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试从“方法多样促记忆、加深理解出情感、个性表现显特色”等几个方面浅谈如何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背诵,让学生的背诵入法、入情、入性乃至入心,让背诵也灵动起来。
关键词背诵;方法;感情;个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2-0162-01
汉语是一种美妙的语言。它拥有顿挫的节奏,悦耳的音律,而经典的汉语文学作品则十分完美地体现了它的特质。因此,从古至今,学习汉语都强调背诵,也只有通过背诵大量的诗文才能张扬汉语的魅力与神韵。
那么如何让背诵灵动起来呢?在日常的教学中,笔者大胆尝试,积极反思,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法来提高背诵效率。
一、方法多样促记忆
不讲究方法的背诵,充其量是机械记忆,过不了多久就会遗忘。而利用人的记忆特点采用多种方式,科学地背诵,不仅记得快,而且记得牢。
(一)图片促背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就是利用一張张的图片展示,勾起学生记忆,帮助学生背诵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低年级学生。他们大多以形象思维记忆为主。例如一年级下册的第18课《四个太阳》,教师可以逐次展示四张图片。绿绿的太阳给夏天,金黄的太阳给秋天,红红的太阳给冬天,彩色的太阳给春天。在展示图片的同时,可以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画面上是怎样一副景象?再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对这个季节的感受?最后谈谈为什么把这种颜色的太阳给这个季节?这样,理清楚了内在关系,再反复练读文中的有关句子,图片就与文字紧紧地结合起来。这时候练习背诵自然水到渠成了。合上课本,只要出示图片,学生就能款款背来。
(二)串联词语法
指导背诵一段文质兼美的段落时,教师可以出示一部分重点词语,然后请学生根据这些词语想还有哪些词语才能组成一句句的话。如三年级下册第三课《荷花》第二段指导背诵白荷花的各种姿态,可以出示“有的才展开……。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有的还是……,看起来……。”这是荷花刚开,全开和未开时不同的姿态。教师也可以同时配以不同姿态荷花的图片,进一步加强感性印象,学生背诵起来自然轻而易举了。
(三)提示段首法。
但凡背诵过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只要提示一段话的开头部分,哪怕一个字,就能连贯地背诵下面的句子了。
对于一些文章,要大段大段地背诵时,我们可以采用这个办法。例如,三年级上册第11课《秋天的雨》是一篇诗一般的文章,每一段的开头就是一个段落的中心句,引领整个段落的展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第一句话进行背诵,以这每段话第一句作为支撑,整篇课文的背诵就不成问题了。
(四)列小标题法
有些文章脉络比较清晰,可以列出小标题。这时候,笔者就可以借助这些小标题来帮助背诵。例如二年级下册第18课《雷雨》教学之后,可以让学生根据“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边背边想象当时的景象,肯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加深理解出情感
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学习达到情感体验的境界,才能够在这种情感体验的熏掏下动感情地去把课文背诵好。
不少学生往往能“有感情地朗读”,一旦背诵,却“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毫无感情而言,充其量只是在背而已,却绝非“诵”。而一些比较经典的文章,如果能够抑扬顿挫地背诵出来,就是更高层次的理解,说明学生对作品掌握已经到了比较高的境界。
例如五年级上册第25课《七律·长征》,纵观全诗,气势磅礴,气魄宏伟,格调高昂。不仅大处雄浑,节奏强烈,而且小处精细,抑扬顿挫。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以直白的词汇,豪迈的语势,高屋建瓴,总领全诗,高度概括出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不怕”两字铿锵有力,须以坚定地语气表现红军面对长征中的千难万险,全无惧色。“等闲”两字则表现了红军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颔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先用“逶迤”“磅礴”来“扬”,后用“细浪”“泥丸”来“抑”,这抑扬之间显出红军的伟大。颈联“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暖”一“寒”,以两种感觉互相对比,既表达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
三、个性表现显特色
很多孩子背诵的时候“为了背而背”,没有个性。怎么让学生充分展示个性,背诵也能背出自己的特色来呢?
1.实施评价。教师的评价应该客观、公正。学生的自我评价恰如其分。学生间的评价实事求是。
2.进行比较。两个学生背诵相同的段落之后,学生可以对此进行比较。说说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
不同的文章适合不同的学生来展示背诵的才能。如《观潮》,男孩子的雄浑粗狂正好体现大潮的雄伟、壮观。又如《荷花》,就非常适合女孩子柔美的音色来展现梦幻一样的感觉。
综上所述,背诵要讲究方法,背诵要讲究感情,背诵要讲究个性。在语文教学,教师要把学生当成学习真正的主人,使学生动起来,动口、动手、动容,那么课堂就是充满魅力的灵性课堂。无论学生朗读还是背诵,就有了生命的活力,变得灵动起来!
关键词背诵;方法;感情;个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2-0162-01
汉语是一种美妙的语言。它拥有顿挫的节奏,悦耳的音律,而经典的汉语文学作品则十分完美地体现了它的特质。因此,从古至今,学习汉语都强调背诵,也只有通过背诵大量的诗文才能张扬汉语的魅力与神韵。
那么如何让背诵灵动起来呢?在日常的教学中,笔者大胆尝试,积极反思,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法来提高背诵效率。
一、方法多样促记忆
不讲究方法的背诵,充其量是机械记忆,过不了多久就会遗忘。而利用人的记忆特点采用多种方式,科学地背诵,不仅记得快,而且记得牢。
(一)图片促背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就是利用一張张的图片展示,勾起学生记忆,帮助学生背诵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低年级学生。他们大多以形象思维记忆为主。例如一年级下册的第18课《四个太阳》,教师可以逐次展示四张图片。绿绿的太阳给夏天,金黄的太阳给秋天,红红的太阳给冬天,彩色的太阳给春天。在展示图片的同时,可以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画面上是怎样一副景象?再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对这个季节的感受?最后谈谈为什么把这种颜色的太阳给这个季节?这样,理清楚了内在关系,再反复练读文中的有关句子,图片就与文字紧紧地结合起来。这时候练习背诵自然水到渠成了。合上课本,只要出示图片,学生就能款款背来。
(二)串联词语法
指导背诵一段文质兼美的段落时,教师可以出示一部分重点词语,然后请学生根据这些词语想还有哪些词语才能组成一句句的话。如三年级下册第三课《荷花》第二段指导背诵白荷花的各种姿态,可以出示“有的才展开……。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有的还是……,看起来……。”这是荷花刚开,全开和未开时不同的姿态。教师也可以同时配以不同姿态荷花的图片,进一步加强感性印象,学生背诵起来自然轻而易举了。
(三)提示段首法。
但凡背诵过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只要提示一段话的开头部分,哪怕一个字,就能连贯地背诵下面的句子了。
对于一些文章,要大段大段地背诵时,我们可以采用这个办法。例如,三年级上册第11课《秋天的雨》是一篇诗一般的文章,每一段的开头就是一个段落的中心句,引领整个段落的展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第一句话进行背诵,以这每段话第一句作为支撑,整篇课文的背诵就不成问题了。
(四)列小标题法
有些文章脉络比较清晰,可以列出小标题。这时候,笔者就可以借助这些小标题来帮助背诵。例如二年级下册第18课《雷雨》教学之后,可以让学生根据“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边背边想象当时的景象,肯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加深理解出情感
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学习达到情感体验的境界,才能够在这种情感体验的熏掏下动感情地去把课文背诵好。
不少学生往往能“有感情地朗读”,一旦背诵,却“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毫无感情而言,充其量只是在背而已,却绝非“诵”。而一些比较经典的文章,如果能够抑扬顿挫地背诵出来,就是更高层次的理解,说明学生对作品掌握已经到了比较高的境界。
例如五年级上册第25课《七律·长征》,纵观全诗,气势磅礴,气魄宏伟,格调高昂。不仅大处雄浑,节奏强烈,而且小处精细,抑扬顿挫。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以直白的词汇,豪迈的语势,高屋建瓴,总领全诗,高度概括出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不怕”两字铿锵有力,须以坚定地语气表现红军面对长征中的千难万险,全无惧色。“等闲”两字则表现了红军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颔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先用“逶迤”“磅礴”来“扬”,后用“细浪”“泥丸”来“抑”,这抑扬之间显出红军的伟大。颈联“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暖”一“寒”,以两种感觉互相对比,既表达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
三、个性表现显特色
很多孩子背诵的时候“为了背而背”,没有个性。怎么让学生充分展示个性,背诵也能背出自己的特色来呢?
1.实施评价。教师的评价应该客观、公正。学生的自我评价恰如其分。学生间的评价实事求是。
2.进行比较。两个学生背诵相同的段落之后,学生可以对此进行比较。说说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
不同的文章适合不同的学生来展示背诵的才能。如《观潮》,男孩子的雄浑粗狂正好体现大潮的雄伟、壮观。又如《荷花》,就非常适合女孩子柔美的音色来展现梦幻一样的感觉。
综上所述,背诵要讲究方法,背诵要讲究感情,背诵要讲究个性。在语文教学,教师要把学生当成学习真正的主人,使学生动起来,动口、动手、动容,那么课堂就是充满魅力的灵性课堂。无论学生朗读还是背诵,就有了生命的活力,变得灵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