从我国现阶段的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设置来看,缺乏一定的系统性、操作性和针对性。高校中创新创业教育要单独设立,教育部门也要给予相应的支持。在授课内容上要增加科学前沿的新知识,使大学生们更好的把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融合到创新创业课程的学习,并且要不断的更新创新创业的教育形式,开设各式各类的创新创业模拟竞赛活动。这就要求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且需要聘请一些成功的创业者、投资人以及专业的学者,对参加创新创业活动的学生们进行点评与指导。 (3)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是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重点,教师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中之重。高校创新创业的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的管理经验,但是兼备这两种素质的教师资源还是比较匮乏。许多高校给学生们讲授创新创业教育大多还是基于就业指导课上进行,这还是由就业指导部门的老师来授课,而这些老师主要由管理学生就业情况的系领导和辅导员来担任,这是阻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的关键因素。解决这一状况就应该专门设立机构来保证和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要有自己专门的教师来负责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授课,特别是有创新创业经验的老师。要设置专门的创新创业导师制度,通过创新创业导师给学生指导,引导其进行创新创业计划,积极参与创新创业的实践训练,才能够更好的培养自主创新创业的新型人才。
(4)建立完整的創新创业教育支持体系
一个良好的支持服务环境对于创新创业的大学生们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其中包括健全的创业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也需要一个浓厚的创新创业的人文环境。现阶段,各级政府应从系统的角度考虑、从需求方面出发,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政府部门要紧密的联系高校,与其协作,营造健全的法制环境和建立公平的市场环境。政府应当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政策上的支持,高校也应当为当地的社会与经济发展提供知识上、技术上的扶持,更好的发挥高校服务于社会的功能,在高校与区域、城市发展、协同创新中多下功夫、已达到更好的成绩。
结语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在大学生当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建设“创新性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知识、信息发展时代对各个高校提出的迫切要求,更是大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总之,通过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业能力,不仅能够缓解我国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式,还能从整体上提高创业水平。
作者简介:林靓(1993-),女,汉族,江西上饶人,研究生,单位:江西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教育管理研究。
[1] 王为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范式与实践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3(06):131-135.
[2] 陈玉荣,王卫星,廖果平,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S4):131.
[3] 郭聪.关于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研究[J].课程教育究.2015(10):36-37.
[4] 李雅凤,初铭畅,窦文杉.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分析[J].学园.2014(12):16-17.
[5] 王倩倩.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究[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5(08):9-11.
近年来,高校注重创新创业教育,探索具有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有许多的不足之处,需要更多学者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更好的路径。通过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内涵与必要性,围绕着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其路径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 现状分析 研究路径
现如今,在知识经济蓬勃发展、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走“创新型国家”路线的必经之路。这不仅是对高校创新创业发展提出的要求,也是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内涵
(1)创新教育的内涵
在21世纪初,“创新”这一概念主要是由经济学家从技术应用这个单一的角度提出的。创新代表的不仅仅是有所发明、有所发现、也不只局限于新思想、新行动。而是通过指导新思想、新行动、新事物和新工艺应用在改变社会文化和生产方式上,获得成果的变革过程。他主要是指那些具有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的人。我们必须通过这种创新教育来获得这种创新型人才。在创新教育中的创新一词,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动词,他主要是对教育做了一个质的改革。而在创新教育中又把创新一次理解为定语,强调的是一种创造式新型的教育范式,并且通过教育来培养创新型或者创造性人才。
(2)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业教育一词的概念目前还没有最终的结论,国内外学者有多种解释,最主要倾向于两种解释:第一种是狭义的解释,学者认为创业教育就是要教会大学生们如何自主经商,并能创办企业的教育;第二种是广义的解释,所谓的创业教育,就是指开发并提高青少年的创业基本素质,同时培养开创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在广义创业教育与狭义创业教育的定义中,广义的创业教育是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它倾向于普遍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素质,为狭义的创业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广义与狭义的创新创业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二者不可缺其一。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1)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浅表化
现如今,我国大多数的高等学校已经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和紧迫感。但是,在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开设中定位不准确、认识不充分。大多数高等院校只是把创新创业纳入就业指导课当中,用来当作大学生就业的一种拓展途径。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不能够与当今社会发展和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授课内容较陈旧、方法单一,比较注重传授国家的创业政策、创业目的及意义的理论化。然而忽视了对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培养与指导。还有许多高校开展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并且邀请了著名企业家前来点评,传授经验等等。
(2)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较薄弱
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教师的师资力量的好坏。目前,各大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底子较薄,没有一支专门的师资队伍,绝大部分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虽然,这些教师的专业知识还是比较丰富的,但因自身缺乏创业经历,对企业的运作、管理、经营等方面缺乏一个深刻的了解。在教学过程当中无法对创业案例、营销知识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在创新创业时间方面的指导体现出明显的心有余而力不足,使得创新创业教育的吸引力和指导意义不足。在现阶段,专业教师在创业能力和创新意识方面的欠缺阻碍了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速度。
(3)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经过几年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使其迈入一个新局面。但是,还有许多高校还没有建立成一个完整的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大多数高校都把此类教育以就业指导的形式来授课,也有的高校以选修课和讲座的形式展开。这不能保障创新创业教育的课时量和基本的授课设施,这严重的影响到创新创业教育的授课质量。同时,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还不够深入,研究的学者大多都是半路出家,属于“兼职”学者,并非专门从事这一行业。并且没有具体的部门去实施,研究出来的结果只涉及到表面。此外,还缺乏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交叉、渗透和融合,缺乏一个明确的定位和内容稳定性与连续性。
(4)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较差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研究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实践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可以通过实践完善自身理论,来丰富和发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当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围绕一些国家创业政策、创业目的、意义及方法等内容。这与学生们想要接触的内容发差较大,这对社会经验匮乏、创业经验不足,受观念、资金、环境等方面制约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个挑战,会觉得创业这种事情对自己来说是比较遥远的,会出现不敢尝试、积极性不高的现象,使得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差。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
(1)转变教育理念,正确认识创新创业教育
理念是实践的先导。有一个科学的、新型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基础。高等院校应当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的更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要树立起一个能够激发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激励的教育理念。为了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创业行人才,就要把理論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知识普及和能力培养相结合,主要培养学生们创新创业的意识而不是简单的就业指导。各所高校把创新创业纳入到人才培养当中,从人才培养的等层结构设计到每门课程的设计,都要结合创新创业的科学规划和细化。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仅仅只包括知识和技能,它还应该包括人的自信和积极的人生观。要有坚定的信念以及敢闯敢干的精神,高等院校应该以市场作为导向,应打造“基础扎实、善于创新、勇于拼搏”的新型人才。
(2)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
创新创业教育是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来实现的,从我国现阶段的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设置来看,缺乏一定的系统性、操作性和针对性。高校中创新创业教育要单独设立,教育部门也要给予相应的支持。在授课内容上要增加科学前沿的新知识,使大学生们更好的把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融合到创新创业课程的学习,并且要不断的更新创新创业的教育形式,开设各式各类的创新创业模拟竞赛活动。这就要求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且需要聘请一些成功的创业者、投资人以及专业的学者,对参加创新创业活动的学生们进行点评与指导。 (3)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是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重点,教师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中之重。高校创新创业的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的管理经验,但是兼备这两种素质的教师资源还是比较匮乏。许多高校给学生们讲授创新创业教育大多还是基于就业指导课上进行,这还是由就业指导部门的老师来授课,而这些老师主要由管理学生就业情况的系领导和辅导员来担任,这是阻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的关键因素。解决这一状况就应该专门设立机构来保证和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要有自己专门的教师来负责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授课,特别是有创新创业经验的老师。要设置专门的创新创业导师制度,通过创新创业导师给学生指导,引导其进行创新创业计划,积极参与创新创业的实践训练,才能够更好的培养自主创新创业的新型人才。
(4)建立完整的創新创业教育支持体系
一个良好的支持服务环境对于创新创业的大学生们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其中包括健全的创业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也需要一个浓厚的创新创业的人文环境。现阶段,各级政府应从系统的角度考虑、从需求方面出发,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政府部门要紧密的联系高校,与其协作,营造健全的法制环境和建立公平的市场环境。政府应当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政策上的支持,高校也应当为当地的社会与经济发展提供知识上、技术上的扶持,更好的发挥高校服务于社会的功能,在高校与区域、城市发展、协同创新中多下功夫、已达到更好的成绩。
结语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在大学生当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建设“创新性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知识、信息发展时代对各个高校提出的迫切要求,更是大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总之,通过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业能力,不仅能够缓解我国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式,还能从整体上提高创业水平。
作者简介:林靓(1993-),女,汉族,江西上饶人,研究生,单位:江西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教育管理研究。
[1] 王为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范式与实践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3(06):131-135.
[2] 陈玉荣,王卫星,廖果平,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S4):131.
[3] 郭聪.关于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研究[J].课程教育究.2015(10):36-37.
[4] 李雅凤,初铭畅,窦文杉.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分析[J].学园.2014(12):16-17.
[5] 王倩倩.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究[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5(08):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