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把经典诵读引进语文课堂,有助于提高儿童的识字能力,有助于开发儿童的智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感恩孝亲意识。
关键词: 经典诵读 小学语文 教学体会
经典是文化的精粹和积淀,诵读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把经典诵读引进语文课堂,有助于提高儿童的识字能力,有助于开发儿童的智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感恩孝亲意识。下面是我在这方面的一些體会。
一、把经典诵读引进语文课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在小学阶段。语文知识和其他一切知识的学习,都是以识字为前提和基础的。我国小学的识字教学一般是先学拼音,再随文识字。在我国,对识字教学的研究和实践由来已久,从传统的蒙童识字到现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传统启蒙教育给我们留下了一大笔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古人仅用一年左右时间,通过熟背《弟子规》、《三字经》和《千字文》,能认识2000多汉字,基本过了汉字关。把经典诵读引进语文课堂,采用“无为而学”的方法,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在课间放光碟给学生听,一周后学生就能够背诵一些段落,之后采用“指读”的学习方法,就是在跟光碟读的过程中,孩子指着文字读,每天的时间不超过20分钟。逐渐地,学生就能将《弟子规》、《老子》、《论语》、《唐诗》、《宋词》、《大学》和《中庸》等完整地背下来。虽然每天用不到20分钟时间进行“经典诵读”,但一周下来最少400字最多700字的文章孩子即能轻松背诵,由“无为”变为“有为”。仔细分析这些经典,可以发现它们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生字集中出现;二是字与字连在一起,组成有意义的词、短语或句子,也就是把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呈现;三是以韵文形式编辑,文句整齐、押韵、节无忧论文网奏分明,读起来朗朗上口。这种把生字集中起来传授,把识字与阅读融合的方法,明显有助于识字效率的提高和书面语学习的全面开展。当然,识字不是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过了汉字关以后,即可阅读。为此,可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每周读一本,提高阅读速度,扩大阅读范围。
二、把经典诵读引进语文课堂,有助于开发儿童的智力。
经典诵读可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能力,使他们在学校学习很轻松。通过经典诵读,在教学过程中,多数学生每篇课文读一到三遍就会背了,练习或考试中的阅读理解和小作文,都能出色完成,这与坚持的每天的“经典诵读”是分不开的。经典诵读还能提高数学成绩,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功效,是与儿童的生理发展特征分不开的。13岁之前是记忆力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用“经典诵读”的方法,效果显著。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利用每天的课前5分钟,语文活动课上进行经典诵读活动,以各种形式让学生读,然后以各种形式比赛。由于《弟子规》本身是传统的启蒙教本,朗朗上口,又是全班同学一起读,学习氛围很好,学生读和比赛的兴趣都浓厚,很多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会背了。学习教材中有关“对联”内容时,学生都能很快接受,甚至有个别同学能说出一、两句押韵的话。这仅仅是个开始,只要坚持下去,经典诵读对学生记忆力、语言能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等方面的提高,会在语文教学中逐步体现。
三、把经典诵读引进语文课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目前,普遍存在小学生作文难的现象,写好作文确实不是容易的事。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通过经典诵读,加强阅读指导,使学生在诵读中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技巧,从中汲取知识的营养,学习写作的技巧。通过经典诵读,积累的知识多了,建立起语文知识宝库。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联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的素材离不开阅读和阅读中的感受。在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多留心观察周围的自然景物和事件,积累写作素材,鼓励学生多写、多练笔。可写小调查报告、读后感、倡议书等,熟能生巧,就像鲁迅在《故乡》里说的“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事实证明,把经典诵读引进语文课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把经典诵读引进语文课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感恩孝亲意识。
把经典诵读引进语文课堂教学,要注重亲情教育,注重感恩教育。在学习古人孝敬父母的经典故事后,我曾和学生一起做了一个题为“回想父母”的互动。我让全体同学闭上眼睛,静静地回想自己的父母,当《母亲》的音乐声响起,我读道:“请好好看一眼你的父母,那是两个缔造你生命的人,是用血汗养育你长大的人,是用一生一世的爱时时牵挂你的人,是把他们一生的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的人。当你有了成就的时候,他们比你更喜悦万分;当你伤心的时候,他们比你更痛苦百倍。你知道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谁吗?父母一天天变老了,脊梁会变得弯曲,老眼昏花、牙齿脱落,我们拿什么回报他们、孝敬他们啊?”读完,教室里啜泣声此起彼伏。学生们经历了一次爱的洗礼。后来,我发现学生的行为习惯发生了改变,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经典诵读进入语文课堂,有助于提高儿童的识字能力,有助于开发儿童的智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感恩孝亲意识。学生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人生就有了方向,行动便有了动力。
参考文献:
[1]徐建顺,陈琴.我爱吟诵[M].北京:接力出版社,2012,9.
[2]陈琴,华一欣.经典即人生[M].北京:中华书局,2011.
关键词: 经典诵读 小学语文 教学体会
经典是文化的精粹和积淀,诵读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把经典诵读引进语文课堂,有助于提高儿童的识字能力,有助于开发儿童的智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感恩孝亲意识。下面是我在这方面的一些體会。
一、把经典诵读引进语文课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在小学阶段。语文知识和其他一切知识的学习,都是以识字为前提和基础的。我国小学的识字教学一般是先学拼音,再随文识字。在我国,对识字教学的研究和实践由来已久,从传统的蒙童识字到现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传统启蒙教育给我们留下了一大笔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古人仅用一年左右时间,通过熟背《弟子规》、《三字经》和《千字文》,能认识2000多汉字,基本过了汉字关。把经典诵读引进语文课堂,采用“无为而学”的方法,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在课间放光碟给学生听,一周后学生就能够背诵一些段落,之后采用“指读”的学习方法,就是在跟光碟读的过程中,孩子指着文字读,每天的时间不超过20分钟。逐渐地,学生就能将《弟子规》、《老子》、《论语》、《唐诗》、《宋词》、《大学》和《中庸》等完整地背下来。虽然每天用不到20分钟时间进行“经典诵读”,但一周下来最少400字最多700字的文章孩子即能轻松背诵,由“无为”变为“有为”。仔细分析这些经典,可以发现它们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生字集中出现;二是字与字连在一起,组成有意义的词、短语或句子,也就是把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呈现;三是以韵文形式编辑,文句整齐、押韵、节无忧论文网奏分明,读起来朗朗上口。这种把生字集中起来传授,把识字与阅读融合的方法,明显有助于识字效率的提高和书面语学习的全面开展。当然,识字不是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过了汉字关以后,即可阅读。为此,可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每周读一本,提高阅读速度,扩大阅读范围。
二、把经典诵读引进语文课堂,有助于开发儿童的智力。
经典诵读可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能力,使他们在学校学习很轻松。通过经典诵读,在教学过程中,多数学生每篇课文读一到三遍就会背了,练习或考试中的阅读理解和小作文,都能出色完成,这与坚持的每天的“经典诵读”是分不开的。经典诵读还能提高数学成绩,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功效,是与儿童的生理发展特征分不开的。13岁之前是记忆力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用“经典诵读”的方法,效果显著。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利用每天的课前5分钟,语文活动课上进行经典诵读活动,以各种形式让学生读,然后以各种形式比赛。由于《弟子规》本身是传统的启蒙教本,朗朗上口,又是全班同学一起读,学习氛围很好,学生读和比赛的兴趣都浓厚,很多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会背了。学习教材中有关“对联”内容时,学生都能很快接受,甚至有个别同学能说出一、两句押韵的话。这仅仅是个开始,只要坚持下去,经典诵读对学生记忆力、语言能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等方面的提高,会在语文教学中逐步体现。
三、把经典诵读引进语文课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目前,普遍存在小学生作文难的现象,写好作文确实不是容易的事。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通过经典诵读,加强阅读指导,使学生在诵读中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技巧,从中汲取知识的营养,学习写作的技巧。通过经典诵读,积累的知识多了,建立起语文知识宝库。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联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的素材离不开阅读和阅读中的感受。在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多留心观察周围的自然景物和事件,积累写作素材,鼓励学生多写、多练笔。可写小调查报告、读后感、倡议书等,熟能生巧,就像鲁迅在《故乡》里说的“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事实证明,把经典诵读引进语文课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把经典诵读引进语文课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感恩孝亲意识。
把经典诵读引进语文课堂教学,要注重亲情教育,注重感恩教育。在学习古人孝敬父母的经典故事后,我曾和学生一起做了一个题为“回想父母”的互动。我让全体同学闭上眼睛,静静地回想自己的父母,当《母亲》的音乐声响起,我读道:“请好好看一眼你的父母,那是两个缔造你生命的人,是用血汗养育你长大的人,是用一生一世的爱时时牵挂你的人,是把他们一生的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的人。当你有了成就的时候,他们比你更喜悦万分;当你伤心的时候,他们比你更痛苦百倍。你知道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谁吗?父母一天天变老了,脊梁会变得弯曲,老眼昏花、牙齿脱落,我们拿什么回报他们、孝敬他们啊?”读完,教室里啜泣声此起彼伏。学生们经历了一次爱的洗礼。后来,我发现学生的行为习惯发生了改变,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经典诵读进入语文课堂,有助于提高儿童的识字能力,有助于开发儿童的智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感恩孝亲意识。学生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人生就有了方向,行动便有了动力。
参考文献:
[1]徐建顺,陈琴.我爱吟诵[M].北京:接力出版社,2012,9.
[2]陈琴,华一欣.经典即人生[M].北京:中华书局,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