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比较抗心律失常药物和冠脉造影术治疗房颤的效果。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我院在学习期间自2010年1月-2011年6月一年以来收治的30例房颤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观察组采用冠脉造影术,对其定期随访,观察其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的治疗之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效果上有明显的差异,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冠脉造影术治疗房颤患者,能够有效的减少房颤的复发,使更多的患者维持窦性心律,治疗效果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抗心律失常药物 冠脉造影术 房颤 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090-01
心房颤动简称为房颤,是最为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近几年来,房颤的发生概率在不断上升,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也随之而增加,75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10%[1]。其中男性房颤患病率高于女性。房颤的临床表现为:在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到每分300-600次,心跳频率往往比较快,并且呈现不规则,比正常人心跳快的多,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近几年来,国内关于质量房颤的方法比较多[2],对抗心律市场药物治疗与冠脉造影术治疗孰优孰劣尚未定论。本文就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2年6月以来收治的30例房颤患者,对其进行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以及冠脉造影术治疗,比较两者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1年6月以来收治的30例房颤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有18例,女性患者有12例,年龄范围为45-79岁,平均年龄为62±17岁,其中阵发性房颤患者有24例。所有患者均有反复房颤发作,在六个月内至少2次通过心电图得到证实,均有心悸、胸闷以及头晕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以及质量。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1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症状上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15例患者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对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第一周服用剂量为每天550mg,第二周的剂量每天为450mg,以后每天的剂量为200mg,从而控制节律。对于不伴随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采用普罗帕酮,剂量与服方法相同。对于部分患者应该采用β受体阻滞剂加以辅助治疗,主要是比索洛尔每天3.5mg-9.5mg,主要是控制心室律。
1.2.2 观察组:15例患者采用冠脉造影术,在手术前做心脏二位片、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进行青霉素皮试,碘过敏试验,双侧腹股沟备皮、训练床上大、小便。将导管经过大腿股动脉或者其他周围动脉插入,送至升主动脉,然后探寻左或者右冠状动脉口进行插入,注入造影剂。取平卧位,穿刺侧手臂自然伸直,外展,放置于手臂上,手腕关节呈过伸状态,同时将手腕部适当垫起。桡动脉穿刺:通常情况下,选择桡骨茎突近心端1厘米地方,采用适量的1%的利多卡因对穿刺点进行局部的麻醉。穿刺针进针方向为逆时针,与桡动脉走行相一致,35°的角度进针,当有血液喷出时,应该放入45厘米的直导丝,随后送入到6F的动脉鞘。冠状动脉造影:引入导丝,导管,观察动脉压力以及波形,连接三联三通,回吸见回血。
1.3 疗效标准。根据疗效评定标准,治愈:没有房颤、房扑以及房速反复发作;有效:房颤的发作频率以及持续时间与治疗前相比减少30%;无效;房颤的发作频率与持续时间与治疗相比没有得到改善甚至出现加重。
1.4 统计学分析。统计学分析数据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检测后与标准样品采用t检验,临床治疗效果采用X2检验,组间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随访十个月之后,观察组15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15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60%。两组之间在治疗效果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所示:
3 讨论
心房颤动时使心房丧失了收缩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内瘀滞而形成血栓,当血栓脱落之后就随着血液到全身各处,导致脑栓塞或者肢体动脉栓塞,长期的房颤使心率增快,导致心力衰竭,增加了死亡率。治疗房颤的目的主要是恢复窦性心律,这是治疗房颤的最佳结果;控制快速心室率,这主要是针对不能够恢复窦性心律的患者,采用药物来减慢快得心室率;防治形成血栓或者中风。然而,对于某些疾病向急性酒精中毒、药物所导致的房颤或者甲亢,得到病因去除,房颤就会随之自行消失,也有可能持续存在。
治疗房颤所采用的比较常见的就是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能够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以及预防血栓塞的形成。冠脉造影术作为目前诊断冠心病的基础,最为常见的就是股动脉途径,但是,并发症相对比较多,像血肿等,特别是不能平卧的老年患者,术后会加重焦虑情绪和延长住院时间,因此,选择经桡动脉造影术具有术后止血快,活动限制少,穿刺血管相关并发症比较少,同时具有恢复较快的特点。房颤患者最为常见的病因就是因为高血压并冠心病并心脏外科手术等,而冠脉造影就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具有诊断以及治疗于一体的优势,冠脉造影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2%-0.9%。任何手术都会发生并发症的可能,但是绝大多数不会构成严重后果,熟练操作的医师,就会将并发症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冠脉造影术治疗房颤患者,能够有效的减少房颤的复发,使更多的患者维持窦性心律,治疗效果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闫丽荣.心房颤动的抗心律失常治疗选择[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1,32(02):178-181
[2] 王纲.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术和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J].求医问药.2012,29(1):123-124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我院在学习期间自2010年1月-2011年6月一年以来收治的30例房颤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观察组采用冠脉造影术,对其定期随访,观察其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的治疗之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效果上有明显的差异,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冠脉造影术治疗房颤患者,能够有效的减少房颤的复发,使更多的患者维持窦性心律,治疗效果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抗心律失常药物 冠脉造影术 房颤 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090-01
心房颤动简称为房颤,是最为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近几年来,房颤的发生概率在不断上升,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也随之而增加,75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10%[1]。其中男性房颤患病率高于女性。房颤的临床表现为:在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到每分300-600次,心跳频率往往比较快,并且呈现不规则,比正常人心跳快的多,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近几年来,国内关于质量房颤的方法比较多[2],对抗心律市场药物治疗与冠脉造影术治疗孰优孰劣尚未定论。本文就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2年6月以来收治的30例房颤患者,对其进行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以及冠脉造影术治疗,比较两者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1年6月以来收治的30例房颤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有18例,女性患者有12例,年龄范围为45-79岁,平均年龄为62±17岁,其中阵发性房颤患者有24例。所有患者均有反复房颤发作,在六个月内至少2次通过心电图得到证实,均有心悸、胸闷以及头晕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以及质量。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1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症状上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15例患者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对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第一周服用剂量为每天550mg,第二周的剂量每天为450mg,以后每天的剂量为200mg,从而控制节律。对于不伴随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采用普罗帕酮,剂量与服方法相同。对于部分患者应该采用β受体阻滞剂加以辅助治疗,主要是比索洛尔每天3.5mg-9.5mg,主要是控制心室律。
1.2.2 观察组:15例患者采用冠脉造影术,在手术前做心脏二位片、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进行青霉素皮试,碘过敏试验,双侧腹股沟备皮、训练床上大、小便。将导管经过大腿股动脉或者其他周围动脉插入,送至升主动脉,然后探寻左或者右冠状动脉口进行插入,注入造影剂。取平卧位,穿刺侧手臂自然伸直,外展,放置于手臂上,手腕关节呈过伸状态,同时将手腕部适当垫起。桡动脉穿刺:通常情况下,选择桡骨茎突近心端1厘米地方,采用适量的1%的利多卡因对穿刺点进行局部的麻醉。穿刺针进针方向为逆时针,与桡动脉走行相一致,35°的角度进针,当有血液喷出时,应该放入45厘米的直导丝,随后送入到6F的动脉鞘。冠状动脉造影:引入导丝,导管,观察动脉压力以及波形,连接三联三通,回吸见回血。
1.3 疗效标准。根据疗效评定标准,治愈:没有房颤、房扑以及房速反复发作;有效:房颤的发作频率以及持续时间与治疗前相比减少30%;无效;房颤的发作频率与持续时间与治疗相比没有得到改善甚至出现加重。
1.4 统计学分析。统计学分析数据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检测后与标准样品采用t检验,临床治疗效果采用X2检验,组间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随访十个月之后,观察组15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15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60%。两组之间在治疗效果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所示:
3 讨论
心房颤动时使心房丧失了收缩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内瘀滞而形成血栓,当血栓脱落之后就随着血液到全身各处,导致脑栓塞或者肢体动脉栓塞,长期的房颤使心率增快,导致心力衰竭,增加了死亡率。治疗房颤的目的主要是恢复窦性心律,这是治疗房颤的最佳结果;控制快速心室率,这主要是针对不能够恢复窦性心律的患者,采用药物来减慢快得心室率;防治形成血栓或者中风。然而,对于某些疾病向急性酒精中毒、药物所导致的房颤或者甲亢,得到病因去除,房颤就会随之自行消失,也有可能持续存在。
治疗房颤所采用的比较常见的就是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能够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以及预防血栓塞的形成。冠脉造影术作为目前诊断冠心病的基础,最为常见的就是股动脉途径,但是,并发症相对比较多,像血肿等,特别是不能平卧的老年患者,术后会加重焦虑情绪和延长住院时间,因此,选择经桡动脉造影术具有术后止血快,活动限制少,穿刺血管相关并发症比较少,同时具有恢复较快的特点。房颤患者最为常见的病因就是因为高血压并冠心病并心脏外科手术等,而冠脉造影就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具有诊断以及治疗于一体的优势,冠脉造影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2%-0.9%。任何手术都会发生并发症的可能,但是绝大多数不会构成严重后果,熟练操作的医师,就会将并发症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冠脉造影术治疗房颤患者,能够有效的减少房颤的复发,使更多的患者维持窦性心律,治疗效果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闫丽荣.心房颤动的抗心律失常治疗选择[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1,32(02):178-181
[2] 王纲.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术和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J].求医问药.2012,29(1):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