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文物修复技术水平

来源 :收藏与投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263742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文物是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不可替代的历史见证。在进行文物发掘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很多文物都由于时间过于久远而出现了损坏。因此,如何提高文物修复水平、保护文物就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文章首先对现今文物修复过程中的常用技术进行了阐述,其次针对文物修复现状进行了说明,最后针对提高文物修复技术水平的策略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文物修复技术;文物修复监督体系
  文物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但是,很多文物都由于时间过于久远而损坏,这样的文物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因此,文物修复师需要针对损坏的文物进行修复,使文物重现当年的风采,体现其独有的历史价值。在先进技术层出不穷的今天,文物修复师需要将先进的技术与修复文物的技艺结合,使文物修复水平得以提升。
  一、现今文物修复过程中的常用技术
  (一)计算机辅助设计
  对于出土文物而言,很多文物都因无法及时适应环境的变化,出现了损坏加重的情况。因此,修复师需要根据文物的材质、损坏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文物的修复技术,如果修复技术选择不当,就有可能会造成文物出现更加严重的损坏情况。因此,很多修复师在进行文物修复前,会在脑海中模拟修复工作,但是修复师的想象必然无法与实际情况完全一致,这也就导致在实际的修复工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很多想象与实际情况不同的情况,给文物修复工作带来很大的风险。
  随着科技的发展,文物修复领域逐渐引入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来进行文物的修复设计。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文物修复的成功率,降低文物修复的风险。修复师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以二维和三维的画面进行全方位的展示,并在电脑上进行模拟修复,预先将修复效果进行模拟展现。修复师再将实际情况与模拟展现效果相结合,制定出修复文物的具体方案,并且列出修复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使文物修复的成功率大大提升[1]。
  (二)合理运用3D打印技术
  很多文物在漫长的实践中,已经遭受了一些损坏,变得非常脆弱。因此,修复师在进行修复的过程中,必须要非常小心,以免文物因处理不当而遭到二次损坏。为了避免这些不必要的损坏,很多修复师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都会应用3D打印技术进行修复,使其免于不可抗力原因而造成文物的二次损坏,通过3D打印的方式进行文物修复,一方面提升了修复师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使文物修复的成功率得到了提升。
  (三)在修复过程中运用色差计
  在文物修复的过程中,除了对文物进行“填补”以外,还需要对文物进行“作色”,保证文物整体上看起来较为完整。但是在作色的过程中,如果仅依靠修复师的肉眼进行颜色的判断,往往会造成颜色上的误差,导致文物修复完成后整体效果不好,在修复过程中也不利于修复师的操作。可以说,这一点在技术不够发达的年代,困扰了修复师很多年,却一直没有一个较好的解决办法,很多修复师只能依靠自身的经验为文物作色,不仅使修复师容易出现重复工作的情况,文物修复的整体效果也欠佳。如今,在文物修复领域,色差计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文物修复中。修复师使用色差计能够通过计算机对颜色进行测量,从而了解色差差值,并以此为依据,对颜色进行相应的调整。修复师运用色差计进行修复,可以解决困扰修复师多年的色差问题,同时也保证文物的整体美观与价值[2]。
  二、文物修复现状
  (一)文物修复人才的长期缺乏
  文物出土后如果不能进行及时的修复,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加剧破损,直至消失。我国由于历史源远流长而有着很多文物,为了保护这些从历史长河中走出的文物,必须对它们进行修复。但是,我国长期处于文物修复工作者稀缺的状态,且需要修复的文物数量非常庞大,能够进行文物修复的人才却非常少,并且很多文物由于时间过于久远,修复难度非常大,导致文物修复师需要耗费非常多的时间与精力修复文物,降低了修复师工作的效率。现今很多高校内部仅开设了历史专业或考古专业,几乎没有文物修复技术方面的专业,这也就导致文物修复人才长期供不应求,甚至根本没有相关人才可以任用。有一些修复师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经常由于工作经验不够丰富显得非常业余,甚至在文物修复的过程中出现了失误。总之,我国文物修复的专业人才非常缺乏,亟需补充[3]。
  (二)文物修复方面缺少相关监督
  在进行文物修复的过程中,很多工作人员不清楚文物修复的具体工作管理条例,在进行文物修复的过程中经常会因此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大大影响了文物的存续。很多修复师在修复过程中经常会抱有敷衍了事的心理,这不仅是对自己的工作不负责任,也是对其修复的文物不负责任;还有些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对国家的文物保护管理条例熟视无睹,甚至明知故犯,为了一时省事不顾文物修复的质量,做出了损害文物的行为;更有一些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为了一己私欲,私自对文物进行拍卖,这些都是由于文物修复方面缺少相关的监督与管理,最终导致文物受到损害及流失。针对这种情况,有必要对涉事的文物修复工作人员进行处罚。
  三、提高文物修复技术水平的策略
  (一)学校进行修复专业人才的培养
  想要使文物修复技术得到提高,首先就需要国家为文物修复专业提供大力的支持,通过在高等院校开设与文物修复相关专业的方式进行文物修复专业人才的培养,通过较为系统的培养,文物修复专业的学生能够拥有较高的专业素养,毕业后能够进入博物馆等地从事文物修复工作。
  在實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文物保护专业的人才较为缺乏,国家可以给予这个专业适当的政策倾斜与资金扶持。教师在授课时,要将修复技巧与现代化技术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对修复文物感兴趣,乐于去修复文物。除此以外,学校还可以在文物修复专业内部设置国家奖学金,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在学生毕业前,应当组织学生去博物馆等地进行实习,使学生能够与文物“零距离”接触,通过实地操作的方式,促使文物修复专业的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文物修复专业人才能够得到专业化的培养,从而使文物修复技术得到提高。除此以外,可以在电视或网络上针对文物修复师这一职业进行宣传,使人们了解这一职业,对这一职业产生兴趣,让更多的学生想要从事这一职业,进行文物保护与修复。通过这些方式,使人们能够了解文物修复,让文物修复的专业人士能够得到系统的学习,文物修复的技术自然而然就会得到应有的提升。   (二)开展多样化的专业培训
  在文物修复部门内部也应当针对文物修复师進行多样化、多元化的专业培训,促使修复师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技艺与时俱进[4-5]。
  例如,可以组织修复师定期进行集体培训。通过集体培训,修复师能够掌握最新的修复技术,并将这种修复技术应用到文物的实际修复工作中,使现代化的技术能够完美地应用于文物修复工作。在日常工作中,修复师也需要定期进行研讨学习,通过互相交流,达到“取尔之长,补己之短”的效果。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也可以在研讨交流的活动中拿出来讨论,这样的方式使修复师队伍能够越来越专业。有时候,由于需要修复的文物实在太多,很多修复师根本没有空闲时间去参加培训,这时候,接受培训的教师就可以将课程上传至网络平台,以“微课”“云课堂”的形式,使修复师能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通过多样化、多元化的培训方式,修复师能够实现自身技术水平的提升,使国家文物修复技术水平得到提高。
  (三)建立完整的文物修复监督体系
  监督能够使一个系统焕发出新的活力,能够使每个人都勤勉地工作。因此,针对文物修复这一方面,尽管从目前情况来说,专业的文物修复人员较少,但是仍然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监督体系,保证修复师的工作流程有据可依。通过完善监督体系,使文物修复人员能够兢兢业业地工作,将不符合要求的文物修复工作者“揪出来”,促使文物修复技术水平能够得到提升。
  《出师表》里曾经说过“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因此,在进行文物修复方面体系的制定时,也必须要赏罚分明,通过分明的赏罚制度,增强修复师的责任意识,使其了解修复文物的重要性,并且对于工作不到位、投机取巧、责任意识淡薄的工作人员进行惩罚,并对工作态度认真、技艺娴熟的修复师们给予奖励,使修复师能够依照规章制度工作。由于一些文物修复项目本身牵扯范围广、资金需求大,监察体系必须进行严格的审查、监督,保证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杜绝中饱私囊的行为,避免文物修复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贪污腐败,促使文物修复人员的精力能够全部放在文物修复工作上,实现文物修复技术的提升。
  四、结语
  文物能够展示我国的悠久历史,因此,对文物进行保护与修复非常重要。对此,修复师应当尽量完善自身技术,与时俱进,进行修复技术的创新,使更多文物能够被妥善修复并保存,为人们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魅力。
  王 莹
  1985年生,女,河北承德人,文博馆员,本科,研究方向为文物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峰.浅谈如何促进文物修复技术的发展[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20):82-83.
  [2]卫国.陶瓷类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的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9(8):227-228.
  [3]李震,韵晓雁,朱安俊.开展文物修复技术培训 培养文物修复人才[J].文物修复与研究,2009(00):456-462.
  [4]刘树林.文物修复工作探研[J].首都博物馆丛刊,2005(增刊1):261-268.
  [5]白荣金.如何提高文物修复技术水平[A].中国文物修复通讯(第2期)[C].北京: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1993:2.
其他文献
摘要:“中式茶艺店”门店设计主题主要围绕“静境”。文章从这一主题的具体设计运用出发,探讨书法在其中的作用、设计经验、书法作品获得等方面的问题,以期为书法在中式风格的茶艺店设计布置上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实际操作办法。  关键词:中式茶艺店;书法;静境;设计应用  我们从一些中式茶艺实体店的调研中看到,无论北派还是南派风格,中式茶艺店的气质与韵味主要围绕“安静”“寂寥”“空”这几个字做文章。把握了“静
期刊
张守跃,江苏宿迁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宿迁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书法作品先后入第二届兰亭奖、全国首届青年展、第四届正书大展、第一届新人展、第一届楹联展、第二届扇面展、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国际书法大展等。曾获文汇宣城杯全国书法大赛一等奖、江苏省首届美术节书法铜奖,在书法专业报刊发表理论文章十余万字,著有《书法微言》一书。  有人问我,有什么能够读千遍而不厌倦?我说,那就看看张守跃先生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各领域中,尤其在文物的保护、复原等领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对数字化技术的合理应用不仅有利于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还可以为其传承提供支撑。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海南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保护的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对策,为海南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传承提供保障。  关键词:海南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期刊
摘要:在我国音乐艺术领域,西域歌舞艺术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影响深远,意义重大。为此,文章简单地对新疆西域歌舞艺术进行了阐述,明确了其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部分,从新疆文物中可感受到西域舞乐的魅力。此外,重点探究了新疆文物中的西域舞乐,包括苏幕遮舞、胡旋舞、胡腾舞、长袖舞、飘带舞等,舞蹈类型呈现多元化特征,其中著名的为苏幕遮舞、胡腾舞和胡旋舞,其为西域与中原文化的交流搭建了平台,表现了独特的舞蹈
期刊
摘要: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文化艺术传播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和平台。在新媒体时代,中国传统艺术作品通过新媒体平台、技术、媒介自由组合和多元化新媒体艺术感官交流互动等方式,也得到了推广。在中国传统艺术作品与新媒体的融合过程中,如何从艺术融合、新媒体技术创新应用等角度更好地推动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给中国传统艺术作品注入活力,是我们探索的重点。本文就以清华大学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研究成果展为例,探讨当下新媒体
期刊
摘要: 中国篆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本课题以保定职业技术学院“篆刻艺术”教学团队为例,从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与实践,以期形成“篆刻艺术进校园”在高职院校中实施的范式,为传承和弘扬中国篆刻艺术开辟新途径。一字一世界,一刀一精神,篆刻具有深厚的传统艺术底蕴。中国篆刻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中共河北省委教育工委、河北省教育厅发布《
期刊
摘要:黔东南苗族衣饰绚烂多彩。黔东南苗族服饰记载着该民族坎坷的发展历程,同时,又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也是地域环境特色的浓缩。黔东南苗族服饰凭借明艳的色彩和复杂的装饰闻名于世,这些图案不仅具有文字的表达功效,而且还记录了苗族的历史生活,这些图案充满着奇特而又神秘的色彩。至今,人们无法完全解读这些图案,这也是苗族服饰图案所具有的奇特魅力。文章对苗族衣饰图案中的历史文化、美学特征等方面进行深入探析,
期刊
摘要:托马斯·伊肯斯(Thomas Eakins,1844—1916)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伟大的现实主义大师。伊肯斯师从人体画名家杰罗姆,他的艺术受伦勃朗、委拉斯贵支等大师的影响,拥有精湛的写实技法;他将艺术与科学相结合,是解剖学、动态摄影的先驱;同时也是当时颇具影响力和创造力的美术教育家,教授“人体解剖”课程,其先进的教学方法得到了学生们的拥护。他的现实主义艺术作品和美术教育实践对美国美术
期刊
摘要:《庄子》中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为目的,总共出现了三次与龟意象相关的表述,这三次表述展现了龟意象“超人”、长寿、人化、神圣珍贵等特点,表现了战国时期龟意象的变化。《庄子》中对龟意象的选择,主要是基于表现作者观点的需要。虽然如此,仍然可以从中看到战国时代背景之下龟文化的一些时代特征和变化。受到战国时代大环境、社会风气的影响,时人对龟的推崇程度有所下降。  关键词:《庄子》;龟文化;龟;收藏  龟图腾
期刊
摘要:黄宾虹先生出生在一个社会动荡的时代,当中国画在晚明呈现出“非入枯梗,即流柔靡”的衰败之风,“四王”的山水画被奉为正统,统摄整个画坛的时候,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很多人开始否定传统绘画。黄宾虹先生却没有放弃,而是坚持走自己的路,九上黄山、桂林、青城山、峨眉山等诸地写生,用画笔记录山川之美,深化自己对中国山水画更深层次的认识。黄宾虹说:“师古人不如师造化,师造化不如师心源。”在遵循“内美静中参”的
期刊